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凡:打好健康長江主動仗 譜寫「長江之歌」泰州新篇章

2020-12-21 金臺資訊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泰州市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長江流域系統性出發,持續實施「健康長江泰州行動」,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突出源頭保護、系統治理,紮實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釘釘子精神推動我市長江大保護和綠色發展,確保一江清水綿延後世、惠澤人民。

一、強化系統思維,在綜合體檢中聚焦「全維度」

進一步強化系統思維,長江泰州段開展系統化、綜合性、立體式的大體檢,進一步摸清長江生態家底,系統梳理和掌握各類生態隱患風險。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將傳統理念和現代科技相結合,綜合運用人員勘查、監測和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無人船監測、智慧機器人探測等技術,完成沿江地區排口、工業、農業、航運、碼頭、岸線、生態、水質等八項生態環境要素的全面體檢,創新建立長江「體檢表」。按照水陸統籌、以水定岸的原則,以我市成為生態環境部長江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全國試點城市為契機,有效管控各類入河排汙口,實施水陸統一監管。堅持整體思維籌劃好沿江生態環境保護,從源頭、過程到執行實行「全鏈條」管控,深入排查生態環境問題、風險和隱患,實現整治「一盤棋」,抓好生態空間規劃,構建全覆蓋、全要素的長江「一張圖」。

二、開展專項行動,在對症下藥上提高「精準度」

以改善長江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創新開展「健康長江泰州行動」,堅持水陸統籌、標本兼治,突出整體思維,各市(區)、多部門共同發力,形成生態治理合力,打好汙染防治「組合拳」,堅決守護好「一江清水」。2019年,全市深入開展沿江水體治理、長江生態修復、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飲用水源地治理、長江清廢、沿江化工行業整治、港口船舶汙染治理、農業農村汙染治理等八大專項行動。2020年,專項行動進一步升級擴容,在深入開展八大專項行動的基礎上,將長江禁漁、打擊非法採砂、打擊三無船舶等三個專項行動納入「健康長江泰州行動」,全方位保護長江生態環境。同時,強化「三線一單」硬約束,將長江幹流及全市重要河湖生態緩衝帶納入生態保護紅線管理,按流域整體推進水生態環境保護,細化控制單元劃分,明晰考核斷面責任,結合實施河長制、斷面長制,構建長江流域控制單元精細化、信息化管理體系,用最嚴格的制度和措施堅決遏制各類無序開發活動。

三、建立長效機制,在健康優美上探索「新高度」

為實現長江生態環境安全從被動應對型向主動保障型、從傳統經驗型向現代高科技型、從單一監管型向立體管控型的戰略轉變,組建「健康長江泰州行動」指揮中心,負責長江泰州段生態環境保護的統一調度。建設「健康長江泰州行動」大數據平臺,目前已匯聚整合了生態環境、住建、交通、海事等18個部門1.9億多條數據信息,結合雲計算、人工智慧、無人機、無人船巡航等技術,充分運用園區和企業監控系統、鐵塔高空視頻等手段,健全長江大保護隱患排查機制、應急處置機制、快速響應機制和長效管理機制,基本實現長江岸線監控的全覆蓋、排口排查整治的全展現、企業生態監管的全周期、長江水質的全公開、專項整治監督的全過程、應急響應的全聯動、生態環境問題投訴的全扎口。目前,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長江生態監控基地已落戶泰州,還將與省環保集團合作成立長江大保護泰州研究院,探索發布「長江健康指數」,為全省乃至長江全流域保護探路徑、創經驗,推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水平不斷提升。

深化和諧長江、健康長江、清潔長江、安全長江、優美長江「五江共建」,是我們擔負的歷史使命和神聖職責,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守護好一江碧水,構築起生態家園,為譜寫新時代「長江之歌」泰州篇章而努力奮鬥。

