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物上揚,彰顯人性卑鄙。談好之事,臨了失信。人已至,貨主不見了。車已到,價格又漲了。這是人性缺失,還是道德的淪喪?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說話如放屁乎?」
近兩天朋友圈都在瘋傳這一段文理不是很通的段子,還拿曾子出來調侃。儘管看似荒謬,但卻是近幾天小麥市場的真實寫照。
01
周一伊始,小麥開啟飛速上漲通道
各粉廠紛紛上調收購價格,甚至一天掛出兩到三個價格,糧販更是對自己所收糧食視若珍寶,或捂倉惜售,或坐地起價,或直接一句話,多少錢就是不出。豫南基層糧點出庫價一等毛糧1.16-1.165元/斤,粉廠收購價在1.17-1.185元/斤。豫北糧點出庫價在一等糧1.2-1.21元/斤,粉廠收購價在1.195-1.22元/斤。開封一家縣級粉廠收購價1.22元/斤。河南、山東、河北粉廠跑河南來搶糧,再加上豫南部分地區託市開秤,越搶價位越高,越漲越不出,形成了惡性循環。才出現了開頭文中的現狀。
02
市場上真的沒有糧源了嗎?
其實不然,通過調研走訪,了解到農戶手裡的餘糧數量高於往年,約20-30%左右,但近期無出售意願,主要是怕今冬新冠疫情捲土重來,封城封村,出現年初糧食短暫供應緊張的局面。基層糧販從新麥下來後,一直在邊收邊走,因資金和倉儲條件受限,未做長期庫存打算,託市預案下來前已將所收糧食走的差不多。倉儲條件好,資金雄厚的大糧販手裡糧源數量較多,一部分已燻倉等後市,一部分擠牙膏式的參與這次漲價大潮。
託市政策的啟動,飼料企業小麥的替代,使粉廠開始產生恐慌心理,豬都開始給人搶食了,擔心後期市場糧源供應緊張。當然也不排除個別粉廠有故意調高價格,延緩託市收購進度和數量的嫌疑,畢竟託市收購數量對後期市場糧源價格有最直接的影響。但是更多的粉廠應該是無奈漲價,目前粉廠開工率不足,麩皮下跌,好多粉廠戲言賣麵粉不如賣小麥效益好,可以轉變業務思路了。
已開秤的託市庫點,庫內冷冷清清,沒有往年車水馬龍的賣糧大軍,豫南一託市啟動地市,一天所有轄區收購量不足往年一天一個庫點的數量,貿易商送糧不積極,惜售,等價心理嚴重。
最近新麥收購進度緩慢
同樣跟著現貨市場反應的還有強麥期貨,期貨市場的兩個基本職能是價格發現與規避風險。強麥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具有高度相關性,並且提前體現了現貨的價格走勢。今天強麥主力合約2009最高價位2594,成交數量也有大幅提高。
主力合約走勢
03
小麥究竟要瘋狂到什麼時候,是否會再創新高?
主要看通過國家政策調控後的玉米降溫幅度,另外就是國家近幾期託市拍賣糧的拍賣情況以及已啟動託市區域是否會叫停。但是瘋狂的背後也存在一定的風險,畢竟小麥市場糧源和國家儲備量還是很大,市場總會有回歸平靜和理智的時候,瘋狂的最終代價是需要有人來承擔的。
(作者:河南省糧油對外貿易有限公司 張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