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奶油是用來裝飾蛋糕與製作慕斯類甜點中不可缺少的材料,由牛奶提煉而成的濃稠鮮奶油,包含高達27~38%不等的脂肪含量,攪打時可以包入大量空氣而使體積膨脹至原來的數倍,打發至不同的軟硬度,也具有不同的用途。
▧1.墊冰塊
在容器底部墊冰塊的目的,是為了使鮮奶油保持低溫狀態以幫助打發,尤其在炎熱的夏季,再者攪打時會因摩擦產生熱量,所以必須利用冰塊來降溫,以免鮮奶油因熱融化而造成無法打發的狀況產生,冬季時則可省略。
▧2.六分發
當手持攪拌器順同一方向拌打數分鐘後,鮮奶油會膨發至原體積的數倍,而且松發成為具濃厚流質感的黏稠物,此即所謂的六分發,適合用來製作慕斯、冰淇淋等甜點。
▧3.九分發
如果是手動操作打發鮮奶油,要打至九分發需要極大的手勁及耐力,因為鮮奶油會愈來愈濃稠質硬而難打,體積也愈大,最後會完全成為固體狀,若用刮刀刮取鮮奶油,完全不會流動,此即所謂的九分發,只適合用來製作裝擠花。
▐ 打蛋器Whisk/Whipper▐
攪拌打發或拌勻材料,最常用的有瓜型(直型)、螺旋型及電動打蛋器。瓜型打蛋器用途最廣,可打蛋、拌勻材料及打發奶油、鮮奶油等,鋼圈數愈多愈易打發;螺旋型打蛋器則適合於打蛋及鮮奶油;電動打蛋器最為省時省力。
▧1.加入砂糖
首先蛋白要置於乾淨無油無水的圓底容器中,利用打蛋器順同一方向攪打,至出現大泡沫時,就可以將砂糖分次加入蛋白中,此時加入砂糖可幫助蛋白起泡打入空氣,增加蛋白泡沫的體積。
▧2.溼性發泡
蛋白一直攪打,細小泡沫會愈來愈多,直到整個成為如同鮮奶油般的雪白泡沫,此時將打蛋器舉起,蛋白泡沫仍會自打蛋器滴垂下來,此階段稱為「溼性發泡」,適合用於製作天使蛋糕。
▧3.乾性發泡(或稱硬性發泡)
溼性發泡再繼續打發,至打蛋器舉起後蛋白泡沫不會滴下的程度,為「乾性發泡」,或稱「硬性發泡」,此階段的蛋白糊適合用來製作戚風蛋糕,或者是檸檬派上的裝飾蛋白。
▐ 砂糖與蛋白的攪打▐
攪打蛋白時加入砂糖可以幫助蛋白蛋打發。蛋白的表面張力愈小愈容易打發,但氣泡較粗大,容易破壞。砂糖的加入能和蛋白中的水分一起融化成糖液,使蛋白的表面張大變大,打出的氣泡較細、較穩定。
加入砂糖的時機會影響打發蛋白霜的品質,先加糖再打發與先打發再加糖兩者的打發狀態會有不同。配方中的糖若減少,應早點加入攪打以免氣泡消泡。《烘焙工業 103 期》
▧ 打發技巧
1)蛋黃內含的油脂會妨礙蛋白的起泡,分蛋的打法可以使蛋糕的體積更大更鬆軟。
2)打發的蛋白要立即使用,不可靜置數分鐘後再行攪拌或繼續打發,久置後蛋白非常脆弱,容易在攪拌過程中消泡。
3)打蛋白時所有的器具要保持乾淨,沒有水分及油汙(沒有洗洗淨的奶油薄薄的附在盆壁也會影響),儘量不要把蛋黃弄破泡到蛋白中。
4)蛋白的溫度在 17C 至 22C 之間最易打發。
▧ 塔塔粉可幫助蛋白的打發
先將蛋白用中速打至粗泡後,再加入砂糖(一般說來,糖分量為蛋白重量的2/3)攪拌至需要的程度(溼性發泡或硬性發泡)。使用高速攪拌的話,蛋白來不及與空氣拌合即被打出,而且球蛋白和黏蛋白因高速作用而提早凝固,易失去彈性。
加入糖的蛋白比不加糖的容易打發。
▐ 全蛋的打發▐
