提高基礎教育英語教師語言評價素養

2020-12-09 中國社會科學網

  隨著新的語言觀和教學觀的轉變,人們逐漸意識到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教學有著重要作用。然而,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師的語言評價素養缺失、評價素養亟待提高的問題,引發了外語教學與研究界的關注。在教育改革不斷推進過程中,教師們帶著課改的新理念審視著自己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扮演的角色,力圖從單一的知識傳授者的「演員」身份,轉變為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等多位一體的「導演」角色。可是對教學評價的認知,教師主要扮演著閱卷評分員角色,即使是最優秀的教學能手型「導演」,也未能準確地把握自己在教學評價過程中的角色。

  2020年6月,《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提出要建立科學的、符合時代要求的教育評價制度和機制。因而,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師如何深入領會和貫徹《總體方案》精神,提升自身的語言評價素養水平,如何在多元教育生態環境下建構教師身份以適應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要求就顯得尤為迫切。

  第一,英語教師應當是規劃評價的設計師。「考考考,老師的法寶」,這一說法反映了英語教師和各級管理者投身於各級各類考試的現狀。但是評價的目的是什麼、結果會被怎樣使用、學習者是否明白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努力的方向、如何讓命題的方法更科學,類似的問題在實施評價之前並不明確,也缺乏清晰的思路和合理的框架。教學活動都緊緊圍繞「得分」展開,為考而學,為考而教。一些教師廣為搜羅各類名校、名師的試卷給本班學生練手,並未真正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認知規律和特點。

  以破除「五唯」為導向的《總體方案》表明新時代的英語教師應當做好整個評價環節的設計師角色。教師們能夠在實施評價方案之前就對「為何評」「評什麼」「如何評」的語言評價素養框架熟練於心,能夠了解語言評價的基本概念原理,能明確區分評價的不同分類、語言測試的不同用途、命題的基本原則和標準等,建立一套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和紮實的語言評價素養理論基礎。同時,教師還應當具有設計師與時俱進的眼光,比如,能夠看到面嚮導學型的測評診斷逐步替代篩選型測試已經成為一種趨勢;能夠針對學習需求、學習特點、個人風格、學習困難等個體學習者的差異,提供個性化的診斷方案,進而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指導學生成長成才。

  第二,英語教師應當是實施評價過程的組織與協調者。「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形象地說明了以分數報告方式呈現的結果評價是中小學英語教學評價的主要方式,評價的主要內容也主要表現為學生對試卷中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掌握情況。而對學生發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對學習者的態度習慣,對英語的學科核心素養中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要素缺乏考量,單一的評價方式造成評價結果的片面化、功利化、短效化等諸多後果。

  聚焦「四個評價」的《總體方案》表明,英語教師在實施評價的過程中,應當平衡結果評價、過程評價、增值評價和綜合評價這四種類型評價之間的關係,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能夠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制定符合不同教學場合和教學階段的有效評價。對評價過程中不適配的情況及時統籌協調,既能針對學生群體因勢利導,也能根據學生個人情況因材施教,當好協調者和組織者的角色,真正做到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和健全綜合評價。

  第三,英語教師應當是評價數據的收集和分析者。在傳統評價中,教師通常關注量化了的平均分、最低分、最高分、整體分數和總體排名等淺層信息,對命題的質量、學生答題情況的正誤分析、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等深層次問題缺乏數據收集的經驗。教師的觀測點集中在某一個具體的時間和某一個具體的考核點,對學生學習發展過程缺乏縱向的比較,對學生橫向的綜合表現缺乏全面的探討,導致無法從靜態的數據中分析動態發展變化的原因和趨勢。

  因此,新時代的中小學英語教師應當摒棄「一張考卷分高低」的做法,做一名合格的評價數據收集和分析者。教師要聚焦學習過程中的有效信息,遵循數據收集的客觀性、連續性和預見性,照顧不同學習者的水平層次和學習目標等個性化差異,選擇與評價目的儘可能匹配和適用的評價方法。教師還要更多地運用電子檔案袋等注重綜合性、個性化、描述性、過程性的評價手段進行數據的收集,通過常模參照、標準參照和增值參照等分析思路,進一步調整教學,逐步探索中小學英語教師教學評價的新途徑。

