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流量不賺錢、高退出低留存,水滴的資本故事還能怎樣講?

2020-12-14 鐳射財經

一路野蠻生長的水滴公司,上市前曲線入股保險公司的舉措,遭遇來自監管層面的審慎考量,無人監管、非持牌經營、涉眾風險......成為懸掛在頭頂的達摩克斯之劍。

創立於2016年的水滴公司,今年以來對於盈利與融資的態度愈發重視。其創始人兼CEO沈鵬今年2月底表示,「未來一段時間資本市場會變得更冷,要麼我們加速實現公司盈利,要麼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艱難地融資,否則只有倒下!」

6個月後,水滴完成2.3億美元D輪融資,估值20億美元(131.58億元人民幣),投資方包括騰訊投資、IDG資本、光大五道口等。

來自資本市場的認可,並沒能改變水滴互助業務本身處於監管空白的尷尬境地。而試圖間接入股安心財險,獲得保險牌照,被曝出「最終沒有通過監管審批」。

水滴公司關於「交易流程還沒有走完」的回覆,沒能打消外界的疑慮。

畢竟,今年9月發布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徵求意見稿)》要求,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應由依法設立的保險機構開展。

目前來看,這家正在謀求上市的公司,迫切需要向外界證明其有能力跳出保險中介角色,描繪出「保險產品+保險科技」這一更性感的資本故事。

01

「會員數量龐大,涉眾風險不容忽視」

相互寶、水滴互助等網絡互助平臺會員數量龐大,屬於非持牌經營,涉眾風險不容忽視」,中國銀保監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局在《非法商業保險活動分析及對策建議研究》一文中這樣寫道。

工商信息顯示,該文發布當月,水滴公司旗下子公司北京縱情向前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成為北京通宇世紀科技有限公司唯一股東,後者正是安心財產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安心財險)第三大股東,持股11.284%。

曲線入股安心財險,使得水滴公司可坐擁保險中介牌照與網際網路保險牌照,但這一行動在最終監管審批環節卡住。

據《北京商報》報導,有知情人士透露,曲線入股「美夢」最終沒有通過監管審批。

除了監管對股權穿透管理外,知情人士透露,水滴公司的網絡互助業務或許也對其保險牌照的申請形成了一定掣肘——從近幾年的監管導向來看,監管部門不希望保險業務與網絡互助業務走得太近

究其原因,相較於水滴保險,除了監管主體不清晰外,易與商業保險相混淆、涉眾風險等,也是水滴互助一直被外界詬病的問題。

從兩者之間的宣傳語來看,水滴互助「花小錢,防大病」的口號,明顯要比水滴保險「嚴選好保險,不花冤枉錢」更像商業保險宣傳,也更容易誤導消費者。

同時,上千萬人參與、數以億計資金沉澱,是讓監管層面敏感的存在。

公開資料顯示,水滴互助目前已救助會員1.63萬人,劃撥救助款17.70億元。

根據水滴互助小程序,今年三季度劃撥互助金1.21億元,資金池剩餘金額為3.61億元,有效用戶1395萬人。

隨著網絡互助平臺用戶數量的增長,用戶發病率與社會整體水平一致,受助用戶與撥付資金也將上升,整體用戶需要分攤的費用不會降低。是否能留住用戶的現實問題,擺在平臺面前。

在野蠻生長階段,用戶快速增長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但當平臺進入增量轉存量階段,加入門檻低、審核不嚴格、未經許可自動扣費、相關規則不明晰、分攤金額上漲、賠付難度大等問題,都讓用戶對於網絡互助平臺的信任度直線下降,用戶持續付費率、留存率下降。

去年1月1期水滴互助平臺分攤人數為3859萬人,今年12月2期降至1315萬人。

此外伴隨而來的,還有水滴對於資金管理上的挑戰。

沈鵬認為,「我們是一個過程公平標準化的預付費眾籌。每當有人申報需要賠付並且符合條件,我們能通過積累的預付款快速賠款」。

但在長租公寓暴雷事件屢屢發生後,全社會對於涉眾人數較多的前置收費平臺「如果處理不當、管理不到位還可能引發社會風險」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就像曾經的勇者會變為巨龍一樣,打著公益口號的企業們,也會走上商業變現的道路。

