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0年很特殊,因為它是新千年又一個十年的開始。2020年又如此的不平凡,我們經歷了離別的痛苦和悲傷,但更見證了逆行的堅定和偉大,體會到了相互扶持的溫暖與感動。
在這場全世界都在經歷的疫情中,不僅普通人之間,各個國家和來自不同國家的人民之間,也在需要幫助時,向彼此伸出援手,相互支援。你還記得的那些國際間相互支援、共同抗疫,讓你有點兒暖的瞬間嗎?
寫在防疫物資上的詩
疫情之初,許多國家的防疫物資都出現告急的情況,即便如此,大家也是盡己所能相互幫助。中國和近鄰日本馳援彼此的物資上,就用詩詞寫出了共同抗疫、守望相助的情誼。
日本漢語水平考試HSK事務局捐贈的抗疫物資。(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2月份,日本馳援中國各地的物資均貼上優美的贈語。「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豈曰無衣 與子同裳」、「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這些意境深遠、祝福綿長的古文詩句,溫暖了很多中國民眾的心。
日本醫藥 NPO 法人仁心會/日本湖北總商會HuobiGlobal/株式會社 Incuba Alpha聯合捐贈的抗疫物資。(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而在中國給日本各地送去的防疫物資上也同樣以詩達意,成為中日兩國交往一段佳話。「滿載一船明月,平鋪千裡秋江」、「天台立本情無隔,一樹花開兩地芳」、「一衣帶水,源遠流長;隔海相望,櫻花滿開;眾志成城,戰役必勝」、「木瓜瓊琚,永以為好」……為同樣身處疫情中的日本人民加油鼓勁。
3月15日,瀋陽海關工作人員檢查捐贈給日本的防疫物資。(圖片來源:新華社)
寄情於詩,患難與共,攜手抗疫,這份充滿詩意的情誼,特別暖!
風雨同行的「鐵桿朋友」
3月15日,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並表示「我們唯一的希望就是中國」。中國網友在看到武契奇的求援視頻後,紛紛表達對塞爾維亞的支持,有想去塞爾維亞旅遊的,還有打算買塞爾維亞商品的,更有不少網民要向塞爾維亞捐款。
3月15日,塞爾維亞就收到了中國捐助的一批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這是塞爾維亞收到的第一批來自國外的疫情防控物資援助。
當地時間3月21日晚,中國援助塞爾維亞抗疫醫療專家組一行6人抵達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尼古拉·特斯拉機場,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親自前來迎接,並分別在塞爾維亞國旗和中國五星紅旗上獻上滿懷情意的一吻。
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迎接中國援助塞爾維亞抗疫醫療專家組。(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3月22日,第二架載有醫療援助物資的空客A320從上海起飛,抵達塞爾維亞。5月份,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再派出3名專家接力援助塞爾維亞。
德約科維奇感謝中國。(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塞爾維亞網球名將德約科維奇3月時對中國向塞爾維亞提供抗疫物資、派遣醫療團隊和分享抗疫經驗的做法表示感謝,說這體現了兩國「全天候」友誼,「(中塞)兩國的友誼不僅體現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時期,歷史上,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中國也)一直和我們在一起。中國不僅提供了物資和裝備,還分享了他們的經驗,這對我們來說十分重要。我看到他們的醫療團隊幾天前抵達(塞爾維亞),帶來了他們如何度過這段困難時期的經驗」。
蒙古國的羊來啦!
把時間撥回到2020年2月27日,在我國疫情防控最緊要的關頭,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作為首位逆行訪華的外國領導人,送來鄰裡間的溫暖:捐贈3萬隻羊支持我國抗疫。
11月20日,蒙古國捐贈羊接車分發儀式現場。(圖片來源:新華社)
據悉,3萬隻羊對於蒙古國並不是一個小數目,這些羊都是蒙古國人民自願捐贈的,希望能夠為中國抗擊疫情表達他們強烈的支持。正如蒙古國駐華大使圖布辛·巴德爾勒所說,3萬隻羊代表著蒙古國人民的真心誠意。
蒙古國捐贈的羊來啦!(圖片來源:新華社)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作為近鄰,蒙古國對於中國的幫助,我們銘記在心。為了幫助我們的鄰居抗擊疫情,我國也陸續向蒙古國支援了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各類防疫物資。近來,蒙古國新冠肺炎疫情出現新的變化,中國外交部緊急調配126104件/支核酸檢測儀器和試劑,總價值近400萬元。從11月28日至30日,所有物資陸續抵達二連浩特口岸。
12月15日,載著湖北省捐贈蒙古國防疫物資的車輛從二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通關。(圖片來源:新華社)
患難見真情,兩個鄰國山水相連、守望相助、同舟共濟,這份實實在在的情誼,特別暖!
