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長江之歌從古唱至今,涓涓弄潮續寫長江之歌及中華民族精神

2020-12-21 涓涓雋語

#美麗長江之歌#@中國綠髮會

長江是中國乃至亞洲第一大河,她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自豪和驕傲。她從雪山走來,萬裡迢迢而不倦;她從遠古走來,千年萬載而不息。我們中華民族就如同這奔騰不息的長江之水,永遠積極向上,力爭上遊,遊弋在世界的前方。

長江之水哺育了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滋養了無數中華兒女。長江之歌從古唱到今,宋代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唱出大江的豪邁及如同大江一樣豪邁的英雄人物。宋代李之儀「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又唱出了長江的多情及多情的人兒。現代的《長江之歌》「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風採;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更唱出了時代特色和新時代的氣息。

吟哦著美妙的長江之歌,涓涓豪情萬丈,寫了一首七絕詩《弄潮》。涓涓雖然不才,但續寫的是長江的精神及中華兒女迎風破浪,繼往開來的精神。涓涓是想讓中華民族的精神如同長江之水源源不斷注入到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弄潮

浩瀚長江萬裡迢,風塵僕僕自逍遙。

千年萬載滔天浪,卻看今朝我弄潮。

註:平水韻下平二蕭。

涓涓這輩子庸庸碌碌,沒有任何值得驕傲的資本,唯一引以為傲的是自己是炎黃子孫。生在中國,身為中國人是我今生最大的幸運和自豪。作為中國人,我十分推崇能代表我們中華民族氣魄和精神的長江長城等。我還沒有觀看過長江的壯美,至今猶憶2006年第一次登上萬裡長城時的難以言表的激動。我深深地為中華民族的古老文明而折服。在長城之上俯瞰祖國的大好河山,心裡除了感慨嘆服就是自豪和驕傲。

寫長江扯上了長城,似乎是有點跑題了。其實也不盡然,同樣是能代表我們泱泱大國雄偉氣勢的景觀。我沒有觀看過長江,但「美麗長江之歌」的徵文寫了一篇又一篇,是因為我真的很熱愛祖國的壯麗山河。別說是舉世聞名的長江,祖國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在我的心中。

讓我們共同守護美麗的長江,唱響美麗的長江之歌。讓長江之歌響徹寰宇,縈繞千秋!

作者:涓涓雋語

願涓涓雋語如同涓涓細流慢慢注入你的心田!

