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變法第一人的思想傳承至今

2020-12-21 張林朝愛讀者

中國變法第一人的思想傳承至今

中國變法第一人是戰國時期魏國國相李悝,他在魏國推行的改革變法,開創了戰國改革變法之先河。至今約2500餘年了。

李悝(前455—前395年),又名李克,戰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

《漢書》之《食貨志》記載,李悝在經濟上推行「盡地力」和「平糴法」的政策。所謂的「盡地力」,就是把全國的土地統一分配給農民耕種,鼓勵農民精耕細作,提高糧食產量。所謂的「平糴法」,就是國家在豐年的時候以平價購買餘糧並儲存起來,發生饑荒時以平價賣給農民。這種辦法的核心是:取有餘以補不足。同時,還起到了平抑糧價的作用,以防豐年時糧價太低,傷害農民的積極性,或荒年時糧價過高而使農民買不起糧食。極大地保護了農民從事家業生產的積極性。繼而保持了社會的安全穩定。

「盡地力」和「平糴法」的政策的實施,極大地促進了魏國農業生產的發展,使魏國因此而富強。

政治上實行法治,他極力推行廢除維護貴族特權的世卿世祿制度,並提出「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的主張。有功才授,無功不能授,有賞有罰,唯才是用。同時,他還把那些無功而食祿的人稱為淫民,要「奪淫民之祿以來四方之士」。要把這些人的食剝奪,用以獎賞對國家有功的人。這一政策的實施,使得一些出身於一般地主階層的人,可因戰功或因其才能而躋身政界,極大地調動了軍隊的戰鬥力,從而使魏國成為戰國初期強國之一。