  第四,英語教師應當是提供有效反饋的引領者。教師缺乏反饋的意識和反饋技巧的方式是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師語言評價素養缺失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教師的反饋主要是成績報告等籠統簡單的評價性反饋,反饋內容的質量不高。反饋的方式通常以教師單向的「獨白式反饋」為主,缺乏學生的參與。反饋的時機不夠恰當或缺乏反饋技巧使學生得不到充分思考,認識不到自身當前的學習情況和狀態,不了解與學習目標之間的差距,從而找不到達成學習目標的方法。

  發展基礎教育英語教師評價素養,教師的角色不能僅僅停留在審視學生的錯誤與發現教學中的問題上,應當作為提供有效反饋的引領者,以評促學,引導學生長遠發展。教師要通過診斷測評等有效的評價方式,發現學生的優勢和困難、需求與困惑,讓學生對自身的學習情況和狀態有充分的認知。教師還要通過描述性反饋等有效的反饋方式,幫助學生了解與學習目標之間的差距,提出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改進方案,監測學生改進的全過程。英語教師在此過程中要提供及時、持續、全面的反饋,給予學生充足的引領和支持,使學生能夠在教師外力加持的引領下,獲得內生動力和自我調控能力。

  在多元教育生態環境下,要從多維視角實現基礎教育英語教師評價身份的構建。第一,創建多方聯動和「教學評研」一體的教育生態,助力教師身份構建。第二, 創建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課堂生態,激發教師在合作中反思成長。

  《總體方案》規定,要以黨委和政府、學校、教師、學生以及其他社會不同主體這五類主體為抓手,立足研究教育評價改革的全局。新時代背景下,提升教師評價素養的頂層設計站在國家發展改革前沿、人才戰略大格局上,著力建立科學的評價制度、評價政策和評價模式,為英語教師語言評價素養發展與評價者身份建構保駕護航。學校作為和教師關係最為密切的服務者和管理者,應為語言教師的評價創建良好的環境與氛圍,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優質的平臺。教師個體應與校際校內的教師群體建立協作共同體,建立一定的培訓體系,合作探討校本研究與評價實踐的新模式新方法,教師間分享評價學習和教學成果,改進評價中的問題,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發揮群體凝聚力。學生主體作為評價過程的局內人、學習狀態分析員、學習過程的監控者和學習活動的負責人,也將促使教師角色的轉變。作為利益相關者的家長和其他社會不同主體,應積極參與教學評價環節,建立健全家校互動溝通與交流的長效機制,豐富教師評價的多維度視角。多方聯動建立「教學評研」的教育生態,著眼於外部條件的創造,作用於教師作為終身學習者身份的認同。

  提升基礎教育英語教師的評價素養和構建多維的教師身份,應牢固樹立教師和學生作為課堂生態主體的意識。在教師和學生個體之間、教師與學生群體之間、學生個體和學生個體之間、學生群體和學生群體之間,建立互動的課堂生態。打破評價主體單一視角的模式,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視角的多角度,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同伴評價相結合,把教師身份的構建放在師生有效的交流與對話、交往與互動、接觸與碰撞中。師生合作共生關係的建立、良性平衡課堂生態的生成,有助於教師發揮自身的主觀性和積極性,在教學中成長,在反思中進步,從而領會以評促學、以評促教的真正內涵。

  (作者單位:福建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

 

