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團隊發現高效「產硒」菌株 應用種出富硒果實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解說】硒是人和動物維持生命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維持機體健康和預防疾病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離子束生物工程與綠色農業中心吳麗芳研究團隊在納米硒的微生物合成機制解析和應用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同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副研究員 黃勝威

  硒是人體所必須的微量元素之一,但是硒目前分為三種,就是無機硒、有機硒和納米硒,其中納米硒是納米結構的,然後它的安全性是這三種硒裡面最高的,所以納米硒在醫療、衛生、保健以及農業生產中具有非常大的應用價值。

  【解說】據介紹,傳統納米硒的合成是通過理化方法,不但成本高,而且容易造成二次汙染。用微生物合成納米硒是目前最為綠色、環保的方法。但傳統的微生物菌株對硒的耐受性較差,還原速率很慢,需要46至96小時才能將亞硒酸鈉還原為納米硒,這也給它的應用帶來了比較大的困難。經過三年的菌株篩選工作,研究團隊成功從幾百株菌株中篩選到對亞硒酸鈉具有超強耐受性的菌株——普羅威登斯菌。

  【同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副研究員 黃勝威

  我們這個微生物菌株的話,它具有非常快的納米硒合成能力,它兩小時就開始合成納米硒,28小時就能將百分之百的亞硒酸鈉轉化成納米硒,所以它的合成速率目前是世界上報導最高的,用它來生產納米硒的話,它的成本將大大降低。

  【解說】與此同時,吳麗芳團隊還對納米硒的產業化應用進行了探索,並成功研製出一種新型納米硒肥。據吳麗芳介紹,傳統的富硒肥在農業使用中,植物對硒元素的吸收率只有5%至30%,同時,殘留物也會對環境保護產生一定的影響。

  【同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 吳麗芳

  就是我們用微生物的方法生產納米硒肥,那麼跟傳統的物理、化學的方法(相比),它的耗能低、更環保、成本也低,它的生物相容性和活性都非常好。那麼我們就是說用生物的方法,來生產的(納米硒肥)更安全,而且它的作物的吸收和使用的效率也比較高,那麼從環保這個角度,從這個性價比,在農業上應用也是用得起的。

  【解說】據了解,該新型納米硒肥已在山東壽光蔬菜基地及江淮園藝試驗基地進行了田間試驗,試驗數據表明,新型納米硒肥對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都有顯著提高,而且果實內硒含量也達到了國家富硒農產品標準。

  【同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副研究員 黃勝威

  這個就是我們的生物納米硒肥田間試驗的一個效果,就是說這兩個南瓜,它都是在同一個田框裡面,只不過一(個)施加了納米硒肥,一(個)沒有施加納米硒肥,大家可以看到,它不僅對作物的產量有一個提升,而且這個南瓜施加了納米硒肥,它的體內固形物的含量,它蛋白質的含量,以及它維生素的含量,都比這個沒有施加納米硒肥的要高很多,所以它的品質得到了提升,使用這個納米硒肥生產出來的(農作物),是一個富硒的綠色農產品。