李悝「重農」與「法治」結合的思想對商鞅的影響極大。某種意義上說,商鞅變法的實質性政策,大多是繼承了李悝的衣缽。

李悝的變法使魏國走上富民強國的道路。隨後吳起在楚國的變法、申不害在韓國的變法,商鞅在秦國的變法,都是在李悝變法的基礎上,依照各國的不同情況,相對變通而實施的。

李悝的注重農業生產,保護農民積極性,以及獎勵有功人員的政策,使得魏國強大起來。

時至今日,我們仍在沿用並更加注視。不能不說我們老祖先的英明與偉大。

相關焦點

  • 高一歷史第2課《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認識變法圖強的重要性
    周平王東遷洛邑後,中國歷史進入東周時期。周天子的控制力日漸削弱,中國從此進入春秋戰國社會大動蕩、大變革的時期。這一時期歷史發展狀況如何,一起回到那金戈鐵馬的時代,共同學習第2課《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根據圖示思考問題第1.「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有何異同?提示:對照地圖第2.「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的性質不同?
  • 高考熱點——維新變法運動
    【選修1】隨著洋務運動的展開和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出現了一批具有早期維新思想的知識分子,代表人物有王韜、鄭觀應等,他們在經濟上主張發展民族工商業他也是借用經學的外衣和孔子的亡靈,否定專制統治的思想基礎.傳播西學.為維新變法提供了合乎傳統文化價值的理論依據,在當時的思想界產生了」大颼風」和「火山大噴火」般的巨大影響 (2 ) 梁啓超的維新思想
  • 康有為十大名言,維新變法第一人
    康有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山人、遊存叟、天遊化人,廣東省廣州府南海縣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
  • 商鞅—商鞅變法
    戰國時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軍事家, 法家代表人物,衛國國君後代。商鞅在位執政19年秦國大治,他輔佐秦孝公,在當時積極實行變法,使得秦國在之後有了巨大的一個轉變,讓秦國成為了一個實力強大的國家,後世我們稱之為「商鞅變法」再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商鞅都有不朽的功績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後,商鞅被誣陷為謀反戰敗生死,屍體被運往鹹陽車裂全家被殺。
  • 中國「睜眼看世界」第一人,若不是慈禧極力阻攔,他早殺到日本本土了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落後就要挨打。其實這句話是從中國近現代史的屈辱現實故事中得出來的一個慘痛教訓,然而在中國近現代史上,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愚昧無知,而是有大批新知識代表,帶動著百姓們朝著新社會邁進。而在四川這個地方,中國近現代史上有一位歷史人物,被稱之為是四川省睜眼看世界的第1人,他就是宋育仁。
  • 「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中國古代最有影響力的變法
    人與人相處必須有共同遵守的約束,一個國家也必須有自己的規矩;戰國時代法家思想的產生和流行,恰恰說明了當時社會的進步。鞅說「……禮法以時而定,制令各順其宜……」,這種思想非常務實。商鞅兩次變法秦孝公即位第二年,想用商鞅之法,遭到了很多貴族的反對。
  • 王安石變法褒貶不一,其失敗的原因,是因為政策思想太超前嗎?
    王安石變法歷來褒貶不一,最主要還是因為他失敗了,歷史歸因一定是先以成敗論英雄的。首先,以現在的目光來看,王安石變法的指導思想具有超前的先進性是毋庸置疑的。王安石的目標「民不家富而國用饒」,其方法的本質就是發展近現代的信貸金融產業,通過國立信貸業務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
  •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五次變法,你了解多少?
    嗨咯大家好,古代的一個國家要想積弱變強唯有變法,改變舊制,更改根本的制度問題,才能使國家強盛,縱觀中國五千年歷史,變法家層出不窮,但是真正變法成功的卻寥寥無幾,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變法。 1.商鞅變法
  • 新視角教學設計 第2課 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
    用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的原理,分析是生產力質的飛躍,推動了新興地主階級和中原各國的發展壯大,使中國在奴隸社會出現了「華夏認同」的第一次民族融合潮流。⑵經濟變動:通過圖片材料分析生產力水平發展的表現,通過思維導圖勾勒出整個春秋時期經濟發展的概況,並引導學生用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原理,認識到是經濟的發展推動了變法運動的到來。
  • 歷史上著名的變法有哪些?變法之始李悝變法,經典變法商鞅變法
