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解剖:肩袖肌群-瑜伽開肩,手臂舉不起來,肩部不穩定,肩胛骨疼痛,肩周炎,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肩甲下肌一定不要忽略

2021-02-08 瑜伽食光

今天我們分享的是肩袖肌群。

主要的功能是讓肱骨更好地穩定在關節盂當中來穩定肩關節,同時也是肩膀的旋轉肌群,對肩周炎的治療有非常重要的參考作用。

點擊圖片掃描二維碼進入視頻講解

肩關節是人體活動最大的一個關節,也是結構最不穩定的一個關節,肩膀的外展和肱骨的抬升都需要肩袖肌群穩定肩胛骨。

肩袖肌群包含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和肩甲下肌。分別來看一下這四塊肌肉,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位於肩胛骨的後側,肩胛下肌位於肩胛骨的前側。

我們先來看下解剖。

岡上肌起於肩胛骨岡上窩,止於肱骨大結節上部。岡下肌起於肩胛骨岡下窩,止於肱骨大結節中部。小圓肌起於肩胛骨外側緣的背面,止於肱骨大結節的下部。肩胛下肌起於肩胛下窩,止於肱骨小結節。

岡上肌主要功能使手臂外展。

岡下肌、小圓肌主要功能是手臂外旋

岡下肌、小圓肌,水平外展。

肩胛下肌主要功能手臂外展

手臂內旋。

手臂內旋2

岡上肌的激痛點,見下圖

岡下肌激痛點,見下圖

小圓肌激痛點,見下圖

肩胛下肌激痛點,見下圖,這塊肌肉出現問題,當手向後背的時候會出現肩膀周圍的劇烈疼痛。

岡上肌的拮抗肌是胸大肌、肱三頭肌長頭、背闊肌,協同肌是三角肌中束,肱二頭肌長頭。

岡下肌拮抗肌是胸大肌、三角肌前束、肩胛下肌、背闊肌,協同肌是三角肌後束和小圓肌。

肩胛下肌的協同肌是胸大肌、三角肌前束、背闊肌。拮抗肌是岡下肌、小圓肌、三角肌後束。

戰士二式可以很好的收縮岡上肌讓手臂平舉

鷹式手臂可以很好的伸展岡上肌。

在完整的牛面式中,上方的手臂收縮岡下肌、伸展肩胛下肌,下方的手臂收縮肩胛下肌,伸展岡下肌。

肩膀的活動需要三個關節的配合,盂肱關節、肩胛胸廓關節和肩鎖關節。

收縮盂肱關節上的岡上肌,肩關節外展約30度,外展幅度加大之後,岡上肌所提供的外展功能漸漸由三角肌取代,三角肌可以使外展動作維持在大約120度,最後由斜方肌向外轉動肩胛骨來完成肩膀外展動作。

肩峰下囊是一個充滿液體的袋狀構造,能夠輔助肩旋轉肌群在肩峰下滑行,當肩峰下囊受肱骨大結節和肩縫壓迫時,就會產生撞擊問題造成肩膀疼痛。

收縮岡下肌,並向外轉動肱股可以將肱骨大結節帶離肩峰,而收縮肱三頭肌的長頭可將肩峰往身體中心轉動,從而轉離肱骨大結節。

收縮這兩條肌肉可以在肩峰與大結節之間騰出空間避免肩峰下囊受到撞擊。

瑜伽體位中凡是雙臂高舉過頭的動作都要收縮這些肌肉以便外旋肱骨和肩胛骨。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祝大家吃好睡好心情好,您的點讚會點亮我心中的一顆星~