全蛋因為含有蛋黃的油脂成分,會阻礙蛋白打發,但因為蛋黃除了油脂還含有卵磷脂及膽固醇等乳化劑,在蛋黃與蛋白為1:2比例時,蛋黃的乳化作用增加,並很容易與蛋白與包入的空氣形成黏稠的乳狀泡沫,所以仍舊可以打發出細緻的泡沫,是海綿蛋糕的主要作法之一。
▧1.拌勻加溫
全蛋打發時因為蛋黃含有油脂,所以在速度上不如蛋白打發迅速,若是在打發之前先將蛋液稍微加溫至38~43℃,即可減低蛋黃的稠度,並加速蛋的起泡性。此時要將細砂糖與全蛋混合拌勻,再置於爐火上加溫,加熱時必須不斷以打蛋器攪拌,以防材料受熱不均。
▧2.泡沫細緻
開始用打蛋器不斷快速拌打至蛋液開始泛白,泡沫開始由粗大變得細緻,而且蛋體積也變大,以打蛋器撈起泡沫,泡沫仍會滴流而下。
▧3.打發完成
慢速再攪打片刻之後,泡沫顏色將呈現泛白乳黃色,且泡沫亦達到均勻細緻、光滑穩定的狀態,以打蛋器或橡皮刮刀撈起,泡沫稠度較大而緩緩流下,此時即表示打發完成,可以淮備加入過篩麵粉及其他材料拌勻成麵糊。
▐ 奶油的打發▐
(這種奶油,就是平時咱們在超市買到的「黃油」)
奶油的熔點大約在30℃左右,視製作時的不同需求,則有軟化奶油或將奶油完全熔化兩種不同的處理方法。如麵糊類蛋糕就必須藉由奶油打發拌入空氣來軟化蛋糕的口感以及膨脹體積;製作餡料時,則大部份都要將奶油熔化,再加入材料中拌勻。
▧1.奶油回溫
奶油冷藏或冷凍後,質地都會變硬,退冰軟化的方法,就是取出置放於室溫下待其軟化,至於需要多久時間則不一定,視奶油先前是冷藏或冷凍、份量多寡以及當時的氣溫而定,奶油只要軟化至用手指稍使力按壓,可以輕易被手壓出凹陷的程度就可以了。
▧2.與糖調勻
用打蛋器將奶油打發至體積膨大顏色泛白如圖所示,再將糖粉與鹽都加入奶油中,繼續以打蛋器拌勻至糖粉完全融化,麵糊質地光滑。
▧3.打發完成
完成後的麵糊應成光滑細緻狀,顏色呈淡黃,已以打蛋器將之舉起奶油麵糊不會滴下得程度,就算完成了,這一款的麵糊最成應用於重奶油蛋糕的製作上,加入不同的香料與餡料調配即變成不同口味的蓬鬆蛋糕。
▐ 製作蛋糕時容易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1.在夏天或冬天都會出現蛋糕麵糊攪打不起的現象。
原因:
1)因為蛋清在17—22℃的情況下,其膠粘性維持在最佳狀態,起泡性能最好,溫度太高或太地均不利於蛋清的起泡。
2)溫度過高,蛋清變得稀薄,膠粘性減弱,無法保留打入的空氣。
3)如果溫度過低,蛋清的膠粘性過濃,在攪拌時不易拌入空氣。
所以會出現漿料的攪打不起。
解決辦法:
夏天可先將雞蛋放入冰箱冷藏至合適溫度,而冬天則要在攪拌麵糊時一邊在缸底加溫水升溫,以便達到合適的溫度。
▧2.有時蛋糕在烘烤的過程中出現下陷和底部結塊現象。
原因:
1)冬天相對容易出現,因為氣溫低,部分材料不易溶解;
2)配方不平衡,麵粉比例少,水分太少,總水量不足;
3)雞蛋不新鮮,攪拌過度,充入空氣太多;
3)麵糊中柔性材料太多,如糖和油的用量太多;
4)麵粉筋都太低,或烤時爐溫太低;
5)蛋糕在烘烤中尚未定型,因受震動而下陷。
解決辦法:
1)儘量使室溫和材料溫度達到合適度;
2)配方要平衡和掌握好;
3)雞蛋保持新鮮,再攪拌時注意別打過度;
4)不要用太低筋的麵粉,特別是摻澱的時候注意;