相關焦點

  • 職前英語教師語言評價素養的培育
    評價素養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學生學業評價過程的必備素養,融合了評價態度、評價知識和評價能力。近年來,隨著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不斷深化,各種類型的評價項目和評價方式在教學中廣泛應用,對教師評價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具有良好評價素養的教師能幫助學生有效、高效地學習,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提高教學質量。
  • 河南濮陽市中小學英語教研員王迎民:小學英語教學與學科核心素養
    同時,王迎民認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是在全面落實課程標準基礎上、做好常規教學的前提下逐步實現的,其是對英語課程目標的進一步的提質升級與深化。其要求教師要不斷學習、實踐,提升綜合素養,提高教育教學理論水平,深入開展教育教學實踐研究;學生要發展語言能力,並將提高閱讀能力作為發展語言能力的主渠道。以下為王迎民講座實錄,內容經編輯有刪減:各位英語同仁大家下午好!
  • 新課標解讀——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和整個核心素養體系的關係
    高中英語新課標解讀系列普通高中英語課程作為一門學習及運用英語語言的課程,與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相銜接,旨在為學生繼續學習英語和終身發展打下良好基礎。普通高中英語課程強調對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綜合培養,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統一的特點。
  • 桐城八中英語組骨幹教師赴潛山中學參加新教材培訓活動
    在桐城市教研室和校教務處的關心與支持下,桐城八中英語組13位骨幹教師勇立潮頭、乘風破浪,遠赴風光秀麗的天柱山下潛山中學求學問道,參加新教材培訓活動。12月17日下午,此次培訓活動拉開了序幕。活動伊始,潛山市高中英語骨幹教師、潛山中學英語教師張霞,全國英語課堂教學改革論壇觀摩會最佳觀摩課獎獲得者、安慶市第一中學英語教師黃珊珊,全國高中英語優秀展評課一等獎獲得者、安慶市第二中學英語教師汪麗先後進行了三節新教材優秀課例展示課,同臺競技,異放風採,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盛大的英語視聽盛宴;優秀課例展示活動結束後,桐城市教研室副主任、安徽省特級教師孫淑珍從全面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角度對三位教師的課例展示課進行了精彩點評
  • 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方法探析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應當以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為教學目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文化素養。1、核心素養對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作用核心素養就是初中英語教學的指導方向,能夠幫助英語教師明確教學的目標,也能幫助學生定位英語寫作的方向。教師想要以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為教學目標,就需要不斷改善課堂的教學方式,將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 外研社參加首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暨中國教育學會第33次學術年會
    年會設置學術報告、學術沙龍、教學成果交流展示、區域與學校報告、課堂教學觀摩、分論壇、DPD特別論壇(Doctor, Principal and Director)、微論壇等多個環節,論壇圍繞育人方式變革的目標,聚焦和展示中國基礎教育在新課程改革、優秀教學成果推廣、考試評價改革、教師教育創新等多方面的積極探索、生動實踐與重要經驗。
  • 哪些還有待提高?2019年基礎教育質量檢測評估結果來了
    12月4日,長春市教育局發布了長春市2019年基礎教育質量監測評估結果。中國吉林網了解到,2019年基礎教育質量監測覆蓋了長春市中小學6、9、11年級,共350所小學、256所初中、67所高中,共156027名學生參加了測試,在品德與公民素養發展、學業發展水平、人際交流與自我發展運動與健康發展、興趣特長與社會實踐發展和學業負擔狀況五個領域設計調查問卷。
  • 助力教育評價改革,「智能化基礎教育評價系統」建設提上日程
    會上,教育領域專家學者們認為,以人工智慧、大數據為代表的科技正在推動教育變革,應轉變教育觀念,通過人工智慧等技術賦能教育,促進教育公平,推動教育評價改革,提升教育質量。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在會上表示,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與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等相關單位正致力於建立「智能化基礎教育評價系統」。
  • 【書香校園】全科閱讀與學科核心素養的關係之英語篇
    全科閱讀與學科核心素養的關係之英語篇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開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成為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能力、學習能力與學生的英語整體水平有著密切聯繫。
