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業務收入逐年下滑,翠微大廈溢價170%收購第三方支付企業

2020-12-13 新浪財經

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李未來 北京報導

3月31日漲停,4月1日又在盤中幾近跌停,北京翠微大廈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翠微大廈」,603123.SH)近日股價「過山車」式起伏,都是收購在「作祟」。

4月1日,翠微大廈披露了一系列公告,都是關於收購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科融通」)的,後者主要從事銀行收單的第三方支付業務,此次收購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記者梳理了翠微大廈近10年財報,其營業收入與淨利潤常有起伏,基本「原地踏步」,沒有多少起色,其所從事的百貨零售業務受電商衝擊,面臨較大挑戰。翠微大廈董秘辦工作人員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公司近年來做了一些投資,投資收益對於淨利潤有一定的貢獻。

溢價率170%

海科融通的業務主要是為商戶提供支付解決方案,具體而言就是作為持卡人和商戶之間的橋梁,與收單行、銀行卡清算組織、發卡行等共同完成交易資金的轉付清算。收單工具有三種:傳統POS、QPOS、掃碼產品。2011年海科融通獲得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服務的大多是小微商戶。

根據翠微大廈的收購報告書草案,海科融通的淨資產約7.33億元,而評估值是19.79億元,增值率170.1%,翠微大廈擬根據這個價值收購海科融通98.6884%的股權,共約19.53億元。

之所以沒有收購100%股權,是因為海科融通一個持有1.3116%股權的股東吳靜受到了安徽證監局的行政處罰,因此這部分股份被踢了出去。而如吳靜一樣持有海科融通少量股份的小股東竟還有105個之多,他們各自所持股份都不超過10%,其中有很多是不超過1%的。只有一個海澱科技持股約35%,是控股股東。

一開始,翠微大廈面對的交易對方是107個股東,包括吳靜,不過還是在停牌期間與他們都籤署了協議等相關文件。後來吳靜因處罰的事被踢出,交易對方成了106個。

翠微大廈現在面臨的是如何湊齊這19.53億元交易對價的問題,其辦法是發行股份和募集資金,股份支付比例為70%,現金支付比例為30%。翠微大廈打算向這106個股東新增發行220504920股股份,不超過本次交易前公司總股本的30% 。另外擬向不超過35名符合條件的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總額不超過130000.00萬元。

傳統主營業務收入下滑

翠微大廈主要從事的是傳統的百貨業務,在北京擁有翠微百貨翠微店(A、B 座)、牡丹園店、龍德店、大成路店、當代商城中關村店、鼎城店和甘家口百貨7家門店,建築面積共計40.23萬平方米。公司業務經營模式包括聯營、自營及租賃,以聯營為主,營業收入主要來自於商品銷售和租賃業務收入。

然而,傳統百貨受電商衝擊,面臨較大挑戰。2014-2018年,翠微大廈百貨業務營業收入分別約為53.43億元、49.9億元、47.07億元、43.46億元、42.76億元,呈逐年下滑的趨勢。

昭邑零商管理諮詢公司一名分析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2015-2018年是百貨商場業態受電商衝擊最嚴重的幾年,百貨公司撐不下去倒閉的不在少數,有些開始轉型,比如把百貨商場改造成體驗性更強的購物中心,或者投資其他業務,這兩年情況稍有好轉。

近年來翠微大廈嘗試做了一些投資,試圖在主業之外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比如設立基金投資新興產業。

2015年,翠微大廈聯合幾個子公司以自有資金共同出資2億元設立杭州益潤宏瑞投資合夥企業,主要投資於新興產業的股權和債權及其他投資範圍。

2018年5月,翠微大廈以自有資金出資5億元投資設立蘇州翠微新生活股權投資基金中心,重點投資於消費升級、新零售、教育、餐飲等與生活服務相關行業的股權投資。

2018年10月,翠微大廈以自有資金出資3億元投資設立融智翠微藍天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夥),主要投資於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等綠色產業相關項目的股權投資。

另外,翠微大廈還協同翠微集團科技產業投資平臺建設新戰略,其子公司翠微文化協同投資企業翠微旅遊拓展文化旅遊產業。

多次被央行罰款

與此前相比,翠微大廈這次收購海科融通是一次更大膽的嘗試。

在翠微大廈之前,曾有兩個企業打算收購海科融通,但均告失敗。2016年,某金融公司擬收購海科融通100%股權,交易作價為237872.58萬元,比翠微大廈多出約4億元,當時的業績承諾是2016-2019年的扣非後淨利潤分別不能低於1億元、1.95億元、2.7億元、3.35億元,後來因為該金融公司涉嫌違反《證券法》有關規定,受到中國證監會的立案調查,便終止了收購;2015年,永大集團擬收購海科融通100%股權,作價296946.82 萬元,比翠微大廈高出了約10億元,要求海科融通2016-2018年扣非後淨利潤分別不低於 2 億元、2.6 億元、 3.4 億元,但因為海科融通當時還有金融業務沒有剝離,所以終止了交易。

