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不是家務事 銅川這個反家庭暴力庇護機構就在身邊

2020-12-17 騰訊網

市反家庭暴力庇護救助中心內,工作人員貼心地準備了嬰兒床,方便尋求庇護的母親。

在銅川市救助管理站的2樓,有5間房顯得頗為特殊。明亮通透的房間裡擺著單人床,床上鋪著乾淨整潔的被褥,牆上掛著裝飾畫,角落裡還有幾盆綠植,這一切讓房間有了些家的溫馨。

這裡是銅川市反家庭暴力庇護救助中心。專門為受到家庭暴力傷害的人,提供一個臨時的庇護場所。

家庭暴力是人性之惡、家庭之痛,也是社會之患、文明之殤。今年12月1日,《陝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正式施行,標誌著我省在預防家暴和保護受害者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銅川也一直走在開展反家庭暴力工作的探索道路上,2011年銅川市家庭暴力投訴中心揭牌成立,2020年市民政局聯合市婦聯成立了銅川市首個反家庭暴力庇護救助中心。

反家庭暴力庇護救助中心由市救助管理站具體承辦實施,為銅川市家暴受害者提供臨時生活幫助、心理疏導、調解糾紛、法律諮詢等服務。中心主要救助對象為我市常住人口及流動人口中因遭受家庭暴力導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脅,處於無處居住等暫時生活困境,需要進行庇護的兒童和成年受害人,尋求庇護救助的婦女可以攜帶需要其照料的未成年子女同時申請庇護。中心設置社會工作室、心理訪談室、探訪會客室、生活居室、活動室、閱覽室及法律諮詢援助室7個功能室,生活用品等基本設施配備齊全,致力為家暴受傷者打造撫慰心靈的溫床。

但是成立以來,庇護救助中心卻門庭冷落。對於庇護救助中心的遇冷,市救助管理站站長韓延成認為,一方面,人們對於家暴的觀念認識還比較傳統,認為家醜不可外揚;另一方面,對反家暴救助,還缺乏宣傳,很多人有庇護需求,但是卻不知道到哪裡尋求幫助。

韓延成介紹,庇護救助中心今年接待的遭受家暴傷害的人不超過10人,均為成年女性。而且她們還都不是以家庭暴力為由尋求庇護的,都是在住進救助站後才慢慢吐露心事,坦言自己遭遇了家暴。至今,還沒有人主動找到庇護救助中心尋求庇護。

宜君縣太安鎮某村一位長期遭受家暴的婦女,因為不堪忍受丈夫的謾罵毆打離家出走,身上的錢花光後無處可去,最終被派出所民警送往市救助管理站。期間,她不肯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直到被工作人員無微不至的關愛感動後,才告訴工作人員,原來她是因為想要逃離"喝酒打人的丈夫"才離家出走。

對於這樣的情況,韓延成感到既心酸又無奈。"入住庇護救助中心幾乎是零門檻,沒有繁瑣的程序,只要是遭受家暴傷害的人來尋求庇護,無論男女老少,都可以入住庇護救助中心,我們的大門永遠敞開。"他呼籲,如果遇到家庭暴力,應主動向外界尋求幫助,相關部門也可以提供線索,庇護救助中心會上門進行疏導救助。

編後:

面對家庭暴力,每個人都有權利堅決說"不"

"床頭吵架床尾和""過日子哪有不吵架的啊""夫妻沒有隔夜仇""打你是因為愛你"......長期以來,受"家醜不可外揚""男尊女卑"等一些陳舊觀念的影響,家庭暴力往往被視為"家務事"。正是由於這些陳舊觀念,很多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不敢聲張,長期默默忍受暴力侵害,殊不知一味逃避忍讓,或者擔心"家醜外揚"丟臉,只會助長暴力行為愈發瘋狂變本加厲,甚至危及生命。

家庭不是法外之地,家暴不是"家務事",全社會要形成不姑息、不縱容、勇於對家庭暴力說"不"的意識,以"零容忍"對抗家庭暴力。在首次遭遇家庭暴力時,受害者就要勇於站出來,尋求幫助,向婦聯、居委會等部門反映,也可以選擇報警,甚至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以強硬的姿態來回擊家庭暴力。當然,要提高反家暴意識,還需要加強反家庭暴力法的普法宣傳,需要公、檢、法、司多部門的分工合作,加大對家庭暴力案件的打擊力度,對施暴者予以懲戒,給受害者提供相應的救濟和保護。

