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尹克雪
圖:來自網絡
在豐縣東南三十五裡餘,有一座華山。九裡十八彎的大沙河在華山前劃了一個圓弧後,急急忙忙地流入了東北方向的微山湖。
在華山與嵐山之間,有一道二丈多深,東西橫貫一千餘米的溝,人們都叫它「秦溝」,說來,它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傳說呢。
公元219年,秦始皇西出鹹陽乘金鑾向東巡行,而行至於豐縣華山境內,只見大河水滾滾向東北方向流去,萬頃沃野一馬平川,山上松柏鬱鬱蔥蔥,路邊野花燦爛,白雲環繞著整個華山,一片祥興瑞氣。
當時,有會觀星像的謀士說,豐縣東南華山境內將有帝王降世。華山以北,在今後的幾年,會有頭戴烏紗帽,身穿龍袍的文武官員,在朝裡出現。秦始皇聽後火冒三丈,下令把豐縣挖地三尺,搬山填河,意欲破壞這裡的風水。
他命人在豐城的四周和豐縣衙門前,築起高臺,並在其下埋上寶劍及丹砂,以斬斷王氣。並下令凡一歲內的新生男嬰全部殺掉。後又派兵幾千餘人,在華山至嵐山之間,深挖一條二丈餘深東西大溝,以絕後患。
「秦溝」歷經風雲變幻,滄海桑田,兵荒戰亂,至今依然存在。這條溝雖不算太深,卻十分明顯,一直沿襲至今,當地的百姓還依然稱這條溝為秦溝,歷史上,曾被名人志士稱為華山八大景之一。
後來,豐生沛養的布衣皇帝劉邦和起義軍揭竿而起,把秦始皇趕下了臺,自己坐皇帝,建立了漢朝,歷史上稱他為漢高祖。漢朝前後傳承了426年,誕生了26位皇帝。
隨後,劉邦的後裔,漢劉備建立蜀國傳二帝,劉邦後裔豐縣人劉知遠,五代時建立後漢傳二帝,劉王朝共483年,傳30個皇帝。劉邦後代劉裕,南北朝時建立宋王朝,59年傳8個皇帝。
劉氏共統治中國五四二年,傳三十八位皇帝。幾百年來,豐縣閣老將相,狀元進士,王侯尚書遍豐縣。漢朝在國內,在國際社會上,甚至在中國歷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是漢族漢人的奠基石,是豐縣人民的驕傲。
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華山更以嶄新的姿態,迎接新時代的大挑戰。不僅風景優美,人文景觀更加秀人,華山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大沙河兩岸人民盡情放聲歌唱,平原千裡流光溢彩,萬頃果園飄香遠方…。
目前,華山整個街市路面寬廣平坦,樓房矗立,車水馬龍,店鋪琳琅,商賈雲集,人們文明禮貌經商,和氣致祥。已被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為改革示範模範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