5)蛋糕在進爐後的前12分鐘不要開爐門和受到震動。
▧3.蛋糕膨脹體積不夠
原因:
1)雞蛋不新鮮,配方不平衡,柔性材料太多;
2)攪拌時間不足,漿料未打起,麵糊比重太大;
3)加油的時候攪拌的太久,使麵糊內空氣損失太多;
4)麵粉筋力過高,或慢速拌粉時間太長;
5)攪拌過度,麵糊穩定性和保氣性下降;
6)麵糊裝盤數量太少,未按規定比例裝盤;
7)進爐時爐溫太高,上火過大,使表面定性太早。
解決辦法:
1)儘量使用新鮮雞蛋,注意配方平衡;
2)攪拌要充分,使麵糊達到起發標準;
3)注意加油時不要一下倒入,拌勻為止;
4)如麵粉筋裡太高可適當加入澱粉搭配;
5)打發為止,不要長時間的攪拌;
6)裝盤份量不可太少,要按標準;
7)進爐爐溫要避免太高。
▧4.蛋糕表面出現斑點
原因:
1)攪拌不當,部分原料未能完全攪拌溶解和均勻;
2)泡打粉未拌勻,糖的顆粒太大;
3)麵糊內總水分不足;
解決辦法:
1)快速攪拌之前一定要將糖等材料完全拌溶解;
2)泡打粉一定要與麵粉一起過篩,糖儘量不要用太粗的;
3)注意加水量。
▧5.海綿類蛋糕表皮太厚
原因:
1)配方不平衡,糖的使用量太大;
2)進爐時面火過大,表皮過早定型;
3)爐溫太低,烤的時間太長。
解決辦法:
1)配方中糖的使用量要適當;
2)注意爐溫,避免進爐時上火太高;
3)爐溫不要太低,避免烤制時間太長。
▧6.蛋糕內部組織粗糙,質地不均勻
原因:
1)攪拌不當,有部分原料未拌溶解,發粉與麵粉未拌勻;
2)配方內柔性材料太多,水分不足,麵糊太幹;
3)爐溫太低,糖的顆粒太粗。
解決辦法:
1)注意攪拌程序和規則,原料要充分拌勻;
2)配方中的糖和油不要太多,注意麵糊的稀稠度;
3)糖要充分溶解,烤時爐溫不要太低。
▐ 蛋白打發的原理▐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跟我一樣,好奇這清清如水的蛋白,在經過打蛋器的攪打後,居然會變成白白細細的泡抹,而這些白細的泡沫竟然可以在西點蛋糕中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蛋白中主要的二種蛋白質,一是球蛋白,它的功用是減少表面張力,同時增加蛋白的黏稠度,隨著機械作用將空氣攪打入蛋白產生泡沫從而增加表面積;一是黏液蛋白,它的功用是使形成泡沫的表面變性,凝固而形成薄膜使打入的空氣不致外洩。如此麵糊進入烤箱後,蛋白裡的空氣因受熱而膨脹。如果買來的蛋不新鮮的話,蛋白較稀、黏度較低,自然不容易起泡成形。
攪打後的蛋白,隨著顏色從透明轉而變白,同時泡沫的體積增加、硬度也增加,但攪打至某一程度時,泡沫薄膜的彈性就開始減小,蛋白變得較脆,烤出來的蛋糕沒有彈性,口感也較韌。打過頭的蛋白呈棉花球狀,乾燥不易與其他材料混合。
打成白色泡沫狀的蛋白,一旦持續性的攪打動作停止,在一段極短時間之後,如果再重新攪打的動作,此時蛋白變性(性質及狀態的改變)的動作即不再繼續,不斷的攪打反而會將泡沫薄膜打破,使蛋白消泡。所以,打發的蛋白要立即使用,不能在放置一段時間之後,又欲將消泡的蛋白繼續打至發泡的狀態。
本文來源:小北烘焙屋
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