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的危害
1、近視除了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不便之外,還有可能引起一系列的併發症,包括眼睛的角膜、鞏膜病變、晶體病變、玻璃體病變、黃斑區脈絡、青光眼等,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失明,危害極大。
2、近視導致學習效率下降,易引起視疲勞,嚴重時會伴有頭痛、眼痛等症狀,嚴重影響學業和身體健康。
3、近視導致視物模糊,影響出行安全,妨礙正常生活。
4、影響形象,導致眼球過分突出,眼眶塌陷,眼肌肉萎縮,瞳孔變小, 失去精神和光澤。
5、在我國,飛行、航海、醫學均對視力有嚴格要求,而且近視人群在擇業、參軍等均受到限制。
假性近視積極治療的意義
假性近視又稱調節痙攣性近視,屬功能性眼部疾病,中醫稱為能近怯遠症。可由先天不足,習慣不良,勞瞻竭視等所致。是指因在長期看近處物體時,由於使用調節的程度過強和持續的時間太長,在進行長時間的讀寫後轉為看遠時,不能很快把調節放鬆,即調節反應時間較正常者延長,臨床表現為遠視力下降,視遠物模糊,視力低於正常值,經休息調理和(或)使用麻痺劑鬆弛調節後,視力可恢復正常值並排除眼部器質性病變和(或)藥物影響所致近視者。
少年兒童正處於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眼球的發育與成年人不同,青少年兒童的眼球有很強的可塑性以及自我修復的能力。青少年兒童出現假性近視症狀後,如果採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方法,視力是可以恢復正常的。
假性近視的中醫治療
中醫對近視的記載首見於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稱之為「目不能遠視」,明代王肯堂《證治準繩》稱之為「能近怯遠證」,傅仁宇《審視瑤函》稱「近覷」,直到清·黃庭鏡《目經大成》始稱近視。中醫對近視的病因病機論述頗豐,《黃帝內經》中認為五臟六腑之精皆上注於目,「目得血而能視」,「久視傷血」,目失血養則視力下降。《諸病源候論》認為本證「目不能遠視者,由目為肝之外候,臟腑之精華,若勞傷臟腑,肝氣不足,兼受風邪,使精華之衰弱,故不能遠視」。《玉機微義》、《備急千金要方》等列出不少治療近視的處方,都以滋腎水,補肝血為主。
綜上所述,近視的病因病機為先天肝腎不足,元氣虧損,或後天失於調攝,勞目過度,或經脈不通,淤血阻絡而新血不達,目失所養致使玄府受損而神光不能發越,造成視遠不能,其治法多以補益肝腎,疏通經絡,調理氣血為主。
中醫推拿治療近視效果顯著,濟南市按摩醫院結合全身的辯證狀態,採取不同的推拿手法,選取對症的穴位,同時可配合耳穴壓豆等其他中醫療法,以促進周圍的血液循環,有利於孩子的視力改善且長期的保持下去。
來源:濟南市按摩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