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是我們都很熟悉的瓜類。。絲瓜的做法有很多,那麼,你知道絲瓜的做法大全嗎?絲瓜的做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來看看絲瓜的營養價值體現在哪吧。
絲瓜的基本概念
絲瓜(學名:Luffa cylindrica),珠江三角洲絲瓜特指八角瓜,是原產於印度的一種葫蘆科植物,又稱菜瓜,在東亞地區被廣泛種植。為葫蘆科攀援草本植物,絲瓜根系強大。莖蔓性,五稜、綠色、主蔓和側蔓生長都繁茂,莖節具分枝卷鬚,易生不定根。中國內外均有分布和栽培。果為夏季蔬菜,所含各類營養在瓜類食物中較高,所含皂甙類物質、絲瓜苦味質、黏液質、木膠、瓜氨酸、木聚糖和幹擾素等物質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成熟時裡面的網狀纖維稱絲瓜絡,可代替海綿用作洗刷灶具及家具。不可生吃,還可供藥用,有清涼、利尿、活血、通經、解毒之效,還有抗過敏、美容之效。
食用價值
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及維生素B1、維生素C,還有皂甙、植物粘液、木糖膠、絲瓜苦味質、瓜氨酸等。每100克含蛋白質1.4~1.5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4.3~4.5克,粗纖維0.3~0.5克,灰分0.5克,鈣18~28毫克,磷39~45毫克,核黃素0.03~0.06毫克,尼克酸0.3~0.5毫克。抗壞血酸5~8毫克。
絲瓜果實含三萜皂甙成分:絲瓜甙(lycyoside)A、F、J、K、L、M,(3-o-β-D-hlucopyranosyl hederagenin),3-O-β-D-吡喃葡萄糖基齊墩果酸(3-O-β-D-glucopyranosyloleanolic acid),還含丙二酸(malonic acid)、枸櫞酸(citric acid)等脂肪酸,瓜氨酸(citrulline)等。此外,在絲組織培養液中還提取取一種具抗過敏活性物質瀉根醇酸(bryonolicacid)。
絲瓜中含的維生素B1防止皮膚老化,維生素C能增白皮膚等成分,能保護皮膚、消除斑塊,使皮膚潔白、細嫩。故絲瓜汁有「美人水」之稱。
絲瓜炒肉片
原料:絲瓜300G、幹辣椒3個、豬梅花肉150G、蒜頭1個、生抽少許、白酒少許、薑絲、鹽、白椒粉少許、水澱粉2湯匙、油3勺。
做法
1、豬肉切片,加入少許鹽,醬油,白酒,水澱粉拌勻,醃製半小時以上。
2、絲瓜切滾刀塊。幹辣椒剪段去籽。
3、鍋內加入3勺油,熱後滑入豬肉片炒至變色,撈出濾油待用。
4、鍋內留1/2勺底油,按順序依次放入拍扁的蒜頭,薑絲,辣椒,蒜頭變色後,放入絲瓜,加少許鹽,炒至絲瓜出水斷生,撒少許白胡椒粉,加入炒好的肉片,拌勻後勾芡起鍋。
蒜蓉粉絲蒸絲瓜
原料:嫩絲瓜2根,粉絲1小把,蒜末、薑末少許,蒸魚豉油1大勺,鹽少許。
做法
1、粉絲用溫水泡軟後放入開水中焯一下,大概30秒左右撈出, (也可以不泡發直接焯,就是要焯時間長一點,大概2分鐘左右撈出),將撈出的粉絲均勻的鋪在盤子底部。
2、絲瓜洗乾淨,去皮,斜切成2釐米左右的厚段,均勻的擺在粉絲上面。
3、放入蒸鍋,水開後蒸5分鐘左右。
4、5分鐘後,關火,打開蒸鍋蓋子,加入1大勺蒸魚豉油(如果實在買不到蒸魚豉油,可以用2/3勺生抽+1/3勺美極鮮代替,不過味道要遜色一些)。
5、另起油鍋,燒熱2勺油,將蒜末、薑末和少許鹽一起放入,炒至微黃色關火(由於蒸魚豉油已經是鹹的了,鹽一定要少放,口淡的甚至可以不放)。
6、將熱油和蒜末一起澆到絲瓜和粉絲上,再中火蒸5分鐘即可。
三菇燴絲瓜
主料:絲瓜。
輔料:雞腿菇、香菇、草菇、蒜、蔥。
調料:鹽、味精、胡椒粉、香油、白糖。
烹製方法
1、將絲瓜去皮切塊,加少許鹽醃製片刻,再過油翻炒,衝入適量清水略煮撈出備用;
2、坐鍋點火倒油,下蒜片、蔥末爆香,加入雞腿菇、香菇、草菇翻炒,將絲瓜放入,燴幾分鐘,調入鹽、白糖、胡椒粉、水澱粉勾芡,淋香油出鍋即可。
清淡爽口,營養豐富。
桃仁絲瓜
主料:絲瓜、核桃仁。
調料:姜、精鹽、料酒、雞湯、澱粉、雞精、花生油
烹製方法
1、將核桃仁用開水泡後剝去皮洗淨待用;
2、將絲瓜去老皮,切成4釐米長段;
3、坐鍋點火放入油,油溫4成熱時,核桃仁、絲瓜滑透後,瀝乾油;
4、鍋內留餘油,油熱放入薑末出香味,核桃仁、絲瓜、料酒、鹽翻炒均勻後用水澱粉勾薄芡,淋入雞油即可。
此菜色白綠相間,形色俱佳,香甜可口,十分誘人。
絲瓜蝦仁餃子做法
肉餡加入少許鹽,分次加水,用筷子以同一方向把水打入肉餡內。
加入醬油拌勻,再分別加入姜泥、白胡椒粉、十三香和鹽攪拌均勻。
最後加入香油,攪拌均勻。
蓋上保鮮膜放冰箱冷藏備用。
大蝦剝掉外殼去除蝦線。
切成丁狀。
絲瓜去皮切成丁狀。
蔥切成蔥花。
把以上三種原料倒入肉餡中,並先將適量香油淋在絲瓜丁上輕輕拌勻。
然後再與其它餡料拌勻,餃子餡就做好了。
用餃子皮和餡料包成餃子。
鍋內放入水,大火煮至沸騰後,下入餃子,煮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