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媽媽」張菲:收養了30多名棄兒,孩子長大後如何對她?

2020-12-21 不見長安舊少年

有人說,世界上最美好、最溫暖的詞彙,就是媽媽。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短短兩句歌詞,唱盡了被媽媽呵護的那種幸福。媽媽的愛,是錢權買不來的一種羈絆。它可以刻在血緣裡,也可以刻在責任和愛心之上。

有媽的孩子,就有家。工作累的時候,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家永遠是我們避風的港灣。媽媽煮的飯,依舊是可口的香甜。媽媽溫柔的擁抱,會給我們莫大的安慰和底氣。只有被寵愛的小孩,才有的底氣。

流浪兒的生存現狀

不是世界上的所有人,都能如此幸運。實際上,世界上的流浪兒童數量不容小覷。作為兒童中特殊的一群,他們的生活並不如意。造成他們成為流浪兒童的原因很多,經濟貧困、家庭教育不當等等。但更多的是,家庭結構不完整。就是這些孩子,很可能在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親人了。

於是他們只得在街上流浪,依靠乞討維持生活。他們衣衫襤褸、食不果腹。很多人看到他們時,會給予食物和短暫的溫暖,卻很少會收養他們。和曾經餵口飯就能活不同,在如今,撫養一個孩子的成本,太高了。

除去衣食住行,和教育成本,撫養人要投入的精力,不容忽視。從孩子吃飯到穿衣到學習成績,家長有操不完的心,所以國人在收養孩子時,是慎重的。他們要考慮自己,是否能承擔得起撫養孩子的責任。畢竟孩子不是小動物,可以隨意丟棄。

有人會說,真的有人可以像愛自己孩子那樣,愛著收養的孩子嗎?畢竟雖然母愛偉大,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做媽媽。畢竟街頭驚現棄嬰的事件也時有發生。而"拾荒媽媽"張菲,卻給了我們答案。有些愛,是哪怕沒有血緣,也能如陽光般予人溫暖燦爛。

善良的"拾荒媽媽"——張菲女士

這個一生未婚,收養了30多名棄兒的女人,到了如今這個年紀,本該兒女承歡膝下,樂享天倫。她收養的兒女,卻沒有幾個照顧她。張菲為什麼會收養這些孩子?養子養女又為何不報養恩呢?

張菲的幼年生活,是不幸又幸運的。不幸的是,她曾經也是個棄嬰。幸運的是,她遇見了她的養母。那個溫柔慈愛的人,給了張菲幸福的童年生活。然而造化弄人,在張菲8歲那年,養母病逝。再次失去溫暖家庭的張菲,不得已開始了自己的拾荒生活。

她每天流浪在城市的街頭巷尾,以拾廢品為生。從養母離開到張菲23歲,她一直都是一個人。在拾荒的過程中,她見過被丟棄的嬰孩在凍死在街頭,但是她卻沒有及時遇見這個幼小的生命。

她時常想,如果當初不是遇見了養母,自己是不是也會這樣,在街頭凍得青紫,在懵懂中離開人世。享受過養母精心照料的她知道,家是多麼溫暖的一個地方,她也一直渴望著一個屬於自己的家。所以在她遇到在街頭凍得發抖的棄兒時,她心軟了。

她把這個衣衫襤褸的孩子帶回家,給她煮飯收拾,正式開啟了自己的收養之路。張菲的生活並不如意,在她最美的23歲,她本可以嫁人生子,過上最平凡且溫暖的生活,而她卻選擇了一條更難更苦的路。

她的小家在迎來幾個新成員後,經濟開始變得窘迫。

流浪兒之所以被人丟棄,大多都是因為疾病。原生家庭無力承擔這筆醫藥費,只能放棄自己的孩子。張菲收養的孩子裡,不少就是這種情況。這意味著張菲不僅要承擔孩子們的夥食費、讀書的費用,甚至還有醫藥費。

拾荒為生的張菲手頭並不寬裕,她的生活來源只有每天拾荒的微薄和低保。所以這個小家,因為經濟困難而搖搖欲墜。但這個世界上,不乏好心人恩存在。在得知張菲這個小家的事跡時,很多人伸出了援助之手。

大家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很多人在看到有關張菲的報導時,有人給張菲提供了居住環境,甚至有醫院願意接收生病的孩子,做免費的治療。收到善款的張菲堅定了自己的想法,繼續收養著無家可歸的孩子們。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張菲依靠外來救濟,並不是長久之計。時間一長,他們逐漸被淡忘。可生活還要繼續,張菲就想到了擺攤賣東西賺錢。可她並沒有文化,她的生意並不好做。加上城市緊抓衛生環境,她的生意很快宣告流產。