  劉鴻鶴 安徽合肥報導

責任編輯:【吉翔】

相關焦點

  • 合肥研究院發現高效合成納米硒微生物菌株並研製出新型納米硒肥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離子束生物工程與綠色農業中心吳麗芳研究團隊在納米硒的微生物合成機制解析和應用方面取得系列進展:闡明了納米硒的微生物合成機制,篩選出多種高耐受亞硒酸鈉微生物菌株以及具有當前最高合成效率的微生物菌株。
  • 「科學島」研製出新型納米硒肥|菌株|微生物|科研人員|納米|亞硒酸鈉
    12月15日,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獲悉,該院智能所離子束生物工程與綠色農業中心吳麗芳研究團隊在納米硒的微生物合成機制解析和應用方面取得系列進展:闡明了納米硒的微生物合成機制,篩選出多種高耐受亞硒酸鈉微生物菌株以及具有當前最高合成效率的微生物菌株。在此基礎上,團隊研製出新型納米硒肥,能夠有效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 「科學島」研製出新型納米硒肥
    12月15日,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獲悉,該院智能所離子束生物工程與綠色農業中心吳麗芳研究團隊在納米硒的微生物合成機制解析和應用方面取得系列進展:闡明了納米硒的微生物合成機制,篩選出多種高耐受亞硒酸鈉微生物菌株以及具有當前最高合成效率的微生物菌株。在此基礎上,團隊研製出新型納米硒肥,能夠有效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 中國研究團隊成功研製新型納米硒肥 可提升農產品附加值
    原標題:中國研究團隊成功研製新型納米硒肥 可提升農產品附加值   記者15日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智能所獲悉,該所離子束生物工程與綠色農業中心吳麗芳研究
  • 科學家研製出新型納米硒肥—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吳麗芳團隊在納米硒的微生物合成機制解析和應用方面取得系列進展,他們闡明了納米硒的微生物合成機制
  • 讓富硒產業「硒」望無限
    讓富硒產業「硒」望無限鄭馨  五月的贛南大地,瓜紅果綠,豐收在望。
  • 新型納米硒肥——安全有效的補硒劑
    因此,補硒因其利於預防疾病和增強體質而逐漸受到重視。飲食補硒是彌補硒攝入不足的最有效方式,因此,打造富硒農業和富硒農產品,成為當前許多地方政府和農業經營者的投資熱點。然而,低硒地區盛產富硒農產品,大都通過施用亞硒酸鈉硒肥的方式實現。
  • 「中國硒鄉」桃源縣將舉辦2020第四屆中國硒鄉硒博會年貨節
    年貨與富硒的完美搭配強勢來襲!第四屆(湖南·桃源)硒博會攜手首屆年貨節將於12月26日在桃源縣文體廣場開啟年貨一站式購物模式!滿滿的新意特色與品質,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春節吃的不好吃的不健康了!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營養、保健意識的日益增強,人們的飲食觀念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吃出健康」 日漸成為人們的健康時尚。
  • 矽(Si)、硒(Se)有益元素對果樹的影響
    有益元素(亦稱超微量元素)是指對農作物生長有促進作用,但並非為農作物所必須的元素,一般有益元素是指鈉、矽、鈷、鎳、硒元素等,而果樹上以硒和矽應用較多
  • 「中國硒鄉」湖南桃源縣將舉辦2020第四屆中國硒鄉硒博會年貨節
    年貨與富硒的完美搭配強勢來襲,第四屆(湖南·桃源)硒博會攜手首屆年貨節將於12月26日在桃源縣文體廣場開啟年貨一站式購物模式。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營養、保健意識的日益增強,人們的飲食觀念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吃出健康」日漸成為人們的健康時尚。如今的桃源,每年的硒博會早已成為市民們翹首期待的狂歡購物盛會。
  • 富硒產業帶來新「硒」望
    正當他信心滿滿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妻子鍾榮蘭有了顧慮,「你都十幾年沒種過地了,又怎麼會種蔬菜呢……」受妻子的影響,曾憲標只好打消念頭。   去年11月23日,梓山鎮開始全面進行土壤改良,觀望了幾個月的曾憲標再也坐不住了。就在這個時候,梓山鎮農業綜合站幹部劉曉福來到了他家裡,一起做通了鍾榮蘭的思想工作。
  • 富硒食品介紹
    硒是從燃燒黃鐵礦以製取硫酸的鉛室中發現的,是貝齊裡烏斯發現鈰、釷後1817年發現的又一個化學元素。他命名這種新元素為selenium。他還發現到硒的同素異形體。他還原硒的氧化物,得到橙色無定形硒;緩慢冷卻熔融的硒,得到灰色晶體硒;在空氣中讓硒化物自然分解,得到黑色晶體硒。
  • 第四屆桃源硒博會開幕!百種富硒農產品亮相年貨節遭「瘋搶」
    「沒想到桃源富硒產品種類這麼多,作為桃源人真的很驕傲」……12月26日,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文化體育中心人潮湧動,叫賣聲、讚嘆聲不絕於耳,第四屆中國硒鄉(湖南·桃源)富硒功能農產品博覽會暨首屆年貨節正在這裡舉行,臘肉、臍橙、香米、茶葉、蜂蜜等百餘種桃源特色農產品及富硒產品驚豔亮相,前來品嘗、購買年貨的市民把展區圍得水洩不通,工作人員為客人講解、裝袋,忙得不亦樂乎。
  •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高效塑料生物降解策略—新聞—科學網
    4月28日,《微生物生物技術》刊發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研究員崔球團隊等成果
  • 硒產業謀定功能性農業-萬祥軍:「兩會」提案推農業大健康
    在美國,FDA在2003年就已經批准在含硒食品的包裝上標準其抑癌功能;在中國,教育部2012年編審的九年級化學教材中,也明確講解了硒具有防癌抗癌作用,所有這些,都已說明硒對健康的正面影響是獲得認可的。近三十年來,我國的硒研究也取得了不少進展。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初北京大學科研團隊成功研製富硒酵母,解決了世界性補硒難題,這一成果20餘年市場化實踐,更加證實了全民補硒存在可行性。
  • 菏澤瑞璞牡丹進軍「硒都」 打造國內富硒牡丹產業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芳 菏澤報導  近日,應湖北省恩施州巴東縣縣委、縣政府的邀請,菏澤瑞璞牡丹產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武漢同濟現代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行前往巴東縣野三關鎮,就該縣瑞璞富硒牡丹產業化和中藥現代化開發項目實施考察並舉行專家研討會
  • 【永州品牌】揭開「綠色富硒養生五色米」神秘面紗
    曹秦衛董事長面帶微笑的告訴我們,「現在我們進入了五色米種植基地,五色米有「四香」:禾香、稻香、谷香、米香,這就是我們今年培植出來的白米稻苗散發出的香味!」我們貪婪的呼吸著這來自仙境的香噴噴味道,曹總一路引領我們,並不斷講解著,這是黑米苗、這是黃米苗……禾苗顏色不同,果實也就色澤不同。
  • 用硒文化助力新時代中國大健康建設
    摘要:硒是人體所必需的14種微量元素之一,對身體的正常生理活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已被中國營養學會列為15種每日膳食的營養元素之一。
  • 萬安縣農產品公用品牌——「硒鱻萬安」
    萬安縣內土壤富硒資源豐富,境內有土壤足硒面積1673平方公裡、富硒面積280平方公裡。是江西省富硒大米標準化生產示範區。富硒土壤主要分布在梘頭鎮、寶山鄉、武術鄉、芙蓉鎮、澗田鄉、五豐鎮、順峰鄉、彈前鄉、高陂鎮等地,具有發展富硒現代農業產業所必備的資源稟賦優勢。
  • 2020兩會「硒」聲!農業大健康·萬祥軍: 謀定功能性農業
    在美國,FDA在2003年就已經批准在含硒食品的包裝上標準其抑癌功能;在中國,教育部2012年編審的九年級化學教材中,也明確講解了硒具有防癌抗癌作用,所有這些,都已說明硒對健康的正面影響是獲得認可的。近三十年來,我國的硒研究也取得了不少進展。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初北京大學科研團隊成功研製富硒酵母,解決了世界性補硒難題,這一成果20餘年市場化實踐,更加證實了全民補硒存在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