添加微信號:894060842(海鷗老師),獲取更多健康變美的小知識去做,就會改變,更多優秀成長文推薦,點擊連結,去汲取更多的能量吧

相關焦點

  • 岡下肌和小圓肌的作用和檢查
    附著點 岡下肌一端附著於岡下窩,一端附著於肱骨大結節中部;小圓肌一端附著於肩胛骨外側緣,一端附著於肱骨大結節下部。作用 1.岡下肌是肱骨外旋肌,和3個兄弟(岡上肌、小圓肌、肩胛下肌)共同固定肱骨頭於肩胛骨關節盂。 2.小圓肌作用同岡下肌。
  • 岡下肌、小圓肌
    肩胛骨外上側緣  肱骨大結節1 肩胛上神經2 腋神經3 C5-C6       岡下肌、小圓肌是組成肩袖的四塊肌之兩塊。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和肩胛下肌作為一個整體的功能是把肱骨頭穩定在關節窩內。手臂運動到不同位置時,每塊肌都對操縱肱骨頭的運動方向發揮其特定作用。特別是岡下肌與小圓肌一起可使肱骨頭向後就位於關節窩內,並防止肱骨頭撞擊肩胛骨的喙突。        岡下肌是肩關節最有力的外旋肌之一,對上肢「預加載」後伸和外旋以利肩關節運動是必不可少的,如過頭投擲和擊打運動。在適量強烈運動的持續或減速階段,也會離心性調用岡下肌減慢上肢的運動。
  • 肩胛區疼痛的元兇,肩外旋受限的重要因素,岡下肌如何避免損傷?
    它與岡上肌、小圓肌、肩胛下肌共同組成了盂肱關節的動態穩定結構,當手臂上舉時岡下肌擠壓肱骨頭並將肱骨頭向下拉。當手臂外展120°- 150°時岡下肌比岡上肌更活躍,所以當手臂過度上舉時岡下肌常受激惹。岡下肌損傷是肩痛的常見原因岡下肌損傷的主要症狀是肩痛或肩臂痛,疼痛會傳遞到肱二頭肌,甚至有時疼痛還會沿著上臂、前臂向下傳遞到手部拇指一側,當手臂外旋時疼痛可能會加重。
  • 肩痛不一定是五十肩!!認識岡上肌激痛點
    岡上肌是旋轉肌的一部分,旋轉肌主要有四條: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肩胛下肌。岡上肌解剖位置:岡上肌(musculi supraspinatus)起於岡上窩,向外行經喙肩弓之下,以扁闊之腱止於大結節最上部小骨面,且與關節囊緊密結合形成肩袖的頂和肩峰下囊的底。因此,它是肩峰下區極其重要的內容之一。也是肩部容易出現問題的常見部位,最終發生肩關節功能紊亂。
  • 【解剖基礎】詳解「小圓肌與岡下肌」
    而岡下肌一旦出現問題有一個特點,非常值得我們注意——雖然岡下肌解剖位置位於肩背部後方但是它的激痛點區域卻更多的表現為「肩前痛」而岡下肌的損傷常常是由一些特殊的動作模式引發比如上肢突然過度外展內旋舉個例子就是一些球類的扣殺動作▼▼▼▼
  • 臨床康復:肩痛不一定是五十肩!!認識岡上肌激痛點
    岡上肌是旋轉肌的一部分,旋轉肌主要有四條: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肩胛下肌。岡上肌解剖位置:岡上肌(musculi supraspinatus)起於岡上窩,向外行經喙肩弓之下,以扁闊之腱止於大結節最上部小骨面,且與關節囊緊密結合形成肩袖的頂和肩峰下囊的底。因此,它是肩峰下區極其重要的內容之一。也是肩部容易出現問題的常見部位,最終發生肩關節功能紊亂。
  • 體格檢查:岡上肌和岡下肌
    本文來源:鄭大解剖學岡上肌起始於肩胛骨的岡上窩,肌腱在喙突肩峰韌帶及肩峰下滑囊下面
  • 每日兩肌---岡下肌及小圓肌和大圓肌
    肩胛上切跡處該神經最易損傷,損傷後便顯出岡上肌和岡下肌無力,肩關節疼痛等症狀。4 損傷(1)岡下肌和小圓肌的扳機點也常因為急性或慢性的肌肉過度使用或外傷所造成(2)在岡下肌及小圓肌上的扳機點皆容易限制肩關節處的手臂內轉,且睡躺在患側會咋成不適。
  • 岡上肌與肩關節活動的解剖學分析
    岡上肌的小夥伴 出來混沒幾個朋友怎麼能行。岡上肌和岡下肌、小圓肌、肩胛下肌(圖片順序和文字順序一致)共同形成肩部核心肌群,即肩袖。其中有價值的結果還包括岡上肌的無力,肩峰下撞擊或肩胛上神經的損傷。【廣州醫科大學11月13日】針刀臨床技能進展(臨床+實操+解剖)系列研修班
  • 【HEART YOGA】肩袖肌群小知識
    因此肩袖肌群不但可以協助我們手臂動作,還可以控制肩關節的穩定度,在大角度的活動下協助肩關節韌帶的穩定。      這四條小肌肉圍繞著肩關節前方、上方、後方包裹著我們的肩關節,像套在關節上的袖套,所以被稱為「肩袖」。      這四條肌肉連接我們的肩胛骨和肱骨,幫助穩定肩關節協助上臂活動,但各自位置和功能略有差異。
