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中國》弘揚傳統美德 黃國倫夫婦新解詩意生活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1月2日電 今晚21:15,由南方黑芝麻糊獨家冠名的深圳衛視《詩意中國》探尋文明之源,追溯美德之本,「詩意團」成員趙普、酈波、龐瑋暢談「修身立德」的千年風骨,範明、黃國倫、寇乃馨揭秘「好家風」傳承背後的故事。

第八期嘉賓合影 主辦方供圖

「詩意」詮釋傳統美德 傳承家風正當時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重德行、貴禮儀,在世界上素來享有盛譽。從口頭傳承到文字記載,百代相傳的中華傳統美德內容博大而精深,歸納起來,形成了以「仁、義、禮、智、信」為核心五要素,並延伸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了指導人們的言行處世、處理人際關係的標準和尺度之一。

隨著社會高速發展,傳統美德在新時代也被賦予了更豐富的內涵與追求。在今晚即將播出的《詩意中國》節目中,演員範明就表示對於文藝工作者而言,德藝雙馨就是一種美德的要求,既要有優秀作品,也要時刻記住作為公眾人物的社會影響力,以德從藝。作為新聞工作者的龐瑋,深諳行業特殊性,在採訪各行各業人物的過程中,得當的語言是對新聞從業者最基本的美德要求。現任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的酈波,則在追求「為師之道」。

在中華傳統美德中,家庭美德是重要組成部分。萬丈高樓始於基,家風就是一個人和一家人成長的「地基」,從《顏氏家訓》《朱子家訓》到《曾國藩家書》《錢氏家訓》,這些優良家風的教誨,成就的是眾人熟知的「大家」。黃國倫講述了黃家的「自由」家風。黃國倫表示從小父母就鼓勵自己勇敢追夢,不做白日夢,忠於自己,才能不枉此生。所以在音樂路上,偶有碰壁之時,黃國倫也一直堅持著自己的夢想。即使自己的鳥巢音樂會受到了網友的「冷嘲熱諷」,在黃國倫看來,他至少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黃國倫寇乃馨現場演繹詩意場景 主辦方供圖

「詩意夫婦」黃國倫寇乃馨圈粉上線 秀恩愛曬詩意生活

本期節目中,黃國倫與寇乃馨也暢談兩人的詩意生活。能隨時鬥嘴,也能隨時秀恩愛。黃國倫、寇乃馨的私下甜蜜相處之道,也有秘訣。平淡的夫妻生活中,黃國倫、寇乃馨不時地來場「浪漫競爭」,「攀比」誰送的禮物更有創意,黃國倫那首耳熟能詳的《我願意》正是寫給寇乃馨的歌。用詩情畫意的心,將浪漫點綴生活。兩人還會不定期地拋下一切,在鄉間僻壤裡放慢生活節奏,找尋二人世界的詩意。離開了柴米油鹽,偶爾風花雪月一把,是愛情的歲月靜好,也是對生活的詩意禮讚。

當然,這對「詩意」夫婦也有吵架的時候,曾因為家中灰塵鬧到差點離婚。但每次婚姻出現危機,先道歉的人總是黃國倫,在他看來:「愛情裡沒有對錯,關係比道理重要。」不僅夫妻二人彼此相愛尊重,亦師亦友的關係也讓他們的感情更深厚。在黃國倫看來,夫妻間也需要互相學習,「老婆教我做人的道理,我教她人生的意義。」和諧甜蜜的相守之道,是黃國倫、寇乃馨夫妻詩意生活的最大智慧。

已經二度來到《詩意中國》的黃國倫,此次有了妻子寇乃馨的甜蜜助攻,在舞臺上也是過足了戲癮。出題不用演員,夫妻雙雙把「恩愛」秀,舉案齊眉、閨房畫眉、合唱《真愛一生》,寇乃馨現場贈吉他,附加的「命題作文」讓黃國倫為節目即興演唱,也是滿分完成。