相關焦點

  • 涓涓雋語七律.長江頌:做新時代的弄潮兒,譜寫美麗的長江之歌
    #美麗長江之歌#@中國綠髮會看到#美麗長江之歌#的公益徵文活動,我首先想到的是歌曲《我的中國心》裡的「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長江在我們國人的心目中和長城一樣佔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自豪和驕傲。可是很遺憾,迄今為止我還沒有實地觀看過長江,只是在書本和媒體裡面有所了解。長江是世界第三大河,全長6387公裡,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的各拉丹冬峰西南,流經11個省市自治區,最終於崇明島東注入東海。
  • 「美麗長江之歌」公益徵文|「你眼中的長江,是怎樣的?」
    今天,百度百家號聯合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長江組共同發起「美麗長江之歌」全網徵文活動,講述長江故事,唱響生態文明大長江!【活動背景】每個人的眼裡,都有一個不一樣的長江,我們想傾聽您和長江的故事。為此,中國綠髮會長江組特別發起「美麗長江之歌」主題徵文活動,並聯合百度百家號共邀大家參與。
  • 王麗達傾情唱響《長江之歌》姊妹篇
    王麗達傾情唱響《長江之歌》姊妹篇《我愛中國藍 我愛長江綠》獻禮綠色中國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18日訊(記者 徐亞平)長江千裡。今天上午,著名作曲家鄭冷橫和MV製作人萬技清,如約造訪嶽陽市江豚保護協會秘書處,會商製作新歌《我愛中國藍 我愛長江綠》MV。此歌歷時近半年創作,被業內人士譽為《長江之歌》的姊妹篇,由著名作家、經濟學家、中國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院院長袁羽鈞作詞,著名作曲家鄭冷橫作曲,由著名歌唱家王麗達首唱,是其2020年首部賀歲精品。
  • 美文推薦|壯美虎跳峽——「美麗長江之歌」徵文進行中
    百度百家號聯合中國綠髮會聯合發起的「美麗長江之歌#美麗長江之歌美麗長江之歌徵文-優秀作品欣賞壯美虎跳峽/許曙明奔騰的金沙江在與瀾滄江、怒江比肩並流南下了170公裡後,在雲南省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的石鼓鎮突然來了個大轉彎,造就了名揚天下的長江第一灣,然後掉頭,一路北上,狂奔而去。
  • 朱立凡:打好健康長江主動仗 譜寫「長江之歌」泰州新篇章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泰州市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長江流域系統性出發,持續實施「健康長江泰州行動」,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突出源頭保護、系統治理,紮實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釘釘子精神推動我市長江大保護和綠色發展
  • 「牆裂推薦 紅色經典歌曲」《長江之歌》,原汁原味,久唱不衰!
    《長江之歌》是上世紀八十年代風靡全中國的大型電視紀錄片《話說長江》主題歌,王世光作曲,胡宏偉作詞。這首歌旋律激昂,歌詞氣勢磅礴,通過對中國的第一長河——長江的描寫與讚美,表達了中國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情感。「長江之歌」題意是關於長江的歌,唱長江的歌,贊長江的歌。
  • 《長江 長江 我是黃河》大河網網友原創「抗疫之歌」
    大河網訊(記者莫韶華)1月28日上午,大河網網友、中州古籍出版社首席編輯劉春龍發給記者一段錄音,是劉春龍作詞,鶴壁青年貨車司機、音樂愛好者常雷作曲的「抗疫之歌」《長江!長江!我是黃河!》,曲調時而婉轉,時而激憤,歌詞充滿著振奮人心的力量……聽完讓人止不住淚奔。
  • 池州綠 |「美麗長江之歌」公益行動徵文作品展示(2)
    你心中的長江,是怎樣的?是你近在咫尺兒時玩耍的地方,還是你極目遠眺也望不到的遠方,是大江東去浪淘盡的波瀾壯闊,還是共飲長江水的柔情。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和新華網聯合主辦的 「美麗長江之歌」公益行動徵文啟動,我們一起來讚美長江吧。以下這篇文章即是一位旅遊愛好者對池州的讚美。
  • 以長江經濟動脈涵養千年文明紐帶 ——長江經濟帶沿岸各省市積極...
    近年來,重慶按照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認真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方針,不斷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長江重慶段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山清水秀美麗之地」正成為重慶新的亮麗名片。圖為重慶市奉節縣境內的長江瞿塘峽一帶景象。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攝【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保護傳承弘揚長江文化。長江造就了從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的千年文脈,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標誌性象徵,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 以長江經濟動脈涵養千年文明紐帶——長江經濟帶沿岸各省市積極...