  • 「每日一肌」岡上肌——「肩周炎」首要肌肉,廚師肩痛的前因後果
    、外展疼痛加重,且幅度受限疼痛弧明顯、空罐實驗陽性以及最後的觸診明確了是以岡上肌為首引發的肩部疼痛及活動受限問題在進行了短暫的、單獨的岡上肌處理之後肩部疼痛明顯減輕僅從這個命名,顯然難以給出答案但但是,一般以「肩部問題」、「肩周炎」來尋求幫助的客戶和患者多數至少有兩方面特徵一是疼痛——不疼肯定不來二是活動受限——
  • 圖文詳解「小圓肌與岡下肌」
    功能:使上臂在盂肱關節處外旋;在上臂運動時輔助將肱骨頭穩定在肩胛骨關節盂內;和岡上肌一同受肩胛上神經支配。來兩張超屌的動圖展示一下功能▼▼▼▼而岡下肌一旦出現問題有一個特點,非常值得我們注意——雖然岡下肌解剖位置位於肩背部後方但是它的激痛點區域卻更多的表現為「肩前痛」
  • 【乾貨】肩部疼痛分型,肩周炎還是肩袖損傷?肩部骨骼、肌肉動圖,詳細自檢和康復治療
    ,肩關節內旋約為0°-70°肩關節外旋:由三角肌(後部纖維)、小圓肌、岡下肌引發運動,肩關節外旋約為0°-90°肩袖又叫旋轉袖,是包繞在肱骨頭周圍的一組肌腱複合體,肱骨頭的前方為肩胛下肌腱,上方為岡上肌腱,後方為岡下肌腱和小圓肌腱,這些肌腱的運動導致肩關節旋內,旋外和上舉活動,但更重要的是,這些肌腱將肱骨頭穩定於肩胛盂上,對維持肩關節的穩定和肩關節活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 你不可忽略的肩袖肌群
    肩袖肌群,對多數人來說都是一個陌生的名字,即使是健身人群也不例外,健身從業者雖然知道但也未必就重視它,今天我就來簡單說說肩袖肌群。如上圖所示,肩袖肌群由四塊肌肉組成:肩胛骨前面的肩胛下肌、肩胛骨背面的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
  • 【專業乾貨】肩後疼痛小指麻,可能是岡下肌的同夥——小圓肌!
    多數上班人士經常會感覺頸部僵硬、肩膀疼痛,有時候坐久了之後肩膀不知道該如何放了;也有很多時候早上一覺醒來發現手臂抬不起來,並且會伴有手指發僵或發麻現象。🔹位置:岡下肌的下方。🔹起點:肩胛骨外側緣後面,肌束斜向外上,跨過肩關節後方🔹止點:肱骨大結節的下部。🔹作用:使肩關節旋外,內收。該肌受腋神經支配,它的功能為外旋,內收肱骨;與岡下肌協同使上臂外旋。
  • 肩部訓練經常感到酸痛?激活肩袖肌群是關鍵,3個動作幫你解決
    大多數人在上肢訓練過程中,尤其是肩部推舉以及肩外旋時,由於肩關節的不穩定,經常會發生肩峰撞擊現象,嚴重時會產生強烈的疼痛感,我在剛開始的肩部訓練也會出現這種情況,非常影響訓練心情。肩部推舉伴有酸痛感肩關節為什麼會失穩呢?那是因為大多數健身者忽略了肩關節最重要的肌群——肩袖肌群。
  • 肩袖損傷及肩周炎的檢查方法
    肩袖肌主要有幾塊肌肉組成:肩胛下肌、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肩關節力偶:肩胛下肌與岡下肌、小圓肌。撞擊症候群Neer徵:患者取坐位,檢查者穩住肩胛骨的同時,將患肩大幅前舉,導致大結節與肩峰相撞擊。是肩袖損傷的重要病因之一,尤其是岡上肌損傷往往伴有肩峰下撞擊徵陽性表現。(疼痛弧60°-120°)
  • 肩痛手麻,肩外旋無力,小圓肌損傷該如何應對和預防?
    說起小圓肌我們可能陌生,但小圓肌是大名鼎鼎的肩袖肌之一,與岡上肌、岡下肌、肩胛下肌一同構成了盂肱關節的動態穩定結構。但是因為小圓肌是岡下肌的輔助肌,與岡下肌有相同的功能,所以很多人都只知岡下肌而忽視小圓肌。
  • 說肌( 1 ) - 岡下肌
    肌肉解剖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說了,一位針灸醫生,如果「手無縛雞(肌)之力」,臨床就會經常碰壁。 岡下肌起於岡下窩,附著在肱骨大結節,我相信這些大家都知道的,再講這些起止點解剖就沒意思了,所以,解剖部分就忽略掉了。 岡下肌,他其實還有一位小弟,叫小圓肌。
  • 肩袖損傷的解剖分析、自查與康復訓練
    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和肩胛下肌四塊肌肉共同組成肩袖,它們的肌腱止於肱骨大、小結節把肩胛骨與肱骨相互連接,形狀相似於袖口把肱骨固定在盂窩,故名「肩袖」。 ,這些肌腱的運動導致肩關節旋內,旋外和上舉活動,但更重要的是,這些肌腱將肱骨頭穩定於肩胛盂上,對維持肩關節的穩定和肩關節活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