02

公益是手段,商業是目的

要證明商業盈利與公益服務並不矛盾,對於水滴公司來說並非易事。

去年11月的水滴籌地推人員醫院掃樓籌款事件,與今年4月水滴籌和輕鬆籌員工互毆事件,無不讓水滴公司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沈鵬曾表示,「我們希望通過網際網路的力量,匯聚廣大人民群眾的愛心,能夠積小愛成大善,讓網際網路科技助推公益更簡單。這是我們創業理念。」

來源: 《水滴公司社會責任報告集團篇》

他也認為,「商業和公益並不矛盾,更不是對立關係....其實大家真正在意的並不是水滴籌是不是一個公益組織,而是水滴籌上的籌款案例是否真實,資金的流向是否透明。」

事實上,正是底薪+績效的薪酬壓力,讓地推人員在搶奪公益業務的客戶時大打出手,為水滴公司挖坑。同時,藉助公益業務向其他業務引流的商業模式,讓水滴公司的社會口碑受到質疑。

對於一家經營保險業務的公司來說,企業形象與公信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水滴籌、水滴互助與水滴保險之間設立緩衝帶,避免過度商業化帶來的涸澤而漁,成為水滴公司的最佳選擇。

從流量來源看,2019年全年,水滴公司通過給捐款者推薦帶來的保費佔總保費20%;其餘80%來自用戶自發購買、口碑傳播、品牌活動、外部合作方的聯合獲客、在線投放等。

來源: 《水滴公司社會責任報告集團篇》

而在上市以後,無論是「打造中國第一的網際網路人身險平臺」,還是成為能夠對標美國健康保險巨頭聯合健康的健康保障平臺」,水滴公司都需要提升核心競爭力。

沈鵬表示,新一輪融資將進一步投資於AI、大數據等科技在業務中的應用,利用網際網路和科技為用戶提供更多更高效的保險保障服務,也將圍繞用戶需求加速探索可以和健康險相結合的醫療(在線問診、重疾綠通、海外就醫、意外救援、重疾護理)、健康(體檢、基因檢測、癌症篩查)服務,打造中國版的聯合健康集團。

鐳射財經認為,水滴公司之所以向保險科技進軍,一方面是缺少網際網路保險牌照,另一方面現有業務在盈利上面臨不確定性,造成水滴公司在資本市場的估值受到影響,需要藉助保險科技進軍保險、醫療行業上下遊,發展增量業務。

