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不是家務事!

2021-03-03 噹噹讀書匯book
近日引起全社會關注的家暴事件仍然層出不窮,受害者的遭遇令人觸目驚心。年僅22歲的方洋洋,被丈夫及公婆虐待致死,施暴者卻僅僅獲刑2-3年甚至緩刑。法院最終裁定撤銷原判決,將該案發回重審。目前重審尚未開庭。時至今日,仍有一些頑固不化的人錯誤地認為,打老婆、打小孩都是家務事,不違法。但家暴絕不是不違法的家務事!
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作為我國首部反家暴法,2016年3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解讀》有法律的制止,家暴事件為何還是如此頻發?家暴背後女性真實的生存處境是怎樣的?為什麼有些人沉默,有些人害怕,在逃離施暴者之後又面臨著怎樣的生活?家庭環境,是造成女性貧困的原因之一,性別歧視導致的收入不公更是雪上加霜。在譯文紀實《女性貧困》一書中,日本NHK特別節目錄製組採訪了許許多多的貧困女性,因家暴導致的女性貧困佔很大比例:有婚後做了家庭主婦,長期被精神虐待的40歲的晴美;有因家暴逃離丈夫,帶三個孩子,打四份工的禮子;有被繼父性虐待,從中學開始就靠「援交」謀生的吉吉。通過NHK的深入採訪,我們深切體會到的是,因為種種原因而成為單身媽媽的女性,在得不到足夠經濟援助的情況下,會將貧困傳遞給下一代。貧困家庭長大的孩子,在踏入社會時就輸在起跑線上,所以有些人無論怎麼掙扎也無法擺脫貧困。家庭暴力造成的社會問題和「貧困的代際傳遞」的嚴重性,可能是人們無法想像的。

弗雷德麗卡,是丈夫用來炫耀的「賢妻」,是生育工具,是遭受精神羞辱和肢體暴力的對象……

抗爭只能招致丈夫的辱罵和毒打。弗雷德麗卡28歲,但她覺得,自己的人生已經快結束了。

表面光鮮的背後,是早已腐爛了的空殼。她曾是對生活充滿憧憬的獨立女性,卻無法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弗雷德麗卡幾乎遭受了女性所能遇到的各種惡意與艱難:

要面對來自丈夫的打壓,也要面對自我的質疑;要面對異性的歧視,也要面對同性的嘲諷;要面對傳統社會對她作為母親及妻子的期待,也要面對自己對符合時代潮流的身份追求與認同……

漢語文學中稀有的由女性作家寫作的性暴力故事,一個令人心碎卻無能為力的真實故事。一字一刀直面文學與惡。房思琪既有高度敏銳的感受力,又是一個近距離目擊者,使得這個傷心的故事,像一個「倖存的標本」本保存下來,劃開肌膚,展現血肉。故事中的伊紋,美麗聰明勇敢,是思琪眼中的完美姐姐。而伊紋姐姐也有她的不幸,結婚後她多次遭受丈夫酒後的殘酷家暴。白得發光的伊紋在天氣回暖之後仍然長衣長袖,針織衣料之下,掩藏著斑駁的傷痕……

反對家暴、消除針對婦女的暴力,不僅需要女性的勇敢,更需要男性的反思,以及對孩子的正確教育。

「白絲帶」運動起源於加拿大。1989年12月6日,加拿大蒙特婁一所大學的14名女生被一名年輕男子槍殺,兇手認為婦女權益運動毀了他的前途。受此悲劇的觸動,以邁克科夫曼博士為首的一群加拿大男性於1991年發起「白絲帶」運動,以表示哀悼的白絲帶為標誌。

「白絲帶」邀請男性宣誓絕不實施對女性的暴力,同時絕不為這種暴力行為開脫,也不對其保持沉默。

至今,先後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不同形式開展了「白絲帶」運動,使它成為全球範圍內的男性反對對婦女暴力的運動。

中國白絲帶志願者網絡成立於2013年,為國際男性參與聯盟的團體會員,是始於1991年的全球男性制止針對婦女暴力的白絲帶運動的一部分。

《親密關係如何傷害我們》希望通過對真實案例的整理,幫助公眾認識性別暴力,了解性別暴力,拒絕性別暴力。通過64部廣受歡迎的國內外獲獎電影,帶你認識性別暴力。聚焦11個主題,凸顯更深層次的文化意義。
本推文封面來自韓國電影《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該電影即講述了遭受丈夫及其家人暴力欺侮的金福南在巨大壓力下化身為復仇女王的故事。