實際上,海科融通後來的業績遠沒有實現上述對賭的那麼多,2016-2018年其扣非後淨利潤分別約為1億元、0.94億元、1.2億元,2019年前10個月約為1.35億元。

面對前兩次收購失敗的案例,翠微大廈似乎並不擔心,其調低了交易作價和業績預期,要求海科融通在2020-2022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分別實現17455.82萬、20820.05萬、23995.95萬元。

翠微大廈方面認為,「海科融通作為國內較早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公司,長期深耕第三方支付服務領域,綜合服務能力突出、項目經驗豐富、牌照資質齊備,目前與中國銀聯以及眾多的商戶拓展服務機構、商戶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

但此前,海科融通曾因違規被央行處罰,從而使業務受到嚴重影響,直接導致2014和2015年的虧損。具體情況是這樣的,2014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關於銀行卡預授權風險事件的通報》,責令上海匯付數據服務有限公司、海科融通等8家公司自2014年4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停止發展新商戶,並對存量商戶和受理終端按規定進行清理,對外包服務商進行清理整頓、落實商戶實名制等。

受此影響,海科融通2014、2015年的淨利潤出現了虧損,分別為-5971.40 萬元、-1868.78萬元。

後來海科融通又多次因違規受到央行及其地方支行的處罰,從2017年至今有10項之多,處罰金額累計約140萬元。最近的一次是2019年7月30日,海科融通呼和浩特分公司被央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處罰,因為海科融通對商戶協議籤訂、外包商管理不規範,未按規定設置特約商戶收單帳戶等行為,處以罰款 3 萬元。