最終分攤人數的大幅下降、監管審批環節的擱淺,讓水滴公司的「美夢」難圓。要證明自身有能力躋身網際網路保險頭部陣營,並順勢向上下遊擴張,還需要更多成績來說話。

相關焦點

  • 資本青睞、估值280億元的水滴公司,要IPO了?
    流量變現模式下的機遇與競爭 沈鵬在接受《商業與生活》採訪時表示,「我們希望通過互助和籌,為保險業務打基礎,所以前兩年的發展重點並不在保險,那個時候水滴公司的財務報表上,基本上都是籌款的流水,都不是公司的收入。」 通過水滴籌、水滴互助獲得的流量有多少呢?
  • 自媒體賺錢嗎?怎樣做自媒體賺錢?
    在疫情爆發的現在,在家辦公或者做自媒體的人相對來說更有優勢,可以在家拍短視頻或者在網站上上傳文章來賺錢。不過很多人覺得現在做自媒體太晚了,賺不到錢。究竟自媒體賺錢嗎?一、賺錢嗎?做自媒體當然賺錢,要是不賺錢,怎麼還還有這麼多人爭先恐後來進入自媒體行業嗎?
  • 水滴籌回應上市「欲拒還迎」,流量收割之下,難逃自我反噬黑洞?
    這一個毀譽參半的平臺,會在資本市場攪動怎樣的風雲?作者 | 長考來源 | 格隆匯新股對於網傳的「水滴籌估值40億美金上市」消息,水滴公司回應「目前沒有明確的IPO計劃,但公司會保持探索資本市場各種可能性」。
  • 水滴籌「信任危機」後,實則另有隱情?你還捐嗎
    今年7月份的時候,就有消息稱,水滴公司或許最快在今年年底之前就會完成上市,IPO估值預計將會達40億美元到60億美元。說起來,在成立短短4年的時間內,自從騰訊開始參與到水滴公司天使輪融資中之後,幾乎每一輪都有著騰訊的身影。被騰訊如此看好的水滴,究竟有著怎樣的「魅力」?這次,騰訊的投資對象究竟是不是「黑馬」?
  • 怎樣在網絡上賺錢 網絡賺錢方法大全
    網絡賺錢方法大全(小編只是了解,眼見,並未實踐)1,自媒體現在火的一比,拿微信公眾平臺舉例,如果你有某方面的愛好,就可以去申請一個,可以是遊記,可以寫故事,更可以當段子手講笑話。有5萬以上粉絲就可以開通微信自帶的廣告系統盈利,也可以接一些商家的廣告,幫忙推廣賣產品。(0成本,需要一定的精力維護!)
  • 廣東國貨美妝江湖:賺快錢、新流量和遲到的王者
    借著「中國製造」的優勢,最初廣東的美妝老闆們賺錢極其容易,但是在2013年前後,電商力量崛起,新的渠道慢慢稱王;再接著,社交媒體幫助消費者日益成熟,流量大行其道、資本捲入,市場玩法更加驚險多變。 渠道在變,它也的確影響了國貨美妝行業和背後數萬個大小美妝老闆們的財富起伏。但無論渠道、財富、流量如何東升西落,以目前的階段來看,國貨美妝的王者仍未歸來。
  • 水滴,為什麼著急上市?
    商業變現套上「信任危機」枷鎖雖然沈鵬多次對外表達做水滴的公益初心,甚至表示如果做不下去就把它獻給公益機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資本的侵蝕,使得他不得不加碼商業產品,加速變現引擎,而這也讓他的初心正在慢慢「變質」。
  • 想賺更多的錢?做好自己的私域流量+IP(狗哥)
    拋開我們跟用戶銜接的帳號,你和我之間,你既然能打開這篇文章,就算我的流量池之一。1.返利機器人方面明顯今年的後勁不如去年,一是微信的封殺,二是各種成本的提升,渠道的飽和,種種原因讓人又愛又恨,但是總體形勢並不差。當然依然不影響各位大佬賺錢,得流量者得天下。
  • 「隨筆」人世間最認真的笑話 就是給差銀行補資本
    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幾乎違反常識的現象:經營得越差,越要為其補資本。資本是用來創造財富的,資本也是稀缺的。在不考慮其他非經濟因素的情況下(比如有些開發性、公益性的資本投入,這個另說),資本應該按效率配置,儘可能投入到收益水平高的地方去。而那些收益水平極低的生意,甚至是毀滅價值的生意,則應該抽回資本。
  • 夫妻店、7-11、無人售貨店......開一家便利店到底賺不賺錢? | 周末重磅
    1、夫妻店賺不賺錢?怎麼賺錢?想創業的人能不能幹?能不能升級為京東天貓小店?2、像7-11這樣的便利店鼻祖,賺不賺錢?加盟商能賺多少錢?3、看著就牛X的無人便利店,能加盟不?賺不賺錢?4、像便利蜂這樣背靠資本瘋狂擴張的品牌,賺不賺錢?怎麼賺錢?5、如果便利店不賺錢的話,原因是什麼?
