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了,大家都在談論著國內的房地產泡沫。這主要是前些日子,央行高層曾在《求是》雜誌撰文,明確指出房地產泡沫是威脅金融安全的最大「灰犀牛」。而央行原副行長吳曉靈更是直言,在泡沫中狂歡的日子已經不多了,要做好潮水退卻後的準備。
於是,很多人提出,未來中國房價是否會和當年日本一樣,發生大幅下降呢?其實,國內房價出現大跌的現象早已經發生,像在環京樓市當中,現在的房價離開2017年至2018年的高點,跌去一半的城市佔絕大多數,跌去七成的城市也有不少。當然,特大城市的房價只能是緩慢下跌,絕不能集中出現暴跌。
日本房價的泡沫,主要起始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由於日本出口勢頭強勁,影響到了歐美國家的利益。於是美國夥同英、法、德等幾個小兄弟一起給日本施壓,要求日元升值,日本政府在受壓後,與歐美國家在廣場酒店籤下了著名的《廣場協議》,廣場協議籤署後,日元開始升值,從之前的240:1,一路升值到了120:1。日元的單邊升值,使得大量國際遊資進入日本,投資了日本房地產,推高了日本房價,於是日本人也開始全民抄房,日本的房地產泡沫開始升起。從1985年到1990年的六年中,日本某些地區的房價上漲了150%以上。而日本東京的房價漲幅超過了10倍不止。
日本房地產最繁榮時期是,日本人在全球開啟買買買模式,由於日元升值,日本人就買下了美國的洛克菲勒大廈。日本東京一個區的總市值可以相當於美國房地產總市值。當時,日本很多人都借款炒房,他們從來不相信,房價會下跌。但是,到1991年之後,日本的房地產泡沫破裂,日本各地房價急劇下跌,一度跌到七成以上,房地產泡沫破裂,導致了很多人傾家蕩產,過著負翁的貧苦生活。
現在很多人問,中國會不會走當年日本房地泡沫破裂的老路呢?對此,我們認為,國內的三四線城市房價很可能是從哪裡來,再跌回哪裡去。這個對中國經濟影響並不大。但是,一二線城市則會實現「軟著陸」,用幾年時間,回歸居住屬性,不太可能發生房價大幅下降這種硬著陸的可能性。
第一,導致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央行連續上調利息,加重了炒房者的負擔,大量炒房資金流出,房價泡沫最終被刺破。而在國內,現在房貸利率處於歷史低位。未來趨勢是,三四線城市房價逐步下跌,熱點城市房價將會穩中有降。中國不會主動捅破房地產泡沫,而是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其逐步回歸居住屬性。
第二,日本當年房價上漲,主要是日元的大幅升值,大量外資流入,推動了日本房價的上漲,最後外資撤離日本時,既賺取了日元升值的利益,也享受到了房價上漲的碩果。而中國房價上漲,主要是我國經濟依賴於房地產,貨幣長期寬鬆。只要一點點把貨幣政策給收緊,不要一下子收,中國熱點城市的房價,就不會像日本那樣硬著陸。
第三,當年日本央行主動刺破房地產泡沫時,並沒有考慮到房價會出現大幅調整,以及防範系統性風險的準備。當時,日本央行覺得房貸利率過低,房地產泡沫再漲下去有風險,才連續上調房貸利率。而目前各熱點城市都在我國政府的房地產調控當中,要想出現暴跌是很困難的。未來國內熱點城市房價,很可能是通過幾年的緩慢下跌,逐步回歸居住屬性。我們國家很重視房地產泡沫風險,努力將其控制在可控範圍內,所以一般硬著陸的概率並不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