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好動不聽話就是多動症?多動症:看文章,解開爸媽對我的誤會

2020-12-23 魚小南

寶寶這種生物,有時候爸媽會很煩:前一秒還是天使寶寶,下一秒就作得不像話了。

確實,不少寶寶都有行為失控的時候,上躥下跳或者爬來滾去的。

對有的寶寶來說,作或者皮都是暫時的,偶然的,但是確實有些寶寶發作起來很頻繁也很嚴重,甚至影響到了正常生活,這些寶寶就是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也就是傳說中"多動症"的寶寶。

來自美國兒科學會的數據,有9.4%的美國2-17歲兒童受多動症影響,其中有2.4%的2-5歲兒童和4%-12%的學齡兒童。

同時,男寶寶診斷出來的概率,是女寶寶的2倍以上。

不管是男寶寶還是女寶寶,患上多動症後,還會表現出別的症狀,比如很難和兄弟姐妹或其他小盆友相處,這點就比較有麻痺性,會讓爸媽覺得"我家寶寶內向/還小/不懂怎麼和人相處……"這裡不多展開,爸媽心裡有個數先。

倒是很可能存在學習或語言問題,尤其是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等,會讓爸媽很頭疼,尤其是學霸爸媽,會很崩潰"難道我生了個小學渣?"

為啥多動症還會影響到學習?

因為,多動症是大腦的一種慢性疾病,源頭出問題,寶寶自然很難控制自己的行為"我也不想的……",這學習效果你們說呢?

所以?

所以爸媽一定要重視起來,一旦寶寶確診是多動症,一定要及時治療,否則會影響到寶寶的終身:小時候學習困難,長大了就算找到工作,也很難好好做下去。

那麼,怎麼判斷寶寶是不是多動症呢?一般我們會從這3個症狀的具體細節去對號入座

症狀一、注意力不集中

1、 經常很難集中精力。

2、 經常不聽大人的指示。

3、 玩的時候也很容易被其他事情分心。

4、 會犯很粗心的錯誤。

5、 經常沒法完成大人交代的事情。

6、 自己的小房間或者玩具都弄得雜亂無章。

7、 經常忘記事情。

8、 一看到做點什麼事情很費勁、要很努力才能完成,就想著逃避。

症狀二、多動。

1、 一直上躥下跳或者動來動去。

2、 不好好坐,小屁股扭來扭去。

3、 經常會很煩躁。

4、 小話癆一個。

5、 在大人明確表示不允許的情況下,還經常跑來跑去、跳東跳西、爬得歡。

症狀三、衝動性。

1、 說話、做事經常不經大腦。

2、 不看看有沒有車輛或行人,就直接衝上馬路。

3、 經常遇到一些不必要的小麻煩。

4、 經常等不及就要去做什麼、吃什麼、玩什麼的樣子。

5、 經常打擾到別人。

6、 大人的問題還沒做完呢,他就蹦出答案了。

這3組症狀有點多哦。當然啦,並不是所有多動症的寶寶,都有3組的全部症狀(那也太慘了吧),而是"3選1"或者"3選2"。

這當中,僅僅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話,症狀比較暗落落,可能不會引起大人的注意或重視,因尤其是女寶寶,更容易被忽略。

為啥?因為這類寶寶通常看上去都不太活躍,有點自顧自,要影響也是影響自己,也就很少會破壞教室裡的氛圍或其他集體活動。

就算小盆友集了多動和衝動性這2組症狀於一身,也往往會因為"小盆友嘛,都好動/男孩子不皮,還叫男孩子嘛"而被忽視。

只有少數3組症狀全中的寶寶,因為症狀實在太多了、太扎眼了,才會被人注意。

所以,不管你家寶寶是3選1還是3選2甚至3連中,持續6個月以上,穩妥起見,還是去看看醫生吧。

對了,也有的寶寶會因為學習或家庭的壓力,可能會出現一些多動的症狀,爸媽要記得區分哦,而不是簡單粗暴地扣上"多動症"的帽子。

有爸媽就很納悶了,多動症是怎麼引起的"我們都很斯文呀,寶寶怎麼會多動症呢?"

原因很多啊,下面這些都有可能:

1、 控制注意力和活動水平的大腦部分水平較低。這個比較專業,需要醫生判斷,爸媽過一眼就行。

2、 基因與遺傳。

3、 某些情況下,嚴重的頭部受傷可能會導致多動症。

4、 早產也會增加患多動症的風險。

5、 產前抽菸喝酒也容易增加多動症的概率。

6、 在極少數情況下,環境中的毒素比如體內的鉛,也是影響因素之一。

那怎麼治療呢?常規治療辦法爸媽過一眼先:

長期管理計劃(醫生會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制定);

醫生、父母、老師、護理人員、其他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和寶寶之間的配合;

用藥;

家長行為管理培訓等。

多久能治療?

