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齒到底應不應該拔掉?看看醫生怎麼說!

2020-12-14 四川婦聯

本文作者:

範松,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口腔頜面-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

智齒,又叫「第三磨牙」,指的是牙槽骨最裡面的上下左右各一個的四顆第三磨牙。通常在16歲以後才長出來,由於在這個年齡段,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接近成熟,而且它是最後萌出的一顆牙齒,因此取名「智齒」,有著「智慧到來」的象徵。

但是,與它的美好寓意相反的是,由於在人類的成長進化過程中,頜骨是逐漸變小的,而留給智齒的空間也會隨之逐漸變小,通常最後萌出的智齒會因空間不足而導致智齒阻生,給我們帶來一系列危害。

智齒可帶來哪些危害?

阻生的智齒,即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的智齒,在臨床上可能會導致一系列的危害,其中常見的危害有:

1. 引起反覆發作的冠周炎

智齒冠周炎是最常見的危害,主要是由於智齒牙冠周圍的軟組織與牙齒之間形成一「盲袋」,引起食物和細菌等的積存導致的,智齒冠周炎的病人通常會出現局部腫脹、疼痛、溢膿甚至發熱等一些全身的症狀。

智齒冠周炎它既可以很平淡普通,一般通過消炎處理即可治癒,但又可以很兇險,如果不積極治療,智齒冠周炎可導致頜面部間隙的感染。需要注意的是嚴重的智齒可引起較高概率的間隙感染,甚至還可能引起膿毒血症和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危及病人生命。

2. 造成鄰牙的損害

阻生的智齒,比如前傾生長的智齒,會與鄰牙之間形成一個敞開式的間隙,容易積存食物殘渣,並且不易清理,時間一長可導致鄰牙齲壞,甚至導致牙髓炎。或者因壓迫導致鄰牙牙根或遠中骨吸收。此外,因鄰牙齲壞,臨床上也經常出現需要「拔一送一」的病例。

3. 導致顳下頜關節紊亂

阻生的智齒由於不能與對頜牙齒建立正常的咬合關係,時間一長可引起顳下頜關節彈響、張口疼痛、夜磨牙等症狀。

4. 其他

比如阻生的智齒有可能會在生長的過程中壓迫到神經,成為某些神經痛的病灶所在。或者腫瘤患者在放療前沒有拔除阻生的智齒,後期如果出現感染可能會導致放射性頜骨骨髓炎甚至骨壞死等情況。

什麼情況下需要拔除智齒?

阻生的智齒,和/或有症狀的智齒越早拔除越好。

拔除智齒,通常建議在25歲之前進行,因為在這個年齡段前,智齒剛萌出,牙根通常還沒有完全穩固,對下牙槽神經管的作用也較小,而且此時拔除智齒受到的阻力也是相對較小的。

另外,由於多數智齒幾乎不承擔咀嚼功能,且鑑於它可能引起的危害,還可以考慮對無症狀的智齒進行預防性的拔除。臨床上一般強烈建議備孕女性拔除智齒,避免在懷孕過程中可能因智齒引起的潛在危害。

如果是正位萌出,與鄰牙鄰接關係正常,與對頜牙咬合關係正常,且無症狀的智齒,可以考慮保留。完全埋伏於骨內,與鄰牙牙周無相通,無壓迫神經引起症狀者也可考慮保留。如果智齒本身正常,當鄰牙無法保留時,可配合正畸治療,將智齒牽引至第二磨牙的位置行使功能。

拔智齒,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1. 智齒冠周炎急性期不建議拔牙:此類情況下需要先進行抗炎、抗感染治療後拔牙。

2. 懷孕前最好拔除,特別是阻生的智齒更應該早早拔除,因為在懷孕時,一旦出現智齒冠周炎或間隙感染,處理起來會很棘手,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3. 放療前拔牙:鼻咽癌或口腔癌放療前,一定要拔除阻生的智齒,避免智齒可能導致的頜骨骨髓炎或骨壞死等潛在危害。

