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城天平•釋法明禮」大課堂】家庭暴力≠家務事,向家暴說...

2020-12-21 澎湃新聞

【「鳳城天平•釋法明禮」大課堂】家庭暴力≠家務事,向家暴說「NO」!

2020-12-05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鳳城天平•釋法明禮」

大課堂

家庭暴力是導致

夫妻感情破裂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是破壞家庭和諧

影響社會穩定的殺手

懲罰施暴者、保護受害人

是立法和司法義不容辭的責任

本期「鳳城天平•釋法明禮」大課堂

姜堰法院開發區法庭穆豔法官

和大家聊一聊家庭暴力這個話題

點擊觀看視頻

案情簡介

楊某某是一名年僅7周歲的女童,與父母共同生活期間,其父親申某某經常採用繩子捆綁、拖鞋抽打、扇耳光等手段毆打楊某某,甚至逼迫楊某某吃掉自己的嘔吐物,母親殷某無力阻止。經村民舉報、老師反映,該家暴案件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公安機關雖數次對申某某進行訓誡並向其出具了家庭暴力告誡書,但申某某屢教不改,毆打行為時有發生。由於楊某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母親因懼怕申某某報復而不敢申請人身保護令,區婦聯依法代為申請,這也是姜堰區首例由群眾組織申請的人身保護令。

為及時有效地保障受害女童的人身安全,姜堰法院開發區法庭「豔雯芳」審判團隊在接到區婦聯提交的申請後,第一時間對受害女童的家庭情況、身心狀況進行了走訪調查,對其開展心理疏導,並於24小時內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裁定。承辦法官現場對施暴人申某某進行了嚴厲的法庭訓誡,讓其知道:自出生那天起,孩子在法律上就是一個完整的人,擁有獨立的人格權、健康權和生命權,即使是賦予其生命的父母,也不可隨意剝奪。家暴不是家務事,是違法行為!如果再有類似情況發生,法院可依法撤銷監護權。申某某當場認錯,並籤下悔過書,保證今後不再虐待女兒。母親也承諾今後也會擔負起監護人的責任,善待女兒。後經回訪得知自從法院發出人身保護令之後,女童再也沒有挨打。

人身安全

保護令

法律中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2016年3月1日起施行,是我國首部反家暴法,首次建立了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人身安全保護令即人身安全保護裁定,是為保護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特定親屬的人身安全,防止家庭暴力繼續發生,根據申請人申請,由人民法院作出的具有強制力的裁定。也就是說,在遭受家庭暴力的情況下,受害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符合申請的,人民法院將作出民事裁定書,根據申請內容作出一定期限內被申請人禁止毆打、威脅、騷擾、跟蹤申請人或者禁止被申請人與申請人在一定範圍內的接觸或活動的裁定。

人身安全保護令自作出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不超過六個月。人身安全保護令失效前,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申請人的申請撤銷、變更或者延長。被申請人如果對人身安全保護令不服,可以自裁定生效之日起五日內向作出裁定的法院申請複議一次,但複議期間不停止裁定的執行。

重要意義

人身安全保護令是受害人的護身符,在形形色色的離婚案件中,難以承受的家庭暴力,已經成為女性主動提起離婚的主要原因之一。人身安全保護令是被申請人的緊箍咒,人身保護裁定書送達被申請人時立即生效,表明受害人從此就是人民法院依法明確保護的對象,這種保護是以法律的強制力為後盾的特別保護,被申請人再實行家庭暴力,人民法院可以對其處以1000元以下罰款、十五日以下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於被申請人而言,這是一道不敢逾越半步的雷池。保護令不僅可威懾被申請人,防止暴力下的不測事件發生,也可將事後懲罰施暴者轉變為事先保護受害人,從而開闢了國家公權力介入家庭暴力防治的新途徑。

人身保護令在施暴者和受害人之間設置了一道隔離牆,通過司法幹預手段,加強對施暴者的威懾和制裁力度,有效消除和制止人身安全隱患和家暴行為,旗幟鮮明地向家庭暴力行為宣戰,對於保障訴訟活動的正常開展亦具有重要意義。

友情提示

正在遭受家庭暴力或有遭受家暴危險的當事人要留心在生活中搜集家暴的有關證據。視頻、報警記錄、就醫記錄等。要勇於對家庭暴力說不,敢於舉起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人身權益,及時地向法院申請籤發人身安全保護令。

作為旁觀者,發現身邊發生了家庭暴力時,請放下與我無關的心態,聽到鄰居夫妻吵架,父母打孩子,請多留意一下,遇到路上情侶動手,請選擇喝止或者報警,你的每一次路見不平,都可能對家庭暴力案件按下暫停鍵。