所幸這些處罰並沒有要求海科融通暫停業務。

責任編輯:張蓓 主編:張豫寧

相關焦點

  • 收入七連滑 翠微股份擬轉型 收購標的海科融通競爭力不足
    再加上其可疑的收入數據,翠微股份的此次收購轉型,似乎變數不小。4月29日,翠微股份發布了2019年年報,其營業收入再次下滑,這亦是翠微股份營收連續下降的第7個年頭。對此,翠微股份在年報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加快推動商業與科技融合發展的戰略轉型,籌劃向「商業 第三方支付」轉型發展。
  • 第三方支付分化加劇:頭部機構擬上市 巨頭加緊攬入牌照
    經濟觀察報 記者 王涵 2020年,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分化在進一步加劇。有些中小支付公司今年「賣身」於巨頭平臺,如今年以來拼多多、字節跳動、攜程已經攬入支付牌照並應用到自己的業務場景之中,計劃上市的快手也正意圖收購一張支付牌照。
  • 翠微股份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公司持續增強全渠道營運能力,進一步推廣自主收銀業務,持續完善「翠微E生活」APP功能,開通積分商城,優化調整「翠微購」商品組合。  報告期內,公司加快推動商業與科技融合發展的戰略轉型,積極推動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海科融通的重大資產重組工作,旨在通過海澱國企間的聯合互補,籌劃向商業+第三方支付轉型發展。繼續拓展新領域多元投資,新生活基金、藍天基金正常運轉並取得較好收益。
  • 一張第三方支付牌照值多少錢?答案是……
    一張第三方支付牌照值多少錢?國美告訴我們:可能是7.2億。近日,國美控股旗下港股子公司公告稱,以7.2億元收購目標公司天津冠創美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100%股權,該公司旗下有全資子公司、具有網際網路支付資質牌照的銀盈通支付。早在2017年初起就有的國美補課金融,謀劃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傳聞落了地。
  • 翠微——永遠與時代同行
    在北京傳統大型商業企業面臨巨大市場挑戰的嚴峻形勢下,翠微股份率先提出由傳統百貨向新商業轉型升級的發展思路。這個由海澱區政府第一個投資興建的大型現代化商業企業,從原翠微路老商業區的副食商場、百貨商場、理髮店的廢墟中拔地而起,最終以創新引領發展,成為海澱區商業企業中首家也是迄今唯一一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在創新克難的道路上,翠微勇立潮頭,不斷續寫屬於自己的下一個傳奇。
  • 翠微股份:翠微股份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
    指 北京翠微大廈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交易/本次重組 指 北京翠微大廈股份有限公司本次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事項 本公告書 指 《北京翠微大廈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之實施情況暨新增股份上市公告書》 標的公司/海科融通 指 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現已變更組織形式並更名為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服務有限公司
  • 翠微股份:北京市天元律師事務所關於北京翠微大廈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關於北京翠微大廈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的實施情況的法律意見京天股字(2020)第090-7號致:北京翠微大廈股份有限公司根據北京市天元律師事務所(以下簡稱「本所」)與北京翠微大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翠微股份」或「上市公司」)籤訂的《委託協議》,本所擔任公司本次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的專項中國法律顧問並出具法律意見
  • 翠微縮衣節食盈利 傳統百貨招數已盡?
    傳統百貨轉型壓力與日俱增。來自翠微股份的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43%,但利潤增長兩成。利潤增長主因為減低費用支出,此舉也是百貨行業的一個生存縮影。
  • [中報]翠微股份:2019年半年度報告
    公司主要從事商品零售業務,以百貨業態為主,超市、餐飲等多種業態協同。公司在北京擁有翠微百貨翠微店(A、B座)、牡丹園店、龍德店、大成路店、當代商城中關村店、鼎城店和甘家口百貨7家門店,建築面積共計40.23萬平方米。公司業務經營模式包括聯營、自營及租賃,以聯營為主,營業收入主要來自於商品銷售和租賃業務收入。
  • 「斷直連」後,第三方支付機構日子難過,收小貸牌照找出路
    近期,多家第三方支付機構(以下簡稱:支付機構)開始收購小貸牌照,前有連連支付收購網易小貸牌照,後有拉卡拉支付重新收購廣州拉卡拉小貸公司。業內人士認為,支付公司收購小貸牌照,是業績承壓下多元布局尋找突圍的表現,而隨著央行數字貨幣的推出,第三方支付機構雪上加霜,市場空間會越來越小,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
  • 西上海股份IPO:營收逐年下滑 15家子公司業績無一虧損
    西上海股份IPO:營收逐年下滑 15家子公司業績無一虧損 中華網財經《IPO觀察》欄目出品近期,中國證監會發布西上海汽車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為「西上海
  • 翠微股份降費保利,傳統百貨商場招數已盡?
    傳統百貨轉型壓力甚囂塵上。來自翠微股份的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43%,但利潤增長兩成。保利潤皆因節衣縮食減低費用。此舉也是百貨行業的一個縮影。此外,公司旗下當代商城實現營業收入約為10.9億元,同比下降4.57%,淨利潤約為3883萬元,同比增長46.21%;甘家口大廈實現營業收入4.6億元,同比下降7.13%,實現淨利潤約1832萬元,同比增長82.20%;翠微超市實現營業收入3.3億元,同比增長1.29%,實現淨利潤約為1079萬元,同比增長58.73%。
  • [公告]翠微股份:主體與相關債項2019年度跟蹤評級報告
    財富創造能力 公司主營商品銷售和租賃業務,其中商品銷售仍為收入和利潤的主要來源;2018年,受下半年零售市場趨緩的影響,公司營業收入和毛利潤均有所下滑。公司主營業務由商品銷售與租賃業務構成,其中商品銷售仍為公司收入及利潤的主要來源。
  • 支付寶、微信支付的對手來了!首家國際巨頭100%控股第三方支付機構...
    至於國付寶,央行網站信息顯示,2011年12月22日,國付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次獲得央行頒發許可,業務類型為網際網路支付、行動電話支付,此後又在2016年12月22日獲得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海南省、陝西省、雲南省、湖南省、北京市)的業務許可。但此後國付寶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央行在2018年8月給國付寶開出罰單,罰沒人民幣46462102.94元。
  • [一季報]翠微股份:2020年第一季度報告正文
    (7) 應交稅費減少主要系本期應交企業所得及增值稅減少所致。(8) 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減少主要系執行新收入準則以及受疫情影響所致。自2020年1月1日起執行新收入準則,聯營模式按淨額法確認收入,剔除該因素,營業收入下降44.73%,主要是受疫情影響銷售收入下降,同時對供應商實行減租政策,租賃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均下降。
  • 翠微百貨清河店開張 五店連鎖規模形成
    1月30日,北京翠微大廈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家百貨店——翠微百貨清河店開張營業。此前,2009年12月26日,翠微廣場一期開業,在不到40天的時間裡,連開兩家店,翠微加快了發展的步伐,從而形成了翠微店、牡丹園店、龍德店、翠微廣場、清河店五家店的連鎖規模,翠微在做強品牌的同時,實施規模與效益的協調,翠微品牌在北京商業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 北京翠微大廈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重大資產重組通過經營者集中反壟斷...
    證券代碼:603123證券簡稱:翠微股份公告編號:臨2020-015債券代碼:136299債券簡稱:16翠微01北京翠微大廈股份有限公司關於重大資產重組通過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的公告2020年4月24日,本公司收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出具的《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不實施進一步審查決定書》(反壟斷審查決定[2020]第164號),通知內容如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第二十五條,經初步審查,現決定,對北京翠微大廈股份有限公司收購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服務有限公司股權案不實施進一步審查。
  • 翠微股份2019年淨利微漲0.89% 一季度虧損4300萬
    聯商網消息:4月28日,翠微股份(603123)發布2019年度報告。根據公告,2019年翠微股份實現營業收入49.4億元,同比下降1.4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76億元,同比增長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