如今的張菲已經64歲了。這個年齡在我國,已經踏入了老年人的行列。可她如今依舊被我們親切的稱作"拾荒媽媽。"張菲為自己收養的兒女們,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她一生未婚未育,收養的孩子們,就是她的全部。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很多人覺得,張菲的付出總有收穫的一天。30多個兒女,她的後半生指定是溫暖幸福的。可事實並非如此。實際上,張菲的兒女,很少照顧這個已經年邁的老人。他們大多在外地上學或工作,想擺脫這樣的原生家庭。卻忘了是誰在寒冷的冬天,給了他們一床暖和的被褥。

更過分的是,有些孩子甚至在工作後,依舊問張菲要錢。張菲看著可憐兮兮的孩子,害怕他們吃不飽,一般會選擇給。一來二去,張菲的生活更加艱辛。很多人都為張菲不值,覺得張菲養的是白眼狼。

有人曾專門研究過流浪兒的心理,並得出了流浪兒的感恩之心薄弱,甚至根本不信任收養家庭。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福利院流浪兒的收養率。很多家庭在看到流浪兒的動容,在這樣的結果下,都選擇了放棄。這對社會的影響,實則是消極的。

但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這樣。也有很多孩子在畢業後,工作反哺"拾荒媽媽。"在這個家裡,就有這樣一個女孩。她經常給張菲寄生活用品,也經常會回到家裡看望張菲。這個女孩知道,沒有張菲,就沒有今天的自己。

張菲也時常感慨,當初的小姑娘長大了。在很多年前,別人勸她放棄收養孩子結婚時,為了孩子,她放棄了這個選擇,至今也不後悔。她心裡清楚,如果自己放手,這幾個孩子必定熬不過這個冰天雪地的冬天。

於是,她義無反顧地走上了收養棄兒,拯救生命的道路。生活很苦,但她甘之如飴。她不求孩子們記得她,只希望她的孩子們,都能平平安安,幸福美滿。

感恩,是我們每個人該做到的。中國自古講究,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心懷感恩的人,生活是幸福的。她們總能感受到生活的美滿之處,且異常容易滿足。而善良的人,也是如此。善良和感恩,不是做給外人看的,而是要落到實處。在生活中,我們要做一個善良且懂得感恩的人,讓我們的人生更快樂,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相關焦點

