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保溼知多少——角質層脂質模型、層狀脂質排列與水滲透性

2021-02-23 俞十四搬運鋪

角質層脂質

角質層脂質在維持皮膚水合作用中起著重要作用。這些細胞間脂質由大約40%-50%的神經醯胺、20%-25%的膽固醇、15%-25%的脂肪酸(其鏈長在16到30個碳之間)和5%-10%的硫酸膽固醇組成;這些脂質的近似摩爾比為1:1:1(神經醯胺/脂肪酸/膽固醇)。它們約佔角質層乾重的15%。這些細胞間脂質呈高度組織化的層狀排列(或雙分子層),只有非常少量的水存在,與脂質極性基團相互作用。這種緻密的層狀結構是經皮失水的一個非常有效的屏障。當皮膚暴露於溶劑,如甲苯,正己烷,或四氯化碳,屏障脂質被去除,水分流失增加。神經醯胺是細胞間脂質的主要成分,這反映在它們對層狀雙分子層結構組織的貢獻上。大約有11種主要的神經醯胺類,由葡萄糖神經醯胺、醯基葡萄糖神經醯胺和神經磷脂等。這些神經醯胺具有複雜的結構,它們的極性頭基和雙疏水鏈都有不同的結構。每種神經醯胺都以特定的方式促進角質層的組織和凝聚力,從而促進屏障的完整性。特別是,神經醯胺的ω-羥基醯基部分完全跨越層狀雙分子層,而亞油酸酯尾部被認為插在緊密相鄰的雙分子層之間,本質上將兩個雙分子層連接在一起。當任何醯神經醯胺被提取時,層狀雙層結構的周期性結構就將消失。

圖 1 角質層脂質組成

 

神經醯胺命名法由Motta等人提出,後來由Masukawa等人進一步擴展,包括二氫鞘氨醯肌苷。神經醯胺被命名為CER FB,其中F是脂肪酸類型,B是鹼類型。N為非羥基脂肪酸;A代表α -羥基脂肪酸;O表示酯化的Ω-羥基脂肪酸。S、P、H和DS分別代表鞘氨醯肌苷、植物鞘氨醯肌苷、6-羥基鞘氨醯肌苷和二氫鞘氨醯肌苷。Masukawa等人在人類角質層中發現了超過300種不同的神經醯胺。

圖 2 各種脂質類型

 

脂質組織和結構模型

當角細胞從角質層下層向外層遷移時,脂質堆積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從較為有序的正交堆積到較為流動的六方相。這一觀察結果與已知的結果——角質層最上層屏障減弱、層狀秩序喪失——是一致的。角質層上層的角質層脂質組成的變化(如硫酸膽固醇濃度升高、CER EOS水解、短鏈脂肪酸濃度升高、膽固醇結晶、神經醯胺水平降低)可能會影響層狀有序結構的喪失。事實上,影響脂質組成的因素,比如用刺激性的潔面產品清洗,會擾亂層狀結構,從而對皮膚狀況產生不利影響。

 

圖 3 脂質結構模型

 

有多種模型描述脂質雙分子層的結構相。結構域鑲嵌模型表明,脂質存在於不連續晶體結構域組成的兩相系統中,嵌入在液晶或凝膠相中。更有序的凝膠相允許更大的脂肪堆積,因此更有效的屏障。分子通過無序的晶體結構域穿過雙分子層。

 

對水化層角質層的x射線衍射研究顯示了兩種類型的層狀結構,重複距離分別為13.2和13.4 nm(長周期期)、6.0和6.4 nm(短周期期)。Bouwstra等人提出了一種長周期相的分子排列,稱為三明治模型,由兩個寬脂層組成,每一層約為5 nm,其晶體結構被一個窄脂層隔開,中間約為3 nm,中間有流體結構域。膽固醇和神經醯胺對層狀相的形成起重要作用,而脂肪酸主要影響脂質的橫向堆積。該模型是一個多相系統的實例。上部和下部結構域包含更多有序的脂質相,而中央區域則具有更多的流動性。

 

Norlen提出了第三種皮膚屏障模型。該模型表明,脂質基質具有均勻的層狀凝膠相,脂質流動性較低。角質層表皮脂質不均一性、長脂肪酸鏈和膽固醇的存在都可以支持這個模型。該模型不需要存在水或任何雙分子層構象。膽固醇的存在和位置決定了這個模型系統中滲透性的變化。

 

層狀脂質排列與水滲透性

層狀或雙層排列是滲透水的天然屏障。在皮膚中,活性表皮與顆粒層/角質層交界處之間存在較大的水化學勢梯度,前者的含水量約為重量的70%,而後者的含水量降至15%-30%。在這個巨大的水梯度下,脂質在角質層中連續的雙層排列,從角質層逃逸的水分必須經過雙層膜曲折的路徑,因此減少了水分通過皮膚的流失。此外,完全成熟的角質細胞也會增加水通過時的曲折程度,增加水的擴散路徑長度,減少了水向大氣的擴散。

