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未見的長江之美!中國國家地理X南京寶能《發現長江》雲圖展...

2020-12-21 荔枝網新聞

  摘要:中國國家地理X南京寶能《發現長江》雲圖展首發上線媒體發布會,7月13日在六朝古都南京盛大啟幕。

  長江,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我國重要的生物基因寶庫和生態安全屏障,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重要支撐。然而,由於多年來的過度開發,長江可持續發展面臨極大挑戰。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為長江治理開出了治本良方,提出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熱愛長江,保護長江,是我們共同的使命。

  2020年7月13日,以「世界共此長江」為主題,由南京寶能攜手中國國家地理聯合舉辦的《發現長江》雲圖展首發上線媒體發布會,在南京國際青年文化中心百花廳盛大舉行,本次活動首次展出了20餘位國內知名攝影師拍攝的35張長江自然人文大片,吸引了全國100餘家主流媒體現場報導,共同見證了此次雲圖展上線發布活動的璀璨盛勢。

(活動現場照片)

  作為一場關注長江的公益盛事,本次活動特別邀請了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陸瑞峰先生,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李栓科先生,江蘇綠色之友公益機構秘書長、江蘇省環保形象大使王麗娜女士,江蘇省攝影家協會名譽主席、江蘇省文聯顧問沈遙先生以及寶能城發南京城市公司總經理林開創先生等重量級嘉賓領導出席,星光熠熠、閃耀金陵。

(活動現場照片)

  跨界聯手,結緣南京

  飲水思源,共護長江。此次南京寶能與中國國家地理聯合跨界舉辦《發現長江》雲圖展,源於對南京長江的美好相遇。首先是雙方都有一份熱衷公益的初心。寶能集團秉持「發展企業,回報社會」的企業使命,成立28年來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公司已累計捐款捐物價值數十億元,並被授予「中華慈善突出貢獻獎」等榮譽。近年來,中國國家地理也以實際行動持續投入到守護長江的行列之中,刊發許多關於保護長江生態的特刊文章,對於公益的關注雙方不謀而合。

(100餘家主流媒體到場)

  其次, 2020年是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創刊70周年,當年創刊地即在南京;2020年也是寶能首入南京的一年,首次挺進南京就落子長江邊上,雙方在今年結緣南京、結緣長江,就像天作之合。於是,本次雙方聯合在南京舉辦《發現長江》雲圖展,這是國內首次由線上發布的關於長江的公益圖片展出活動,涵蓋了長江源頭、長江支流及長江入海口等重要生態人文景觀的35張珍貴攝影作品,由20多位國內攝影大師親手拍攝,一幅聚焦長江之美、攜手保護長江的公益畫卷徐徐展開,震撼人心的長江之美映入眼帘,讓人過目不忘。

  共抓保護,守護長江

  作為政府代表,陸區長首先對寶能集團來到南京投資,與南京政府達成戰略合作表示熱烈歡迎,強調了南京作為長江經濟帶樞紐城市,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希望寶能的到來能為南京發展賦能。同時,陸區長也對幾位熱衷長江公益、投身長江公益的嘉賓代表表示歡迎,他表示:南京有著約275公裡長江岸線,是長江流域重要的節點城市。新世紀以來,南京從原來的背江發展逐漸轉向跨江發展、擁江發展,從秦淮河時代、新街口時代邁向了揚子江時代。保護長江、發展長江經濟是我們政府的職責所在,希望藉此活動,引導南京市民積極參與長江保護,與長江共美好。

(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陸瑞峰致辭)

  創辦於1950年的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迎來70周年輝煌歷程,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李栓科先生也蒞臨現場,他表示:長江有著6387公裡的流域,從青藏高原到東海之濱,長江穿過11個省,在自然生態上有著探索不止的自然資源。中國國家地理的許多籤約攝影師都在致力於長江的拍攝,這次雲圖展是首次在國內以線上的形式發布長江主題的圖片,匯集了20多位國內優秀的攝影家作品,希望將長江的自然風貌呈現在觀眾眼前,以此號召長江熱愛者共同行動關注長江。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李栓科先生做主題演講)

  本次活動還邀請了公益機構江蘇綠色之友秘書長、江蘇省環保形象大使王麗娜女士出席,綠色之友是一家非營利性的民間環保組織,自2001年開始籌備至今已有19年的歷程。王麗娜女士以資深公益行動組織者的身份,講述了綠色之友近20年來所組織的保護母親河公益活動及感觸,特別分享了該機構理事陸偉先生2001年從江海交匯處上海吳淞口出發,經過一年多時間沿著長江幹流西行開始了「單人徒步母親河,環保世紀萬裡行」壯舉。王秘書長還表示,特別期待接下來與寶能攜手推進保護長江的公益行動。

