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打粉/酵母/蘇打/小蘇打到底是什麼?不要再糾結啦!

2021-02-13 樂葵LEKUE

每次看到食譜裡有蘇打和小蘇打,就開始迷惑:相差一個字,到底是不是同一種東西?(化學課也曾同樣有這樣的迷惑)。也有不少人會在食譜下面留言:不想給寶寶吃有泡打粉這種化學添加劑的食物,可以有其他辦法解決嗎?酵母安全嗎?今天小葵就和大家聊一聊。

1、區分酵母/小蘇打/蘇打/泡打粉

2、可以相互替換嗎?

3、安全性?寶寶可以吃嗎?

可以使食物變膨脹的方法:發酵、化學類添加劑、打發蛋清或打發黃油。令我們糾結的:酵母、小蘇打、泡打粉就屬於前兩種。

  酵母  

發酵,常用到酵母。它是一類有益的微生物。當酵母菌被揉入溼麵團中,就開始生長繁殖。常用酵母一般分為快速活性乾酵母、活性乾酵母(大多數食譜最常用)、新鮮酵母這三類。一般溫度越高,酵母活性越好。但是大部分酵母在超過38℃~39℃後,便會失去活性。如果溫度超過54℃,酵母便會被燙死。此外,還要注意的是,鹽會抑制酵母的活性抑制酵母的發酵。所以不要將鹽和酵母放在一起。比較常見的做法:先用溫水兌酵母,再倒入麵團中攪和攪和,最後放鹽等食材。酵母粉主要用來製作麵包、中式包子、饅頭等。

保存方法:開口後,密封、冷藏。

 小蘇打&蘇打 

小蘇打,也叫碳酸氫鈉。它本身其實不是膨發劑。碳酸氫鈉受熱後,會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記住這個化學反應,後面要考哦!)在這個反應生成物裡,碳酸鈉就是我們常說的「蘇打」、「食用鹼」;二氧化碳可以使食物充滿氣體從而膨脹。也就實現了食物的膨發。為了使食物不產生很濃的鹼味,我們通常會將小蘇打和酸混合,這樣也可以使得食物膨發效果更好。

這個化學原理應用在我們的日常烘焙中哦!我們通常會將小蘇打與水和酸性成分(比如:酸奶、醋、檸檬汁等)結合,這時候烘烤會產生二氧化碳氣泡,使得烘烤的食品膨脹疏鬆。

蘇打是食用鹼,是碳酸鈉。它主要功能是中和酸味,比如我們在做饅頭的時候,饅頭因為長時間發酵而產生酸味,我們就會在裡面加一些鹼面,來使饅頭不那麼酸。我們一般不把它作為膨發劑使用。

 泡打粉 

泡打粉是一種化學膨鬆劑。它是小蘇打和酸性物質的混合,改良了小蘇打的缺點。製作的食物不會有明顯的異味,而且也不需要酸性物質和它反應。我們常用的是雙效泡打粉。它在遇到水、受熱後分別發生2次反應,產生2次氣泡。這些氣體會使得食物變得蓬鬆柔軟。所以我們做蛋糕的時候經常會使用到泡打粉。注意在保存的時候,儘量避免受潮而失效哦!

每個食材都有著自己的特性,它們之間雖然有相似點,但是不建議大家盲目替換哦!會影響成品的口感。

這裡介紹2個轉化的法子

1)用小蘇打做鹼面:這個方子來自up主@小高姐的魔法調料,有興趣的可以前去觀看。小蘇打倒在烘焙紙上,搗鬆散。預熱好的烤箱95℃烤30分鐘,得到的就是鹼面(也就是蘇打、碳酸鈉)!沒錯,用的就是前文提到的那個化學反應方程式。

視頻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6550267/

2)泡打粉,可以用小蘇打混合酸性物質(比如塔塔粉、檸檬汁、醋)來替代。

除了酵母,其它幾種都是食品添加劑。有些人會談「添加劑」色變。但其實,只要注意食用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並且不過量食用。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劑可以防止食品腐敗變質,保持或增強食品的營養,改善或豐富食物的色,香,味等。