急,不能急。這些治療可以改善寶寶的行為,但不能完全消除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過度和衝動的症狀,同時大多數情況下,多動症會持續到成年時期。

不過爸媽也別灰心,只要調整環境和必要時使用藥物,寶寶長大後還是可以正常生活的。就是治療期間,大家都辛苦一點。

所以,如果你家寶寶是多動症寶寶,爸媽一定要有耐心哦。

相關焦點

  • 孩子好動調皮就是多動症嗎?
    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現在小學生比較常見的困擾,那麼孩子好動就是多動症嗎?如果不是有如何鑑別呢?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這個話題。先來看兩個案例:陽陽,一個五歲的小男孩,讀幼兒園中班。我與他的第一次接觸是在沙盤室門外,他哭鬧著不肯進來,一定要媽媽陪著。我便讓媽媽一起進來,然後用溫和的語氣地跟他溝通,讓他放鬆下來了。到底是孩子,不一會就被沙盤室各種各樣的沙具吸引,變得活躍起來,很興奮地在沙箱裡擺弄沙具。他的沙盤呈現的是不斷變化的戰爭場景,整個過程就是一刻都不停歇的狀態,嘴巴裡還配合著發出各種聲音。
  • 不聽話、特別「皮」的孩子就是多動症?少兒心理專家為他們摘「帽子」
    才開學一周,孩子就不願意去學校,早上賴在床上大哭把床上搗得亂七八糟。媽媽覺得用盡了所有辦法,「這孩子就是個多動症!」兒子卻很委屈:「我不是不聽話……」「多動症是一種兒童注意力缺陷障礙,並不是調皮多動的孩子就是得了多動症。」長江健康心理專家智庫專家、武漢市武東醫院兒少門診陳婷婷主任說,有些家長不了解孩子,不知如何應對孩子,甚至和孩子賭氣,這不僅幫不了孩子,還有礙孩子正常的心智發育。
  • 調皮好動是多動症嗎?
    您的孩子是否像裝了個小馬達一樣停不下來?是否無法專注地做一件事情?這只是調皮好動,還是沒那麼簡單?那麼,被很多家長「濫用」的多動症是什麼,它和調皮、淘氣有哪些區別。多動症有3大特點:多動、衝動、與發育水平不相符的注意力不集中。常伴有學習困難、品行障礙和適應不良。男孩發病率是女孩的3-6倍。調皮好動≠多動症簡單來說,調皮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是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多動症則是到達了疾病狀態。
  • 兒童好動很正常!不是什麼多動症!好動的兒童學習能力更強!
    許多的老師以及家長,特別是老師,看到學生在課堂上動作不斷,就以為孩子有了多動症,這是非常錯誤的一種看法。甚至一些父母以為孩子就是多動症,不惜一切代價去給孩子治病。其實,不妨多學習一些兒童心理以及發展方面的知識。
  • 好動不等於多動症,可能是孩子太調皮!
    當孩子貪玩好動,或者性格很外向,表現得有些調皮,就很容易被貼上「多動症」這樣的標籤。但也有很多佛系媽媽保持著無所謂的態度,會覺得好動不就是孩子的天性嗎,何必擔心那麼多呢? 其實好動和多動症有著本質的區別。多動症,在醫學上稱之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是兒童期最常見的行為障礙之一。
  • 孩子好動不一定是多動症,媽媽們別弄錯了
    多多是個好動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還影響其他小朋友,告訴後很快就犯。幼兒園老師N次投訴後,告訴家長最好領孩子去看看。「你的孩子有輕度多動症,建議服用藥物治療,服用一個月後來複查」,醫生嚴肅又面無表情地說道。
  • 家長注意:孩子調皮好動?不要給孩子亂貼多動症標籤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班有50個學生,那麼有5個可能就是典型的多動。相比以前,為什麼我國的多動症孩子越來越多了呢?當然,多動症越來越多的原因,還與數位化時代,孩子過分依賴電子產品,接受過多垃圾信息息息相關。
  • 成都兒童醫院看多動症,小孩子一直清嗓子是不是多動症
    成都兒童醫院看多動症哪裡好 時間:2020-12-22 10:50成都中童兒童康復醫院 多動症是我們比較常聽到的一個多發於小孩的疾病,我們看到小孩子那麼好動,常常會想:孩子是不是患了多動症啊?怎麼會那麼好動呢?
  • 多動症患兒各年齡階段的表現有什麼特點?
    (2)嬰兒期:約30%的多動症患兒出生後就顯得多動,不安寧,會走即跑,易摔倒,容易發脾氣,易激惹,常任性不聽話,睡覺少,家長抱怨孩子難帶養。北京兒童醫院神經內科陸小彥(3)幼兒期:約半數以上多動症患兒在此階段表現與其他小孩不同,表現的特別淘氣好動,亂跑,一刻不停,易受傷害,不聽家長的話,難管教,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安靜片刻做好一件事情。
  • 狗狗太活潑不一定是缺少運動,還有可能是多動症……