  • 泡泡瑪特的「盲盒故事」還能講多久?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是已經融資8輪的泡泡瑪特第二次向資本市場發起衝鋒。在過去的幾年裡,依靠「盲盒」,泡泡瑪特不僅扭虧為盈,還實現了利潤增長百倍的奇蹟,賺錢速度堪比印鈔機。然而,就在泡泡瑪特加速狂奔的同時,盲盒所帶來的新奇感也在部分愛好者之間逐漸消退,不少盲盒玩家開始「退坑」。
  • 水滴籌靠什麼盈利?這些商界大佬,賺的是「看不見的錢」
    但是,水滴籌平臺需要管理,需要員工來維護系統等等,它怎麼賺錢盈利來維持運轉呢?今天這篇文章,我就站在商業模式的角度,來為大家揭秘一下,水滴籌到底是怎麼賺我們「看不見的錢」的。在開始分享之前,我也說一下我個人的一點關於水滴籌的看法。
  • 經常在朋友圈看到水滴籌,它到底是如何賺錢的?網友:不想捐了!
    相信大家經常在朋友圈看到關於「水滴籌」的消息。這些病人的確不是裝的,甚至有一些我認識的人也因為病重才在水滴籌上面申請捐款。可是有些人就表示疑惑了。水滴籌平臺表示將籌集到的錢全部交給病人,一分錢都不會拿。那麼,水滴籌到底是如何盈利的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 安芙蘭資本周偉麗:投資江湖中需要怎樣的魔法棒
    周偉麗創辦的安芙蘭資本目前管理二十多支基金,總規模超過四十億元,已投資近百家優秀企業,並有數家企業在國內成功上市。帶著這樣的背景,周偉麗來到了獵雲網在北京四季酒店舉辦的「2016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現場,並告訴現場小夥伴們「投資江湖中需要怎樣的魔法棒」。
  • 夫妻店、7-11、無人售貨店......開一家便利店到底賺不賺錢? || 乾貨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中國有600多萬將近700萬的夫妻店。其中約30%的夫妻店盤踞在鄉鎮、農村,46%在三四線城市和縣級市,它們貢獻了整個零售渠道40%的出貨量。可以說,夫妻店才是中國市場最小的經濟細胞。那麼今時今日夫妻店到底賺不賺錢,我們適不適合去做這個生意呢?
  • 抖音時勢造英雄的背後,其實都是資本使然!
    1抖音帶貨到底賺不賺錢其實抖音直播帶貨已經呈現來U字形態發展,沒有資本助力就燒不出漂亮數據,沒有漂亮的數據就無法獲取優質的供應鏈,沒有優質的供應鏈就沒有價低貨好的產品。沒有價低貨好產品就吸引不了粉絲,吸引不了粉絲就無法做出漂亮的數據,沒有漂亮的數據就無法獲取優質的供應鏈……明星帶貨的起始就是因為可以靠自身名氣去做直播招商,拿招商的錢去最大限度的做好第一場帶貨數據造勢罷了。
  • 捧紅了輕食&代餐,「體重管理」能撕下「撈錢」標籤、講出新故事嗎?
    夏日到來,「0糖」火了、「變瘦」熱了,整天想要美味健康、好吃不胖的年輕人們再次把「體重管理」喊成熱門,拿捏住人性的它不僅造就了代餐新風口,更開始將觸角從功能性食品伸向大眾食品,也引得資本、品牌紛紛搶灘。
  • 鮮花電商的愛馬仕,永恆愛情的創業故事還能講下去嗎?
    從禮品類鮮花電商roseonly、野獸派到今天生活類的花點時間和花加,鮮花電商行業在資本和消費理念的推動下也在不斷進化演變。roseonly在七年前講了一個好故事:在「一生只送一人」的理念下,一朵永生玫瑰可以賣到699元。創始人蒲易曾被稱為「80後新生企業家」的典型代表。
  • 覃健玲:賺錢前提必須掌握流量思維!明白流量的核心本質
    上一篇講了:創業者致富絕學108招,學會了每月多賺5千至2萬!今天享的主題是:流量思維我們創業者支付哲學的第一個流量思維,因為上節課我們講到過,賺錢只是一個結果,只要你的動作是正確的,那麼你完全可以不用關注結果,因為你的結果他是行動之後的自然的產物,但是呢,現在很多人都感覺說賺錢很難,其實核心真相只有兩個,第一個行動不對,第二個,你的影響行動的思維不通
  • 9塊9,到底賺不賺錢?_推薦_i黑馬
    9塊9,到底賺不賺錢?c、能賺錢  一箱9塊9的蘋果,5斤蘋果的成本是3.5塊錢,加上快遞4元以內,賣9.9塊還能賺2.4元。當然,這裡還需要算上人工費、包裝費等成本。但不管怎麼樣,總體算下來,一定是不會虧錢的。我們這個月做的9塊9蘋果活動,最終核算下來,還是給果農留下了1-1.5元一單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