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競爭的日趨激烈,生活節奏的加快、壓力的增大,經常大量的飲酒、頻繁刺激的夜生活等不良生活習慣,再加上疾病、不良睡眠習慣、晝夜輪班工作以及個人和家庭生活變故等因素,導致了各種睡眠障礙的發生。
臨床發現我國人群失眠的發病率在逐年增高,這不僅僅是一個疾病問題,同時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中醫學是怎麼認識失眠的呢?
在古代醫籍中,失眠又稱「不寐」、「不得眠」、「目不寐」、「不得臥」等,自《黃帝內經》時代開始,歷代醫家就已對其病因病機、證治進行過大量的研究和探討。失眠是由於情志、稟賦不足、病後及年邁、飲食內傷、心虛膽怯等病因,引起心神失養或心神不安,從而導致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徵的一類病證,其中因情志因素導致的不寐在臨床上尤為多見。
很多中醫名家認為失眠以情志變化、精神刺激為主因,與肝膽病變關係密切,如肝氣鬱結、肝血虛弱、膽熱擾心、肝火上炎等都是引起失眠的重要因素。
為什麼說長期失眠多半可能是肝氣鬱結呢?肝失疏洩與失眠有怎樣的關係呢?
肝氣具有疏通、暢達全身氣機,促進精血津液的運行輸布、脾胃之氣的升降、膽汁的分泌排洩以及情志的舒暢等作用,情志活動雖是心神的功能,但與肝的疏洩功能關係密切。
清·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指出:「惱怒肝鬱」,「氣鬱不舒,木不條達」,「悒鬱動肝致病……疏洩失職」。
正常的情志活動,主要依賴於肝主疏洩的功能,其功能正常則氣血運行正常,氣機舒暢,氣血調和,情志舒暢;若肝失疏洩,氣機不暢,則情誌異常,影響心神從而導致失眠。
肝氣鬱結易失眠!如果臉上反覆出現2「黑」情況,該警惕肝鬱了!
1.臉頰
黃褐斑是面部的對稱性色素沉著病,因此它會均勻地出現在臉頰上。實際上,黃褐斑(也稱為肝斑)是一種反映肝臟的面部表情。
因此,當黃褐斑出現在臉頰上時,表明肝臟存在問題。肝氣停滯出現在臉上的主要原因是肝氣不舒引起的,從而對脾胃功能產生不利影響,特別是脾臟的運動功能受到抑制。
2.額頭
前額一直是痤瘡和斑點相對容易生長的地方。當臉部的前額反覆變暗時,是由於面部黑色素的積累引起的。肝氣鬱滯不僅會使面部皮膚暗沉、暗啞和黃褐斑,還會引起人體面部皮膚老化。主要表現是面部容易出現皺紋,頭髮會變白。
長期失眠多是肝氣鬱結,專家:常補1物,降火助眠,睡覺很香甜
因為肝鬱出現的失眠問題,除了要疏肝解鬱外,還要注意補充赤芝多素的化合物來鎮靜活躍的神經中樞,從而提高睡眠質量。
赤芝多素是藥食同源物質,從真菌赤芝中高濃度萃取提取出來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保留了靈芝安心養神調和氣血的活性。作為一種純植物成分,入身體五經(心肺肝腎脾)調理,從根源扭轉失眠態勢,提升睡眠質量,還不用擔心有什麼危害性和人體對其的依賴性。
生活中還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情,疏肝解鬱助睡眠:
肝,主疏洩,喜條達,惡抑鬱。因此,情緒的變化,對於肝臟來說,尤為重要。
經常生氣發怒脾氣暴躁的人,會給肝臟「添堵」,損害健康。
而良好樂觀開朗的情緒,有利於疏肝理氣,解鬱散結,有益肝臟健康。經常微笑,就能疏肝鬱,促進肝氣抒發,更利於肝臟健康。所以我們日常生活中要多微笑,保持美好心情,是非常重要的養肝助眠的事情,不要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