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和我一樣,許多第一眼看到王勇校長的人,肯定很難看出這位和藹近人而又精神矍鑠的老師從事音樂教育工作已有將近四十年。
「我是77年恢復高考以後考的理科,工作沒多久然後辭職報考了武漢音樂學院,86年畢業留校當老師,主要教的是鋼琴和聲樂方向,92年才調到廣州市黃埔區教育局,這麼算下來我在廣州從事教育工作已經28年了。」
王勇校長不急不緩地回憶著自己的教育生涯,雖然在教育這個行業已經紮根了四十年,但許多事情他依然記憶深刻。就像早在81年,其實王勇校長就已經開始從事音樂教育工作了,大學期間也曾辦學,後來一畢業就開辦了黃鶴樓藝術學校,89年還獲得武昌區社會力量辦學先進個人。
作為參與經歷並深刻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音樂教育發展全過程的「老前輩」,王勇校長一直在尋求如何更好地培養孩子的音樂素養,如何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四十年如一日,王勇校長身先士卒創新研究教學方法,多年的鑽研與經驗讓他清楚地認識到:想要提高教學質量,先得打造統一化教學體系。
為此我們對王勇校長進行了專訪,探究王勇校長是如何看待統一化教學體系的,又是如何通過統一化教學體系來提高琴行教學質量的。
1
王校長您在這個行業從事已經超過40年的時間了,想請教一下,在這麼多年的時間裡,您一直在這個行業從事教學與經營的相關工作,從這麼多年經驗看,以前您剛踏入這個行業的教學情況到今天的教學情況,您覺得有何變化?
王勇校長:近幾十年來,教學情況的變化是日新月異的,從教材的變更,教學法的引進,國內國外教學法的不斷湧現,還有教學大師的出現越來越多,國外留學生回來越來越多,使得音樂的專業教學越來越好,但是在基礎教學和業餘教學上我們仍然是比較欠缺的。
音樂教學方面,教材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70年代剛恢復高考時,普遍都是大學老師自己編的老教材。到了80年代初,湯姆森開始進入中國,那時基本上用的都是國外的教材,其中很大的問題就在於它沒有中國的音樂元素在裡面。其實就算是到了現在,即使有許多專業的老師編寫了一些優秀的教材,但還是遠遠不夠。
至於教學方法上,我們了解到的國外的幾個教學法體系,實際上都是研究幼兒教育的,但中國就沒有靜下心來專門研究幼兒少兒音樂教學方法的。大學的學院派教學體系,只是按照學院的教學計劃和教材教法來實施教學,大學教授和大學老師們主要教授大學生,即使業餘教孩子,也是走的專業路線。
而實際上,對於我們大多數機構而言,其實面向的更多都是普通的孩子,然而在中國恰恰很少有人專業研究普通的孩子怎麼學音樂。
2
您覺得相對於以前來說,現在教學的專業性有沒有一個提升?
王勇校長:專業性的提升是有的,就像以前研究幼兒教材、教學法的基本上就是說可以說很少很少,但因為現在音樂教育機構越來越多,它們要生存,要擴大生源、留住生源,因此業餘研究的也就越來越多。但是,這些是需要拿出來做專業培訓的,例如如何設置課堂結構、課堂語言,如何更好地應用教學法,包括國內外的好的教學法的應用等等。在現今中國的音樂教育行業,如果沒有一套專業的統一化教學體系,是很難將這些做好的。
3
您剛講到了教學法,那對於目前行業的教學法,可以談一下您的個人見解嗎?
王勇校長:其實現在大多數的鋼琴教學包括音樂教學,都是以技術教學為主體,做技術教學,以通過考級完成任務為目的。28年以來,我一直研究的其實是如何提高教學質量,來培養孩子的音樂素養。就是說,孩子的音樂教學應該從音樂本身而不是它的形式出發,要注重音樂的表現力,比如學生能不能表現音樂,音樂表現力從哪些方面入手,音準節奏必須是正確等等。
但是很多老師教琴、考級,其實始終都沒有進入音樂殿堂的大門,往往只是流於炫技的表象,扼殺了真正對孩子音樂素養的培養。而實際上,只有產生對音樂自覺的思維和行為,我們才能說培養了孩子真正的音樂素養。
4
您是如何看到一個琴行機構沒有統一的教學體系這個事情的?
