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狼狽不堪的詩意年代

2021-02-08 左朔右李

點擊箭頭指向的藍色小字關注我  

                             

從小到大,我一直喜歡一些與文字有關的事情。我喜歡看書,什麼樣的書籍都看,包括那些「不太健康」的書刊,我覺得也很有價值。真正地貫徹了「開卷有益」這句至理名言。

那些對書中的內容深信不疑頂禮膜拜根本不懂得思考的人是很可憐的,他們被騙了。因為我發現很多書中的內容都是扯淡的。

基於此,初中時,我就嘗試自己寫一些東西。以揭示生活的本原,表達出自己內心深處真實的狀態。開始的時候寫得很不好,內心總有萬語千言,情感波瀾壯闊,連自己都被感動了,可是一下筆怎麼看都不是玩意兒。而且越寫越發現以前看過的那些書的作者其實真是很了不起。他們能把那麼多特沒勁的事情說得那麼有勁。

偶爾與一位前輩交流的時候得知,他們也在寫作過程中遇到過同樣的問題。就是掌握語言工具的熟練程度還不夠。有人說改變這種問題的最好的方法是試著寫詩,可長可短。因為創作詩歌的時候思想是絕對自由的。別說這樣做效果還挺明顯。長時間以來,我寫了很多只能夠自己觀賞的所謂「作品」。


 

初中開始嘗試寫詩。現在讀來基本上等同於順口溜。其風格深受港臺流行歌曲影響。比如下面這首詩《靠近》的片段:

試試我,考驗我,

但不要開除我。

靠近我,聽我說,

我真的很不錯。

……


 

高中時也經常寫詩。以虛構的敘事詩為主,拿同學開涮。比如下面這首詩《一個女人的愛情史詩》的片段:

我問你,

你到底是愛王鳳江還是陳宏宇?

你說,

劉偉才是你的唯一。

憤怒的火焰在王鳳江胸中冉冉升起,

嫉妒的洪流在陳宏宇心中川流不息。

於是,在郊外的夜晚,

幾聲吶喊,幾聲哭泣。

沒有人知道故事的結局。

……

多年以後,你把王鳳江、陳宏宇、劉偉留給你的三個孩子撫養長大,

你歷經滄桑劫難,早生華髮。

當你抽著「炮臺」,喝著「阿什河」,

午夜的街頭,留下了你的失魂和落魄。

……

同學們爭相傳閱。被提到的名字的一分惱怒三分羞澀六分欣喜。未被提到名字的則一分失落三分期待六分不服。


 

上大學以後,對自己所學的專業不感興趣,學習成績較差。於是就把更多的精力和興趣轉到文學創作上了。一沒名師指點,二與本專業相去甚遠,就是腋窩挾冰溜子——自悟(捂)。當然在這過程中受到的冷眼、嘲笑、不理解甚至謾罵只能默默承受。

最大的痛苦並不是這些,而是寫了半天自己也不知道終點在那裡,意義是什麼。似乎像一個人在沼澤地裡掙扎,唯一的結果就是越陷越深,直到整個身體融入沼澤地之下,頭部變成一個小點直至消失,沼澤地恢復平靜。

文學就像是毒品,一旦喜歡上她了,要戒掉很難。我就這麼一直堅持著或者說跟著感覺走,跟著生活的慣性走。

1998年的中國和美國的那場糾紛或者叫戰爭使我在校園內部出了一點小名。

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美軍轟炸了,全國人民集體上街遊行,以各種形式表現自己同胞被無辜殺害的憤怒之情。

作為一名熱血青年的我,確實激情燃燒了好一會。因為當時看球賽,學校組織遊行示威沒有趕上。但我也沒閒著,先後寫了兩首詩歌,我像魯迅先生一樣以筆作槍。用鋼筆槍寫了好幾首戰鬥檄文。一篇對克靈頓的亂搞行為進行了批評,一面對小日本的幫狗吃食的行徑給予了痛斥。均發表在大食堂兩側的黑板報上。很多氣質不錯的女青年都拿著自來油筆和日記本在那裡記著。說實話,這對於在大學從來沒有什麼表現機會的我確實值得興奮一下。

