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國際中文教育發展,中文路線上課程讓漢語學習更輕鬆!

2020-12-16 太平洋親子網

近期,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多地發生。在這個特殊時期,為了方便全球各地喜愛中文及中國文化的學生更好地學習漢語,孔子學院及時推出了免費精品在線課程,讓大家可以足不出戶就能順利地學習漢語。

課程多樣又新穎!「這樣學漢語很方便」

為了給廣大中文學習者和中文教師提供便利,最近網絡孔子學院推出了免費精品在線課程,主要包括漢語水平考試HSK標準課程、中國傳統文化、國際漢語教師培訓等幾類核心課程,讓大家可以利用在家的時間,學習中文,體悟文化,精進教學,積蓄力量。

教師和學生們登陸網絡孔子學院網站註冊成為用戶後,點擊「漢語教學」版塊進入「全球孔子學院慕課平臺」,選擇相關課程即可開始學習。

註冊小貼士:在註冊頁面按要求填寫後點擊按鈕進行劃塊驗證,驗證通過後將在註冊郵箱收到一封包含「激活連結」的郵件,登錄郵箱查收郵件並點擊連結完成帳號激活,之後重新登錄,即可使用在線學習功能。

當然,除了網絡孔院提供的精美在線課程外,日前,泰國宋卡王子大學普吉孔子學院也攜手中文路網絡漢語直播學習平臺為大家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免費在線漢語學習零基礎課!

小夥伴們可以足不出戶,享受真實課堂的漢語學習,在線跟老師語音互動,課後可以無限次回看,還能在學習群裡請老師答疑。

為了推動數位化教學資源的建設,巴林大學孔子學院近日舉辦了微課教學大賽,並將微課視頻上傳至INSTAGRAM和微信公眾號,受到學生們歡迎。

教學副詞「也」和「都」的用法,對於入門級學生而言是學習的難點之一。經驗豐富的劉凱紅老師運用兩組小句的例舉方法,成功化解了這一難題。

符佳敏老師則通過手勢教學「數字」模塊。肢體動作能夠幫助學生記憶、鞏固「數字」的讀音。學漢語不靠單純的死記硬背,學習時配合著手部互動,也能更加輕鬆的記住知識點。

張海菲老師在視頻教學中向大家展示了師生互動的課堂環境。從生詞導入,操練句型,最後由學生演示,短短幾分鐘時間,就呈現出了一個完整清晰的語言點教學全過程。

同類詞教學和歸納法的運用是快速擴充詞彙量的好方法。蔡仁彥老師則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將課本詞彙內容進行拓展。例如,結合球類圖片,從「籃球」延伸出「桌球」「羽毛球」等。大量操練同一句型,讓學生們在輕鬆的環境下,掌握學習漢語的技巧。

楊怡老師更是通過大膽的嘗試,在校園裡隨機挑選學生,試驗漢字部件教學。通過觀察和想像,使學生發現漢字的趣味,化難為易。

「每天5分鐘」系列微課上線後好評如潮。許多學生表示,這樣學習漢語更加方便也更加有趣,期待著巴林孔院能為大家帶來更加獨具風格的網絡微課教學。

足不出戶,順利完成開學第一課

在埃及,當地時間1月31日,開羅大學孔子學院與埃及中國學聯合作的中文課堂春季學期如期開課。這一學期的學聯中文課堂共開設七個班級,開羅大學孔子學院選派了七名優秀的漢語教師承擔教學任務。

在中文路教育(ChineseRd)平臺的支持下,教師們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展了遠程教學,學生們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順利地完成了開學第一課。