    近年來,重慶按照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認真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方針,不斷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長江重慶段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山清水秀美麗之地」正成為重慶新的亮麗名片。圖為重慶市奉節縣境內的長江瞿塘峽一帶景象。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保護傳承弘揚長江文化。長江造就了從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的千年文脈,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標誌性象徵,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 讓長江之歌更加嘹亮 ——長江經濟帶省級黨報首次聯合考察採訪後記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申雲帆貴州,長江上遊生態屏障,流域面積11.57萬平方千米,山高谷深風景優美。江蘇,長江下遊經濟強省,830公裡岸線綿延,江寬水闊富庶繁華。初冬時節,站在南京江寧濱江開發區濱江廣場遠眺,新濟州國家溼地公園依然滿眼翠綠,如同嵌在長江上的「綠寶石」。這裡是江蘇打造八百裡最美長江岸線的起始段,清水、綠樹、洲島相互映襯、各展風採。南京江寧段,是長江進入江蘇的第一站。曾經,沿線分布的建材廠、造船廠等大小企業,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生產生活垃圾排放嚴重威脅到長江的生態環境。保護長江,生態修復是第一步。
  •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來自長江經濟帶江蘇段高質量發展的報告①
    編者按  萬裡長江從皚皚雪峰出發,走過發源處的涓涓細流,掙脫崇山峻岭的狹窄激蕩,在奔流入海之前,孕育滋養出一片旖旎富庶的水鄉。  江蘇這一段,又稱揚子江。  「北京西路瞭望」(微信號:xhrbbjxllw)今起推出江蘇省委研究室撰寫的系列調研報告《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來自長江經濟帶江蘇段高質量發展的報告》,今天刊發第一篇:  回眸·不盡長江滾滾來  奔騰不息的長江喲,滋養了這一片水鄉澤國。「江」字裡那一筆水的靈動,「蘇」字裡魚米的富庶,都取自長江的饋贈。
  • 發現未見的長江之美!中國國家地理X南京寶能《發現長江》雲圖展...
    長江,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我國重要的生物基因寶庫和生態安全屏障,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重要支撐。然而,由於多年來的過度開發,長江可持續發展面臨極大挑戰。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為長江治理開出了治本良方,提出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熱愛長江,保護長江,是我們共同的使命。
  • 看效果|大江奔流踏浪歌!看重慶如何全面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
    大江奔流千帆競,踏浪而歌攜手行!12月21日,為充分反映重慶5年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取得實效,重慶市委宣傳部主辦並啟動了「看效果·大江奔流——看重慶如何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行進式採訪報導,在為期約一周時間裡沿江而行,踏浪而歌,記錄展現重慶如何全面融入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長江,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 漢口江灘長江之約雕塑落成
    楚天都市報1月19日訊(記者潘錫珩 通訊員廖宇智)今天,漢口江灘「長江之約」雕塑落成。這枚直徑9米的巨大「白金戒指」由武漢市水務局、武漢碧水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湖北美術學院共同設計製作,它鑲嵌在漢口江灘四期靠近二七長江大橋的長江岸邊,寓意長江之情、長江之約、長江之盟。
  • ...治江」鑄合力 守護長江美麗岸線——長江經濟帶岸線治理研究報告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編者按 11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省南京市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 【三峽庫心·長江盆景】重慶忠縣:「庫心十二景」之石寶寨景區
    石寶寨景區(攝影:毛幼平) 「三峽庫心」鎮心之寶,「長江盆景」實至名歸。在重慶忠縣長江之濱,大自然鬼斧神工削石為印,能工巧匠依山建寨巧奪天工。寨因山而立,山因寨而奇,石寶寨由此得名。
  • 1998年大洪水 解放軍以血肉之軀封堵長江大堤九江段決口照片
    1998年的抗洪搶險,是發生在中國大地上的一場氣壯山河的偉大鬥爭,在這場抗洪鬥爭中形成的「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於勝利」的抗洪精神,是現代文明史上的奇觀,也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
  • 婁勤儉:再接再厲 攻堅突破 狠抓落實奮力創造長江大保護過硬成果
    原標題:再接再厲 攻堅突破 狠抓落實奮力創造長江大保護過硬成果 通過五年實踐,我們越來越深刻認識到,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重要戰略思想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決策部署,符合中華民族根本利益,關係國家發展全局,完全正確、十分英明;越來越真切感受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是我省自身發展的內在需要,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的希望和期盼
  • 泰伯公仲雍公從黃河來到長江,夫差公連接了長江與黃河
    ,與長江下遊當地居民一起,啟拓山林,自號句吳,建立吳國,傳播謙遜之精神與姬氏先祖之一的穀神后稷傳承下來的農業文明,以德弘德,經營吳國。 後來,周武王繼位,遷都於鎬,在牧野大戰之後,周武王用輕呂之劍親自斬下商朝紂王的頭顱,懸旗示眾,滅亡了商朝。牧野之戰四百多年後,公元前586年,這時周王室己從鎬遷都洛邑(河南洛陽)己經有180多年,吳國國君壽夢自封為王。壽夢稱王80年後,公元前506年,吳王壽夢之長子長孫吳王闔閭在柏舉之戰攻陷楚國國都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