兩篇詩歌其實寫得都比較粗糙,風格在像順口溜的基礎上增加了二人轉的元素。但是戰鬥文學基本上就是這樣的,能把憤怒的情緒表達出來就行了。個人攻擊,辱罵之類的也都算是戰鬥。

兩首詩歌發表之後我受到了群眾的廣泛的擁護和好評。一些同學開始認識我、了解我,並對我的看法發生了改變,開始將我與那些學習成績較差,沒什么正經事的校內二流子區別對待。他們寬容了我以前的一些偏激做法,認為這是詩人的個性所致。

後來也趁熱打鐵陸陸續續創作了一些詩歌。風格轉向寫實。比較典型的詩歌一般是這樣的。

大三上學期去C城的一個大企業金工實習。住在內部專為接待實習生的招待所。天熱,晚上我們四個男生去水房衝冷水澡。被一個打開水的女生撞見。有感而發賦詩一首。

昏暗的燈光像水一樣,

在我們的身上默默流淌。

少年的激情,

幾許輕狂。

冒失的姑娘,別慌張。

這是一個屬於你的晚上。

這是四個未來丈夫的榜樣,

或許用你一生的際遇也換不來,

關於身體的夢想。

我們的身體,

有北方黑土地高粱般的純樸,

我們的身體,

有南方田野稻麥的芳香。

有來自中原,

黃河水呀浪打浪,

有來自我們國家偉大的首都,

接受過紅色和黃色,革命和政權的滋養。

姑娘,請把憂傷收藏,

在漆黑的夜裡,

釋放那些沉默的力量。

姑娘,黑夜不長,

意外發生,沒人負責。

明天照常升起的還是那輪七八點鐘的太陽。

為了配合「詩人」的稱號,我也有意在形象方面做了一些調整,首先是剃掉了毫無個性的小平頭,改成了一個大光頭。換掉了初中時就一直戴著的金屬框架的眼睛,改成了一個碩大的黑色塑料方框眼鏡。在服飾方面也改掉了大短褲,皮涼鞋、半截袖襯衫的普通打扮,改成了牛仔褲,軍勾鞋,胸前帶有外國明星圖案T恤衫。看人的眼神也變了,視任何事物都如糞土。

但是這樣的造型並沒有維持多長時間。

一個原因是確實不方便。夏天穿牛仔褲,軍勾鞋透氣性差,自己汗腺又發達,整天渾身汗水淋淋,導致真菌感染患上了股癬和腳氣。每天晚上脫掉內褲和襪子都要很費一番周折。

另一個原因是受到了相關方面的一些打擊。因為造型另類一次在校外的小飯店和一個哥們喝酒的時候,鄰座的幾個「社會人」被我桀驁不馴的眼神所激怒,接著酒勁把我倆一頓揍。

還有一次從火車站出來,別的乘客都平安無事地通過出站口走了,就我被鐵路警察叫了過去被當作通緝的犯罪嫌疑人詢問了半宿,感受到了人民政權的強大威力。

種種遭遇開始讓我反思:還是以前好呀。而且我覺得真正的詩人、大家是不太講究造型的,就是這些「二武子」對這些膚淺的東西感興趣。於是我又恢復了以前的形象了。


 

大學畢業後上班,有過一段很悠閒的時光。我就買了一本《中國當代詩選集》,算是比較系統地了解了中國當代詩歌。也知道北島、顧城、食指、舒婷、梁小斌、海子。沒事喝點酒讀一段,確實找到了智力上升自命不凡的感覺。孤獨啊。

在那段悠閒的時光,我創作了大量詩歌,現在回看,能拿出手的基本沒有。矬子堆裡拔大個,這首叫《一面湖水》的還湊合,起碼有點真性情。片段如下。

你偶爾的哭泣, 
是有關青春的記憶。
記憶的青春, 
有許多不可靠的甜蜜。
……
我說愛你 
你沉默不語 
這一面湖水呀 
是我生命中的美麗

我感覺到天賦這東西真是沒辦法,還得是天老爺賞飯吃。還是消停地工作吧。把文學具體說詩歌當作一種愛好吧。後續幾年工作狀態也確實有了很大提升,也取得了一些成績。


 