從1月27日起,開羅大學孔子學院的教師們就認真向中文路的技術人員學習在線授課的具體操作流程。將日常的漢語課堂移到網絡上,並根據網絡授課的要求進行了備課。

在網絡課程準備期間,相關技術人員耐心地向教師們提供了技術支持與指導,認真輔導學生家長們學習如何在線聽課,並為已經註冊的學員免費發放了課點。

開羅大學孔子學院本次採用的網絡直播授課模式,既提高了孩子們使用網際網路進行課程學習的能力,又節省了家長接送學生往返教學點的時間與精力。

除此之外,在直播課程結束之後,開羅大學孔子學院授課教師、學聯中文課程負責人以及中文路教育三方還召開了視頻工作會議,對網絡直播授課進行經驗總結,並就所出現的問題共同探討解決方案,以期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開羅大學孔子學院學聯中文課堂網絡直播課程自開課以來,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支持,其中有很多學生家長克服困難,為學生搭建了基於網際網路的家庭學習平臺,提前掌握網絡學習的操作流程並鼓勵學生們在家認真學習。

開大孔院教師表示:「我們會認真做好教學的回訪工作,保證不讓任何一個學生掉隊。」

來源:孔子學院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國際中文教育的未來之路
    「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4000多所國外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在日前在京舉辦的「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儀式上,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透露的這組數據從側面印證了國際中文教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 國際中文教育中外企業家論壇順利召開
    在「國際中文在線資源的建設與應用」的議題中,美國龐帝智能教育總裁陳啟臺介紹了Ponddy Reader人工智慧學習平臺,為中文教師以及學習者提供了智能化及個性化的服務。北京慕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潘守東就學堂在線課程資源建設、課程資源應用模式及電子證書加密技術應用等方面做了分享。
  • 國際中文教育的未來之路_新聞中心_中國網
    「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4000多所國外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在日前在京舉辦的「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儀式上,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透露的這組數據從側面印證了國際中文教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 學術期刊平臺:助力新時代國際中文教育守正出新
    新時代國際中文教育的蓬勃發展,不僅有助於滿足各國民眾對漢語學習的需求,也有助於他們更好地了解中國的歷史和現狀,從而更好地促進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之間的相互了解與理解,加快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學術期刊平臺建設有助於解決國際中文教育專業期刊數量不足的問題總體而言,目前的國際中文教育期刊數量較少,有一定影響力的僅有中國大陸的《世界漢語教學》、《語言教學與研究》、《漢語學習》、歐洲《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研究》(中英文)、《全球華語》(Global Chinese)和北美《漢語作為第二語言》(中英文)等幾家,偏重於語言學領域;另一方面,國內外專兼職從事國際中文教學的教師、
  • 新項目、新夥伴、新發展:2020國際中文教育「朋友圈」聚會了
    12月14日下午,「新項目、新夥伴、新發展——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在北京語言大學正式啟動。圖丨嘉賓手按象徵國際中文教育大家庭的水晶地球儀,一起啟動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儀式由北京語言大學、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聯合舉辦,現場150多名北京有關高校師生代表,以及全球100多個國家1600多名觀眾線上參加了啟動儀式。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田學軍出席了啟動儀式。
  • 國際中文教育的未來之路:持續升溫 科技賦能
    「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4000多所國外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在日前在京舉辦的「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儀式上,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透露的這組數據從側面印證了國際中文教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 選讀香港教育大學國際漢語教學文學碩士課程的理想就業前景
    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漢語成為了全球最重要的國際語言之一。學習中文的人很多,從國際漢語教學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來看,漢語教育發展成為大勢所趨。  從香港教育大學畢業可以獲得國際漢語教學文學碩士學位,對將來不管是在內地、香港、乃至外國就業都具有很強的競爭力。現在不少中文教育都走向國際化了,外國對中文教學人才的需求量也非常大。中文教育成為國際上熱門的一個專業。  有今年剛畢業的碩士學生表示:「原本以為今年在疫情下找工作會有很大影響,我看到很多大陸其他專業的同學都在抱怨行業不景氣。