相關焦點

  • 首屆健康長江(泰州)高峰論壇開幕
    首屆健康長江(泰州)高峰論壇開幕 發布日期:2020-12-14 07:43 來源:新華日報 字體:[大 中 小] 由生態環境部、江蘇省政府指導,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主辦的首屆健康長江(泰州)高峰論壇12月13日開幕。
  • 涓涓雋語七律.長江頌:做新時代的弄潮兒,譜寫美麗的長江之歌
    #美麗長江之歌#@中國綠髮會看到#美麗長江之歌#的公益徵文活動,我首先想到的是歌曲《我的中國心》裡的「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長江在我們國人的心目中和長城一樣佔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自豪和驕傲。可是很遺憾,迄今為止我還沒有實地觀看過長江,只是在書本和媒體裡面有所了解。長江是世界第三大河,全長6387公裡,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的各拉丹冬峰西南,流經11個省市自治區,最終於崇明島東注入東海。
  • 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
    ● 要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構築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    ● 5年來
  • 王麗達傾情唱響《長江之歌》姊妹篇
    王麗達傾情唱響《長江之歌》姊妹篇《我愛中國藍 我愛長江綠》獻禮綠色中國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18日訊(記者 徐亞平)長江千裡。今天上午,著名作曲家鄭冷橫和MV製作人萬技清,如約造訪嶽陽市江豚保護協會秘書處,會商製作新歌《我愛中國藍 我愛長江綠》MV。此歌歷時近半年創作,被業內人士譽為《長江之歌》的姊妹篇,由著名作家、經濟學家、中國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院院長袁羽鈞作詞,著名作曲家鄭冷橫作曲,由著名歌唱家王麗達首唱,是其2020年首部賀歲精品。
  • 「美麗長江之歌」公益徵文|「你眼中的長江,是怎樣的?」
    今天,百度百家號聯合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長江組共同發起「美麗長江之歌」全網徵文活動,講述長江故事,唱響生態文明大長江!【活動背景】每個人的眼裡,都有一個不一樣的長江,我們想傾聽您和長江的故事。為此,中國綠髮會長江組特別發起「美麗長江之歌」主題徵文活動,並聯合百度百家號共邀大家參與。
  • 打好「三峽牌」 譜寫文旅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曾英豪攝人民網重慶12月11日電 10日,2020長江三峽旅遊發展論壇暨企業家座談會在重慶市萬州區舉行。渝鄂兩地山水相連、人文相親,長江三峽將兩地緊緊聯繫在一起。近年來,以共辦共享國際旅遊節為契機,不斷推動兩地旅遊深度融合發展,持續唱響大三峽旅遊黃金品牌,長江三峽旅遊內涵日益豐富、品質持續提升,旅遊人數、旅遊收入不斷增加。此次論壇共謀三峽旅遊發展新思路,共推區域高水平合作新模式,必將譜寫出三峽文旅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 美麗長江之歌從古唱至今,涓涓弄潮續寫長江之歌及中華民族精神
    #美麗長江之歌我們中華民族就如同這奔騰不息的長江之水,永遠積極向上,力爭上遊,遊弋在世界的前方。長江之水哺育了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滋養了無數中華兒女。長江之歌從古唱到今,宋代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唱出大江的豪邁及如同大江一樣豪邁的英雄人物。宋代李之儀「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又唱出了長江的多情及多情的人兒。
  • 《長江 長江 我是黃河》大河網網友原創「抗疫之歌」
    大河網訊(記者莫韶華)1月28日上午,大河網網友、中州古籍出版社首席編輯劉春龍發給記者一段錄音,是劉春龍作詞,鶴壁青年貨車司機、音樂愛好者常雷作曲的「抗疫之歌」《長江!長江!我是黃河!》,曲調時而婉轉,時而激憤,歌詞充滿著振奮人心的力量……聽完讓人止不住淚奔。
  • 看效果|大江奔流踏浪歌!看重慶如何全面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
    大江奔流千帆競,踏浪而歌攜手行!12月21日,為充分反映重慶5年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取得實效,重慶市委宣傳部主辦並啟動了「看效果·大江奔流——看重慶如何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行進式採訪報導,在為期約一周時間裡沿江而行,踏浪而歌,記錄展現重慶如何全面融入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長江,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 打好換屆主動仗,激活發展新動力!陳玲玲在蘭調研村社組織換屆工作...
    打好換屆主動仗,激活發展新動力!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的有關部署要求,對標建設「重要窗口」的新目標新定位,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打好換屆主動仗,激發發展新動力,為助力金華加快現代化都市區建設提供堅強組織保障。蘭谿市領導劉成芝、林紀平、郭亮陪同調研。在上華街道大園畈村,陳玲玲實地查看村容村貌,了解村莊規劃和項目建設等情況,並看望慰問老黨員和困難群眾。