相關焦點

  • 皮膚保溼知多少——角質層與天然保溼因子
    表 1 皮膚的主要功能在本文中,我們將首先回顧角質層結構、生化過程和保持皮膚水分充足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使用溫和產品清潔的重要性、皮膚對環境變化的適應性、過量水合的影響以及飲食對皮膚水合作用的影響。本文首先探討維持皮膚水分充足的內在機制,最後討論影響皮膚含水量的外部因素(即環境、清潔產品、保溼系統和飲食習慣)。
  • 護膚專業知識--角質層結構代謝與肌膚補水保溼原理
    角蛋白作為其蛋白質的存在形式,能夠保持細胞內水分,從而保持皮膚的水合作用。水合的細胞更有彈性,使皮膚對環境有更好的適應能力。角化過程中,角質細胞細胞膜被一層長鏈神經醯胺的共價連接蛋白取代(如兜甲蛋白,外皮蛋白),形成角質化包膜,它具有高度抗性和不溶性。
  • 角質層結構代謝與肌膚補水保溼原理,以及補水秘籍
    構成角質橋粒蛋白三大專門蛋白是:角質鎖鏈蛋白,橋粒芯蛋白-1和橋粒膠蛋白-1.這些蛋白讓角質細胞間的板層狀脂質結構排列更有序,而可從細胞內部錨定角質細胞。而作為「磚牆結構」中的「灰漿」結構之一,角質橋粒可緊密連接角質細胞,從而保護更深處的活體皮膚,使身體組織保持滋潤,防止環境因素破壞。
  • 乾貨丨皮膚水合作用概述
    兩種不相關的動物模型表明內源甘油對於正常角質層水化的重要性。 Fluhr等報導說皮下腺發育不良的小鼠表現出低水平的水合作用與角質層甘油水平降低有關。Hara等發現缺少水/甘油通道的水通道蛋白3(AQP3)轉基因小鼠無法將甘油從循環系統轉運到表皮,並顯示出異常的角質層水合和降低的角質層甘油水平。
  • 皮膚角質層構造與保溼的重要
    因此我們必須了解皮膚角質層的構造,以加強皮膚保溼的方式,來增加皮膚的抵抗力對抗外來的刺激,維持皮膚正常生理功能,除了能夠讓皮膚光澤度好之外,皮膚角質層所含的黑色素顆粒也能夠正常的代謝掉,也有助於恢復美白的膚色。
  • pH值直接影響表皮滲透性屏障的穩態,和角質層的完整性及凝聚力
    角質層暴露於中性pH緩衝液和酸性阻滯劑都會干擾皮膚滲透性屏障的穩態和角質層的完整性和凝聚力,但這些方法都引入了潛在的變量。
  • 皮膚屏障如何得以穩固?|皮膚屏障|必需脂肪酸|脂質
    首先我們需要回顧一下,角質層裡長啥樣。第一次接觸這個主題的讀者,請先閱讀:專業人士,或者有一定知識基礎的朋友,應該知道,我們通常把角質層,形容為「磚牆結構」:磚塊,就是角化細胞。水泥,則是生理脂質。但是,這種模型沒有回答一個問題:磚塊和水泥,是怎麼融合到一起去的?聽起來,像是一個傻問題。
  • 「水信生物」護膚品代加工
    角質層與皮膚屏障的關係,愛美的你一定要知道。珠海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護膚品代加工告訴你為什麼不能頻繁的去角質。由表皮和真皮組成的皮膚屏障可防止微生物和顆粒物質的人侵,表皮位於皮膚最外層,在結構上從外向內分為角質層、透明層、顆粒層、有棘層、基底層,在屏障功能上角質層是關鍵。
  • 《藥妝品》讀書筆記(2):角質層的結構與功能
    今天帶大家一起複習一下角質層的結構與功能。 皮膚的表皮層的結構是典型的磚牆結構。皮膚含水量約為70-80%。角質層是保護皮膚的第一道防線。角質細胞是位於角質層(SC)的特化細胞。
  • 脂質微絲是毛孔嘗試自救的手段~
    皮膚中的水分含量,是皮膚健康美麗的晴雨表。我們經常說,皮膚的粉刺、痘痘這些問題發作的原因,是「毛囊口被堵住了」,其實這個描述是不準確的。從毛囊這個漏鬥/花瓶結構就能看出,最容易出問題被堵住的,顯然是它的「瓶頸」——細長的毛囊漏鬥部真皮部(或者叫毛囊漏鬥部下段,infrainfundibulum):怕就怕還混合了一些小沙子——毛囊漏鬥真皮部這裡的角質層非常薄(只有2-3層鬆散的角質細胞),受到一點刺激就很容易脫落形成皮屑:對於大油皮來說,本來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就多
  • 乾貨丨皮膚結構、皮膚滲透和吸收、保溼成分概述