《做全參與型好男人》

《做全參與型好男人》採用社會學理論結合生活現實案例的敘述方法,反思支配性男性氣質對我們的傷害,解析男性氣質與男性參與的關係,倡導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反思男性角色。鼓勵更多的男性參與到推進性別平等的日常活動中,關愛家人,完成自我成長。調查顯示,50%以上的家庭存在著家庭暴力,即有50%的未成年人在暴力環境中成長,並且他們中的多數也直接受到來自父母的暴力。目睹暴力本身就是對孩子的精神暴力,它與其他多種形式的精神暴力和以「管教」為名的肢體暴力一樣,會對孩子們的身心健康造成傷害,甚至可能影響他們的一生。「白絲帶」希望通過團體輔導,做「事後補救」,消除暴力留在他們內心的陰影,讓已經成年的他們開心、快樂、自信,使他們能夠順利地開展親密關係。另外,更重要的一個目標是阻斷暴力的傳承,即讓他們自己不再成為施暴者。本書旨在通過漫畫和律師對重點法條解讀的形式宣傳法律,為全社會形成反家暴共識提供一個普及性的讀本。全書不僅讓讀者從感性層面了解家庭暴力的具體概念,而且讓讀者從理性層面理解家庭暴力的實質和危害。本書在普及反家庭暴力法知識的同時,也著重指引家庭成員運用法律制止家暴,從而賦予家庭成員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合法權利不受侵犯的勇氣和能力。


 點擊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1、「凡爾賽文學」狂歡之後,這些經典更加動人了

2、爆笑,太宰治寫信威脅川端康成:「殺了你」!

