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硒是人和動物維持生命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維持機體健康和預防疾病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離子束生物工程與綠色農業中心吳麗芳研究團隊在納米硒的微生物合成機制解析和應用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同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副研究員 黃勝威
硒是人體所必須的微量元素之一,但是硒目前分為三種,就是無機硒、有機硒和納米硒,其中納米硒是納米結構的,然後它的安全性是這三種硒裡面最高的,所以納米硒在醫療、衛生、保健以及農業生產中具有非常大的應用價值。
【解說】據介紹,傳統納米硒的合成是通過理化方法,不但成本高,而且容易造成二次汙染。用微生物合成納米硒是目前最為綠色、環保的方法。但傳統的微生物菌株對硒的耐受性較差,還原速率很慢,需要46至96小時才能將亞硒酸鈉還原為納米硒,這也給它的應用帶來了比較大的困難。經過三年的菌株篩選工作,研究團隊成功從幾百株菌株中篩選到對亞硒酸鈉具有超強耐受性的菌株——普羅威登斯菌。
【同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副研究員 黃勝威
我們這個微生物菌株的話,它具有非常快的納米硒合成能力,它兩小時就開始合成納米硒,28小時就能將百分之百的亞硒酸鈉轉化成納米硒,所以它的合成速率目前是世界上報導最高的,用它來生產納米硒的話,它的成本將大大降低。
【解說】與此同時,吳麗芳團隊還對納米硒的產業化應用進行了探索,並成功研製出一種新型納米硒肥。據吳麗芳介紹,傳統的富硒肥在農業使用中,植物對硒元素的吸收率只有5%至30%,同時,殘留物也會對環境保護產生一定的影響。
【同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 吳麗芳
就是我們用微生物的方法生產納米硒肥,那麼跟傳統的物理、化學的方法(相比),它的耗能低、更環保、成本也低,它的生物相容性和活性都非常好。那麼我們就是說用生物的方法,來生產的(納米硒肥)更安全,而且它的作物的吸收和使用的效率也比較高,那麼從環保這個角度,從這個性價比,在農業上應用也是用得起的。
【解說】據了解,該新型納米硒肥已在山東壽光蔬菜基地及江淮園藝試驗基地進行了田間試驗,試驗數據表明,新型納米硒肥對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都有顯著提高,而且果實內硒含量也達到了國家富硒農產品標準。
【同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副研究員 黃勝威
這個就是我們的生物納米硒肥田間試驗的一個效果,就是說這兩個南瓜,它都是在同一個田框裡面,只不過一(個)施加了納米硒肥,一(個)沒有施加納米硒肥,大家可以看到,它不僅對作物的產量有一個提升,而且這個南瓜施加了納米硒肥,它的體內固形物的含量,它蛋白質的含量,以及它維生素的含量,都比這個沒有施加納米硒肥的要高很多,所以它的品質得到了提升,使用這個納米硒肥生產出來的(農作物),是一個富硒的綠色農產品。
劉鴻鶴 安徽合肥報導
責任編輯:【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