後來由於工作關係,接觸了一些所謂的作家、詩人、書法家、畫家什麼的。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些所謂的文化人,也就那麼回事。一些作家的價值觀有點問題,思想還停留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喜歡用階級鬥爭的觀點和非黑即白的二分法來看待世界和處理生活問題。一些「詩人」大都精神不正常,整夜失眠,便秘一般地「為賦新詞強說愁」,寫出的東西誰也不看不出來啥玩意。那些「老乾體」更是令人作嘔。一些「書法家」也是南郭先生,連楷書都寫不工整,就是個「大劃拉」。至於一些「畫家」,因為其專業能夠成為體制內的職業,故而利益爭奪更加明顯。我的畫家二哥對此有深刻理解,故而他脫離了庸俗的大多數,在家鄉的「瓦爾登湖」尋找自己的精神樂園。


 

我的這些看法確實有些以偏概全。但「文化圈」確實好矇事,容易出騙子。

當然,我也不同意類似於《不要拿你的業餘愛好,去挑戰別人吃飯的本事》文章的觀點。對於需要數十年訓練才能掌握的技能,比如足球運動員,廚師等等當然如是。但有些事物愛好和吃飯的飯碗之間是沒啥嚴格界限。比如裝文化人,比如寫詩,比如寫毛筆字,比如搞破鞋。需要的是天分嘛。


 

這幾年大家的日子都好過了。不愁吃喝。所以情懷這東西就泛濫起來了。很多人開始懷念自己的年輕時代,並賦予了很多虛構的美好。很多人開始尋找「詩意的生活」,覺得每個不曾起舞的日子,每個不能得了巴嗖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一種辜負。覺得自己天生麗質卓爾不群隨隨便便可以風情萬種與世無爭。其實你說你要知識沒知識,要文化還沒文化,要常識沒常識,一年也看不上一本書。最關鍵你還行為不端不怎麼善良。你說你上哪裡找所謂的「詩意的生活」?

回顧自己所謂的詩意時代,只能用狼狽不堪來形容。挺有意思的。

我也說不好啥叫詩意的生活。但是我覺得倆字很重要:不裝。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往期精彩回顧:

在「東西喇叭」上挖婆婆丁

無人喝彩之  「喝多了,請體諒!

戀愛的季節(企業回憶版)