本文轉自「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微信公眾號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鳳城天平•釋法明禮」大課堂】家庭暴力≠家務事,向家暴說「NO」!》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鳳城天平•釋法明禮」大課堂】遊戲帳號交易套路深,玩家謹防...
    【「鳳城天平•釋法明禮」大課堂】遊戲帳號交易套路深,玩家謹防「入坑」!「鳳城天平•釋法明禮」大課堂如今各類網路遊戲層出不窮不少遊戲玩家通過網絡交易遊戲帳號
  • 【「鳳城天平•釋法明禮」大課堂之每日看「典」】預約合同
    【「鳳城天平•釋法明禮」大課堂之每日看「典」】預約合同 2020-12-21 17: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家庭暴力不是家務事!反家暴請看招!
    家暴,一直是備受關注的社會問題。究竟哪些行為屬於家庭暴力?遭遇家暴該怎麼辦?可以向哪些機構求助?今天,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家庭暴力?◆明確告訴施暴者,你的人身權利不容侵犯,尤其是對第一次施暴行為,要堅決說「不」,容忍第一次,日後還會有無數次的暴力;◆施暴者和受害者可一同向社會工作者或心理諮詢師尋求幫助;◆對於發生的暴力,受害者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可以向施暴者或者受害者所在單位、居民委員會
  • 家暴不是家務事 銅川這個反家庭暴力庇護機構就在身邊
    這裡是銅川市反家庭暴力庇護救助中心。專門為受到家庭暴力傷害的人,提供一個臨時的庇護場所。 家庭暴力是人性之惡、家庭之痛,也是社會之患、文明之殤。今年12月1日,《陝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正式施行,標誌著我省在預防家暴和保護受害者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 以案釋法·「典」亮家庭 | 如何保護家庭暴力受害人的合法權益?
    以案釋法·「典」亮家庭 | 如何保護家庭暴力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小燕說自己在婚後遭遇了三次比較嚴重的家暴,但法院除了對最後一次家暴行為,也就是小燕提交了視頻證據和傷情鑑定的那一次作出認定,對另外兩次家暴並未認定。法官表示,在審理涉及家暴的案件中,由於家暴的隱蔽性等原因,證據的認定一直屬於難點。 律師解答
  • 家事課堂|疫情導致家暴頻發!家暴反抗指南,你值得擁有!
    危機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之際,家是最安全的地方。但對於某些人來說,家卻是忍受暴力和虐待的「地獄」。4月6日,據媒體報導,疫情期間全球家暴事件激增。據舊金山檢察官辦公室報告,該市家庭暴力在疫情期間增加60%,澳大利亞政府報告稱網絡搜索「家暴求助」頻率增加75%,法國一位部長表示一周之內法國家庭暴力數量上升32%,英國的家暴數量也在一周內平均增加了25%,而加拿大溫哥華家暴求助電話增加了300%!聯合國秘書長不得不發出呼籲,希望世界範圍內的家庭都能保持和睦。家暴話題,微博、微信、幾乎所有的社交平臺談論過太多次。
  • 家暴從來不是「家務事」
    西安市未央區百花村社區婦女兒童之家經常通過各種方式宣傳反家暴知識8歲的劉欣穎向記者展示自己在反家暴活動中的獲獎作品「你要是敢和我離婚,你信不信我殺了你全家!」「他是喝多了酒才打你的,娃都這麼大了,再忍一忍。」
  • 家暴不是家務事!
    時至今日,仍有一些頑固不化的人錯誤地認為,打老婆、打小孩都是家務事,不違法。但家暴絕不是不違法的家務事!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作為我國首部反家暴法,2016年3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解讀》有法律的制止,家暴事件為何還是如此頻發?
  • 以案釋法 | 面對家庭暴力,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家庭暴力是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暴力行為,近年來法院受理家庭暴力離婚案件有增多趨勢,其呈現出特徵、產生的後果令人堪憂。近日,鞏留縣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離婚案件,張某與鄭某於2000年結婚並生育一子一女。張某脾氣火爆、愛喝酒,經常為瑣事吵鬧且辱罵、動手毆打鄭某,鄭某為了孩子不缺失父母呵護,常年來一直忍受。
  • 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對家庭暴力勇敢說不!