 (江蘇綠色之友秘書長、江蘇省環保形象大使王麗娜女士做主題演講)

  作為一場關於長江的雲圖展,本次活動特別邀請了兩位攝影界泰鬥嘉賓參與,分別是江蘇省攝影家協會名譽主席、江蘇省文聯顧問沈遙先生和江蘇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英國皇家攝影協會高級會士鄭雲峰先生。

(江蘇省攝影家協會名譽主席 、江蘇省文聯顧問沈遙先生(左一)出席活動)

  特別是鄭雲峰先生,被譽為拍攝長江第一人,30年來共拍攝了長江地理風貌、歷史遺存、人文形態等照片達五萬餘幅。作為特邀嘉賓,鄭雲峰先生將接受南京寶能和中國國家地理的邀請,再次起航拍攝長江,去往重慶、武漢、南京、上海等四座重要沿江城市,為我們帶來更多關於長江的大美秘境。

(鄭雲峰老師工作照)

  南京寶能 不負長江

  2020年,寶能城發首入南京,與長江結下不解之緣。寶能城發南京城市公司總經理林開創先生介紹到,寶能集團歷經28載砥礪奮進,全面推進「製造寶能、科技寶能、民生寶能」三大戰略,現已發展為涵蓋高端製造、國際物流、綜合開發、民生服務四大核心板塊業務,布局全國30多個重點省市自治區,員工數超15萬的大型現代化企業集團。

(寶能城發南京城市公司總經理 林開創先生做主題演講)

  寶能城發,作為寶能集團綜合開發業務的核心平臺,定位為「城市綜合運營商」。寶能城發匠心打造產城融合、城市地標、精品文旅、高端居住等四大產品線,立足深圳、輻射全國,深度布局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灣以及具有發展潛力的東北、西南、華中等多個區域;連續多年榮獲「中國特色產業新城運營優秀企業」、「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品牌價值50強」等榮譽稱號。

  從珠三角,到長三角,寶能跨海而來,為江停留。2020年2月19日,寶能城發以33.4億元獲得燕子磯G01地塊,首進南京;3月12日,寶能投資集團與南京市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首批落地的3個項目總投資額424億元,將重點圍繞投資總部、金融總部、醫療康養項目、物流項目、文旅項目、科技園區等領域與南京市開展全方位合作;4月30日,寶能再以27.1億元拿下雨花臺區板橋新城G14地塊。林總強調,南京寶能未來將進一步聚焦南京、深耕南京,助力南京城市發展,為六朝古都賦能!

  「發展產業,回報社會」,是寶能集團一貫堅持的企業使命;其中環境保護,亦是寶能高度踐行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之一。多年來,寶能與廣東省放生協會合作捐贈支持「休漁放生節」;除此之外,在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後,寶能第一時間行動,向各地輸送抗疫物資及現金累計約2.68億元;在2020年廣東扶貧濟困日,捐款3000萬元。一路走來,所到之處寶能都積極投身公益;歲月崢嶸,不改寶能初心。截至2020年,寶能捐款捐物價值達數十億元,連續數年被授予「中華慈善突出貢獻獎」。

  如今寶能首入南京,雙星屹立長江之畔,也將以保護長江為己任,助力長江健康發展。

  攜手公益 共此長江

  本次雲圖展首次公布了由國內20餘位知名攝影大師拍攝的35張珍貴長江大片。35這個數字,象徵了長江發源地位於北緯35°附近,是寶能保護長江初心的再一次體現。此次《發現長江》雲圖展的首發上線,同時宣布了寶能保護長江公益行動的序幕將就此正式拉開!在活動現場,林總還公布了南京寶能的品牌公益計劃,將從保護長江、古建修復、關愛教育、環境保護四個方面著手,與中國國家地理、綠色之友等機構持續為保護長江公益奉獻寶能力量。

(五位領導及嘉賓共同上臺啟動雲圖展上線儀式)

(冰川融水:長江最初的樣子  攝影:楊勇)

  

(高山冰湖:翡翠星落 美景天成  攝影:蔡徵)


(通天河的「立體」蛇曲  攝影:賀大明)

  (舞美與雄險並存 崇高與秀麗相濟  攝影:王正坤)

  (發現更多長江大美,請識別下方圖片中的二維碼)