4. 嚴重的智齒或身體狀態不好的病人,需要住院手術拔。比如有拔牙禁忌症,如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需要完善相關檢查,在手術室監護下才能拔牙。

5.拔牙後的注意事項:一般來說,拔牙窩在一個星期左右會初步癒合,對進食的影響逐漸變小。但如果是在拔牙後有局部的明顯的疼痛,甚至是吃止痛藥都無效的情況下,一般會考慮是否為幹槽症(幹槽症是在牙拔除後由口腔細菌引起的骨創感染,一般在拔牙後3-4天出現,主要表現為局部有持續性劇烈疼痛,並且牽涉到耳顳部痛,吃一般的鎮痛藥無法止痛)。此外,如果拔牙後出現感染的症狀、明顯的腫脹或疼痛,建議及時就醫。

總的來說,智齒,特別是阻生的智齒具有一系列的危害,常見的危害包括可引起智齒冠周炎或導致鄰牙的損傷,我們一般建議進行拔除。雖然上面講了一些拔智齒可能遇到的問題或拔牙後的注意事項,但智齒拔除總的來說還是相對比較安全的。權衡利弊後,該拔的還是儘早拔除為好。

來源:健康時報

相關焦點

  • 拔智齒能改變臉型嗎?智齒一點用處都沒有嗎,為何醫生總讓拔掉?
    聽說拔智齒能夠改變臉型,讓臉變得更好看,一些人甚至開始期待著智齒的來臨,然後去拔智齒,等待著第二次臉型的變化。那麼,拔智齒真的能改變臉型嗎?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拔智齒後的臉型問題很遺憾的告訴大家,拔掉一顆小小的智齒是不能改變臉型的,就算拔掉四顆.也不能。臉的大小和牙齒沒有關係。臉的形狀主要是由頜骨支撐的,下頜骨的發育也尤為重要。
  • 長了智齒,到底需不需要拔掉?不拔會怎麼樣?
    智齒是成年後長出的第三顆牙齒,通常發生在16-25歲之間,可能大家不會想到,在它沒有長出來之前,它就已經會長了。一出現就倍受折磨。由於智齒出現時,都會引起局部比較明顯的疼痛,等到長完全以後,這種疼痛感就會消失。
  • 拔掉智齒\阻生牙的流程步驟
    「智齒」在醫院常以「阻生牙」相稱,由於體積一般較大,生長的比較晚而且比較靠近口腔,因此在拔出的時候相比其他牙齒要格外注意。拔牙應該放在早上吃完飯之後,尤其智齒,體積比較大,靠近口腔,可能引起出血量大,出於安全考慮醫生一般建議早上進行手術,女性月經期不可拔牙。
  • 智齒,是人類進化史上一個類似於Bug的存在
    智齒拔還是不拔?看專業醫師怎麼說智齒到底該不該拔,在臨床上,應該要由專業牙醫檢查後,才能下定論。特別是埋伏型智齒,還沒有完全長出來,完全埋伏在牙齦下,這種智齒應該要先拍全口X光曲斷片,看看牙齒的生長位置和萌發方向,然後再決定到底拔不拔。
  • 拔掉智齒就不聰明了嗎?關於拔智齒的說法,你中了幾個
    有這麼一個流言:拔掉兩邊的智齒,就可以讓臉部瘦下來,楊冪、張栢芝就是這樣縮小臉型的。而真相是,這些明星們是否真因拔智齒而瘦臉,我們是無法實地去探究了。但是,臉的形狀取決於面部骨骼,特別是上下頜骨的支撐,而智齒是在頜骨發育成熟的時候才萌出的,簡單來說臉的寬、窄、大、小與智齒沒有關係。關於這一點,牙醫會盡力讓你在整個手術過程中感覺舒適,他們會給你選擇麻醉和鎮靜藥物,因此,在手術過程中不會感覺到明顯的疼痛。手術完成後,醫生會開藥並給出必要指導,以儘量減輕你在日後恢復中的不適感。
  • 長了智齒一定要拔掉嗎?