  • 感動全國的拾荒媽媽,40年撿到30名棄嬰,撫養幾十年無人給她養老
    每一個母親面對自己的孩子,都是充滿愛意的,雖然每一個母親表達愛意的方式都是不同的,但是都是愛孩子的。曾經就有一個感動了整個國家的「拾荒媽媽」,這位媽媽在四十多年的時間裡,撿到了三十多名棄嬰,並將他們撫養長大,但是卻沒有人給她養老。
  • 棄兒回不到江南
    山東莒縣,6名江南棄兒站在山頭,望向南方的故鄉。摘要:半個多世紀後,兩鬢斑白,皺紋橫生的棄兒們從北方回到江南,第一次對著自己的親生父母或他們的墳堆喊一聲「爸爸媽媽」。2018年夏,攝影記者田建明開始著手拍攝這一群體,記錄了他們的望鄉與找尋。
  • 變了味的「愛心媽媽」,收養118個棄兒,天使光環下藏著顆惡魔心
    在2006年有一位名叫李麗娟的河北婦女在22年的時間裡陸續收養118個孩子,被評為感動河北人物,獲得無數的嘉獎。其實在1996年的時候李麗娟就已經是村裡的百萬富翁了,還是第一批開礦的礦姐,後來因為丈夫染上了毒癮,不到一年時間,家裡的財產就被揮霍一空,還欠下不少外債。
  • 變了味的「愛心媽媽」,收養118個棄兒,天使外衣下藏著惡魔的心
    一個偶然的機會,她遇到了一個來自四川的孤兒,因可憐她年幼無家可歸,李利娟便將她帶回了家,也開始了她的收養之路。02、一直到2006年被央視採訪時,她已經收養了60多名孩子,她通過媒體向大眾呼籲,希望愛心人士可以幫幫這些可憐的孩子。
  • 小狗被送走後,狗媽媽收養了流浪貓當孩子,暖哭
    >很多人說貓狗是天生的冤家貓狗見面不是貓抓狗就是狗咬貓當然也有例外今天為大家介紹的貓咪狗子感情很好哦狗媽媽將小貓咪當成孩子養狗媽媽之前生了一窩小狗但是都被主人送走了傷心的狗媽媽不知從哪裡撿來一隻小貓貓咪也沒有絲毫害怕的樣子將狗狗當成了自己的媽媽還會趴在狗狗懷裡喝奶
  • 棄兒被收養,想為養父母置辦壽材成夢想
    養父母依靠撿垃圾廢品,賣草藥撫養小荷長大。「媽媽採回來這些草藥,曬乾拿去賣,5毛錢一斤。」養母今年已經75歲了,養父81歲,他們不僅年邁體弱而且聾啞。二老的身世更加悽苦,他們一生沒有留下一兒半女,晚年曾經有過一個兒子,但孩子5歲時候意外落水溺亡了,晚年喪子之痛曾讓兩位老人以淚洗面,心寒絕望,小荷的到來給他們重新點燃了生活的希望。七老八十的養父母為了養大小荷,吃了數不盡的苦頭,當年家裡經常斷糧,養母背著小荷去鄰居家借米是常有的事。在米不夠吃的時候,養父母寧願自己餓肚子也讓小荷多吃。
  • 拾荒母親去世,遠嫁女兒回家奔喪,在衣櫃找到個布袋,打開後愣了
    媽媽靠拾荒養活的娟兒。娟兒生下的那天,奶奶的小腳小碎步跑到接生護士面前,迫不及待地問:帶把了沒?娟的媽媽叫秀娥,一個典型的農村婦女。被趕出家門後,秀娥為了養活自己和女兒,在城裡租了個小單間,開始了她的拾荒生涯。娟才兩歲時,沒人照顧,秀娥做了個背簍把娟背在身後拾荒,娟4歲能走了,秀娥就帶著娟拾荒。從小,娟就知道哪種瓶子最值錢,哪裡拾荒可以不失望,受母親影響,娟放學有個習慣,書包裡放個大袋子,回去,一邊撿各種礦泉水瓶子,紙殼,一邊往回走。
  • 故事:收養棄兒後,孩子先天病花掉我積蓄,2年後他生母上門奪子
    ,前幾天老師的提醒還在耳邊,「天天性格有些害羞,在園裡比別的小朋友愛哭,不敢嘗試的遊戲也多,如果有條件,可以讓他和家裡的男性成員多接觸。」她突然有些慚愧,自己這樣一個丈夫去世多年,也不打算再嫁的女人,兩年前堅持收養天天,是不是一個太過自私的決定。她圓了自己做母親的心願,卻沒辦法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韓璐把天天送到婆婆那裡,自己匆匆去約好的相親地點走個過場。
  • 她曾紅遍東南亞,一手捧紅費玉清與張菲,今成「臺灣第一美尼姑」
    父母對待孩子的感情是包容、是慈愛,他們是願意為你遮擋一切災難的人,而兄弟姐妹之間的情感則不會像父母對待孩子一般。他們之間的愛會因為一件錯誤的事情分崩離析但很快又能和好如初,他們也會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你。
  • 她被收養後考上博士,24年後親生父母攜50萬認親,她的決定很意外
    事實上,並不是每個父母生了孩子都會將他們養大,有些不負責任的父母生了孩子就直接拋棄,身體有殘缺的孩子更是如此。所以,我們在孤兒院裡看到的孩子大多是不完整的孩子,如果不是孤兒院的房頂給他們遮風擋雨,都不知道他們能不能活到現在。較為幸運的孩子能得到陌生人的收養,他們也能得到完整的父愛母愛,而不幸的孩子就只能孤苦無依的長大。