相關焦點

  • 南京長江不孕不育醫院怎麼樣?不孕不育患者放心之選
    同時,基於不孕不育患者缺乏正確的生殖健康認知,難以及時發現、及早治療疾病的發展現狀,南京長江醫院特開通「網上在線免費諮詢平臺」和「網上在線免費預約平臺」,由專業人員24小時保持在線工作狀態,隨時為患者提供正確而有效的診療幫助
  • 長江大保護巡禮·南京建鄴篇
    古都南京,襟江帶河,浩蕩長江穿城而過。從「秦淮河時代」到「揚子江時代」,長江將成為南京新的城市發展主軸。臨江之畔,河西建鄴,潮平岸闊氣象萬千。長江奔湧,見證了「城市客廳」與時俱進、跨越發展,在揚子江畔描繪一幅錦繡新畫卷。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南京打造濱江九大「城市客廳」 書寫長江...
    南京作為長江進入江蘇的第一站,也作為江蘇省內唯一跨江布局的城市,長江對於南京的意義不言而喻。11月20日,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舉辦「長江大保護和魅力濱江2035」主題宣傳活動,乘船遊江,從南京魚嘴溼地公園上船,行至五馬渡遊輪碼頭,近距離感受南京堅持「以江為軸、擁江發展」的城市戰略,打造風景如畫的長江岸線,完善濱江城市公共空間功能,落實「長江大保護」理念,完成長江沿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工程。
  • 南京長江四橋正式通車 江澤民題字(圖)
    南京長江二橋的題字南京長江四橋,中國首座三跨吊懸索橋,被譽為「中國的金門大橋」。南京四座長江大橋「插花」排列讓人暈快報訊(記者 項鳳華)昨天,南京長江四橋正式通車,至此,江蘇現有的跨江公路大橋已達9座,其中南京有4座。「這4座大橋是以修建的時間而編號命名的,並不是按照地理方位順序排的。」
  • 長江大保護巡禮·南京鼓樓篇
    從水到岸到城,奮力譜寫中心城區的新時代「長江之歌」大江之南,鼓樓起筆繪新篇滾滾長江一路奔湧向東,流經下遊廣袤平原時折一大彎,流速放緩,泥沙堆積,滋養出一座氣吞山河之地——南京。而中心城區鼓樓,就處在這道彎的起始點,自古依江發展,山川形勝,富庶繁華。
  • 中國第一大河「長江」
    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原因是中國自身的地理和氣候等客觀因素形成的.長江是我國長度最長、水量最多、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長江流域是中國重要的經濟發達地區.1992年底,擁有人口3.98億人(佔全國34%),耕地3.48億畝(佔全國24%),糧食產量1.55億噸(佔全國35%),水稻產量佔全國70%;棉花產量佔全國1/3以上,農業產值佔全國32%.成都平原、江漢平原、
  • 黃龍溪谷X國家地理 | 與自然共生,發現成都的100種美
    此次,黃龍溪谷將與國家地理中文網攜手,共同發起「與自然共生-發現成都的100種美」攝影大賽,將目光聚焦在成都這片熱土上,藉由「鏡頭」來捕捉、記錄、描摹城市與自然之美,搭建人們與城市、自然溝通的媒介,喚醒大家對城市和美好生活的熱愛。
  • 南京長江五橋開通運營
    本文轉自【中新網】; 12月24日,南京長江五橋開通運營。南京長江五橋又名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是南京第7條過江通道。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本文轉自【中新網】; 12月24日,南京長江五橋開通運營。南京長江五橋又名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是南京第7條過江通道。
  • 南京長江二橋三橋四橋改名了 大橋還是老名字
    結合長江三橋的更名,現跨秦淮新河的既有橋梁也完成了命名程序,命名為天后大橋南京過江通道越來越多,此前橋梁一直按數字命名,長江大橋、長江二橋,一、二、三、四排下去,隧道以長江、揚子江命名。12月20日,南京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南京市交通部門公布了南京已通車過江通道的改名方案,其中,南京長江大橋不改名,其他都改了。為啥叫這名依據地理位置、歷史文化取名據介紹,南京長江二橋更名為八卦洲大橋,是因為長江二橋穿越八卦洲。八卦洲為長江第三大洲島,曾名為草鞋洲。
  • 南京長江二橋、三橋、四橋有新名字了!
    據考證,南宋著名的抗金戰役——黃天蕩大戰之古戰場黃天蕩就在八卦洲。八卦洲綠色植被多、空氣清新、環境幽靜,其西南洲頭與江南的幕府山、燕子磯隔江相望,向上遊可遠眺南京長江大橋,近可觀南京長江二橋,是一個可盡覽南京大江風貌恢弘氣勢的理想之地。
  • 長江穿城而過的三大城市簡易地形圖,依次是重慶,武漢和南京
