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動談智能穿戴設備的心率監測原理

2021-01-09 愛集微APP

集微網1月9日消息(文/數碼控),很多人買智能手錶、智能手環之類的智能穿戴設備,除了用於最簡單的計步、看時間之外,還有另外一個目的在於關注健康。

說到智能穿戴設備是怎麼健康扯上關係的,主要是它可以近距離接觸身體,利用傳感器等採集到相關身體器官的信息,並以數據等形式呈現,方便用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態,比如睡眠情況等。

在智能穿戴設備中,有一個跟健康有關的重要功能,那就是心率監測,關於這個功能,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工作原理,於是中國移動終端實驗室(以下簡稱中移動)就發文進行了解答。

中移動是從測量方法方面進行解答的,智能穿戴設備通常採用的是光電體積法,依靠反射光的波動值來監測心跳,而醫用設備通常採用的是心電信號法,通過皮膚用電極測量心臟收縮過程中散發的電信號,而且為了更加精準的測量,通常會選身體最遠的兩個點,要求高,所以會更精準。

從中移動的解答看,智能穿戴設備的心率監測精準度不及醫用設備,這也是一些智能設備廠商為什麼說自家產品的數據僅供參考的原因。(校對/葉子)

相關焦點

  • 智能穿戴設備心率監測實現的幾種方法及原理
    如今,以智能手環和智能手錶為代表的智能穿戴產品配備的心率監測功能正被越來越多人接受,甚至有的人早已把它當作了選擇產品的必備功能之一。那麼,智能穿戴設備是如何監測心率的呢?今天,就來聊聊心率監測那些事兒。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7839.htm  為什麼要測量心率?
  • 【科普】你知道智能穿戴設備是如何監測心率的嗎?
    如今,以智能手環和智能手錶為代表的智能穿戴產品配備的心率監測功能正被越來越多人接受,甚至有的人早已把它當作了選擇產品的必備功能之一。那麼,智能穿戴設備是如何監測心率的呢?今天,就來聊聊心率監測那些事兒。作為人體最重要的生命體徵之一,每個人的心率都會因年齡、性別及其他生理情況的不同而不同。
  • 淺析穿戴設備中的光學心率傳感器
    光學心率傳感器的測量原理 光電容積脈搏波描記法,這個名字讀起來實在是高端,其實說簡單點就是利用光測量脈搏的一種技術:血液是紅色的,反射紅光,吸收綠光。穿戴設備通過光學心率傳感器檢測特定時間手腕處流通的血液量。心臟跳動的一瞬,手腕處流通的血液量增加,吸收更多綠光;而心跳間隙,吸收的綠光就少一些。
  • 帶你揭秘智能手錶心率監測的三大原理!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性能更好可玩度更高的智能可穿戴設備正在逐漸替代萬元以下的傳統手錶,因為它們比傳統機械手錶更豐富的功能和更為便宜的價格吸引了眾多的消費者,可穿戴設備說的細緻點就是智能手錶和手環。在目前智能可穿戴設備的眾多功能中,有一個功能一直受到消費者的喜愛——心率監測。
  • 可穿戴健康監測設備監護你的健康
    精度不斷提高提到可穿戴健康監測設備,大家可能都會想到智能手錶的健康功能,它可以監測佩戴者的心跳、心率、血壓甚至是血氧、腦電波。儘管智能手錶的健康監測項目較多,但多年來這類產品的市場準入門檻不高,消費者對於監測數據的精確性要求也不高,很多時候只把它當成智能玩具。
  • 華為智能穿戴設備:手錶、手環、耳機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表示,「伴隨著大數據和雲時代的到來,智能手錶、智能手環等可穿戴設備與手機、平板、車載智能設備等無縫融合,正在為消費者創造出全新的智能生活圖景。同時可穿戴設備之間並不是單一孤立的,它們將協同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的智能解決方案,可穿戴設備將是智能端產業未來最重要的發展趨勢,華為消費者業務的目標是成為可穿戴設備領域的領軍企業。」
  • 從伊布的「性感內衣」說起,足球場上的可穿戴智能設備
    如今,很多專業運動員們,特別是在職業化程度高的足球運動領域,越來越離不開各種智能設備了。隨著近年來,各類可攜式可穿戴設設備的興起,以及陀螺儀、加速度傳感器等MEMS傳感器晶片的廣泛應用,不同類型的體育智能服裝在對比賽和運動員身體進行數據採集和分析的作用,越來越得到人們的認可。
  • 智能心率監測升級樂心手環MAMBO2評測
    ●智能監測心率 數據豐富更省電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智能心率監測升級 樂心手環MAMBO2評測http://geek.zol.com.cn/616/6163890.html ●睡眠監測依舊方便好用 樂心手環MAMBO2的睡眠監測功能也同樣智能,無需用戶在手環或是App上切換到睡眠狀態,手環會根據用戶的心率變化,血液中的血氧變化,以及手腕的翻動頻率來確定用戶是否已經進入了睡眠
  • 這款智能穿戴設備竟可支持醫療級心電監測