  • 美國少數民族青少年語言教育的新取向對語言測試的啟示
    英語能力標準和測評覆蓋基礎教育全學段,分為交際和教學語言、文科語言、數學語言、理科語言和社會科學語言等五個模塊。整體而已,英語發展標準要求英語學習者在以上五個領域中能夠交流信息、思想、概念(Boals, et al.,2015: 122-164)。除了語言能力標準和測評體系,WIDA還建立了教師職業學習和研究體系。
  • 課堂評價語言的魅力
    尤其是對學生評價對我感觸頗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一、 評價語言準確、得體,富有激勵性我經常在課堂上評價學生說:「好」「你真棒!」「你太聰明了!」「你很優秀!」等口號。這些評價語枯燥乏味,華而不實,沒能真正的、長期的激勵到學生。今天張倩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非常豐富。如 「我發現你很會動腦。」「我發現你們語文功底很好,課文讀得很流利。」「你們有團結協作的能力。」
  • 蕪湖市教科所組織召開市中小學校教育教學命題評價教師培訓會議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進一步做好命題工作,促進提高教育教學評價質量,12月12日,蕪湖市教科所組織召開市中小學校教育教學命題評價教師培訓會議,全市相關學科教師和市教科所全體相關學科教研員近200人參會。
  • @高中英語教師,拿到新教材無從下手?這些精準資源幫您高效備課,生...
    一句「千呼萬喚始出來」,代表了廣大一線高中英語教師對於新教材的期盼,但隨之而來的也有新變化下的不安和挑戰。與舊教材相比,英語新教材究竟有哪些重要變化?如何基於新課標進行教學設計,開展有效的課堂教學?如何落實新課標要求下的語言能力培養?
  • 教師招聘-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在19年四川考試中,出現舉例反選,考核原例子。故預測在未來的教師招聘考核中可能出現類似題型,所以下面就跟著老師來查漏補缺吧。針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實踐,開發了「六個」層面共「十八」種特色課程。這些課程與國家核心素養體系的六大素養點相對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貫穿於學校德育、智育等活動之中,承擔著其中一項或多項教育任務與使命。
  • 安徽省英語教育教學研究基地成立大會在合肥師範學院召開
    中國教育在線訊  近日,合肥師範學院外國語學院和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聯合舉辦「外教社協同育人平臺 安徽省英語教育教學研究基地」成立大會和揭牌儀式,會議在合肥師範學院錦繡校區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來自省內外高校及全省各地市區英語教育專家和學者共80多人參加了大會。
  • 濰坊青州市:英語提升工程 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5日訊 11月24日上午,青州雲門書院舉行「多彩英語,魅力課堂」主題活動,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師生綜合人文素養,助力青州市英語提升工程建設。在青州雲門書院英語工作坊,學生們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讀著自己手裡的英文繪本,沉浸在英語的世界裡,感受英語的魅力。課堂上,英語操、英語歌唱社團……豐富多彩的特色課程,讓孩子愛上英語。
  • 北京市朝陽區花家地實驗小學:英語戲劇 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但是由於語言練習與實際運用分離,導致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面臨著諸多實際問題。對此,學校英語學科積極接軌前沿教育理念,將教育戲劇理念置於英語學科教學之中,結合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格、學習能力四個維度展開實踐探索。
  • 什麼是數學核心素養?義務教育階段教師不可不知
    擔任此次觀摩課活動的是三位中青年教師,全校數學學科教師參與了此次活動。本次活動不僅展示了復學複課之後師生的精神面貌,再次強調並實踐了當前形勢下數學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發揮的引領作用。數學核心素養的原義是什麼?它與新課標課程理念與目標有什麼關係?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對於數學教學又意味著什麼?
  • 如何評價一節英語課
    一節英語課怎麼去評價?課上得好不好?這是英語教學過程當中的一個實際問題。教學效率可以說是個永恆的話題。早在十年前,原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曾指出,我國基礎外語教育,特別是中學英語教學(當時小學外語開辦的很少)的狀況是「費時較多,收效較低」。現在又經過了十年,我國的英語教學仍是這種狀況,沒有大的改觀。
  • 海雲天承辦湖南「國培計劃(2020)」省級中小學英語教師活動
    來自全省各市州的80餘位中小學英語骨幹教師齊聚一堂,共同研修學習。「國培計劃」是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的簡稱,由教育部、財政部於2010年全面實施,其重要意義在於通過對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水平,進一步為國家培養人才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