義大利的社區響起了中國國歌
3月14日晚,義大利羅馬一個小區裡突然響起了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伴隨著國歌激昂的旋律還有人大聲高喊「Grazie Cina!」(感謝中國),街道兩旁的居民也紛紛鼓掌。
除了唱歌,一位來自義大利那不勒斯名叫Aurora的小女孩還畫了一幅畫表達對中國醫生們的感謝。她說:「這幅畫獻給護士、醫生和那些從中國來幫助我們的人,希望身處抗疫第一線的你們能夠看到。」
一位來自義大利那不勒斯名叫Aurora的小女孩還畫了一幅畫表達對中國醫生們的感謝。(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義大利駐華大使方瀾意說:「中國發生疫情後,大多數在華義大利人選擇留在中國、留在武漢。當時義大利派出3架貨機為武漢送去醫療物資,義大利很高興能幫上忙。」
3月份時中國已經基本控制住了早前在國內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但病毒在歐洲的急劇擴散,而義大利卻是歐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3月12日中國醫療專家組攜31噸醫療物資從上海直飛羅馬。
3月18日,在義大利帕多瓦,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與當地醫生合影。(圖片來源:新華社)
羅馬市長維爾吉尼婭·拉吉說:「中國此前經歷了一段艱難的時光,現在義大利也處於同樣的艱難時刻,但在最需要的時候中意兩國總能互相扶持!我想向中國朋友發出邀請,疫情結束後,歡迎來到羅馬,我們會更熱情地招待你們!」
有義大利網友表示「讓我們不要忘記,當這一切結束時,是誰幫助了我們」「想到中國醫生冒著生命危險來幫助我們,我很感動」……
無懼困難 在戰火與疫情中逆行
新冠疫情在伊拉克暴發,使這原本就飽經戰亂創傷、醫療體系薄弱的國家雪上加霜,全國防控形勢嚴峻。3月7日中國醫療專家抵達巴格達,在那裡專家組面臨著戰火與疫情雙重考驗,甚至遭遇過流彈襲擊。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專家組在伊抗疫50天,為當地帶去了寶貴經驗,是當時在海外工作時間最長的一支隊伍。不僅如此,專家組還建成了中方為海外援建的首個核酸檢測實驗室,並通過數次國內調運、反覆組裝調試,建成了伊放射科醫生眼中「伊拉克最好的CT檢查室」。
10月12日,在伊拉克巴格達新冠病毒康復中心,影像科醫生穆罕默德·阿卜杜勒-海珊博士(右)和CT操作員哈南·賈邁勒在中國援建的CT檢查室內分析影像。(圖片來源:新華社)
伊拉克巴格達新冠病毒康復中心,中心負責人拉菲德·沙克爾說:「中國援助的CT、移動X光機、可攜式超聲波設備等對挽救生命、服務伊拉克民眾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對中國的支持表示感激。」
11月8日,在伊拉克巴格達,工作人員在中國援建伊拉克抗擊新冠疫情的核酸檢測實驗室裡檢測樣本。 (圖片來源:新華社)
伊中友好協會主席魯拜伊說:「今天我們一定要感謝中國,他們不僅為伊拉克人帶來了援助,更是在保護整個世界。」
伊拉克衛生部長哈桑·塔米米表示,伊拉克疫情得到控制,中國功不可沒。(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近日在歐美和中東多國面臨第二波疫情考驗時,伊拉克的疫情卻出現了顯著好轉。伊拉克衛生部長哈桑·塔米米表示,中國的大力援助是伊拉克抗疫工作取得階段進展的重要原因,中國援建的核酸實驗室功不可沒,貢獻了上萬的檢測量,成為疫情檢測的中心,也是目前伊拉克最權威的實驗室之一。
【結語】
隨著疫情的蔓延,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打贏這場「抗疫」之戰,不是個別國家的事,而是全人類共同的挑戰,需要世界各國政府與人民團結一心,共克時艱。在這場疫情之中,世界各國唯有砥礪同行,攜手共進,方能驅散疫情的陰霾。全球抗疫,無問西東!
編輯:高冠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