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加出差的後果,是很多新聞的分析都拉下了,慢慢的補,本來今天要開始具體介紹紐倫堡玩具展上的有趣玩具,但問幫寶適問題的讀者很多,於是只好過兩天再發了,請各位玩具愛好者稍等一下。
在這次熱點中,檢測出幫寶適的紙尿褲含有二惡英(又叫二噁英(Dioxin))。二惡英是「多氯二苯二惡英(PCDDs)和多氯二苯並呋喃(PCDFs)」兩類物質的簡稱,世衛組織WHO關於「二惡英」是這樣說的:
二惡英是一組對環境具有持久性汙染力的化學物質。
在全球環境中均可發現二惡英,二惡英聚積在食物鏈中,主要存在於動物脂肪組織內。
人類接觸二惡英,90%以上是通過食物,主要是肉類、乳製品、魚類和貝殼類食品。許多國家當局已制訂食物供應監測規劃。
二惡英是一類劇毒物質,可導致生殖和發育問題,損害免疫系統,幹擾激素,還可以導致癌症。
由於二惡英普遍存在,因而所有人都有接觸環境,總體上不會影響人類健康,但由於很高的潛在毒性,需要努力採取措施減少目前環境的接觸。
預防或減少人類接觸二惡英的最佳途徑是通過控制源頭,也就是說,嚴格控制工業過程,以減少二惡英的形成。
那這次惹上二惡英的幫寶適在搞什麼鬼呢?
曝光這次問題的是法國的《6000萬消費者(60 millions de consommateurs)》雜誌,這個創建於1970年的雜誌主要致力於監督、檢驗和曝光法國境內的商品質量情況。創建的時候叫做《5000萬消費者》,90年代改名叫《6000萬消費者》,不過照著目前難民湧入的架勢,估計過兩年就會又改名成70 millions了。
▲發表紙尿褲評測的2月號雜誌。
說起歐美的類似媒體還有很多,德國、美國的一些我們都提到過。這些媒體的共同特點之一就是「自製標準」,換句話說,他們檢測報告中的合格與否,並非取決於歐盟或其他官方標準,而是自己的喜好。這些組織大多和我國目前的「化學恐懼症」很有共同語言,比如這次《6000萬消費者》雜誌批判紙尿褲廠家的一條就是,尿布面料中含有一定化纖材質:「家長都穿全棉面料的,怎麼能讓孩子坐在塑料上呢!」
聽著很有道理——如果你也有化學恐懼症的話。但實際上紙尿褲的材質必須從舒適性、刺激性、吸水性,甚至環保、成本等多方面進行綜合的考慮,平衡使用多種不同材質。而不是把「全棉」、「純天然」、「有機」作為唯一的標準。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樣白左病feel的組織的確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推進政府部門不斷補充嚴格自己的標準,也逼著企業推出越來越安全的產品。但在具體事件上,這樣的「潔癖」檢測,就很容易被誤讀和誇大,或者被其他人篡改和利用。
這次幫寶適事件的由來也有點這個意味:
該雜誌今年2月號的文章中,對比了法國市場上7個品牌的12個紙尿褲產品,其中4個屬於幫寶適的產品(Active Fit,Simply Dry,Baby Dry,Premium Protection)。
結果是真的令人詫異的:「Nos analyses, réalisées sur12 modèles de couches jetables pour bébé, révèlent la présence de substances potentiellement toxiques dans la plupart des modèles.」(我們測試的12種一次性紙尿褲產品中,絕大多數都有潛在的有毒性物質存在)。其中幫寶適的Baby Dry和家樂福的Baby Eco Planet獲得了最低分。
▲該雜誌對12個紙尿褲產品的橫向評測結果(+表示加分,-表示減分)
KAO,怎麼搞的,這麼可怕?難道被ISIS投毒了麼!?!當然不是。
