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做烘焙,沒有泡打粉可以用小蘇打代替嗎?

2021-02-16 廣睿咖啡

大家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自己在家做烘焙,有的配方中需要用到泡打粉,而家裡恰巧沒有泡打粉,只有小蘇打,那麼,能不用小蘇打替代泡打粉呢?可以的,但是不能直接替代,那麼如何替代呢,今天廣睿君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泡打粉是一種復配膨鬆劑,由蘇打粉添加酸性材料,並以玉米粉為填充劑製成的白色粉末,又稱為發泡粉和發酵粉。泡打粉是一種快速發酵劑,主要用於糧食製品之快速發酵。在製作蛋糕、發糕、包子、饅頭、酥餅、麵包等食品時用量較大。

泡打粉的種類很多,其中「快速反應泡打粉」遇到液體時會馬上發生反應並產生氣體,而「雙重反應泡打粉」遇到液體時和烘焙時都會發生反應並產生氣體。就使用效果來說,無疑「雙重反應泡打粉」比較好。同時,為了健康,請選擇不含鋁的泡打粉。

 

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一個俗稱,是一種白色的細小晶體,無毒、無臭,能夠溶於水,其水溶液呈弱鹼性。

碳酸氫鈉是強鹼與弱酸中和後生成的酸式鹽,溶於水時呈現弱鹼性。此特性可使其作為食品製作過程中的膨鬆劑。碳酸氫鈉在作用後會殘留碳酸鈉,使用過多會使成品有鹼味。

小蘇打需要加入酸性物質,需要和酸性原料發生反應並且遇到液體,才能產生氣體使麵團膨脹。如果配方中的原料比例正確,那麼小蘇打會正好和酸性原料發生充分的中和反應,不會有多餘的小蘇打味或酸味,反應中產生的氣體也足夠讓麵團膨脹。

二者替代比例

知道了兩者的發泡原理,那麼我們在烘焙中,如何在沒有泡打粉的情況下用小蘇打來替代,並達到同樣的烘焙效果呢?乾貨分享如下,有需要的小夥伴可以惠存。

1小勺泡打粉相當於1/2小勺塔塔粉+1/4小勺小蘇打,
或1½小勺醋或鮮榨檸檬汁+1/4小勺小蘇打,
或1/2杯酸奶、酸奶油或者酪乳(buttermilk)+1/4小勺小蘇打。

五一酬賓活動

火爆進行中...

