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熟人社交市場,微信獨佔天下,而陌生人社交市場則百花齊放,每一個細分領域都能找到2-3款APP。身為一個分析研究型的大齡單身女青年,我在過去兩月先後試用了百合和MarryU兩款主打婚戀市場的APP,以及Tinder和陌陌兩款主打陌生人交友的APP。最後友沒交到,產品使用心得卻有不少,對這個行業下各種產品的運作模式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有了本篇。
首先交代一下,網際網路行業從業人員,公司提倡客戶第一,因此對產品的用戶體驗可能有點吹毛求疵。下文中如有尖酸刻薄的描述,請歸咎於我的職業習慣。
相互抄襲的百合和MarryU
百合作是婚戀行業的扛把子APP之一,是我使用的第一款婚戀APP,但也是幾個APP中產品體驗最差的一個。唯一好用的功能是可以按需搜索目標對象,並且給對方發消息。但我使用幾次之後驚奇地發現,如果我的篩選條件不變,搜出來的結果就永遠不變!這就導致,當我花時間對搜索結果做一遍人工篩選之後,過兩天回來繼續搜,那些被我過濾掉的男人們還在我的搜索結果中,連順序都一模一樣。搜索技術在過去一些年不知道已經更新了多少代,但很顯然百合寶寶的搜索功能還停留在最原始的那一代。
百合體驗差的地方比較多,總結四個字就是噪聲太多。首先是不勝其煩的系統消息功能。每次打開APP,你都能收到鋪天蓋地的消息,然後傻傻分不清哪些值得回復哪些一鍵刪除就好。其次是層出不窮的低質用戶,這些人往往及其熱情主動地找你聊天,基本條件都是180cm以上(男)有房有車月薪5萬以上還未婚,面容姣好。然而,但凡一個三十歲以上智商在線的人,都知道天上不會掉一個如此完美的男性到自己眼前。百合的人工電話銷售也是一項及其讓人反感的功能。不管你需不需要這個人工服務,從你註冊開始起,就會有人輪番鍥而不捨頻繁打電話問候你,熱情邀請你去線下門店聊一聊,極度熱心想幫你找到合適的人。神奇的是,你禮貌的拒絕還會助長他們打電話的頻率。當然,自從我堅定地告訴他們我已經找到對象了之後,就再也沒有收到類似的電話了。
MarryU如法炮製了百合的大部分功能,包括人工電話營銷及線下服務套路,但明智地在APP中去掉了系統打招呼這個功能。兩款APP上用戶的自我介紹都非常接地氣,房,車,婚姻狀態,薪資和學歷,基本是必要信息,對對方的要求也非常明確。大部分的男性都要求對方年齡比自己小,只有三類人會在擇偶要求中選擇比自己大的對象:女性,離婚或者離婚有孩男性,以及騙子。
不過,MarryU的社區屬性更強一些,它的動態分享和視頻分享版塊的內容質量要更高。同時MarryU的用戶群體相對年輕且集中在一二線城市。整體看下來,不管是從用戶質量還是從產品體驗上看,如果說MarryU是一個裝扮乾淨的小清新,那百合就是中年油膩大叔,不修邊幅少了很多朝氣。
簡單直接的Tinder
與百合和MarryU相比,老外開發的這款交友APP在功能上就簡潔好用很多。只能通過左右滑來選擇溝通對象,且用戶的照片可以直接通過單擊屏幕來瀏覽。這個功能細節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這款APP的用戶決定交友的核心因素:顏值。但說實話,在線交友,誰不是先看顏值呢。不順眼的直接pass,簡單幹脆。
用戶只能和匹配上的用戶聊天,聊天界面因此異常清爽整潔,而且可以一言不合就取消匹配。有一次我跟一個人聊天,這個人對女性偏見極強,我嚴辭反駁。只是還沒等我反駁完,對方就在我的聊天界面消失了。一個匹配一旦被取消,系統就不會再推薦這個用戶給你。個人評價,這個功能是Tinder最好的功能。當然,如果你不小心被騙,一旦這個人徹底消失,代價也會很大。網絡交友,安全第一。
在百合上,資料中不寫學歷房產薪資信息基本等於耍流氓。但是在Tinder上寫房產薪資戶口的用戶,基本等於是深井冰。Tinder上的用戶會通過照片和自我介紹很坦誠地表明自己來這裡的目的。希望發展長期感情的用戶,在自我介紹中通常會強調自己的性格愛好以及希望對方的樣子,基本是隨緣就好,不行拉倒的態度。從坦誠直白這個維度評估,我給Tinder打最高分。不像百合的一些用戶,明明動機不純還要先偽裝一下。