  • 周迅被生母拋棄30年:小時候不被愛的人,長大後會怎樣?
    林緒之幫助被繼父虐待的穆蓮生離開那生不如死的生活,並決定收養穆蓮生,給她取名叫林小鷗,她像一名母親一樣去愛小鷗,而且小鷗也很享受她的這種母愛,在小鷗的心裡,林緒之就是天底下最最好的媽媽。小歐對林緒之愛的回饋,也溫暖了她的心,慢慢詮釋生母和養母的愛。與養女穆蓮生一道走出心理陰影。童年留下的陰影,也許,需要一生來治癒。
  • 女子收養7歲外甥女,長大後竟成丈夫情婦並懷孕,親姐早知實情
    12月7日,據媒體報導,一名移民澳洲的越南女子,在社交媒體上公開丈夫出軌,且這個情婦並不是別人,是自己姐姐的女兒,也是她收養10年的外甥女。這名女子稱在外甥女7歲時,就帶著她移民澳洲,沒想到她長大後,竟勾引自己的老公,還懷了孕。而自己的姐姐,也就是外甥女的生母早就知情,選擇隱瞞。
  • 造謠「費玉清罹癌」遭張菲打臉!網紅道歉「甩鍋給媽媽」再惹眾怒
    記者劉宛欣/綜合報導 藝人費玉清於2019年正式封麥,告別長達46年的歌唱生涯,然而最近卻被大陸網紅「帝師」在直播中爆料他罹患癌症,掀起熱議,隨後張菲30日火速透過經紀人幫弟弟闢謠表示「沒有的事,網友亂講,只是謠言而已」。
  • 打拐媽媽找到的第30個孩子是自己兒子,網友淚目
    日前,「打拐媽媽找到第30個孩子是自己兒子」話題引起網友熱議這位母親名叫李靜芝她在近期一檔電視節目中吐露了自己的尋子心聲在幫29個家庭找回孩子後今年60歲的她找回的第30個孩子終於是自己的兒子32年來,她走遍大半個中國印製了幾十萬份尋人啟事正如《母愛》中所說「不管山有多高,海有多深她總是勇敢無畏,天下無敵」兩歲兒子在鬧市區走丟沒留下任何線索1988年10月17日,西安李靜芝的丈夫老毛
  • 出生一個月被遺棄在寧波某倉庫牆角,後被荷蘭夫婦收養!9歲的她想知道親生父母是誰
    屠宣的名字是福利院幫忙取的,姓「屠」是因為出生在兔年,「在中文裡,『宣』有『公開說出來』的意思,這個名字很適合我的孩子,她總愛說個不停。」 Hanneke說。Hanneke夫婦是荷蘭人,Hanneke是老師,丈夫是企業經理。在收養屠宣之前,他們已經收養了兩個中國孩子。
  • 單親家庭的孩子長大後,如何擁有昆凌般的童話人生?
    20多歲,女生們的追求五花八門,但昆凌的人生目標簡單堅定:她從小的夢想就是當媽媽,和老公住在有草坪的大房子,還有一兒一女。這也是為什麼她在17歲遇到周杰倫後,21歲結婚,22歲生女,24歲生子,火速完成少女——已婚——媽媽的蛻變。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永遠比別人更容易掌握幸福。
  • 還記得被韓紅收養,那個「天亮了」小男孩嗎?如今22歲撞臉吳亦凡
    那天本該承載10幾人的纜車,被硬生生的塞進35名乘客,纜車緩慢上升,10分鐘後到達山頂。就在這一瞬間,纜車意想不到的又向下慢慢滑行了30米,便飛一般的向山下墜落,在纜車落地的的那一霎那,車廂裡來自南寧市的潘天麒、賀豔文夫婦,拼盡全力的把2歲半的兒子潘子灝高高舉起,就這樣潘子灝的父母不幸去世,他們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兒子。
  • 75年前,中國父母收養4000多日本遺孤:他們說日語,以中國為故鄉
    男性竟然向團中的婦女兒童開槍,500多名婦女和兒童被殺害,只有7名孤兒僥倖生還。當時的東北有大量日本孤兒,不少是日本軍人的兒女,還有許多是開拓團的後代。但一些中國的父母竟然放下了國讎家恨,選擇收養孤兒。「有罪的是侵略者,孩子是無罪的。」「看著這孩子很可憐,不收養過來很可能會死掉。」據統計,中國的父母至少收養了4000多名日本孤兒。這些孤兒因此避免了死亡,成為了歷史的證明。
  • 二胎媽媽常說:「哥哥要讓著弟弟」的話,長大後孩子會怎樣
    「你別再打弟弟了,等他長大了,你就過不過他了」。「你不能欺負弟弟」。胡可在《說出我世界》節目講述,自己生育老二後,她也常常對安吉說:「你是哥哥,你要讓著弟弟」。家裡有2個孩子的家庭,我相信這幾句話,是家長經常對大寶說的話。
  • 變了味的「愛心媽媽」,收養118個孤兒,天使外衣下藏著惡魔的心
    一個偶然的機會,她遇到了一個來自四川的孤兒,因可憐她年幼無家可歸,李利娟便將她帶回了家,也開始了她的收養之路。一直到2006年被央視採訪時,她已經收養了60多名孩子,她通過媒體向大眾呼籲,希望愛心人士可以幫幫這些可憐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