夜空中的倔強電波

70後,小城童年,看上去很美

理工校園裡最後的搖滾歌手

無人喝彩之為了愛夢一生

70後,小城高中,「淘小子」往事

無人喝彩之校園新秩序

瓦爾登湖畔的畫家二哥



相關焦點

  • 從風情萬種到狼狽不堪!
    1.「嫁給我吧。」「不要,你這也太短了。」「好,那我重說。我愛你,我願意照顧你一生一世,我要和你白頭偕老,今生永不分離,所以,請你嫁給我吧。」「不要,我說的又不是這個短。」2.辦公室裡,大家在討論生二胎,幾位大姐都說自己年齡大了,身體不行了。這時候角落裡傳來一句:車都是放壞的,沒有開壞的。我勒個去,老司機無處不在啊。。。
  • 認清一個男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自己「狼狽不堪」
    前幾日,後臺有一位粉絲曾給我這樣的留言,她說:他好像愛我,但是我卻體會不到他對我是真心還是假意。因為認清一個男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自己狼狽不堪。陳潔和男友戀愛3年了,兩人也都有了結婚的打算,但是面對婚姻,陳潔並沒有做好準備,因為陳潔的父母因為感情的原因離過婚,所以面對婚姻的時候,陳潔也是異常的謹慎。
  • 梁秉鈞《雷聲與蟬鳴》:有時工作讓人疲憊,那就去日常中發現一點詩意
    在平凡的日常中發現詩意,這是一個詩人的自覺。 >有人躍起投一個球一輛汽車響著喇叭駛過去有時我走到碼頭看海學習堅硬如一個鐵錨有時那裡有船有時那是風暴海上只剩下白頭的浪人們在卸貨推一輛重車沿著軌道走把木箱和紙盒緩緩推到目的地有時我在拱門停下來以為聽見有人喚我有時抬頭看一幢灰黃的建築物
  • 狐狸捕食貓咪,下一秒卻狼狽不堪!貓:本喵不發威,當我是KT貓?
    狐狸捕食貓咪,下一秒卻狼狽不堪!貓:本喵不發威,當我是KT貓?狡猾的狐狸常常光顧人類的城市,如果遇到貓咪時,又會發什麼趣事呢?貓咪作為我們身邊最常見的寵物,或許很多人都覺得貓咪呆萌,但千萬不要被它們呆萌的外表欺騙了,一旦貓咪發飆。
  • 虎痴許褚力大無窮,為何每次遇到張飛都狼狽不堪
    就算是濮陽之戰對上呂布,許褚那也是有一戰之力。然而就是這麼一位猛將,一旦遇到張飛就狼狽不堪,每次都是只能逃命:許褚第一次遇到張飛,是在新野之戰。曹操親率五十萬大軍徵討荊州時,許褚作為先鋒率三千兵馬先行。諸葛亮一面安排將新野百姓移到樊城,一面設下埋伏等候。結果曹軍果然中計,許褚和曹仁、曹洪帶著軍馬一頭衝入新野。然而諸葛亮早就命人在城內多藏硫黃焰硝引火之物。
  • 【文心寄語】此生我願,詩意棲居
    當代作家王小波說: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對此雅逸、脫俗的人生境界,也許,於我等凡夫俗女而言確屬難以抵達。但從小情小調的狹義層面來講,庸長的日子裡還是喜歡營造一份品位與格調,攬一份詩意於懷,讓瑣淡的素日平添一份雅趣與清致。抑或本性使然,抑或情懷所致,源於骨子裡與生俱來的那份浪漫情愫,醉愛煙火溫飽之餘,描摹陽春白雪,憧憬春花秋月。
  • 言情|種田年代文(二):《那人那村那傻瓜》《七零年代禍水》《重回1988》《蜜芽的七十年代》《七十年代嬌媳婦》等
    《那人那村那傻瓜》 作者:福寶2.《七零年代禍水》 作者:白衣萌3.《重回1988》 作者:尋香蹤4.《蜜芽的七十年代》 作者:女王不在家5.《七十年代嬌媳婦》 作者:素昧平生v6.《七零之彪悍女知青》 作者:桃花露7.《六零年代好生活》 作者:寒小期8.
  • 藩籬 | 詩意的日子
    圖悅:我的孤獨是一座橋 100X80cm 布面丙烯 楊誠作品背景音樂:坂本龍一 - The Revenant Theme
  • 張愛玲與賴雅,婚姻11年,窮困潦倒,顛沛流離,狼狽不堪
    在如今人情冷淡,愛情速食的年代,我們都更願意看那些相濡以沫,矢志不渝的感情,所以我們看到很多名人的愛情,都被寫成要麼是不離不棄,要麼是赤心相待,
  • 「詩意中國」共赴東坡驚鴻宴 我有詩意,你有酒麼?
    我的意思是我有詩意,你有酒麼?老人說,時運不好的時候,我們總是會想吃東坡肉。大概是因為東坡先生一生顛沛流離,卻又樂觀向上吧。在我們面臨困頓的時候,總會想到他,一想到東坡先生,便油然而生的豪邁和勇氣,在我們的文化中,詩意常伴,從小到大,誰沒讀過幾句帥炸的詩詞,誰沒發過兩句凡爾賽文學朋友圈?
  • 詩意的生活 理性的思考
    那是我應邀給省委組織部作一個叫《唐詩漫談》的講座,講座之前主持人告訴我,他們單位也有不少文學藝術的愛好者,其中永建先生就是成就卓著者之一。記得在文學院研究生的迎新大會上,我曾多次對新生說過同樣的話:「作為中文專業的研究者,既要有浪漫的情懷,更應有理性的思考。」但我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學生能真正做到這一點,甚至連我自己現在都經常感慨生活的枯燥乏味,似乎缺少點什麼。
