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太平天國運動是歷史上少有的農民戰爭,它創造了幾個「最」,比如它是首次利用西方宗教發動的起義,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南方興起而波及全國的農民戰爭,它的規模在世界歷史上也是空前的,還有它也是首次遭遇中外勢力共同鎮壓的農民起義。它就像一面旗幟,給當時那些想造反但又不敢造反人的勇氣,其中,「昇平天國」政權就是跟班之一。
這個政權跟一個叫朱洪英的天地會首領有關。朱洪英又叫朱洪音、朱勝紅或朱世雄,他的出生地有說是湖南東安祿埠頭,有說是湖南耒陽,根據《湖南通志》等典籍的記載多有出入,目前還不好判斷。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他對桂北非常熟悉。
關於他的身世,史料記載並不多,他可能出生於一個商人家庭,為了生計要奔走他鄉,經常遊走於湖南、廣西之間,這也讓他開闊了眼界,結識了盤踞於湘桂邊界的天地會頭目雷再浩、李沉發等人,受到了天地會「劫富濟貧」等思想的影響,便加入了天地會。為了製造影響力,他自稱明朝皇室後裔,改名為朱洪音,並把「朱洪音」三個字,化作「莊烈死,莫奪紫,共水流,立日兩」的讖語,這在群眾中有強大的號召力。
朱洪英經常在湘桂之間遊走,對這裡統治黑暗也見得多了,深知底層老百姓的痛苦與訴求,於是走到他們之間進行暗中聯絡,籠絡人心。當時桂北一帶已有小規模的農民起義,不過都是小打小鬧,不成氣候。而且灌陽、恭城、臨桂、永福、富川等縣城已出現零星的天地會組織,他們一般稱為「堂」,小的幾百人,大的幾千人,當時擔任廣西軍營總理糧臺嚴正基向清政府寫了一份報告《論粵西賊情兵事始末》,對這種情況進行了詳細描述。
朱洪英來了之後,憑藉著出色的組織能力,把這些造反勢力聯合起來,另外還整合當地「婦女組織」、少數民族等力量,人數達到了三、四萬人。在這個過程中,朱洪英還結識了重要戰友胡有祿。終於,在鹹豐二年(1852年)也就是太平天國起義的第二年,朱洪英領導的農民起義正式爆發。兩年之後,他們在灌陽建立了「昇平天國」政權,朱洪英稱為鎮南王,胡有祿稱為定南王。「昇平天國」政權共存續8年,其中還有一部分人被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收編了。
朱洪英領導的農民軍和一般的農民起義都是一樣的「套路」,聚眾攻克城池之後,殺死當地貪官汙吏,然後開倉放糧,分發戰利品,所以受到群眾的熱烈擁護,起義軍連克平樂、恭城、永明、藍山、臨武、嘉禾、寧遠、東安、全州、灌陽等縣城,一時銳不可當,弄得清政府不得不整合湘、桂、粵三地力量聯合鎮壓。
朱洪英、胡有祿覺得自己的力量還不夠與清政府對抗,於是應太平天國西徵軍羅大綱的邀請,他們準備率部隊在湖南境內會師,夾擊湘軍。不過定南王胡有祿在東安縣城突圍時,在桐子山口被俘,不久被押往長沙處死,這支部隊終沒能與太平天國西徵軍匯合。一年之後,朱洪英也在湖南永明縣不幸被俘遇害。
朱洪英、胡有祿死後,這支起義軍仍沒有解散,昇平天國的骨幹陳永秀繼續領導餘部進行鬥爭,不過後來由於內部不合,又出現叛徒,導致起義最終失敗。他們一部分被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部隊收編了。現在灌陽初中校園內還有昇平天國的遺蹟,殘存一座房子,一段石橋和一段圍牆。後世有人戲稱昇平天國是山寨版的太平天國,你們怎麼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