3、從《洛麗塔》到《百年孤獨》,這些大作曾經都慘遭退稿

贊且在看   

讀好書

相關焦點

  • 家暴不是家務事 銅川這個反家庭暴力庇護機構就在身邊
    對於庇護救助中心的遇冷,市救助管理站站長韓延成認為,一方面,人們對於家暴的觀念認識還比較傳統,認為家醜不可外揚;另一方面,對反家暴救助,還缺乏宣傳,很多人有庇護需求,但是卻不知道到哪裡尋求幫助。 韓延成介紹,庇護救助中心今年接待的遭受家暴傷害的人不超過10人,均為成年女性。
  • 家暴不是家務事而是違法!赤峰市公布反家暴維權及救助電話!
    家暴不是家務事而是違法!赤峰市公布反家暴維權及救助電話!2020年,聯合公安、法院、司法、民政等部門錄製《內蒙古自治區反家暴條例》普法系列短視頻,印製《反對家庭暴力·呵護幸福生活》宣傳折頁,首次多部門聯合面向公眾,宣傳反家暴職能職責,各部門受理家暴專設部門和維權渠道。市公安局:提高民警反家庭暴力工作意識。
  • 家暴從來不是「家務事」
    家暴,已經成為近年來的高頻詞。自《反家庭暴力法》實施以來,越來越多受暴者勇敢為自己發聲,家暴受害人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司法機關對家暴處置能力增強,惡性家暴案件數量降低。全國派出所共參與調處化解家庭矛盾糾紛825萬餘起,有效預防制止家庭暴力行為617萬餘起。
  • 家庭暴力不是家務事!反家暴請看招!
    家暴,一直是備受關注的社會問題。究竟哪些行為屬於家庭暴力?遭遇家暴該怎麼辦?可以向哪些機構求助?今天,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家庭暴力?(如果受傷,要及時拍下照片,然後去醫院就診);◆家庭暴力情節較輕,依法不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由公安機關對施暴者給予批評教育或者出具家暴告誡書;◆受害者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可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如果情況緊急,需要暫時與施暴者隔離的
  • 【「鳳城天平•釋法明禮」大課堂】家庭暴力≠家務事,向家暴說...
    【「鳳城天平•釋法明禮」大課堂】家庭暴力≠家務事,向家暴說「NO」!經村民舉報、老師反映,該家暴案件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公安機關雖數次對申某某進行訓誡並向其出具了家庭暴力告誡書,但申某某屢教不改,毆打行為時有發生。由於楊某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母親因懼怕申某某報復而不敢申請人身保護令,區婦聯依法代為申請,這也是姜堰區首例由群眾組織申請的人身保護令。
  • 廣東擬將凍餓禁閉等界定為家暴,摒棄「清官難斷家務事」
    此次提交審議的實施辦法對家暴的定義進行了調整,擬將6種行為定為「家暴」,建議增加「強姦、猥褻未成年人等性侵害行為」作為家庭暴力行為;為明確區分各種類別的家庭暴力,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和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建議對家暴行為區分不同類型作分項表述,並結合實際增加「凍餓」「禁閉」等行為。
  • 俠客島評方某某未孕被虐致死:家暴豈是家務事?​
    家庭暴力的方式,除了傳統的身體暴力行為、精神暴力行為、性暴力行為、財產暴力行為外,還有新興的同居環境下的暴力行為、非親屬撫養(寄養)環境下對兒童的暴力行為、目睹家暴過程兒童遭受的暴力行為等。花樣百出的家庭暴力,遠遠不是某些人理解的「床頭打架床尾和」那麼簡單。研究發現,家庭暴力會讓受害者的人格尊嚴、身心健康受到侵害,情形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
  • 「淨網2020」這不是家務事,請報警!
    △2019年8月13日,河南女子遭家暴跳樓逃生△2019年11月25日,美妝博主宇芽稱自己遭遇家暴△2020年9月14日,四川姑娘拉姆直播時遭前夫縱火不幸離世昨天(11月25日)在裹上「愛情」或是「家務事」的外衣後很多家暴的受害者會選擇隱忍、逃避但,對於家暴零容忍才是最應該有的態度別怕!
  • 女性不是家暴唯一受害者!孩子視角的家暴影響究竟有多大?
    我們依稀還記得《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安嘉和」家暴妻子時猙獰的面孔;也依然無法忘卻,就在去年,河南一女子因不堪家暴跳樓,以近乎決絕的方式逃脫家暴傷害;甚至,在吉林省吉林市的市中心,有一家五塊錢一晚的旅店,開了24年,以前住在這裡的,多是被家暴後逃出來的女人。
  • 義烏家暴查詢範圍不僅限夫妻,虐待老人也算家暴
    登記查詢範圍不僅僅限於夫妻之間,還包括家庭成員之間以及同居期間發生的家暴行為。即使沒有結婚的人,如果有虐待老人實施家暴的,或者有兄弟姐妹間的暴力行為,都包含在內。如何查詢?周丹瑛介紹,查詢不需要攜帶婚戀對象的身份證,只需要提供具體的身份證信息。這樣做的初衷是希望查詢人自己就可以去婚姻登記處進行查詢。在婚姻登記處會有專門的窗口、專門的工作人員開展查詢工作。
  • 家事課堂|疫情導致家暴頻發!家暴反抗指南,你值得擁有!
    4月6日,據媒體報導,疫情期間全球家暴事件激增。據舊金山檢察官辦公室報告,該市家庭暴力在疫情期間增加60%,澳大利亞政府報告稱網絡搜索「家暴求助」頻率增加75%,法國一位部長表示一周之內法國家庭暴力數量上升32%,英國的家暴數量也在一周內平均增加了25%,而加拿大溫哥華家暴求助電話增加了300%!聯合國秘書長不得不發出呼籲,希望世界範圍內的家庭都能保持和睦。
  • 家暴、出軌本就取證困難,如果上訴該怎樣界定「家暴」「出軌」呢...
    X 家暴、出軌本就取證困難,如果上訴該怎樣界定「家暴」「出軌」呢?
  • 家暴立案難?6個技巧教你如何應對!
    哪怕《反家暴法》已經推出了三年之久,但上至法庭,下至家庭,仍有「家暴只是家務事」這樣的觀念。所以,當我們面對家暴時,必須意識先行:家暴不是家務事,而是嚴肅且態度鮮明的法律問題。此外,家暴的立案率低也是問題。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王曦影曾提到,在中國,在起訴離婚的案子裡,很多女方起訴的原因都是因為家暴,但最終能認定家暴的比例卻小於 10 %。
  • 遭遇家暴怎麼辦? 康巴什區法院發出首份人身安全保護令
    遭遇家暴怎麼辦?01-08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家暴
  • 遭遇家暴怎麼辦?康巴什區法院發出首份人身安全保護令
    家暴,不是法外之地,家暴,更不是「家務事」。近日,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人民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相關規定,發出首份人身安全保護令,禁止被申請人張南(化名)對申請人張北(化名)實施家庭暴力。
  • 家暴受害者為何不敢用保護令
    家暴不是「家務事」 主持人:我國傳統觀念裡有「清官難斷家務事」「家醜不外揚」,這跟人身安全保護令有衝突嗎? 禹妍(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婦聯副主席):很多女性來婦聯哭訴求助,我們都會給她們講人身安全保護令,但這兩年真正申請的就兩個,都是在離婚訴訟期再遭家暴的。如果還沒辦離婚,她們不會去申請。
  • 遭遇家暴 打110! 受害者要注意收集證據
    華龍網訊 (記者 張珺)按照昨日公布實施的市綜治委《關於進一步加強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實施意見》,公安機關將按110接處警規則處理家暴投訴,但需要指出的是,家暴受害者一定要注意收集證據,便於公安機關依法對施暴者實施訓誡、行政拘留甚至刑拘。家庭暴力不是「家務事」,是法律明確禁止的違法行為,持續性、經常性的家庭暴力,就構成了虐待。
  • 對家暴說「不」!瀏陽公安快速查處一起家暴案件
    2021年1月2日晚,瀏陽市公安局關口派出所接到轄區羅女士報警稱:因瑣事與丈夫發生爭吵後被丈夫羅某毆打。 如果您遭遇了家暴 該怎麼辦呢? 在瀏陽 您可以通過以下途徑進行求助
  • 精神暴力納入家暴範疇只是第一步
    作者:王軍榮  日前,一則「廣東將精神暴力納入家暴定義」的消息引發關注。消息稱,廣東組織起草了《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草案)》,其中不但將精神暴力納入家暴範疇,對家暴的範圍更加明確,同時還將目睹家暴行為的未成年人也認定為受害人。
  • 青島一男子酒後家暴 見民警上門調解竟持刀暴力襲警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桂東11月18日,王哥莊街道一男子,不僅酒醉家暴不配合執法,甚至還持刀暴力襲警……11月18日20時30分許,海岸王哥莊派出所接到指揮中心指令:有人報警,稱在王哥莊街道黃泥崖社區其妹妹被丈夫家暴。接警後,110出警民警李炳生帶領輔警高德、王順東立即趕往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