  • ChineseBon中文幫——對外漢語教師的新舞臺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高,全球漢語學習者數量持續增長。國家漢辦數據顯示,到2014年底,全球漢語學習者已達1億。美國宣布到2020年要實現100萬名學生學習中文,英國政府撥款1000萬英鎊,用於推廣漢語課程,到2020年將新增5000餘名學生學習中文。全球範圍內如此大量的漢語學習需求增長必然帶動了漢語師資需求的增長。
  • 中文課程設計哪家更有特色?
    對於很多上海的中文培訓機構而言,在對老外的特色的中文課程設計上,可以使得他們的中文學習變得更有質控,從而強有力的助力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變得更好,那麼具體而言在中文課程設計上哪家更有特色呢?在我看來首先就在早安漢語教學設計了。
  • 全球超70國將中文納入教育體系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正式啟動
    田學軍指出,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4000多所國外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據粗略統計,目前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累計學習和使用中文的人數近2億,表明國際中文教育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 「新形勢下國際中文教育教學資源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正式啟動
    本次研討會立足於國際中文教育領域的現實需求與可持續發展,聚焦後疫情時代的國際中文教學資源建設,推動新形勢下國際中文教育教學資源的創新應用研究和生態構建。教學資源是國際中文教育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 國際中文智能學習平臺SuperChinese獲千萬級人民幣Pre-A輪融資
    國際中文智能學習平臺Super Chinese於近日完成千萬級人民幣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青松基金。據Super Chinese創始人兼CEO唐希介紹,融資將主要用於下一階段輔導課程的研發,以及全球漢語學習市場拓展等方面。
  • 國際中文教育發展智庫聯合體成立
    本報電  (記者趙曉霞)日前,首屆國際中文教育發展智庫論壇暨國際中文教育發展智庫聯合體揭牌儀式在北京語言大學舉行。中國、美國、日本、韓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位專家學者、中文教育企業家及高校師生,以現場和線上的方式參加了本次論壇。
  • ...Chinese」獲青松基金千萬級Pre-A輪投資,搭建國際中文智能學習...
    36氪獲悉,國際中文智能學習平臺Super Chinese於近日完成千萬級人民幣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青松基金。據Super Chinese創始人兼CEO唐希介紹,融資將主要用於下一階段輔導課程的研發,以及全球漢語學習市場拓展等方面。此前,Super Chinese曾獲得連尚網絡的天使輪和零壹創投的天使+輪投資。
  • 北京的國際小學會開設哪些中文課程?
    在國內的小學,無論是選擇體制內學校還是北京國際小學,所學的課程中一定包含中文課程在內的。之所以會有中文課程,一方面是由於國家政策的影響,另一方面家長們也不希望孩子過早的全面接受學習國際教育。今天就帶大家看看北京國際小學會開設什麼中文課程。
  •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14日在北京啟動。記者從交流周活動上了解到,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田學軍在啟動儀式上表示,語言是交流的工具、文化的載體。
  • 新形勢下國際中文教育教學資源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啟動
    北京時間12月14日下午,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漢語教育(中英文)》期刊和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聯合舉辦的「新形勢下國際中文教育教學資源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中文聯盟直播平臺啟動。
  • 國際中文智能學習平臺Super Chinese宣布完成千萬級Pre-A輪融資
    藍鯨教育7月29日訊,今日消息,國際中文智能學習平臺Super Chinese宣布完成千萬級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青松基金。據Super Chinese創始人兼CEO唐希介紹,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下一階段輔導課程的研發以及全球漢語學習市場的拓展。唐希表示,國際中文教育市場有著巨大的戰略縱深——來華留學、國際人才職業發展,以及針對大學與機構合作的To B業務等等,都有著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
  • 在外語大學學中文有何不一樣——外語院校,為什麼要發展中文學科
    在此意義上,外語專業的專業性,需要有特定的專業課程學習,即以語言、文學、文化為核心的人文課程體系。缺乏人文學科視野、基本的知識背景和知識結構,孤立地進行「聽說讀寫譯」語言技能訓練,很難具有紮實的專業功底和專業素質,並在事業上有可持續發展潛力。
  • 醫學漢語水平考試大綱發布 「中文+職教」邁出新步
    「《醫學漢語水平考試(MCT)大綱》的頒布,為醫學漢語水平考試的開展提供了科學指導,便於考生有針對性地制定複習策略。同時,有利於切實保障並提升『中文+醫學職業教育』的培養質量。」遼寧師範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教授李寶貴說。漢語水平系列考試新成員相關數據顯示,近年來,以學習醫學為目的的來華留學生規模正逐年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