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主持建這棟厝 一輩子守住這個家 老房見證了女主人一生情

2020-12-13 晉江新聞網

  即便已經搬家多年,晉江市池店鎮池店村的村民蘇培霞,每天都要到自家的老房子內看看,打掃打掃衛生。

  「算一算這棟房子也69年啦!我從1980年結婚到了池店,就一直住到了2004年,非常有感情。」蘇培霞說,這棟房子建於1951年,是丈夫李錦團的阿公(閩南語:爺爺)李昭葷出資,阿嬤(閩南語:奶奶)楊常娥主持建設的。

  老房共有兩層,從外觀上看依然保存非常完好,通體閩南紅。一樓是閩南傳統式樣,大木門、楹聯、圓形石柱;二樓則豐富許多。窗戶和柱子頗有哥德式和巴洛特式的結合體。屋頂上方的牌匾中間有四個已經脫落的大字,仔細看還可以發現是「自力更生」。兩邊和上方是彩色瓷片拼畫,雖因時間洗禮,已經脫落了不少,還是能看清兩側是喜鵲登梅圖,上方是七彩鳳凰戲牡丹圖。據說,當年都是惠安師傅手工拼接出來的。

  蘇培霞介紹,房屋內共8間房屋,樓上樓下各4間,一樓和二樓各有廳堂,一樓還有一個採光天井,後來家人向人購買了房屋邊上的一小塊地,又在房屋的右側建設了廚房和餐廳。在她的帶領下,記者進入了老房內。這棟房子的內部也非常整潔乾淨清爽,房間的木製牆面雖然已經煥出淺烏色,卻乾乾淨淨,連木門上的八卦拉手也沒有灰塵,一看就是一直精心保養的。而木製樓梯的每一層踏板上,都釘有竹片條。「這樣走的話,磨損的就是竹條,壞了可以換了竹條,就不會損壞到木樓梯了。」

  和很多番仔樓相比,這棟房屋看似小了一些,卻勝在多處細節到位,或許因為這棟房屋是由女主人主持建設的。「阿嬤真的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真的。」蘇培霞說,阿公和阿嬤婚後不久,阿公就到菲律賓打拼了,留下了阿嬤獨自在池店村生活,後來聽說阿公在菲律賓掙錢了,便寫信讓阿公寄錢回鄉蓋樓。這棟兩層小樓,在阿嬤的精打細算下,只花了一萬多元,雖然裝飾沒有特別繁複,卻是非常的簡潔大方。

  在房子建成後,阿嬤雖然曾到過菲律賓、香港,卻都是短期居住,大部分時間都住在這棟房屋內。她守著房子,也為阿公守著這個家。

  蘇培霞回憶說,1986年,上了年紀的阿公李昭葷回到池店。回到家中,看著房子激動不已,他拉著阿嬤的手說,「好!真好!你幫我守住了這個家,很厲害了,真的不容易。」讓人惋惜的是,這是他唯一一次到這棟老房內。

  即便老房子默默見證著這些溫情的往事,卻也抵不過時間帶來的磨礪。「最近二樓的屋頂似乎有點漏水了,我們一直在找漏水點,想要趕緊修了,怕房子內的木頭要壞掉的。」蘇培霞說前幾年家裡還對房屋二樓的陽臺圍欄和滴水雨漏進行了更換。

  這幾年,這棟保存完好的老房子吸引了不少租客前來,都被主人家拒絕了,「房子內部木頭太多了,怕一個不注意有火星,房子就沒啦!」

  (記者_曾舟萍 文圖)