抓緊領取優惠券

活動即將結束

相關焦點

  • 泡打粉可以用小蘇打代替嗎 小蘇打和泡打粉一樣嗎
    小蘇打和泡打粉很多人都對這個傻傻的分不清楚,那泡打粉可以用小蘇打代替嗎?小蘇打和泡打粉一樣嗎?
  • 烘焙基礎 | 看完這篇,別再混用小蘇打和泡打粉了!
    麵粉、麵團是烘焙產品的靈魂,而讓這些靈魂得到升華的則是發酵這一步驟。麵團的發酵直接主導著我們做出來成品的品質!理解泡打粉和小蘇打的真正區別,能讓你成為一個更好的烘焙師,因為當你了解烘焙中的每一個細節時,就像麵團在和你對話一般,理解他,才能做出優質的成品!
  • 小蘇打粉和泡打粉哪裡不同?可以互相替換嗎?現在告訴你答案!
    不過小蘇打若跟酸性物質沒有完全中和,殘留部分就會讓糕點產生苦澀味、皂味,那味道真的不太妙。另外,因為小蘇打會加強褐變反應(browning),使烘焙成品顏色偏深,所以許多巧克力烘焙品都喜歡添加較多的小蘇打,看似使用了大量的可可一般;雖然你的確可以使用小蘇打當膨鬆劑美化賣相,不過也要小心別忘情加太多,否則它吃起來會像顆肥皂。
  • 烘焙添加劑----酵母、小蘇打、泡打粉、臭粉、塔塔粉等
    2、小蘇打也叫食粉,化學名稱叫「碳酸氫鈉」,是鹼性的,小蘇打是通過受熱分解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使面蓬鬆,屬於化學反應。它的俗稱也叫「焙燒蘇打」,並能與酸中和,消除酵面中的酸味,所以適合用在可可,巧克力這樣的酸性原料的點心裡。(這裡順便說一下蘇打,也就是鹼面、純鹼,學名碳酸鈉化學式Na2CO3鹼面,就是食用鹼。它和小蘇打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可能會把他們搞混)
  • 酵母粉、小蘇打、泡打粉究竟怎麼用?麵點師告訴你答案
    做烘焙的小夥伴們,估計都繞不開這幾種「粉」,在配方中應該不止一次見到過「酵母粉」、「泡打粉」、「小蘇打」的身影。也常常有朋友問我泡打粉和酵母粉能混用嗎?做蛋糕需要放酵母粉嗎?麵包需要放小蘇打還是泡打粉?等等一類的問題。不管是做蛋糕還是做麵包、包子饅頭,都會涉及到一個麵糊/麵團膨脹的過程。這幾種粉的作用都是讓麵團膨脹的,所以可以統稱為「蓬鬆劑」。
  • 詳解小蘇打,泡打粉,乾酵母的區別與應用
    乾酵母,是一種活性菌,屬於活性發酵,通過細菌的不斷繁殖而進行發酵,是慢速發酵;而泡打粉與小蘇打,都可以算是一種化學發酵計,不同是泡打粉是快速發酵,而小蘇打是受熱發酵,並且因為屬於鹼性,所以可以中和酸性食物。因此,因為發酵方式的不同,在使用上,就會也有所差異了。
  • 烘焙中用到的「添加劑」----酵母、小蘇打、泡打粉、臭粉、塔塔粉等
    面肥和酵母發酵的原理相同;2、小蘇打也叫食粉,化學名稱叫「碳酸氫鈉」,是鹼性的,小蘇打是通過受熱分解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使面蓬鬆,屬於化學反應。它的俗稱也叫「焙燒蘇打」,並能與酸中和,消除酵面中的酸味,所以適合用在可可,巧克力這樣的酸性原料的點心裡。(這裡順便說一下蘇打,也就是鹼面、純鹼,學名碳酸鈉化學式Na2CO3鹼面,就是食用鹼。
  • 烘焙圈子:烘焙中泡打粉、小蘇打、酵母和塔塔粉的區別
    塔塔粉是一種食品添加劑,主要在蛋糕製作中蛋白打發時加入,因為蛋白的鹼性很強,使用大量蛋白製作的蛋糕,都有一定的鹼味並且顏色略微偏黃,而塔塔粉酸性,不但可以起到中和的作用,製作的蛋糕顏色也會更加雪白,並且打發後不容易小泡。在家庭烘焙時,最好選用一些酸性原料(比如白醋)來代替,一般來說,一勺塔塔粉可用一大勺檸檬汁或者白醋代替,但相對來說要減少一些蛋白的量。
  • 酵母,泡打粉,小蘇打哪種發麵比較好?
    發酵面一般以酵母菌用為膨脹劑,常用的有活性乾酵母與老面。像我們平常所吃的饅頭、包子、花卷、水煎包、烙餅、燒餅等這些麵食,就是用酵母菌發酵的面做成的。發粉面一般是使用糖、油、蛋作為輔助原料,用化學膨大劑調製而成,比如泡打粉,小蘇打。桃酥、沙琪瑪、油條等油炸面點用的就是發粉面。
  • 「泡打粉」,「小蘇打」和「酵母粉」,三者有何區別?別再亂用了
    現在短視頻爆發之後,大家經常會刷到美食視頻,有空的時候會在家嘗試自己親手製作,然後和家人一起分享。泡打粉,小蘇打和發酵粉大家應該都聽說過,或者也用過一兩種,但是你知道他們三種烘焙食材有什麼區別嗎?首先我們先來說說泡打粉,它是一種複合膨鬆劑。