    秦朝的建立,很大原因是因為商鞅變法使秦國變強。最終在戰國時期從各國脫穎而出,掃除六國,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為此也確定了中央集權的制度,為此也奠定之後2000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奠定中國大一統王朝的統治基礎,因此稱「百代都行秦政法」。
  • 從首輔集權說起:張居正變法做了什麼,為何死後會遭到殘酷清算?
    萬曆初年,張居正以內閣首輔大臣的身份啟動變法改革,他自己開始了集權獨裁的道路,這也是他惹人非議的一點——攻訐政敵搞一言堂。張居正這樣做頗有無可奈何的意味,皇帝幼小,群臣各有心思,只能自己進行獨裁,開啟自己的時代。關於張居正本人是法家思想還是儒家思想(人們將王陽明、徐階、張居正並列為明代心學三大名臣),史書上爭論不休。
  • 中國健美第一人到底是誰?
    中國健美第一人到底是誰?這個一直在健身圈裡爭論不休,有人說是亞洲巨獸鹿晨輝,還有人說是全國健美冠軍楊新民,下面james盤點一下國內健美發展至今那些各級別中的「第一人」「中國健美之父」趙竹光其實早在上世紀的30年代國內就有了自己的健美協會:「滬江大學健美會」,那時候開辦健美協會的目的不是為了打比賽,而是強身衛國,趙竹光不僅把這項運動帶進國內,還創辦了健美周刊
  • 光緒為什麼發動維新變法?維新變法的失敗,產生了什麼影響?
    甲午一敗,刺痛了很多人,這其中既包括當時已經接受了先進思想的有志之士,也包括了朝堂上少部分人。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之下,對於變法圖強的呼聲越來越高,而康有為就是抓住了機會鼓動光緒發動變法。戊戌變法的原因看似是為了變法圖強,可是根本原因卻並非如此。
  • 歷史上重要的變法運動——王安石變法
    變法的指導思想:民不加賦而國用饒(依靠農民積極開發自然資源,積極開源而不是消極節流) 2、具體舉措:(商業措施:均輸法、市易法。農業措施:青苗法、役免法、農田水利法) 均輸法:內容:發運使須了解各地生產情況和北宋宮廷需要情況,就近採購,以節省價款、轉運的勞費。
  • 一場變法,給了秦國橫掃六國的底氣
    在此期間秦國幾經沉浮,通過在秦孝公時期的變法逐漸佔據了主導地位。 這場變法就是對秦國至關重要的商鞅變法。商鞅的變法針對秦國所處的局勢,在經濟、政治、思想上對症下藥,拉開了秦國變法圖強的序幕,使受盡打壓的秦國得以一朝崛起。 一、廢除舊制,設立新法 戰國初期,時局變幻莫測。
  • 商鞅是如何變法的?變法到底是對是錯?
    商鞅變法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說正是靠著商鞅變法,秦國的社會發展才會快速進步,它創造了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為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堅實基礎。從歷史角度來講,它順應了歷史潮流,促進了歷史的發展。但是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商鞅所頒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規其實是很殘忍的。
  • 「商鞅變法」的核心思想是什麼?其為什麼能讓秦國迅速強大呢?
    「商鞅變法」對戰國時期來說是一個劃時代的變化。變法之前的秦國雖然也算是強國,但畢竟地處西隅,進入中原通道被晉國封鎖,軍事實力在晉國的壓制之下,無暇也無力進入中原。當時的秦國根本不具備統一天下的實力,可是,當「商鞅變法」之後,這一切都改變了。變法之後,秦國成為「虎狼之師」,君、臣、民一心,對外逐漸控制東進的要道,最終成為首屈一指的強國。那麼「商鞅變法」到底是什麼回事呢?一、商鞅變法用的是「霸道」,效果立竿見影,但恐怕不長久商鞅本是衛國的公子,又被稱為衛鞅,衛國是姬姓後代。
  • 堯則之:商君變法
    2021年2月11日21:27我在讀春秋戰國和秦漢三國歷史的過程中,逐漸感覺到商君變法是公元紀年之前上千年的時間跨度裡,對中國影響至為深刻的歷史事件之一。商君初為第十爵位左庶長,秦孝公十年(公元前352年)封為第十七爵位大良造,這是當時秦國最高爵位,而關內侯、徹侯(後在漢武帝時期因避諱而稱列侯、通侯)乃後世所加。秦孝公封之以商於之地十五城(今河南西峽、內鄉一帶),號為商君。商君原名鞅,姓公孫氏,衛人,故也稱公孫鞅、衛鞅。秦孝公死後,秦惠文王當政,衛鞅車裂以徇,宗族以滅。
  • 商鞅變法使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商鞅學派的法家思想是什麼?
    秦孝公時期任用商鞅實施變法,使秦國走上了富國強兵之路,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因此商鞅的法治思想也在秦國大行其道,對秦始皇及秦朝政治產生著重要影響。商鞅及商鞅學派的思想集中體現在《商君書》中,主要觀點包括:1.歷史進化思想與人性好利說在中國古代的思想傳統中,有著濃烈的復古主義傾向,儒家和道家都認為歷史的發展是倒退的,今不如昔。這種觀念不利於新思想的產生和社會變革的進行。商鞅則拋棄了這種落後、陳舊的觀點,提出了歷史進化的理論。
  • 變法就是與舊勢力做鬥爭,困難重重,商鞅變法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變法,在中國古代是一個成功率極低的事件,而變法者本身,無論成功與否,都很難能夠善終。縱觀中國上下五千年,每當國家陷入低迷的時候,總會有那麼幾個人挺身而出,為國家的重新強大而努力。但是,變法是需要根據當時的國情而制定,無法效仿古代,同時,變法必然會觸碰到原有權力階層的利益,成為變法的阻礙者,使得變法很難成功。中國歷史上,唯有商鞅變法最為成功,最為徹底,那麼,商鞅變法之所以能夠成功的秘訣到底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