  • 【新青年藝文】野夫:我們處在一個反詩性的年代,詩歌式微是必然
    詩歌本來的屬性就是小眾的,不太可能藉助於大眾傳媒。如果要做,也只能是那種類似於古典音樂欣賞欄目,是精神貴族的沙龍式節目。 詩歌的黃金時代:健康人性需要正常釋放 1980年代被稱作是現代詩的「黃金年代」,我也經歷過這個年代,應該說影響深遠。1980年,那時我正好上大三。
  • 物理學巨擘的詩意人生
    【追思】馮端曾說:「我這一輩子可以用10個字來概括:讀書、教書、寫書和科研育人。」2020年12月15日,這位98歲的物理學巨擘與世長辭。20世紀70年代,馮端深入研究複雜氧化物單晶體的缺陷,闡明了晶體缺陷在結構相變中的作用,開創了我國晶體缺陷物理學科領域,繼而廣泛開展功能材料的缺陷與微結構研究,躋身國際前沿。20世紀70年代後期,馮端領導研究組在國際上最先開展了微米量級周期的聚片多疇鈮酸鋰晶體的製備技術和相應非線性光學準位相匹配的研究。
  • (修改稿)青春的詩意,詩意的青春                     —也談朱自清的《春》
    文中有一段極富音樂感的句子: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華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閉上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這種生命的形式藉助錯落有致的樂感,既賞心,又悅目。同時還把生命的律動通過長短句的交錯和盤託出。故錢理群先生評價其語言風格:「它是漂亮、縝密甚至華麗的。」筆者認為以「才高詞贍,舉體華美」評價之,亦不為過。
  • 《知否》:十裡紅妝,未必嫁得好,豪門嫡女的背面依舊狼狽不堪
    這兩人給了答案,豪門嫡女的背面,也依舊是狼狽不堪。盛老太太是勇毅侯嫡女,何等尊貴,出嫁時極其風光,十裡紅妝,羨煞汴京城的多少姑娘家。她在侯府當姑娘家的時候,有30個女使伺候著,因為是獨女,是父母親的掌中寶,一出生便將她的嫁妝備好了。她自幼養在先皇后跟前,由宮裡的嬤嬤教導著,眼界十分開闊。
  • 《詩意中國》弘揚傳統美德 黃國倫夫婦新解詩意生活
    中新網11月2日電 今晚21:15,由南方黑芝麻糊獨家冠名的深圳衛視《詩意中國》探尋文明之源,追溯美德之本,「詩意團」成員趙普、酈波、龐瑋暢談「修身立德」的千年風骨,範明、黃國倫、寇乃馨揭秘「好家風」傳承背後的故事。
  • 我急需一點甜,那個派讓我快樂 |「詩意的物」VOL.2
    我需要那該死的甜電影《時時刻刻》中的美國家庭主婦蘿拉·布朗和普拉斯一樣,都生活於五十年代,彼時美國剛剛從二戰中走出來,而女權運動才剛起步,大部分的女性仍要將很大精力置於廚房,或像普拉斯一樣努力平衡事業和家庭。
  • 關於 Ann Demeulemeester 的故事,理應是詩意的
    德國古典浪漫派詩歌先驅 Friedrich Hölderlin 曾在《人,詩意地棲居》作品中這樣寫到,人的棲居生活通向遠方,在那裡,在那遙遠的地方,葡萄閃閃發光。那也是夏日空曠的田野,森林顯現,帶著幽深的形象。自然充滿著時光的形象,而時光飛速滑行。這一切都來自於完美。詩意地棲居,無比吻合著 Ann Demeulemeester 當下的狀態。
  • 詩意青春
    無論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思念,還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憂傷,抑或是那「生死契闊,與子成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戀,《詩經》裡的每一篇,都是那般純淨無暇,不可玷汙,但又並不遙不可及的聖潔。青春,亦是如此。素淨純真,親切可人,率性自然,沒有絲毫矯揉造作,沒有半點心機作弄。乾淨美好得讓人忍不住地去讚美,去享受,去滿心愉悅地度過美好一天。
  • 粵劇《紅頭巾》成功首演 詩意再現三水女人「下南洋」
    寫意的舞臺、詩意的氛圍中,這群努力拼搏的美麗女性感動了觀眾。謝幕時,不少觀眾邊鼓掌邊落淚。有觀眾表示,「這是一部『紅頭巾』的史詩,感謝《紅頭巾》讓我了解了這樣一段歷史。」  據悉,該劇將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連續上演直至月底,其中,8月25日、28日、29日晚主演為曾小敏、岑海雁、朱紅星、唐思果、翟春燕、冼鑑棠;8月30日、31日晚主演為梁曉瑩、嚴金鳳、朱曉琪、莫偉英、梁妙婷、冼鑑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