  • 泡打粉和酵母粉有什麼區別?做包子能相互代替嗎?給你正確答案
    在過去傳統做包子發麵,都是自己做發酵劑,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老面,老酵頭等,有的還可以做醪糟作為引子發酵。現在不一樣了,有了酵母、泡打粉兩種發酵劑,它們都是做發麵的主要發酵劑,好多人不知道它們能一起用嗎?能相互代替嗎?那麼泡打粉和酵母粉有什麼區別?
  • 泡打粉在烘焙製品中的作用
    填充劑一般是澱粉,它的作用是為了防止泡打粉裡的鹼劑與酸劑吸潮而過早發生反應。泡打粉在接觸水分、酸性及鹼性粉末,同時溶於水中起反應,有一部分會開始釋放二氧化碳,同時在烘焙加熱的過程中會釋放出更多的氣體,這些氣體會使產品達到膨脹及鬆軟的效果。所以做蛋糕用的是泡打粉,蛋糕需要比餅乾更加彭鬆柔軟。
  • 酵母,小蘇打,泡打粉哪種發麵效果最好
    可惜我還傻傻的在家囤了五十斤麵粉。不過我也沒有放棄去做一鍋好吃的饅頭。就開始學習怎麼利用周邊的食材來代替酵母。還真讓我找到一些方法,比如自製米酒發麵,葡萄乾培養酵母菌種發麵,可是,這兩種方法都太太太耗時間了,都是以周為時間單位來計算。
  • 做麵食時,酵母、小蘇打、泡打粉應該怎麼用?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
    年後的這段日子,大家都宅在家裡做美食,比如說蒸饅頭、蒸包子、炸油條、炸油餅、做涼皮,做蛋糕等等。而且有人不少做得很漂亮,打開朋友圈感覺像是在逛美食街一樣。其實想要麵食好吃,和面是一個關鍵,只要面和好了,就成功了一半。
  • 酵母、泡打粉和小蘇打的區別,2分鐘搞清楚,學會你也是麵食高手
    本期導讀:酵母、泡打粉和小蘇打的區別,2分鐘搞清楚,學會你也是麵食高手歡喜媽媽最大的愛好就是製作美食,尤其是在烘焙方面頗有心得。眾所周知,玩烘焙還是挺燒錢的,所以後來我乾脆開了一家小店,一方面可以過足烘焙癮,同時又能見點回頭錢。開店的這幾年,我也通過烘焙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很高興可以和大家一起交流經驗。我碰到的最多的問題就是,缺少某種材料時,問我可不可以用另一種材料代替。比如:沒有泡打粉,可不可以用小蘇打代替。沒有小蘇打可不可以用食用鹼代替等等。
  • 小蘇打與泡打粉有何區別
    讓你「吃」情一片——碳酸氫鈉(小蘇打)你只知道饅頭的柔軟,卻不知道小蘇打默默地付出;你只知道餅乾的香酥,卻不知道小蘇打為此拋棄了生命。小蘇打就是碳酸氫鈉(NaHCO3)。你見過別人蒸饅頭或者製作蛋糕嗎?
  • 酵母粉,泡打粉,小蘇打,傻傻分不清楚,看完漲知識了
    但是在做的過程中也發現一些問題,球球媽作為一名美食博主,後臺經常收到這樣的私信,問酵母粉可以用泡打粉代替嗎?蒸饅頭需要放小蘇打嗎?小蘇打是鹼粉嗎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我總結了一下,大致就是對於發酵的材料分不太清楚,不知道放哪些材料發酵出來更好吃。
  • 泡打粉/酵母/蘇打/小蘇打到底是什麼?不要再糾結啦!
    每次看到食譜裡有蘇打和小蘇打,就開始迷惑:相差一個字,到底是不是同一種東西?(化學課也曾同樣有這樣的迷惑)。也有不少人會在食譜下面留言:不想給寶寶吃有泡打粉這種化學添加劑的食物,可以有其他辦法解決嗎?酵母安全嗎?今天小葵就和大家聊一聊。1、區分酵母/小蘇打/蘇打/泡打粉2、可以相互替換嗎?3、安全性?寶寶可以吃嗎?
  • 留美媽媽聊小蘇打和泡打粉的區別
    剛到美國,在Costco看到的大包裝的Baking Soda很是困惑,想烘焙有那麼多要用嗎
  • 酵母 小蘇打 泡打粉 塔塔粉 食用鹼 面點中的各種粉你知多少
    酵母 泡打粉 小蘇打 塔塔粉 面鹼這些在烘焙和家庭面點中很常見的粉狀物質。他們的區別是什麼呢?講這些麵團中的粉狀物質就要從使麵團蓬鬆的幾種方式談起。總的來說,使麵團蓬鬆一共有三種方式,即物理方式(在各種打發方式的這篇文章中已經介紹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頭像查看過往文章)、化學方式和生物方式會在本文做詳細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