荷爾蒙爆棚的陌陌
使用陌陌純屬好奇,因為陌陌天然不是為我這種用戶設計的。滑稽的是註冊時我手抖把自己設定成了男性,並且還無從更改。系統因此給我推送了大量的美女照片,視頻和直播,甜美可人的,性感的,誘人的,足以讓一個異性戀的女生產生審美疲勞。引用來自搜狐新聞的一篇文章裡的一句話幫助大家一窺端倪:國內第三大移動社交平臺陌陌發布了直播大數據,數據顯示,晚間黃金時段成直播高峰期。
整體看,陌陌的社區屬性要大於交友屬性,因為其核心的功能模塊是動態分享和直播。大量的直播打賞和增值服務,也是這個平臺營收的主要來源。我不知道男性觀看太多的美女照片和視頻會不會審美疲勞,總之我在使用陌陌半小時之後就卸載了它。
交友APP用戶摺疊
據我的不完全觀察,百合,MarryU,Tinder和陌陌的用戶群體(除去騙子)非常多樣。主要有這麼幾類:
第一類是抱著想找另一半的心態的單身未婚用戶,這類用戶主要集中在百合和MarryU這種婚戀屬性比較強的APP。
第二類是離異人士。我單獨列出這群人,是因為這群人的體量之大超出了我的預期,且廣泛分布在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城市,學歷背景多樣。目標也是要找另一半,同樣集中在百合與MarryU。
以上兩類人群中有部分有閒人,是百合和MarryU在線相親模塊的活躍用戶。一開始,我以為在線相親真的是把線下的相親場面搬到了線上,但事實上,人們把這裡當成了嘮嗑的地方。大量用戶乾脆通過這個渠道做起了直播,坐在鏡頭後一個人唱歌,吃飯,看電視,彈琴,剪指甲... 直播出了滿滿的寂寞。
第三類是純粹為了找樂子的人,這些人魚龍混雜,其真實身份很難根據網上的資料來判斷。但是也非常好識別,因為他們往往很坦誠。這類人群主要集中在Tinder和陌陌。也有少量活躍在百合和MarryU,往往打著找對象的幌子慢慢暴露真面目。
最後一類人,是通過這類交友APP賺錢的人。主要通過在線相親或直播時其他用戶的打賞獲益。有人乾脆在線提供命理分析,佔星,愛情規劃,脫單私教,感情傾聽等服務,用戶通過平臺打賞為其服務付費。
一點感觸
好的產品,應該要滿足用戶的核心需求。在我使用的這幾款APP中,產品設計得最好的,是偏向交友和社區的Tinder和陌陌,他們以顯而易見的方式滿足了用戶的核心需求。相比之下,MarryU和百合的產品設計似乎並非是為了滿足用戶的婚戀需求。我在百合累計收到的消息不計其數,但真正有交流的只有兩三人,最後僅有一人聊下來覺得是同一世界的人。
MarryU和百合花哨的產品邏輯並不能使彼此合適的用戶快速地找到對方。我妄自揣測了一下,這也許是一種故意設定的邏輯。如果用戶在產品上太過高效地找到了約會對象,可能反而會影響產品的收益。畢竟,以婚戀為目的的約會,」復購「周期會比較長。儘管如此,在在線婚戀這個垂直市場,我相信一定存在一種更好的模式,既能高效服務用戶,又能兼顧產品營收。
一個在Tinder上的用戶跟我說:我並不覺得人們可以「找到」另一半,一定是首先要試著了解一個人,然後看看是不是喜歡他要不要跟他在一起,進而再決定要不要一起一輩子。他的話不完全對。我覺得,通過一些預設的合理條件來選擇交往對象,是在統計學上更加有效的。但他的觀點某種意義上提出了另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源遠流長的中國相親文化,在網際網路文化和現代文化的衝擊下,是否會逐漸消失?
兩個彩蛋
兩個月的時間使用上面提到的交友APP,讓我對這個行業有了更多的了解。偶爾我也會調皮一下。有一次,一個人給我發了條系統消息說:Hi,你的眼睛真好看。我的回覆是這樣的:你的眼睛才好看!對方:哈哈哈(之後就再也沒理我了)。還有一次,一個肌肉男發消息給我,說你的笑容真好看,我是否有機會以後經常見到並為她負責?我說不行啊,他問為什麼,我說我對裸露的肌肉過敏。這個人回復我說:真巧,我的肌肉在疫情期間全部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