    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對家庭暴力勇敢說不!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她們絕大多數都選擇了沉默和忍耐,最終釀成一個個悲劇……家暴並不是家務事面對暴力如果她們選擇這樣做結局將會改寫↓↓↓
  • 廣東擬將凍餓禁閉等界定為家暴,摒棄「清官難斷家務事」
    此次提交審議的實施辦法對家暴的定義進行了調整,擬將6種行為定為「家暴」,建議增加「強姦、猥褻未成年人等性侵害行為」作為家庭暴力行為;為明確區分各種類別的家庭暴力,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和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建議對家暴行為區分不同類型作分項表述,並結合實際增加「凍餓」「禁閉」等行為。
  • 張培萌髮長文回應家暴 律師提醒:「別忽視家庭精神暴力」
    封面新聞記者 閆雯雯11月25日是聯合國確立的「國際消除對婦女暴力日」,也被稱作「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在11月21日,體育節目主持人、女主播漠寒在自己的微博上響應意甲聯賽的號召,有反對暴力侵害女性的行為,向暴力亮紅牌。
  • 勇敢向家庭暴力說不
    記者日前從西寧市城中區倉門街街道辦事處婦聯了解到兩起令人痛心的家暴案件:一件是雯子被家暴20多年;另一件是農村姑娘丁香嫁到城裡後遭遇家暴被趕出家門。針對兩起家暴案件,婦聯出面展開了調解······「最初的容忍換來的是變本加厲。」此話如同魔咒一樣困擾著正在承受家暴的婦女。隨著反家暴法的實施,一些女性拿起了法律的武器,尋求庇護,勇敢地向家暴,說不!
  • 俠客島評方某某未孕被虐致死:家暴豈是家務事?​
    家庭暴力的方式,除了傳統的身體暴力行為、精神暴力行為、性暴力行為、財產暴力行為外,還有新興的同居環境下的暴力行為、非親屬撫養(寄養)環境下對兒童的暴力行為、目睹家暴過程兒童遭受的暴力行為等。花樣百出的家庭暴力,遠遠不是某些人理解的「床頭打架床尾和」那麼簡單。研究發現,家庭暴力會讓受害者的人格尊嚴、身心健康受到侵害,情形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
  • 家暴總在上演,該不該增設「家庭暴力罪」?
    關於家暴,這些問題你知道嗎?家庭暴力並非只有肢體暴力我國法律對於「家庭暴力」一詞的定義,最早出現在2011年公布的《婚姻法解釋(一)》中。家庭暴力是指「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給其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後果的行為」。
  • 家暴不是家務事而是違法!赤峰市公布反家暴維權及救助電話!
    家暴不是家務事而是違法!赤峰市公布反家暴維權及救助電話!近年來,家庭暴力作為一種違法行為,由於大眾媒體的傳播和群眾法律意識的覺醒,有上升趨勢。家庭暴力不僅嚴重影響家庭成員的身心健康,危害家庭和諧的同時,嚴重的破壞了社會穩定。
  • 【反家暴法宣傳】家庭暴力零容忍,反對家暴有辦法!
    一項調查證明:中國社會的百姓們對家庭暴力現象存在著幾大誤區: 誤區一:沒有家庭暴力現象,即使存在,也是極少數。 事實:30%的中國家庭仍存在家庭暴力,其中家庭暴力受害者有近15%是男性。
  • 家庭暴力背後 隱藏著一種病
    2000年的結果顯示,全國30%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 2010年調查顯示,婚姻生活中,24.7%的女性遭受過各種形式的家暴,有5.5%涉及明確的肢體暴力。家暴根植於親密關係中,帶來的危害不比其他暴力輕。
  • 對待家庭暴力,我們應該這樣做……
    家暴不是家務事反家暴是國家、社會、和每一個家庭共同的責任家是愛的的港灣,不是暴力的庇護所面對家庭暴力,我們不做沉默的羔羊收集家暴證據,尋找相關單位保護,對家暴說不!全國婦聯數據表明:在我國2.7億家庭中,有30%的已婚女性曾遭受家庭暴力,受暴群體基本為女性!什麼是家暴?簡單來說就是家庭成員之間在身體、心理、性等方面的傷害。家暴不僅僅指毆打,還有威脅恐嚇、限制自由。家暴受害者不僅僅指夫妻,還有父母對子女或者兄弟姐妹之間的施暴也屬於家暴。
  • 最高法:向家庭暴力堅決說「不」
    此次十大案例由最高人民法院、全國婦聯和中國女法官協會首次聯合發布,旗幟鮮明地向社會表明了多方合力、聯合治理家庭暴力,向家庭暴力堅決說「不」的態度和決心。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委員、民一庭庭長鄭學林表示,2016年實施的《反家庭暴力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確立了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意在為家庭暴力受害者撐起法律的保護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