    1.停不下來 狗狗也會有多動症?或許許多鏟屎官不會相信。 情緒長期處於一個過度活躍的狀態、難以被制止是多動症的主要表現之一,這是和一般的興奮表現有明顯差異的。 但也由於兩者具有相似之處,所以不易察覺,也可能被鏟屎官忽略。 這就需要鏟屎官多多觀察自家狗子,並對自家狗子的性格和日常作息足夠了解,才能更加有利於判斷是否出現多動症可能。
  • 兒童多動症就診率和服藥治療率為何都低?
    孩子上課坐不住、愛走神兒、小動作多、寫作業困難……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因孩子過於「好動」而困擾不已。日前,記者在北京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門診採訪時發現,一名醫生一天接診的50多例患兒中,有十幾例都是多動症。
  • 孩子小動作多是多動症?不要輕易給孩子扣上「多動症」的帽子!
    主要表現注意力不集中,無法專心地完成一件事情,做事情容易衝動,自控能力差,學習差,存在認知障礙。經過了解發現有許多家長分不清孩子多動症還好動,常常把這兩個混淆到一塊,這正是因為有些家長對兒童多動症沒有足夠的了解。有研究表明: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十的孩子患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約有百分之七十的學齡孩子有注意力缺失問題。
  • 寶寶太活潑,到底是多動還是好動?兒科主任教你如何分辨
    最近,有位家長向我諮詢兒童多動症的問題:由於疫情,孩子只能在家上網課,但最近發現自家的寶寶上課老是走神開小差,調皮好動的很,問我是不是多動症?對於上述問題,相信不少家長都有此疑問?寶寶多動好動,老是傻傻分不清楚。因此,今天就教大家如何分辨?
  • 成長心理學|本期關鍵詞:多動症 是活潑還是多動症?別給孩子貼標籤
    案例概述 孩子被誤判為多動症 用搗蛋來表示反抗 小陽是一位三年級的男生,老師和家長都反饋小陽在學校調皮搗蛋、好動、小動作多,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願意完成作業,還經常跟同學打架擾亂課堂秩序。
  • 「兒科主任說健康」孩子為什麼會多動症?這些原因家長還不知道
    兒童多動症是一種容易被家長忽略的病,很多家長可能都會覺得孩子本來就小,活潑好動很正常,等到孩子情況越來越嚴重,家長發現異常,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才知道孩子患有多動症,可能發現的時候孩子情況已經很嚴重了。也有家長說好端端的孩子為什麼會多動症呢?我們今天就來說一下引起孩子多動症的原因有哪些,希望能夠幫助到家長們。
  • 寶寶坐不住好動怎麼辦?自閉症媽媽教你「一招」搞定,早看早知道
    徐女士女兒芊芊今年剛滿3歲,2歲多被診斷為自閉症+多動症,為了讓女兒能更快成長,徐女士在家也開始訓練和幹預。但芊芊根本坐不住,即使強制性把她按在椅子上,轉眼又跑了。徐女士嘗試了很多辦法,前前後後折騰了2個多月,總算能聽話的坐在椅子上了,昨天徐女士分享了她所使用的方法,十分簡單:進入教程:1、坐下找一個適合寶寶的椅子
  • 孩子太活潑,家長分不清頑皮還是多動症,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
    平常生活有些孩子很活躍,好動坐不住。實際上,他們患有多動症。許多父母仍然不知道他們認為自己的孩子很活躍,伶俐,是孩子聰明伶俐的表現,其實孩子可能患有多動症。什麼是多動症?兒童多動症是常見的行為障礙,在醫學上又稱為在醫學上又稱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一般表現為不能與正常年齡的兒童一樣注意力不能集中,好動,容易衝動,有學習障礙,男孩發病率要比女孩高。
  • 你家孩子是皮大王還是多動症?
    多動症孩子:我希望父母不要把我送走本文作者系中鐵四局集團中心醫院兒童保健科徐寶珍主任醫師他8歲,上小學二年級。因為上課說話、坐不住、作業拖拉,他的父母總被「請」到學校,接受老師批評。父母沒轍了,帶他到了醫院,要請醫生看看他有沒有多動症。他說,自己的記憶力下降了,看書記不住。
  •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專家提醒:安靜的乖寶寶也會患上多動症!
    在很多家長的認知當中,多動症就是孩子沒完沒了的鬧騰,過於調皮搗蛋的孩子很多家長會說,你這孩子是不是有多動症啊,整天動個不停。可是家長殊不知孩子如果過於安靜但總是丟三落四,就有可能是患上了安靜型多動症。因為家長對多動症的誤解,往往會導致很多過於安靜的孩子往往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 孩子到底是好玩好動,還是多動症呢?
    患兒的兄弟、父親等有較多多動或注意不集中表現,其父母的童年期有多動和品行障礙的歷史及有精神病障礙者也比較多。 孩子是好動還是多動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