相關焦點

  • 平潭版「外婆的澎湖灣」走紅 來聽《阿嬤家的海》背後的故事
    近日,一首由平潭人演唱的《阿嬤家的海》在網絡上受到眾多平潭網友的關注,還有人直呼「這是我們成長的回憶」「簡直是平潭版的《外婆的澎湖灣》」。於是記者聯繫上了《阿嬤家的海》的作詞者、作曲者以及拍攝這支MV的導演。這一群平潭的八零後青年,用自己的歌聲與行動,來表達對平潭的熱愛。
  • 破解老厝保護與利用難題 福建屏南「空殼村」變「網紅村」
    龍潭村沿溪而建,村史數百年,村尾的廊橋也已年過百歲。溪流兩側遺存的民居一字排開,多數為明清古建,老則400年歷史,少則100年,雖空置殘破,但整體風貌保存完好。 曾幾何時,龍潭的年輕人外出務工,遷居縣城、省城,村裡只剩下老人孩子。發展的著力點何在,又如何將留存的老厝保護利用好,這是屏南這樣的山區縣的「痛點」。
  • Lulu唱出阿公阿嬤的雋永戀情〈上美麗的情歌〉今首播MV
    ;定下唱臺語歌的方向之後,也立刻鎖定主題是關於阿公阿嬤的愛情,因此有了這首動人的〈上美麗的情歌〉。在阿公的晚年最後兩年,生了重病的阿公躺在床上,說話聲音越來越微弱,但只要他用盡全身力一開口講話,就是問Lulu的媽媽,「阿嬤有沒有吃飯?」但其實阿嬤在7、8年前就已經失智,記不得任何人了,每天都過得很開心,喜歡哼著歌,身體也很健康,但是當Lulu的媽媽跟阿嬤說到阿公的名字時,阿嬤卻記得這個名字。
  • 再見,阿嬤
    爺爺剛走出門口,又折回來,說:「你不要走哦,我種了兩顆木瓜,已經結果實了,很甜的,我摘回來給你吃,你阿嬤愛吃。」我說好,他便走了,還是走到門口時折回來,指著厝後說:「阿公養的那些母雞,下很多蛋,我和你阿嬤吃不完,你帶回去給豆豆吃,是土雞蛋。」我說:「好好好,我等下自己拿。」
  • 一生守候 王若琳 Rangsiz Kozingni Ach 吳卓源 Better 原版伴奏
    一生守候 王若琳 伴奏 純伴奏Rangsiz Kozingni Ach 伴奏 吳卓源 陳芳語 Better 伴奏 LIVE純伴奏兔子先生 人生不公平 伴奏 純伴奏人生不公平 - 兔子先生詞:陳信宇曲:陳信宇
  • 鼓浪嶼記憶:內厝澳的「媽送伯」
    該怎麼營生,這時在內厝澳有人剛蓋好的連體幾棟兩層紅磚小樓,要賣。我父親用在洪顯理那裡做18年的退休金1000多塊銀元,買下當時叫做內厝澳40號的那棟樓。這一棟是我父親很滿意的,他說樓在路口,最好,二樓可以住一家,樓下就辦個小店,賣雜貨。解放後路牌整頓,內厝澳40號改成內厝澳179號,小店開始代售郵票,被定為郵票代售處。
  • 為了打發時間,阿嬤開始和自己打牌 | 三明治
    阿公阿嬤好像要繼續說下去,視線不在我這兒,卻又像是在等我先說些什麼。在這個假期裡更看得出來,他們老了。以前生活的烏橋(圖片來源網絡)烏橋不是橋,是一片老居民區。阿公阿嬤在這住了一輩子,不願意搬走,便在原來的地方拆了重建了一棟三層帶天台的小樓。兒時,阿公曾在天台上養鴿子,我為了抓麻雀不小心放跑了幾隻。夏日的晚上阿公會在天台上打一盞小燈,讓阿嬤和我打牌乘涼。
  • 《佐賀的超級阿嬤》:心疼阿嬤,唯有選擇開心,生活才有所期盼
    這本書講的是作者寄養在佐賀鄉下阿嬤家的成長故事。作者島田洋七,原名德永昭廣,日本喜劇泰鬥,作家。2001年,他把與阿嬤相依為命的故事寫成這本書《佐賀的超級阿嬤》,很快在亞洲掀起一股「阿嬤"旋風。書籍出版後,在臺灣連續3個月攻佔各大書店排行榜冠軍,俘獲了千萬人心。小說的瘋狂暢銷也催生了電影版《佐賀的超級阿嬤》誕生。電影歷時四年拍攝完成,更成為日本教育部指定年度必看的最佳電影。
  • 「家運好壞,看女主人」:好的家庭,女主人有這5個特徵
    而到了現在這個男女平等的時代,女人在一個家庭中能發揮的作用就更大了。正因為如此,才會有「家運好壞,看女主人」這樣的俗話存在。古人云「好女人會旺三代,壞女人會害三代」。一個將家裡收拾的完完整整,解決男人的後顧之憂的家庭,那麼另一半在拼打事業的同時可以全心全意的奮鬥,這樣的家庭才會變得更加幸福。那麼,你知道具體該看女主人的哪幾方面嗎?
  • 「家運好壞,女主人是關鍵」:女主人有這5個特徵,家運昌隆
    如果把家庭比喻一臺車,那麼男人就是這臺車的發動機,女人就是這臺車的燃料,這臺車能跑多遠完全取決於燃料。小編認為,一個好的家庭女主人常有這5個特徵。特徵一、笑臉待人常聽人講:「愛笑的女人運氣都不會差」,笑容讓人感到親切,同時也讓家庭氛圍更加融洽有生機。
  • 帶入戶花園設計的兩棟別墅,漂亮小洋房,建在老家也很安逸