王勇校長:每一個老師教的方法不同,得到的效果也不同。比如一個小曲的四句,就這麼一首啟蒙階段的小曲子,如何把這四句教好呢?句子層次、音樂方向、語調語氣、音色的選擇,風格的選擇、音樂的表情、全曲的掌控,左右手層次等,老師們是不能圖方便省事就不去教這些的。
因此我們就必須要細化教學,建立一套系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這需要以專業的態度去教學,而不僅僅只是完成任務就行了。很多琴行教學方面做不好,根本上就是沒有一個統一化的教學體系。所以你會發現,很多琴行不備課、不教研,它們對教學要求太不嚴格。
5
您是如何通過教學法或者說教學體系來實現培養孩子真正的音樂素養的?
王勇校長:拿我們自己來說吧,我28年一直堅持著我們自己的教育方針,那就是:德育是首位,服務是基礎,教學是中心,育人是根本。對於教學,我們都是認真備課,認真落實的。20多年來,我們教學計劃、教學備課都是裝訂成冊的,1500多期的音樂會節目也都是全部保留的。正是因為我們通過自己專業認真的教學態度,打造了屬於我們自己的一套教學體系,所以家長才能跟我們同頻共振,所以孩子才能學得好。
6
您覺得一個琴行機構如果想要打造自己的教學體系,該從哪些方面入手?
王勇校長:琴行想要打造出屬於自己的教學體系,我覺得主要是從四個方面入手。
第一,是在音樂專業上,要不斷學習進取。自己的專業必須過硬,自己必須每天練琴,必須學習研究。因為社會在不斷進步,新的東西不斷出來,要不斷學習,不斷超越。首先是要研究教材,提升對音樂的理解。很多老師不太理解音樂,不去研究教材。不管是什麼教材,每一個練習曲都要去研究,要把它細化,不是簡單教一教彈一彈就行的,要讓學生理解深、理解透,要很細化地去分析教材。
第二,在教學領域上,教學法要下功夫,要提升自己教學方法的系統學習。自己沒有體系沒關係,但是可以學習其他人的,歸納我們的教學法,學習各類教學法為我所用。有些琴行的教學方法很死板,這種學生就不會願意去學,百分之七八十的琴童流失都是因為覺得課堂枯燥無味,而這其實就是教學方法的不對。而在教學方法上,不但要借鑑研究國內外的最好的教學方法,自己還要有創新地去研究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甚至是教學工具、教學形式、課堂結構等,都可以創新,創新就是生命力。
第三,是一定要學以致用。學生學了琴一定要應用,我們可以在課堂上給出幾分鐘的時間,讓他們彈唱自己喜歡的歌曲,或者是跟其他同學合奏伴奏。一定要讓學生明白,學琴是為我所用,不是為了考試,不是為了拿證書,是為我們自己的身心健康所用,使音樂成為學生一輩子最好的朋友和夥伴。
第四,是要不斷總結自己的教學特色。其實每個老師有自己特色的,那就需要根據每個琴行自身的情況特點,總結完善出屬於自己的教學特色。只有將我們自己的教學特色融入教學方法、教學體系中去,我們才能和其它琴行區分開來,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吸引更多的孩子前來學習。
幾乎所有琴行都知道,教學質量是一個琴行發展的根基,教學質量不好一切都是白談。而對於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很多琴行其實都是迷茫的。但要是有人這麼問他,我相信,王勇校長一定會堅定地給出經過他多年總結奉之為圭臬的那句結論:提高琴行教學質量,從打造統一化教學體系開始。
想要了解王勇校長是如何實現教學統一的?想要知道中小琴行們如何打造教學體系?機會來了,9月15日—9月17日,廣州珠江國際酒店,第二十季琴行商學院火熱報名中,且看資深教學專家王勇校長,教中小琴行如何設計樂器教學方法,實現教學統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