不過,有些想自己做輔食給寶寶吃的家長朋友,還是想儘量避免使用添加劑。其實也有辦法,我們儘量選擇使用酵母發酵的方子、以及通過打發蛋清或黃油使得食物膨發的方子就好。

比如大家很喜歡做的養生/輔食蒸糕,我們可以使用泡打粉,優點是快,無需等待發酵。在做給寶寶吃的時候,可以換成使用酵母的法子,等待發酵30分鐘後,再上鍋蒸。

複製以下淘口令

¥Rg1wYtEsDMi¥

或打開天貓搜索

相關焦點

  • 到底油條是當酵母和白糖,還是放泡打粉和小蘇打
    最近網上有人有說,煎油條放酵母和白糖,也有人說放泡打粉和小蘇打。那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它們。小蘇打:小蘇打是一種鹼性物質,對於胃酸過高的患者醫生經常開些小蘇打來平衡胃酸。以前長輩經常用來發麵做饅頭,但弊病是小蘇打雖然具有起發的作用,但起反應時釋放的二氧化碳較少,起發作用有限,而且因為鹼性的關係,經常讓饅頭有很大的鹼味。很多人在做麵包時,如果實在找不到酵母粉和泡打粉,可以將就使用小蘇打來起發,不過就不要期待過高了。
  • 酵母,小蘇打,泡打粉哪種發麵效果最好
    那麼酵母,小蘇打,泡打粉這三種粉末狀的物資,都是利用什麼原理來發麵的呢!先來說說小蘇打小蘇打俗稱使用鹼,是一種化學膨鬆劑,受熱易分解,可以發麵,但是二氧化碳的釋放量太少,起發有限,而且鹼味太重,所以一般很少用來發麵。
  • 酵母,泡打粉,小蘇打那個發麵更好?區別在哪?
    我們都知道小蘇打泡打粉還有叫部分都是可以用來發麵的,但是你們知道它們三者之間的區別到底是什麼嗎?
  • 酵母,泡打粉,小蘇打哪種發麵比較好?
    發粉面一般是使用糖、油、蛋作為輔助原料,用化學膨大劑調製而成,比如泡打粉,小蘇打。桃酥、沙琪瑪、油條等油炸面點用的就是發粉面。雖然泡打粉,小蘇打也有讓麵團膨脹的作用,但做發酵面時,它們是不可以代替酵母的,因為它們的發酵原理不同。
  • 小蘇打、泡打粉和酵母不要再瞎用了,今天總算知道它們的區別了.
    ,泡打粉和酵母粉三者在發酵麵食中的使用說明了。小蘇打是一種化學膨鬆劑,主要成分是碳酸氫鈉。原理:是一種弱鹼性物質,在高溫或遇到酸性物質的情況下,會分解成碳酸鈉,水和大量的二氧化碳。可以解決酵母過度發酸的問題,只能揉進少量的小蘇打,用多了鹼味重,顏色也會發黃。泡打粉是一種複合蓬鬆劑,主要成分是小蘇打、酸性物質和玉米澱粉的組合。原理:是一種中性化學膨鬆劑,是小蘇打和酸性物質會快速發生中和反應,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 做麵食時,酵母、小蘇打、泡打粉應該怎麼用?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
    在和面時,網上有很多技巧,比如說有用酵母粉的,有用小蘇打的,也有用泡打粉的。那麼這3個應該怎麼用,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下面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看完你就明白了,以後再也不用發愁和面了。首先說,酵母粉。揉進去少量的小蘇打,它會和面裡的酸性物質發生中和反應,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從而去掉酸味,還能讓麵團更蓬鬆,效果更好。但是不能多用,畢竟是鹼性物質,用量多了鹼味重,顏色也會發黃。其次說,泡打粉。泡打粉是一種複合膨鬆劑,主要成分是小蘇打、酸性物質還有玉米澱粉組合,本質上是一種中性化學膨鬆劑。
  • 酵母、小蘇打、泡打粉、自發粉的區別、原理及用法
    酵母、小蘇打和泡打粉都是製作蓬鬆麵團的填料,作用是使麵團組織產生空洞,變得膨大疏鬆。
  • 酵母該怎麼用,泡打粉和小蘇打有什麼區別?想做好麵食就要搞清楚
    普通的硬面也就是不方便的情況下,可能會好處理一些,一旦遇到了需要方便的時候,就給大家了一個措手不及,什麼酵母,泡打粉和小蘇打樣樣分不清楚,那麼酵母到底該怎麼用呢?泡打粉和小蘇打又有什麼區別呢?食用鹼到底又是做什麼用的呢?想要做好面試這些基礎的就要搞清楚了,千萬不要再傻傻分不清楚了。
  • 烘焙添加劑----酵母、小蘇打、泡打粉、臭粉、塔塔粉等
    酵母、小蘇打和泡打粉都是製作蓬鬆麵團的填料,作用是使麵團組織產生空洞,變得膨大疏鬆。