    智齒在生長方面,個體有很大差異,通常情況下應該有上下左右對稱的4顆牙,有的人少於4顆甚至沒有,極少數人會多於4顆。具體長出來的年齡差異也很大,有的人會在20歲之前長出,有人40、50歲才長或者終生不長,這都是正常現象。有的智齒正常萌出,沒有影響到其他牙齒,不會帶來疼痛以及感染,可以選擇不拔;但是有的智齒就需要拔除了,比如下面這些情況:阻生齒的生長位置不當,軟組織問題或頜骨骨量不足,智齒不能正常萌出,被牙齦或牙槽骨包裹在裡面,經常引發炎症、疼痛。
  • 不能立即拔掉疼痛發炎智齒
    2、智齒發炎後一定不要馬上拔牙,可以服用藥物治療發炎的症狀,比如口服替硝唑、阿莫西林、牛黃解毒片都有消炎的作用,但是具體要服用什麼藥物一定要諮詢醫生,不要隨便服用,特別是服用的量要按照說明書,量太大對身體有傷害。也可以到牙科衝洗牙齒,對牙齒發炎有輔助治療的作用。
  • 為什麼醫生都喜歡拔【智齒】?
    有的是因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老觀念,不捨得拔智齒;有的人是怕一時的疼痛,縱容智齒肆虐數年。怎麼說,【智齒】這東西釀成了一樁樁慘案。快來看看口腔內智齒和其他牙齒的較量。智齒陰生,萌出不全會引起局部腫脹疼痛罪行三:智齒位置不正,造成清潔牙齒困難
  • 智齒到底該不該拔?牙醫自己的4顆智齒,拔完用了20多年!
    我拍片看到自己的四顆智齒,左下水平近中阻生,右下水平頰舌向阻生(極少見),上頜都是垂直偏頰向傾斜。我準備在實習期全拔掉。先準備拔左下,我預計有點麻煩,聯繫好了上一屆的師兄,他們實習都快結束了,拔牙技術應該是不錯的。說實話,打麻藥的時候有點痛,那時都是打國產麻醉藥「普魯卡因」,注射時刺穿頰肌那會兒最痛,不像今天已經普及的進口麻藥「碧蘭麻」或「斯康杜尼」注射,基本沒啥感覺。
  • 小夥拔掉智齒後腦出血身亡,血液裡都是細菌!這些事要注意…
    醫生怎麼說? 需要注意的東西更多 很多人受到過長智齒的困擾 又疼又難受,牙齦發炎,有時候臉頰都會變腫 於是很多人就想到把智齒拔掉 網上也有不少網友分享自己拔智齒的精力
  • 醫生,我的智齒一定要拔掉嗎?
    智齒生長方面,個體有很大差異,通常情況下應該有上下左右對稱的4顆牙。萌出的年齡差異也很大,有的人20歲之前萌出,有人40、50歲才長或者終生不長,這都是正常現象。智齒徹底萌出,形狀正常,與前面的牙齒鄰接聯繫正常,與相對的牙齒咬合正常。那麼這顆智齒就能夠象其他牙齒相同表現它的咀嚼功用,就不需求拔除。如果第二磨牙齲壞嚴重需要拔除時,通過X線拍片證實智齒的牙根尚未完全形成,此時保留智齒,將來也許有可能以代替缺失的第二磨牙。
  • 智齒,到底拔不拔?
    ,有的智齒不痛不癢,有的智齒時常發炎,叫人痛不欲生……到底該不該拔除智齒?很多人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智齒到底需不需要拔?醫生表示,絕大多數人的智齒還是應該及早拔掉,在國外一般十幾歲的少年就把智齒預防性拔除。因為智齒是最後萌出的牙,長出來時,牙床往往已經沒有「立足之地了」,往往長得歪斜,且不能萌出至正常位置。
  • 智齒,一定要拔掉嗎?
    如果牙齒能正常萌出,並且智齒的生長的位置和方向正常,可以正常咬合,那麼是不需要拔除的。2、哪些情況下必須拔除智齒?①智齒蛀牙如果智齒出現比較深的蛀牙,特別是需要根管治療的,一律建議拔掉。②造成鄰牙病變如果生長空間不足,智齒會使勁兒頂住相鄰的牙齒繼續生長,可能導致兩顆牙齒都保不住。
  • 智齒要不要拔掉?