    ,長度6300公裡以上的長江來源於青藏高原的各拉丹冬峰。冰川融水是其源頭沱河的主要補給水源, 沱河從各拉丹冬峰西南蜿蜒流過數百公裡後,圖中所示的高原溪谷地帶沿著尕爾曲相交,形成了現在長江上遊的主要河段通天河, 沱河在接受尕爾曲沿線的河水後,河面寬度迅速增加(最大寬度達到50-60米),在春夏汛期,河面寬度持續增加(被圖中的寬谷復蓋), 長江流經青藏高原後,沿岸城市開始增加。
  • 黃龍溪谷 X 國家地理中文網|與自然共生,發現成都的100種美
    此次,黃龍溪谷將與國家地理中文網攜手,共同發起「與自然共生-發現成都的100種美」攝影大賽,將目光聚焦在成都這片熱土上,藉由「鏡頭」來捕捉、記錄、描摹城市與自然之美,搭建人們與城市、自然溝通的媒介,喚醒大家對城市和美好生活的熱愛。
  • 長江之舟華邑酒店:巨輪起航,揚帆遠洋
    「長江之舟」項目位於南京江北新區中心區域—南京青奧體育公園內,緊鄰緯七路長江隧道出口,毗鄰綠水灣國家城市溼地公園,與河西奧體新城隔江相望。項目以向青奧會提供酒店、餐飲、公寓等綜合配套功能為建設目標,總建築面積約 13 萬平米,由三座主體建築共同構成,形似一艘停在江邊的巨輪,臨江而泊,蓄勢而航,故名「長江之舟」。
  • 看過《話說長江》和《再說長江》嗎?相隔22年,瀘州卻身影難尋
    在中國的紀錄片當中《話說長江》是一部不可錯過的紀錄片,《話說長江》這部25集的關於長江沿岸地理及人文的紀錄片,1983年8月7日在中央電視臺首播,播出後反響空前熱烈,全國觀眾的反應以及它被賦予的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紀錄片本身傳達出的信息
  • 南京長江不孕不育醫院怎麼樣?22專業品牌 品質保證 助您好孕
    南京長江醫院是一所集醫療、科研、預防、診療、康復、助孕為一體的,專業治療不孕不育疾病的大型現代化專業醫院。醫院以國際先進的醫療服務理念為核心,創建與國際接軌的醫院管理模式,同時聯合國內外數十位知名不孕不育專家組成不孕不育名醫團,並採用與世界同步的高精尖醫療技術與設備,通過科學診斷、規範治療,攻克不孕不育難題,為中國不孕不育家庭提供高品質的孕育醫療服務。
  • 「人防 物防 技防」 南京長江隧道公司保障江心洲長江大橋順利通車
    龍虎網訊(通訊員 顧雯 記者 戴小淞)為保障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長江五橋)在12月24日14:00順利通車,作為運營管理方的南京市交通集團長江隧道公司團隊倒排計劃、分組對接,按照所屬過江通道一體化運營管理的思路,從信息化系統對接、全線視頻監控、救援路線規劃、現場養護巡查、冬防安全保障等各方面科學規劃、標準管理、智慧互聯,全力以赴保障江心洲長江大橋順利開通與安全運營
  • 與上海、南京、武漢、重慶並稱「長江五虎」的安慶,如今為何衰落
    提起曲調悠揚清麗的黃梅戲,安慶市總是人們避不開的話題,可曾幾何時,安慶並不只有這樣的文化影響力,在經濟發展上,還曾與上海、南京、武漢、重慶並稱為「長江五虎」。
  • 白鱘滅絕、中華鱘長江鱘極危:長江水精靈路在何方
    危起偉1993年在宜昌江段救助一尾白鱘1月2日晚,楚天都市報記者採訪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危起偉教授,白鱘滅絕的報導被《人民日報》等全網各大媒體轉發,無數網友惋惜不已。和白鱘同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同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危」等級,中華鱘和長江鱘等長江水精靈路在何方?昨日,記者再次深入採訪相關部門和專家。
  • 生活在長江中被稱作「長江女神」的哺乳動物!甚至比大熊貓還珍貴
    從水面向下看時,由於水的透明度小,光線暗淡,背部灰色的皮膚和江水混為一體,很難被發現,如果從水底向上看,白色的腹部和水面強烈的光線交織,也很難發現它的存在,這樣就可以逃避敵害,也能較容易地接近獵物。到80年代時,長江幹流中還有42個群體,大約300多隻,90年代初總數已不足100隻,若干年前的統計證實已經不足100隻,僅殘存在長江中遊的枝城到南京一段,下降速度之快令人吃驚。威脅白鰭豚生存的主要原因是人類活動的增加,漁業、航運、水利等開發建設規模越來越大,大量的有毒有害工業廢水排入江中,使長江水質不斷惡化。
  • 9.18-20 第九屆南京房車展 酒店推薦-南京長江之舟華邑/逸衡酒店
    南京長江之舟華邑酒店和南京長江之舟逸衡酒店坐落於國家級江北新區青奧體育公園內,由南京揚子國資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委託洲際酒店集團運營管理並引入旗下文化主題的華邑酒店和大中華區首家運動主題的逸衡酒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