二惡英和其他有毒物質都很可怕,但我們知道「脫離劑量談毒性是耍流氓」,歐盟關於食物等產品中的二惡英的劑量有著非常嚴格的標準,比我國要嚴格的多。關於這次檢測中提到的農藥殘留、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芳香烴等檢出物也有很嚴格的限制。這些產品超標了麼?該雜誌自己說的是「Dans tous les cas, le sconcentrations restent en deçà des seuils fixés par la réglementation(在所有情況下,這些有毒物質的濃度都在法定要求限值以內)」
…….都合格,那幹毛啊!這就是我們之前說的,這些媒體的標準是自建的,並不是官方標準。所以他們認為即便是合格的產品也不成,有一丁丁點都不可以,怎麼能有呢,就是有他們的結果這樣的「traces(痕量)」也是不可以的。
這種較真的態度真的很能鼓動讀者,的確,哪有父母願意給孩子用帶有有毒物質,哪怕只有一點點,哪怕是在合格標準內的產品呢?我們當然都希望給孩子用絕對完美的產品啊。但問題是現實並不是這麼完美的啊:真按照《6000萬消費者》的標準,市面上就沒什麼紙尿褲能用了。
最重要的是,歐盟標準或者其他標準的建立,就是在維護民眾安全的基礎上,經過科學研究的證據而給出的。在沒有新的科學研究基礎上,僅憑個人好惡或者潔癖,就去推翻標準,本身就是「不科學」的,更是「不經濟」的。
《6000萬消費者》這次的報導中,提到自己的目的是:一方面是為了督促政府推出更嚴格的標準;一方面也希望各品牌公布自己的產品原材料表,進一步增加用戶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這方面我們是贊同的,企業的確有義務說明自己在製造產品時使用的原材料,提高透明度,加強社會監管。
那我們不是政府,也不是企業,作為中國用戶,要如何看待這次事件呢?從《6000萬消費者》及其他法國雜誌的報導中,我們可以推斷出本次事件的應對策略:
1,二惡英不是好東西,是壞蛋,我們都恨它。但沒辦法,這麼多年工業發展,尤其是西方國家汙染環境,已經造成二惡英在全球範圍內普遍存在。雖然這些年各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都在努力減少二惡英對我們的傷害,但這麼多年的積重難返,要求所有產品都絕對、完全不能出現二惡英是不現實的,畢竟空氣、水、土壤中都可能含有,正常生產過程中就會帶入微量的二惡英。我們更看重的,是否符合相關安全標準,比如很嚴格的歐盟標準。
2,如果你是海淘購買幫寶適Baby Dry系列的用戶,這次新聞並不是說你買到了不合格的產品,只是「不夠完美」,如果你心大的話,還是可以繼續用;如果你對二惡英深惡痛絕,或者比較謹慎,可以先換其他產品,把庫存的Baby Dry先收起來,等韓國相關的檢測結果出來,確認Baby Dry的問題是否存在或者有多嚴重再說。
3,如果你是其他幫寶適產品系列的用戶,這次法國媒體的評測並不適用於你購買的產品,沒有必要就此停用或者更換。其他三個被檢測的幫寶適產品沒有被檢出二惡英,也沒有證據證明你能換到的產品就比現在的好。如果按照《6000萬消費者》的評測,那只有兩個產品沒問題——Mots d'enfants和Love & Green Écologique,都是法國當地的牌子,咱們基本買不到。
其實這個新聞1月底在法國消費者中罵過幾天,最近已經淡下去了,但當前幾天消息傳到韓國之後,發酵得更壯觀。
一些韓國母嬰論壇上的媽媽們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就不幹了,聯合起來要求韓國寶潔召回退款。韓國寶潔不同意,認為自己的產品本身就是合格和安全的。但整個新聞越鬧越大,最後韓國三大連鎖商店:E-mart, Home plus 和 Lotte Mart都選擇將Baby Dry系列產品先下架。同時韓國技術標準局決定將對這個產品進行檢測,檢查其中是否含有二惡英等物質,以及含量是多少。之後大家可以關注韓國方面的檢測結果。
雖然韓國的用戶的確有些激動,但整個事情至少反應了韓國消費者力量的強大,普通消費者的訴求可以促使大商場和政府有所作為,維護本國民眾利益,這真的令我們羨慕不已。
在韓國,這個事情仍然局限在幫寶適旗下的Baby Dry產品線上,因為《6000萬消費者》中,4款幫寶適產品只有1款有測出含有微量的二惡英。但當消息傳到中國,則變成了《幫寶適承認檢出有毒物質:含劇毒物質二惡英!》這種是針對幫寶適全線產品的攻擊,而不管家長是購買了哪款幫寶適產品,使他們都陷入了集體的恐慌當中。