如果你遭受了家暴或者正在遭受家暴,可以及時尋求身邊人和行政執法機關的幫助,不要讓自己真正受到傷害,如果你看到了他人正在遭遇家暴,請不要害怕多管閒事,去儘自己的能力阻止吧。

來源:銅川日報傳媒網

記者 張歡歡

銅川秀點

相關焦點

  • 家暴不是家務事而是違法!赤峰市公布反家暴維權及救助電話!
    家暴不是家務事而是違法!赤峰市公布反家暴維權及救助電話!為全面生動展示《內蒙古自治區反家庭暴力條例》相關法律法規和我市反家暴工作現狀,提高群眾反家暴意識和能力,在11月25日「國際反家暴日」前夕,市婦聯聯合市公安局、市中級人民法院、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召開主題為「反對家庭暴力·呵護幸福生活」新聞發布會,解讀相關法條,通報我市家暴及反家暴工作現狀,介紹反家暴各職能部門職責,並公布各職能部門維權渠道。
  • 家庭暴力不是家務事!反家暴請看招!
    家暴,一直是備受關注的社會問題。究竟哪些行為屬於家庭暴力?遭遇家暴該怎麼辦?可以向哪些機構求助?今天,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家庭暴力?《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條規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 家暴從來不是「家務事」
    家暴,已經成為近年來的高頻詞。自《反家庭暴力法》實施以來,越來越多受暴者勇敢為自己發聲,家暴受害人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司法機關對家暴處置能力增強,惡性家暴案件數量降低。全國派出所共參與調處化解家庭矛盾糾紛825萬餘起,有效預防制止家庭暴力行為617萬餘起。
  • 家暴不是家務事!
    時至今日,仍有一些頑固不化的人錯誤地認為,打老婆、打小孩都是家務事,不違法。但家暴絕不是不違法的家務事!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作為我國首部反家暴法,2016年3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解讀》有法律的制止,家暴事件為何還是如此頻發?
  • 「淨網2020」這不是家務事,請報警!
    在裹上「愛情」或是「家務事」的外衣後很多家暴的受害者會選擇隱忍、逃避但,對於家暴零容忍才是最應該有的態度別怕!4、如果面臨危險或者無處可去,可到當地家暴庇護場所、救助管理機構或者福利機構,申請臨時生活幫助。5、可以去當地調解機構、法律援助機構,尋求法律幫助和支持。
  • 【「鳳城天平•釋法明禮」大課堂】家庭暴力≠家務事,向家暴說...
    【「鳳城天平•釋法明禮」大課堂】家庭暴力≠家務事,向家暴說「NO」!家暴不是家務事,是違法行為!如果再有類似情況發生,法院可依法撤銷監護權。申某某當場認錯,並籤下悔過書,保證今後不再虐待女兒。母親也承諾今後也會擔負起監護人的責任,善待女兒。後經回訪得知自從法院發出人身保護令之後,女童再也沒有挨打。
  • 遇到家庭暴力後10個怎麼辦?你可以選擇報警、臨時庇護...
    遇到家庭暴力後10個怎麼辦?你可以選擇報警、臨時庇護......希望大家一起用自己的聲音和行動讓身邊的人都關注反家庭暴力。每一點努力,都可能帶來改變!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出臺實施反家庭暴力法辦法
    原標題:新疆出臺實施反家庭暴力法辦法 實施極端化行為幹預家庭成員正常生活屬家暴「通過實施極端化行為排斥、幹預家庭成員正常生產、生活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屬於家庭暴力。」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作出了明確規定。
  • 家暴不是「家務事」!如何反家暴?安徽這一條例公開徵詢意見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家庭不是法外之地、家暴不是「家務事」。目前,全國不少省市已經出臺了反家庭暴力地方性法規。全國婦聯也希望有條件的地方先行先試。12 月23 日,省司法廳發布《安徽省反家庭暴力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徵詢公眾意見。
  • 青島一男子酒後家暴 見民警上門調解竟持刀暴力襲警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桂東11月18日,王哥莊街道一男子,不僅酒醉家暴不配合執法,甚至還持刀暴力襲警……11月18日20時30分許,海岸王哥莊派出所接到指揮中心指令:有人報警,稱在王哥莊街道黃泥崖社區其妹妹被丈夫家暴。接警後,110出警民警李炳生帶領輔警高德、王順東立即趕往現場。
  • 精神暴力納入家暴範疇只是第一步
    作者:王軍榮  日前,一則「廣東將精神暴力納入家暴定義」的消息引發關注。消息稱,廣東組織起草了《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草案)》,其中不但將精神暴力納入家暴範疇,對家暴的範圍更加明確,同時還將目睹家暴行為的未成年人也認定為受害人。