    真皮與皮膚外表彈性息息相關,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真皮內纖維細胞數量減少,真皮乳頭層和網狀層彈性纖維減少及退化,膠原纖維和彈性纖維的排列紊亂,導致皺紋產生。防抗皮膚老化的關鍵是保護網狀層彈性纖維和膠原纖維的完整性,並提供這類組織所需的生理活性物質。
  • 皮膚天然屏障知多少?
    角質層細胞之間的「脂質、天然保溼因子」就像是灰漿,把角質層細胞緊密粘結在一起。排列整齊的角質細胞和細胞間隙中的脂質組合成像城牆一樣的保護層,「磚牆」 和「灰漿」牢固地結合在一起,防止水分蒸發,使皮膚水潤飽滿;同時阻止細菌入侵,抵抗外界刺激。
  • 皮膚結構基礎知識——表皮層的生物結構
    表皮位於皮膚的最外層,它直接體現出皮膚的外觀及健康狀態,並賦予了皮膚的質感,參與皮膚的保溼和膚色的形成,是皮膚美容的重要載體。角質形成細胞在分化和成熟的不同階段,其形態、大小及排列均有變化,最終在角質層形成富含角蛋白的角質細胞而脫落。角蛋白(keratins)的有序排列是皮膚抵抗外界物理、化學、微生物損害的重要因素,表皮角蛋白是表皮細胞的主要結構蛋白,呈纖維狀,直徑約10nm,屬於中間絲家族。
  • 過度清潔會損傷皮膚屏障-角質層
    1、角質層結構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皮膚生理結構,之前有講過皮膚分3層:皮下組織層、真皮層和表皮層;其中表皮層又分基礎層、有棘層、顆粒層、角質層,角質層是皮膚最外層,與皮膚美容關係最密切。如上圖,正常情況下,角質層上方覆蓋有一層皮脂膜,由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和角質層細胞分泌的部分脂質構成,幫助皮膚保持水分不流失。角質層由角質細胞和細胞間質構成「磚牆結構」。清潔面部的時候,不僅是清潔掉角質層上方的皮脂膜,還會帶走角質層脫落的老廢角質和細胞間質。
  • 冬日保溼攻略 解救乾燥肌
    尤其是角質細胞的脂質與蛋白質共同構成保護NMF的細胞膜,阻止了 NMF 的流失,從而使角質層保持一定的含水量。,脂質形成膜狀脂質雙層。角質細胞和細胞間脂質構成滲透性的障壁。脂層主要由質量分數為40%的神經醯胺、25%的膽固醇、10%的膽固醇酸酯和25%的游離脂肪酸構成。神經醯胺不含雙鍵和支鏈,脂質耐氧化,形成緊密排布末端的雙層脂肪層,並與水交替形成多層結構。
  • 角質層過薄,修復主要看這幾條
    劃重點01角質層薄的恢復和護理1事半功倍,了解角質層,才能選對護理方向2恢復角質層,補充【生理性脂質】很關鍵3堅持日常皮膚護理對恢復角質層意義深遠角質層是個啥?這些細胞通過排列組合在一起,形成角質層。大家常說的角質層薄,就是說的它。角質層是皮膚屏障功能的重要組成,只有角質細胞整齊排列,形成穩定的機構,像磚牆一樣穩固才能讓皮膚屏障功能發揮作用,抵禦皮膚外界的刺激,同時減少皮膚水分流失。
  • 皮膚基礎知識——【表皮層】
    (1)角質層:是皮膚的最外層,由5~15層角質細胞和角層脂質組成,與皮膚美容關係最密切,是皮膚主要的「衛士」,具有五大功能:保護功能:角質層的主要成分角蛋白及脂質緊密有序地排列能抵禦外界各種物理、化學和生物性有害因素對皮膚的侵襲。
  • 角質細胞脂質包膜的形成與功能
    哺乳動物角質層中的角質細胞被一層共價結合的ω-羥基神經醯胺包圍,形成角質細胞脂質包膜(CLE)。
  • 水磁場丨極潤保溼補水面膜
    水磁場是由3位工程師在皮膚、生物、草藥方面各展所長,根據市場反饋調試幾十次之後得到的性價比最高的產物。採用最新SLP技術,將固體脂質顆粒化,改善了功效強大卻溶解性不佳的神經醯胺的弱點。同時,在保證產品鎖水保溼兼顧的前提下,使用天然原料,堅持做對人體和地球生態無害的產品。
  • 皮膚角質層的設計
    因此我們必須了解皮膚角質層的構造 ,以加強皮膚保溼的方式, 來增加皮膚的抵抗力對抗外來的刺激 ,維持皮膚正常生理功能,除了能夠讓皮膚光澤度好之外,皮膚角質層所含的黑色素顆粒也能夠正常的代謝掉,也有助於恢復美白的膚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