這種無差別攻擊,是因為這次事件在某個群體內簡直是又過了一次年,歡欣鼓舞的很,那就是微商紙尿褲品牌們,各種洋溢著貧農翻身做主人般喜悅之情的文章和朋友圈瞬間席捲全國。
在外企工作過就知道,寶潔這種國際大品牌都有類似的企業病:滯後、傲慢、虛偽、看重中國市場卻把中國消費者當「二等用戶」來看……小品牌這方面往往好一些。但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在沒有更多判斷依據的前提下,對於消費者來說,選擇的優先權仍然是:大品牌>小品牌>>>>>沒品牌的路邊攤或微商品牌。
在商言商,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每個商人的本能。和其他本能一樣,限制它的只有良知、道德和法律。太多的案例告訴我們在商品安全性問題上,指望商人的良知和道德是沒用的,我們能指望的,就是相關部門嚴格的檢測和嚴厲的懲罰。只有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才能讓不想被罰破產的廠家認真地生產出合格優質的產品來。
對於大品牌,這種壓力是很可怕的,就像這次法國媒體曝光、韓國政府跟進的事件,就會讓幫寶適和寶潔損失慘重。任何一家國際品牌都必須時刻小心不要犯類似的錯誤。對於小企業,壓力則小一些,畢竟船小好調頭,出了問題就重新來嘛。而對於路邊攤和微商品牌們,這些生存在監管之外灰色或者黑色空間的商業模式,監管懲罰的壓力則是幾乎不存在的。
就跟315曝光M記衛生違規的時候一樣,K記如果想出來嘲弄對手還說得過去,路邊炸雞排的小商販就別跟著鬧了。
微商品牌們,真想有資格嘲笑幫寶適和寶潔在法國和韓國的折戟,請先把產品賣到法國和韓國去,或者至少接受正規的檢驗和監督再說好不?加油哦!
點擊我們公眾號下方的【搜索文章】工具欄,在搜索欄裡輸入 「紙尿褲」 可以搜到一些有關的原創文章:
參考資料:
WHO:二惡英及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225/zh/
6000萬消費者雜誌:
Des résidus toxiques dans les couches pour bébés !
http://www.60millions-mag.com/2017/01/24/des-residus-toxiques-dans-les-couches-pour-bebes-10917
6000萬消費者雜誌:
Couches bébé : la vérité sur leur composition
http://www.60millions-mag.com/2017/02/08/couches-bebe-la-verite-sur-leur-composition-10959
羅馬尼亞自由報:
370.000 de bebeluşi folosesc scutece cu substanţe toxice
https://www.romanialibera.ro/societate/sanatate/370-000-de-bebelusi-folosesc-scutece-cu-substante-toxice-439863
韓國中央日報:Retailers pull Pampers after French report toxic diapers
http://koreajoongangdaily.joins.com/news/article/article.aspx?aid=3029432&cloc=etc%7Cjad%7Cgooglenews
韓國時報:P&G diapers withdrawn from market over alleged toxicity
http://www.koreatimes.co.kr/www/tech/2017/02/694_223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