    帶入戶花園設計的兩棟別墅,漂亮小洋房,建在老家也很安逸。我覺得,如果人這一輩子不享受一下住別墅的感覺,真的有點不值,哪怕是建在農村老家的別墅,至少是體驗過了。我一直都比較喜歡這種帶入戶花園形式的別墅,外觀不論新中式還是歐式,都能戳中我的內心。
  • 在農村建一層養老房是什麼體驗?6套案例分享,第4套小院太贊了
    這套是遼寧呂先生為父母建的一層養老房,像大部分回農村建房的朋友一樣,呂先生的父母習慣不了城市的生活,於是呂先生才決定回到老家,建一棟房子給父母養老。 這棟房於2018年6月開工,2018年11月完工,建築面積115平。門窗3萬,內裝8萬,地暖1萬,總造價30萬。
  • 阿嬤
    阿嬤,是潮汕人對奶奶和外婆的稱呼,這裡的阿嬤,是指我的外婆。——題記關於阿嬤,腦海裡有關於她的記憶都是碎片式的,之前有想過要寫一寫她,可是,我總擔心我拙劣的文筆描繪不出她的十分之一。距她離開到現在已經幾年了,這個念頭擱在心裡也有一段時間了,現在,我終於下定決心動起筆來,寫一寫我記憶中的阿嬤。
  • 古代「通房丫頭」的悲哀:代替女主人與男主人睡覺,卻不能做妾
    然而作為女主人的陪嫁丫頭,她們的命運則更加悲哀。她們無自由可言,幾乎一生都跟著她們的主人,一生鞍前馬後為勞為僕。那你知道「通房丫頭」是怎樣的存在嗎?在古代,一般富貴人家或者是高官達人家裡的千金大小姐,她們身邊都會配個「通房丫頭」。
  • 超級阿嬤的快樂人生
    《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是小朋友看完後,極力推薦我看的。靠當學校的清潔工為生,每天早上四點就要起床工作,打掃佐賀大學和附屬中小學的教職員辦公室和廁所,生活十分貧困。但她的積極、樂觀,卻給窮困的生活鍍上了一層光彩。在窮得吃都吃不飽的阿嬤家裡,八歲的昭廣度過了八年充滿創意、發現和歡笑的日子,獲得了一生受用的精神財富,知道如何找到生活的真正幸福。這一點,從行文的幽默風趣和字裡行間的豁達就可以看出。
  • 大興親子在海邊建了一棟樓,陪你一起瘋,一起玩,一起老!做「飛躍敬老院」的fashion老太太!
    親子這些事兒一年1000場親子活動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我們也需要陪伴孩子們和大興親子一起成長媽媽們和小編成為朋友去年有10位媽媽和小編成了鄰居今年老闆決定親子這些事兒在大乳山建一棟樓就在年初,我們這個閨蜜團做了一個重大決定,現在一起工作,一起努力,等我們老了,我們要一起生活,一起度假,組織老年活動基地,一起做「飛躍敬老院」的fashion老太太!
  • Girl Power | 最美空間女主人
    因為無意中看了一部叫做《轉山》的電影,"梅裡雪山"這四個字便在腦中揮之不去,決定背包踏上朝聖梅裡的路,並且在那裡遇到了人生的另一半,康巴漢子。我們租下了一棟位於獨克宗古城的藏房,從未出過大城市沒有接觸過民宿行業的上海姑娘,和一個從小放牧不諳世事的康巴漢子親手建造了這個溫馨的藏式客棧。
  • 再見,阿嬤.
    她的左手搭在我的肩頭,我知道她到底有多用力在進行這個嘗試,似乎也有點明白為何如此。陪伴阿嬤的日子裡,我也重新回顧了一遍兒時一起看的潮劇。說來有趣,阿嬤對很多事情都已經沒什麼反應,但每一次聽到潮劇,眼睛就會發光,整個人都精神了起來。有一天,她看著《柴房會》,竟說出了「好」字,我們姐妹因此受到了巨大的鼓舞。
  • 最美海上高鐵馬上通車了,福建姑娘在終點站造了棟絕美房子
    小蘭花光了積蓄,又靠朋友眾籌支持,湊了200萬,裝修出了一棟「毛坯房」。這棟房子以前是父母造給倆兄弟的,呈對稱結構,天井就是中軸線,也是這個建築最大的亮點。原先的天井是一條條鏤空的圍欄式,設計師說這樣的光是散的,堅持要改成實心牆。我一開始特別不理解,覺得圍欄才是小時候的味道,但改完後簡直太驚喜了。
  • 一首雙語原創《外婆外家嬤》寄託對阿嬤的思念
    (奶奶),我感覺沒一字外字,這樣叫卡(更)親,阮阿嬤(奶奶)多才多藝,唱歌跳舞、念四句、打快板、扭秧歌,打腰鼓、摸厝內代志(幹家務活)樣樣行!在我細漢的時候(細漢:小時候)我甲阿嬤惦作夥(甲:和。惦作夥:住一起)阿嬤的疼淌永遠記心底(疼淌:疼愛)想起阿嬤時常牽著我四架走(四架走:四處走)如今的阿嬤頭毛已經髻白(頭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