  • 求求你,其實酵母、泡打粉、小蘇打真的不一樣,別搞錯了
    求求你,其實酵母、泡打粉、小蘇打真的不一樣,別搞錯了!連饅頭也不成功?原來連第1步都沒搞清,難怪要翻車!好多人問:「要不要放酵母?」「要不要放泡打粉?」「做出來像發糕」或者說「塌了像個餅」等等。哎呀,做美食之前第一步,我們還是要做些基礎的功課呀,很多人把蛋糕做成發糕,連饅頭也不成功,第一步就錯了,你不翻車誰翻車啊?
  • 酵母小蘇打有什麼區別,泡打粉又該怎麼用,做麵食免不了要了解
    有些人之前沒有接觸過麵食的製作,看到各種各樣的材料,容易把自己搞亂了,不知道做什麼麵食該用什麼材料。像是酵母、食用鹼、小蘇打、泡打粉這些,很多人都是傻傻分不清楚,然後做出來發現味道不好口感很差,才知道自己用錯了,但那時候就太晚了。我們還是要提前弄清楚這些東西的作用,這樣才能夠把麵食做好。
  • 做麵食分不清酵母,小蘇打,泡打粉,這些常識要知道,學會錯不了
    做貓耳朵的,糖糕的,炸油條的,簡單的還有蒸饅頭的,但是做得越多問題也就越多,小寧的後臺經常有網友私信,對於一些配方中用到的食用鹼,酵母,小蘇打,泡打粉,總是傻傻分不清,用食用鹼的,會問可不可以用小蘇打?做了蛋糕,又問用不用放酵母,那問題真的是五花八門。
  • 了解酵母、泡打粉和小蘇打的作用區別,讓你從此不再蒙圈!!
    小蘇打:小蘇打是一種鹼性物質,對於胃酸過高的患者醫生經常開些小蘇打來平衡胃酸。以前長輩經常用來發麵做饅頭,但弊病是小蘇打雖然具有起發的作用,但起反應時釋放的二氧化碳較少,起發作用有限,而且因為鹼性的關係,經常讓饅頭有很大的鹼味。很多人在做麵包時,如果實在找不到酵母粉和泡打粉,可以將就使用小蘇打來起發,不過就不要期待過高了。
  • 詳解小蘇打,泡打粉,乾酵母的區別與應用
    乾酵母,是一種活性菌,屬於活性發酵,通過細菌的不斷繁殖而進行發酵,是慢速發酵;而泡打粉與小蘇打,都可以算是一種化學發酵計,不同是泡打粉是快速發酵,而小蘇打是受熱發酵,並且因為屬於鹼性,所以可以中和酸性食物。因此,因為發酵方式的不同,在使用上,就會也有所差異了。
  • 酵母、小蘇打、泡打粉、食用鹼幾者的區別和使用方法
    每一種材料又該有什麼用途?經過查閱相關資料及自己生活中的總結,將各種差別和用途分享給大家,希望對你的生活有幫助。一、酵母酵母是一種天然有益菌,酵母能大量繁殖活性菌,釋放出大量二氧化碳,讓麵團變成蜂窩狀蓬鬆體。
  • 酵母小蘇打有什麼區別?泡打粉又該怎麼用,做麵食必要了解清楚
    酵母小蘇打有什麼區別,泡打粉又該怎麼用,做麵食必要了解清楚疫情期間,麵粉搖身一變成為了大眾最喜愛的食材,人們紛紛拿它製作油條,貓耳朵,饅頭,餃子,包子,最近又出了個電飯鍋蛋糕,真是花樣百出,風味獨特呀!
  • 烘焙中用到的「添加劑」----酵母、小蘇打、泡打粉、臭粉、塔塔粉等
    酵母、小蘇打和泡打粉都是製作蓬鬆麵團的填料,作用是使麵團組織產生空洞,變得膨大疏鬆。
  • 【漲姿勢】原來食用鹼、小蘇打、酵母、泡打粉竟有這麼多區別…
    我們北方人愛吃麵食,製作麵食的時候經常會用到酵母粉、泡打粉、小蘇打、食用鹼,很多人都搞不清楚這幾種調料的區別是什麼,也不清楚到底什麼時候該用哪個,很多時候全憑「感覺」。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酵母粉、泡打粉、小蘇打、食用鹼的區別和用途是什麼?首先是酵母粉,它是一種天然的發酵劑,屬於微生物的一種。酵母粉是平時製作麵食時最常用的一種發酵劑,尤其是蒸包子、蒸饅頭過程中,都少不了它的存在。酵母粉怎麼用呢?在發麵之前,將酵母粉放入麵粉中,然後加水揉面,成型後將麵團放置在面板中,用面盆蓋住麵團。經過一段時間麵團就會變得又大又蓬鬆,看起來像蜂窩狀。
  • 酵母、小蘇打、鹼面,泡打粉、麵粉,油,油溫的區別/原理及用法
    酵母、小蘇打、泡打粉、自發粉的區別/原理及用法 酵母、小蘇打、泡打粉、自發粉的區別/原 理及用法 ,  酵母、 小蘇打和泡打粉的區別
  • 炸油條到底加什麼?小蘇打、泡打粉、酵母粉,教你分得明明白白
    炸油條到底應該加什麼?小蘇打、泡打粉還是酵母粉?怎樣做更加酥脆鬆軟?怎麼做才最健康?最近很多網友留言,炸油條到底應該加什麼,小蘇打、泡打粉、酵母粉?網上各個版本眾說紛紜,作為一個美食作者理工男,一定要把這些事情挖掘得清清楚楚才甘心,特此整理詳細告知,一篇文章教你分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