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家長都比較關注孩子的成長,尤其是發育期的孩子,家長會特別在意孩子的成長。有沒有營養不良,有沒有缺乏微量元素,脊柱有沒有長歪等等。有不少家長也會發現孩子有點脊柱側彎,又是諮詢醫生,又是網上尋找解決辦法。
可以理解家長的迫切心情,但是脊柱側彎真不是網上看到一些瑜伽教你的動作,讓孩子學著做就能練好的。這篇文章就給家長著重講一下哪些動作不適合去矯正脊柱側彎。
什麼是脊柱側彎
脊柱側彎是指脊柱的側向彎曲,伴有胸部扭曲和矢狀面的毛病。脊柱側彎這一詞源於古希臘,意為脊柱扭曲,從矢狀面看,胸背部變得較為扁平,腰部彎弧減低。從冠狀面看,脊柱側彎同時伴有椎體旋轉,通常這些相對的彎弧會相互代償,以維持身體平衡。
脊柱側彎的成因
遺傳傾向,脊椎與脊髓生長不協調,引起的脊椎不對稱生長和中樞神經系統改變。
先天性的脊柱側彎很少,大多是生長發育時期的不良習慣造成,比如蹺二郎腿坐著、身體倚靠在牆上、稍息站姿(把重心放在一條腿上)。
9~12歲是脊柱側彎的高發年齡,尤其是女孩。流行病學統計發病率是1%~2%,國外通常的做法是主動篩查,有專業的骨科醫生到學校體檢,用測量儀檢查孩子背部,如果背部傾斜角度超過5度就高度懷疑脊柱側彎。
脊柱側彎的長期危害
1、導致通氣障礙
胸腔骨性結構的改變常導致呼吸肌發育較差,收縮力減弱,膈肌活動幅度減小,導致通氣功能的機械性力學改變。胸腔骨性結構改變使胸腔容積縮小,肺實質受到壓迫,氣道也常彎曲受壓。這些病理改變均可導致脊柱側彎的人通氣障礙。
2、影響脊柱運動功能
青少年時期發生脊柱側彎,會逐漸加重曲度,畸形嚴重時不僅會造成身體外觀異常、脊柱運功能障礙,還會影響孩子身心發展。
3、嚴重脊柱側彎,造成脊柱、骨盆以及下肢失衡,影響動作協調,降低生活質量,影響青少年健康發育。
4、繼發脊柱一系列疾病:頸椎病、骨關節病、椎管狹窄、大腦供血障礙以及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內分泌紊亂、心肺功能異常等。
脊柱側彎不適合做的動作
1、避免屈曲胸廓
在篩查脊柱側彎時,通常會囑咐被測試者前彎軀幹,檢查背部旋轉的幅度,如果我們留心就會發現前俯時背部的旋轉幅度增加,這是由於脊柱側彎時脊柱的旋轉中心位置改變了,當脊柱側彎超過25度時,背部旋轉就會加劇,所以脊柱側彎的人如果經常做仰臥起坐就會增加背部旋轉的幅度,加劇脊柱側彎。
2、不做後伸軀幹運動
側彎頂錐的錐骨前端較後部較長,另胸椎前面,整體較後面微長。椎體後邊的骨骼因此比前邊承受較大的壓力,如果經常做後伸運動,增加脊柱後面的壓力,則有可能加劇椎骨前後承受壓力的差異,加劇平背和脊柱側彎。
我還看到一篇文章,醫生說做小飛燕可以治療脊柱側彎。脊柱側彎本身是三維角度發生了旋轉,就算認為脊柱只是左右肌力不均衡,做小飛燕的動作是讓整個軀幹後伸,兩側肌肉都在發力,也只是讓強的肌肉發力更多,弱的一側還是更弱,怎麼可能起到矯正效果呢?
3、禁做旋轉軀幹動作
脊柱側彎是三維的脊柱畸形,受影響的脊柱除了側彎外,全都出現旋轉,當背部向右側凸和腰部向左側凸時。將軀幹向右旋轉會加劇背部的側凸,但減低腰部的側凸。相反,左轉軀幹會減低右側背部的隆凸,但加劇腰部的側凸。所以,脊柱側彎不應該經常做旋轉軀幹的運動。
4、不做側屈運動
脊柱側彎可呈c型,也可呈s形,影響胸背和腰部,當脊柱側彎成反s形時,胸背部向右邊側凸,而腰部向左邊側凸,向右邊側屈軀幹的運動,會減低右邊胸背部的側凸,但會加劇左邊的腰突。相反將軀幹向左側屈會減低腰部的彎弧,但會加劇胸背部的側彎。
練瑜伽能治脊柱側彎嗎
瑜伽並不能治療脊柱側彎。從剛剛舉例的脊柱側彎禁止動作也可以看出很多都是瑜伽動作。瑜伽能增加關節柔韌度肌力和協調性,但瑜伽有很多伸展和扭轉脊柱的運動,這會讓脊柱側彎惡化,必須避免這些動作,並且避免做倒立,鋤立式、肩立等動作,在做肩立運動時,下半身的重量會施加於扭曲的脊柱上,對脊柱側彎毫無益處。
總結
脊柱側彎本身是一個很複雜的體態,雖然都有脊柱側彎,但每一個人的成因,或者呈現的側彎形態未必相同,這需要經過嚴謹的評估,給出針對性的治療方案,而並非看某些文章教給你幾個動作治療脊柱側彎就能練好的。因為他們沒有對你進行精準的評估!無評估,不康復,所以脊柱側彎一定要去找專業人士,做相應的評估再進行運動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