  • 長江水文疫情防控期水質監測不放鬆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同時,認真做好常規水質監測,並針對疫情防控集中過度使用消毒劑可能對河流水質的影響,主動作為,積極開展應急水質監測。
  • 從長江風景眼出發 跟著媒體鏡頭多維度看長江之濱的「綠水青山」
    作為長江風景眼、重慶生態島的廣陽島,今天迎來了一批客人,來自「看效果·大江奔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五周年」報導團的媒體記者,在接下來的一周裡,記者們將從這裡出發,分赴南岸區、江北區、兩江新區、江津區、涪陵區、石柱縣、萬州區和巫山縣8個區縣,進行實地採訪、深入報導我市貫徹落實座談會精神的有力舉措和積極成效。
  • 汛情+疫情:長江引航員「逆流而上」
    2020年入汛以來,南方多省迎來連續強降雨天氣,長江水位不斷上漲,7月18日,長江南京段水位升至10.26米,超警戒水位1.56米,創歷史新高;7月19日,長江鎮江段高潮水位超警戒水位1.63米,創歷史新高。
  • 讓長江之歌更加嘹亮 ——長江經濟帶省級黨報首次聯合考察採訪後記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申雲帆貴州,長江上遊生態屏障,流域面積11.57萬平方千米,山高谷深風景優美。江蘇,長江下遊經濟強省,830公裡岸線綿延,江寬水闊富庶繁華。初冬時節,站在南京江寧濱江開發區濱江廣場遠眺,新濟州國家溼地公園依然滿眼翠綠,如同嵌在長江上的「綠寶石」。這裡是江蘇打造八百裡最美長江岸線的起始段,清水、綠樹、洲島相互映襯、各展風採。南京江寧段,是長江進入江蘇的第一站。曾經,沿線分布的建材廠、造船廠等大小企業,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生產生活垃圾排放嚴重威脅到長江的生態環境。保護長江,生態修復是第一步。
  • 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 | 生態立島 給「黃金帶」鑲上「綠寶石」
    地處長江中下遊的雙山島,四周水域與無錫、蘇州、泰州和南通四市的長江水域相連接,島內水網豐富、青蔥綠植、地勢平坦,仿佛一個水上「世外桃源」。  這裡不僅是張家港的「地標」,還是個名副其實的「零開發島」。百年來,島上以農業為主,無任何工業進駐,是長江中下遊地區原始生態環境保護最完好的島嶼之一,展現了難以複製的自然風貌和水鄉人文風情。
  • 下好「先手棋」 打好「主動仗」
    成新平2013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發表了系列重要講話,把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作為「三大攻堅戰」之首。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先後召開8次會議研究部署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
  • 「牆裂推薦 紅色經典歌曲」《長江之歌》,原汁原味,久唱不衰!
    《長江之歌》是上世紀八十年代風靡全中國的大型電視紀錄片《話說長江》主題歌,王世光作曲,胡宏偉作詞。這首歌旋律激昂,歌詞氣勢磅礴,通過對中國的第一長河——長江的描寫與讚美,表達了中國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情感。「長江之歌」題意是關於長江的歌,唱長江的歌,贊長江的歌。
  • 泰州人大:依法保護長江水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一定要保護好。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泰州擁有長江幹流岸線97.8公裡,主要入江支流6條。長江泰州段江中有洲,江面寬闊,河網密集。大江時代,水是泰州的靈魂,對泰州的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對建設人民滿意的幸福城市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長江保護 | 水清景美人悅 湖州德清治水為長江生態修復呈現美麗畫卷
    ,我們開設「長江保護」微信專欄,啟動長江保護修復攻堅宣傳月活動,選取一批典型案例,展示我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和成效。省生態環境廳將堅持問題導向,堅持不懈地打好長江保護持久戰,忠實踐行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奮力打造共抓大保護重要窗口。今天刊發湖州宣傳周第三篇《水清景美人悅 湖州德清治水為長江生態修復呈現美麗畫卷》晴朗夏日,迎著徐徐的微風,徜徉在萬鳥園裡,4個水中小島香樟遍布,枝頭萬鷺棲息嬉戲,親水平臺、臨水棧道蜿蜒。
  • 這標誌著長江經濟帶發展開啟了新徵程
    肖漢平 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長江經濟帶是我國經濟中心所在、活力所在。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是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主持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第一次座談會,並明確指出,長江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寶庫。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讓中華民族母親河永葆活力。這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明確了定位,指明了方向,吹響了向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進軍的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