    智齒生長方面,個體有很大差異,通常情況下應該有上下左右對稱的4顆牙,有的少於4顆甚至沒有,極少數人會多於4顆。而且4顆智齒也不是都必然會長全,某些人的智齒可能只長1至2顆,有的智齒甚至長到一半就不再生長,這種情況稱為智齒阻生。萌出的年齡差異也很大,有的人20歲之前萌出,有人40、50歲才長或者終生不長,這都是正常現象。一、智齒是如何生長的?
  • 出現這6種情況,建議拔掉智齒!
    ,大家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有人認為「一定要拔除,不然就是『定時炸彈』一樣的禍害」;而有人覺得「我都感覺不到疼痛,好好的牙齒,我為什麼要拔掉呢」。低位生長完全埋伏於頜骨內的智齒,長時間存在可能會形成含牙囊腫,導致周圍骨質破壞、吸收,形成病理性骨折,並且囊腫存在惡變的可能,後果嚴重。因此,完全埋伏無法正常萌出的智齒也應儘早拔除。
  • 醫生,我的智齒到底要不要拔?
    我們常說的智齒也就是第三磨牙,它是最晚長出的牙齒,一般於16~25歲萌出。由於萌出位置不足,阻生智齒可能部分或全部被齦瓣覆蓋,再加上位於口腔的最內側,刷牙的時候較難清潔,導致細菌滋生引發智齒冠周炎,進而導致咀嚼困難、疼痛加重。到了冠周炎的中後期,會有口臭、舌苔變厚、智齒周圍流膿等症狀,甚至半邊臉都會腫起,口張不開,不能進食,可能伴隨發燒 、頭痛、便秘、淋巴結髮炎腫大等。
  • 智齒一定要拔掉嗎?不疼不拔可不可以?
    那長了智齒就一定要拔嗎?不一定!要看情況!正常萌出的智齒,不侵犯鄰牙,上下咬合關係正常,就可以不用拔,保留作為日常咀嚼食物的工具,只要平時多注意口腔衛生就行,但出現以下 5 種情況,就需要拔掉智齒了!就像剛剛說到的阻生智齒,這種情況如果不及時拔除阻生的智齒,就是頂壞鄰牙,導致鄰牙齲壞或者遠中牙槽骨的吸收。
  • 一次性拔掉四顆智齒的經歷
    不過,智齒本身與智慧沒有一絲關係,反而更像是進化不完美的產物。人類由於飲食結構變化,牙槽骨空間比遠古時期縮小,然而牙齒數量卻沒有變化,因此留給智齒的空間就不充足了。空間有限,智齒也就不容易順利生長,很多時候會長得東倒西歪,甚至完全阻生。這就會引發一系列問題,比如傾斜的牙齒不容易刷乾淨,時間長了可能造成相鄰牙齒的損害,有些還會反覆發炎。
  • 拔智齒感染十天後離世,難道只有拔掉這一條路?
    不管病因如何,劉某在拔完智齒後出現不適將情況告訴醫生,但醫生未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正確的治療,導致其錯過最佳治療時間,依然是本次悲劇的直接原因。那麼,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遇到長智齒這種高概率事件,是否需要主動去拔除?應該如何正確對待拔智齒?
  • 智齒到底該不該拔?6種情況不拔後患無窮!
    有人因為畏懼疼痛,一再拖延拔智齒;也有人認為「拔智齒能瘦臉」,盲目拔智齒。智齒這個磨人的小妖精,到底該不該拔?其實是有標準答案的。智齒是指人類口腔內牙槽骨上最裡面的第三顆磨牙,從正中的門牙往裡數剛好是第八顆牙齒。由於它萌出時間很晚,一般在16~25歲間萌出,此時人的生理、心理髮育都接近成熟,有「智慧到來」的象徵,因此被俗稱為「智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