  • 俠客島評方某某未孕被虐致死:家暴豈是家務事?​
    家庭暴力的方式,除了傳統的身體暴力行為、精神暴力行為、性暴力行為、財產暴力行為外,還有新興的同居環境下的暴力行為、非親屬撫養(寄養)環境下對兒童的暴力行為、目睹家暴過程兒童遭受的暴力行為等。花樣百出的家庭暴力,遠遠不是某些人理解的「床頭打架床尾和」那麼簡單。研究發現,家庭暴力會讓受害者的人格尊嚴、身心健康受到侵害,情形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
  • 家暴總在上演,該不該增設「家庭暴力罪」?
    家暴,這個詞似乎從未離我們遠去。2019年1月,22歲女孩方某洋被丈夫和公婆虐待致死;2019年11月,美妝博主宇芽微博自曝長期遭遇家暴,並附上視頻;2020年9月,四川女孩拉姆在直播過程中,被家暴成性的前夫潑油焚燒而亡……事實上,家暴並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
  • ...您來學法(一)|發現家庭暴力要做什麼?看看《反家庭暴力法》怎麼說
    公安機關《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五條規定:公安機關接到家庭暴力報案後應當及時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關規定調查取證,協助受害人就醫、鑑定傷情。《反家庭暴力法》第十六條規定:家庭暴力情節較輕,依法不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由公安機關對加害人給予批評教育或者出具告誡書。
  • 對家暴說「不」!瀏陽公安快速查處一起家暴案件
    《反家庭暴力法》第一章第二條明確規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相較《婚姻法解釋一》中對家庭暴力的解釋多了「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將原來模糊不清的「其他行為」進行了具體說明。所以,家庭暴力不只局限於「動手」,不適當的「動口」也會觸碰到法律禁區。 如果您遭遇了家暴 該怎麼辦呢?
  • 揪心40秒,女子錄下丈夫家暴全過程!
    她們在深淵中掙扎、沉淪,用血淋淋的事實印證了——無論是使用暴力還是容忍暴力,都只會讓問題更糟。○○面對家庭暴力該怎麼辦1及時逃離現場在被家暴後,立即遠離現場,不要讓對方有繼續實施暴力的機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九條 人身安全保護令可以包括下列措施:(一)禁止被申請人實施家庭暴力;(二)禁止被申請人騷擾、跟蹤、接觸申請人及其相關近親屬;(三)責令被申請人遷出申請人住所;(四)保護申請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
  • 國際反家暴日丨反家暴律師:共同生活的人之間的暴力行為也屬於家暴
    【新聞背景】 11月25日是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這一紀念日確立的初衷是消除針對婦女的家庭暴力。而在2015年12月27日通過的中國首部反家庭暴力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中,採用去性別化的用詞「家庭成員」,來定義家庭暴力行為的受害者。
  • 廣東擬將凍餓禁閉等界定為家暴,摒棄「清官難斷家務事」
    《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草案修改稿)》29日提請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二審。此次提交審議的實施辦法對家暴的定義進行了調整,擬將6種行為定為「家暴」,建議增加「強姦、猥褻未成年人等性侵害行為」作為家庭暴力行為;為明確區分各種類別的家庭暴力,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和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建議對家暴行為區分不同類型作分項表述,並結合實際增加「凍餓」「禁閉」等行為。
  • 頭條|反家庭暴力法實施四周年專訪全國婦聯、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
    「三高」是指社會公眾反家暴意識普遍提高,家庭暴力受害人自我保護意識日益增高,司法機關對家暴處置的能力明顯增強,家庭暴力不是家務事,公權力應該對家庭暴力進行幹預的觀念已成為社會共識。「兩低」是指近年來婦聯投訴家庭暴力的婦女人數降低,以及惡性家暴案件數量降低。
  • 泉州因家暴年報警1418起
    經警方初步調查,該女子因不堪忍受長期家暴,揮刀將熟睡的丈夫殺死。 …… 家暴悲劇,令人扼腕。面對家暴,如何制止? 作為我國首部反家暴法,《反家庭暴力法》明確了家庭暴力的性質和法律責任,讓有關部門對「家務事」的處理變得有法可依,家庭中的弱者也因此多了一道法律的「護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