    值得注意的是,OPPO Watch ECG版支持專業心電檢測,並獲得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認證,成為國內首款通過二類醫療器械註冊認證並正式上市的獨立通訊智能手錶。國家藥監局對醫療器械註冊認證有著嚴格的標準,要求二類醫療器械註冊認證產品需要具有成熟技術能力。
  • 其實每個人都應該帶上智能運動手環,心率睡眠and運動實時監測
    其實每個人都應該帶上智能運動手環,心率睡眠and運動實時監測當智慧型手機普遍到每一個消費者手中時,智能可穿戴設備也越來越受歡迎,智能手環是可以穿戴在手腕上的智能設備,它可以實時監測你的運動狀態以及運動數據,還可以監測你的睡眠質量,讓你掌握你的睡眠情況
  • 智能可穿戴設備正在開啟健康管理新時代
    9月,蘋果發布可監測血氧水平的Apple Watch 6,實現預測和追蹤新冠病毒感染,更傾向於對用戶的健康管理。11月,榮耀新推出含有心臟健康管理、血氧飽和度檢測、睡眠呼吸暫停篩查等多種保健功能的智能健康手環。從今年各大品牌的動作中可以看出,健康管理正在打開可穿戴設備的增量市場。
  • 10款心率監測智能手環推薦:哪款才是你的菜?
    近年來隨著智能穿戴產品興起,出現了各式各樣的智能穿戴品類,其中以智能手環為大家最受歡迎和實用的產品,智能手環各個廠家推出的多數產品功能上也都大同小異。不過在這其中也不乏有創新類型產品的出現。如果你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運動的人,那麼你應該需要一個智能手環,作為時下最受歡迎的穿戴式智能設備之一,智能手環有心率監測、運動識別監測、計步、時間震動提醒等功能,可以讓你在各種運動中監測自己的身體狀態,讓你非常直觀的了解你的個人健康狀態,讓自己可以更合理地規劃運動,達到最佳健身效果。現在小編給你推薦10款心率監測智能手環,那麼哪一款手環才最適合你呢?
  • 盤點2016年最值得購買的智能穿戴設備
    2016年以來,戴客網陸續為大家介紹了近千款智能設備,但是在這麼多類目中,有哪些是最值得我們體驗的呢?
  • 健康領域的智能穿戴設備
    從震驚公眾開始到「從公眾中消失,默默發展」,智能可穿戴設備多年來也經歷了許多「挫折」。  2019年是整個行業的復甦。在智能手錶、耳機等產品的帶動下,全年3.655億臺的出貨量同比增長89%。  到2020年,八年過去了,智能可穿戴設備除了種類繁多之外,功能也變得更加強大。然而,顯而易見的是,即使是現在,智能可穿戴設備仍未能建立一個成熟的市場。
  • 3月第一期可穿戴設備新品總匯
    當然它也同樣支持Mac OS  10.5及以上版本設備。    iRing運用專利保護的圖像識別、體感控制和精準幾何定位技術來分配控制應用程式中的參數。利用行動裝置上的前置攝像頭來識別可穿戴設備的精準位置,識別並跟蹤iRing的移動。"HealthPatch"可穿戴醫療的另一種形態
  • 智能腕錶心率監測意義有多大?循證全程解析
    和其它能計心率的可穿戴產品一樣,循證腕錶本體底面就能看到不停閃動的綠光——這是典型的光電式心率監測傳感器,在照射到皮膚表面後,偵測皮膚下血液流動變化,分析脈搏信號得出即時心率數據。這種心率統計過程是在佩戴的24小時中進行的,空閒時段以每隔5秒保存一次心率數據為頻率,如果是鍛鍊追蹤時,每1秒都會保存一次心率。屏幕上能夠看到實時心率的明確數字變化。
  • 用耳機測心率
    他設計的可穿戴耳機The Dash售價最低299美元,而BioSport的售價僅為150美元。是的,BioSport並不是第一款可以監測心率的智能耳機,除了The Dash,LG也推出過類似的可穿戴耳機,售價180美元。雖然還算「便宜」,但其外置的數據處理和供電盒子增加了耳機的重量,使用起來並不方便——這是智能耳機需要解決的另一個麻煩。
  • ☞穿戴式智能設備基本內容詮釋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技術進步和高性能低功耗處理晶片的推出等,部分穿戴式設備已經從概念化走向商用化,新式穿戴式設備不斷傳出,谷歌、蘋果、微軟、索尼、奧林巴斯等諸多科技公司也都開始在這個全新領域的深入探索。二、應用前景聯想CTO曾經談到,「可穿戴設備是未來顛覆式的機會」,如此高的評價,讓我們看到了未來可穿戴設備的前景是相當可觀的。
  • 血流動力學監測的的行動裝置及ICU人工智慧
    它們中的大多數可以通過個人行動裝置來追蹤體育鍛鍊,減肥或者對治療的依從性[3]。在本章中,我們將討論如何將行動裝置用於血液動力學監測。血液動力學監測是指對心血管變量進行反覆連續的觀察或測量,以確保患者安全並指導治療。血流動力學監測和管理對於圍手術期和重症監護中的患者照護至關重要。
  • ...智能手錶、智能手環的心率監測功能精準度怎麼樣?都有哪些技術...
    《新知問答》是新華網客戶端和知乎聯合出品的知識類問答欄目,致力在網際網路海量信息中發現、聚合和傳播高品質原創內容。眾所周知,心率是運動中極其重要的一項指標,各種智能設備相繼推出了心率監測功能,它的準確度如何?用到了哪些技術?目前來講,成熟的心率無創測量手段有血氧法、光電容積法、心電信號法和動脈壓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