相關焦點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2020-12-04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詩意中國》第三季,「人人都愛蘇東坡」共赴東坡盛宴~
    #人人都愛蘇東坡#近些年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揚名詩詞歌賦的節目越來越多,就拿央視來說,年年的詩詞大會,成語大會等等就讓更多的人通過類似綜藝的形式了解到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從而更多的人喜歡和熱愛傳統文化,小編覺得這是非常好的一種推廣方式,今天帶大家走進《詩意中國》第三季,大文豪蘇東坡的故事。
  • 詩意生活,不必去「遠方」,生活在哪兒,詩意就帶到哪兒
    紙窗前砌上一壺茶,當綠色的茶葉隨著沸水的傾入在潔白光滑的瓷杯中旋轉起伏的時候,人們臉上呈現出輕鬆愉悅的樣子,詩意便從心裡漸漸生長出來。生活中,我們不可避免的會有「眼前的苟且」,不必去「遠方」,生活在哪兒,詩意就帶到哪兒。當生活中充滿詩意的時候,人們常常處於舒服的狀態。
  • 鮮花,讓生活充滿詩意!
    鮮花,讓生活充滿詩意! 鮮花,讓生活充滿詩意!
  • 孔夫子的感性與詩意
    這是一種疏離化的表達——通過拉開與具體所指的距離,不僅實現了對現實的超越,還達到了對無限內容的最大包含,更重要的是,還升騰為一種人生的詩意:用如此感性的句子,表述對人生如此理性的領悟。再看他講政治。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為政》)大地上的政治,竟然如同我們頭頂的星空,群星璀璨,而北極星明麗耀眼。他把政治說得這麼美。
  • 「詩意中國」共赴東坡驚鴻宴 我有詩意,你有酒麼?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雖然是金嶽霖老爺子寫給林徽因的,但是要論起一身詩意,除了當年的謫仙人,那種帥的不像人的章法就只有最像我們普通人的蘇東坡了。詩意並不僅僅是寫詩而是一種文化的自信和驕傲,一種對生活的智慧達觀。
  • 詩意生活,從拓印開始
    小編的話  詩意生活何處有?其實方式多種多樣,亦可別出心裁。
  • 大廚寶典 別樣的詩意菜品,超讚!(珍藏版!)愛廚藝
    詩意菜,筆者覺得它更像是一中以食物的表演藝術,從視覺味覺上都令人耳一新,它可包容日式餐飲的精美,也有西式餐飲的優雅,還有中餐的好口味,有一種萬國味道,能夠容納百川,其本質上就是創造的藝術。詩意菜並不只在味覺上的驚豔,還將更暖食客的胃與心。通過傳統的廚藝方法與料理的形貌予以解構或重組,創造出全新的味覺、口感與享樂體驗。
  • 一把傘的生活美學:融中華傳統文化探「江南詩意」
    在杭州,如果有什麼能夠是這江南詩意的代表,傘或許是其中之一。從一支復古嚴肅的實木直杆傘到文藝新潮的竹節直杆傘,再從一把時尚創新的骷髏頭傘到溫柔了歲月的玫瑰花傘,在MISSRAIN,創始人陳才榮將傘的生活美學發揮到極致,「傘,不應該是一個單純的個體,它可以與諸多元素組合成新的生活美學。」圖為萌寵系列熊貓傘。
  • 朗誦:生活,一半詩意,一半煙火
    這世間,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半詩意,一半煙火中,就像雙腳站在煙火氣的大地上,踏踏實實地感受著生活帶來的各種悲喜,一面躬身彎腰,負重前行。一面又要叩問心靈,在生活的重荷下,給心加上一絲撫慰和註腳。讓我們在痛了、累了、哭了、笑了的時候,有所依靠,有所尋找,在迷茫或者失意的時候,讓心有繼續前行的方向。詩意的姿態,就是莫問前程,莫問過往,恬淡一顆心,不去追索世間的名利。
  • ...進一步弘揚尊老敬老愛老傳統美德 建設美麗家園讓社會更加和諧...
    馬明龍重陽節走訪慰問老年人時強調:進一步弘揚尊老敬老愛老傳統美德 建設美麗家園讓社會更加和諧美好 2020-10-23 22:4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讀美 | 生活,一半詩意,一半煙火.
    晨霧薄霜中,炊煙嫋嫋的煙火氣,是田園牧歌式的歌謠,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則是曖曖遠人村式的一種生活的溫暖。這世間,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半詩意,一半煙火中。農夫農婦用長滿老繭的雙手扶著犁耙,望著滿眼的綠油油的莊稼,笑出滿臉的皺褶,也是生活中的詩意。詩意,無關出身,無關經歷,是內心的一種恬淡富足,追求嚮往。高官厚祿者,每天沉溺於名利與浮躁,未見得生活有詩情詩意;
  • 三平:把無聊的生活活出詩意,做一個充滿詩意的花甲少年.
    把無聊的生活活出詩意,做一個充滿詩意的花甲少年。生活的歷練,深知一粥一飯來之不易。雖然後來收入不斷看漲,但習慣了貧窮日子,從來不大手大腳。我心有慈悲,常懷濟貧救困之心,特別崇尚寬容、理性和人的良知。即使受到誤解,也堅持自己的信念,竭盡所能去回饋社會。
  • 油紙傘:傳統手工藝品,有著詩意般的情懷
    油紙傘:傳統手工藝品,有著詩意般的情懷油紙傘代表的就是一種詩意的情懷,它們輕便,它們具有詩意的美感,有許多的人都對其愛不釋手。大家可還記得那首很美很幽怨的詩《雨巷》?它讓其充滿了江南的韻味,它也讓其有了和女孩兒一般的諸多情懷。每一把傘,似乎都承載了懵懂時期女孩兒們的夢,雖然有些幽怨,但是卻是那麼的浪漫。
  •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推動家庭文明建設 ——蕪湖市婦聯繫統深入開展...
    感恩母親節為弘揚孝道和社會公德,進一步弘揚中華傳統美德,5月9日,無為市泉塘鎮婦聯聯合泉塘中心小學開展「感恩母親節」活動,30多名學生參加。活動中,主持人首先向同學們介紹母親節的由來,讓更多的學生小朋友知道母親節的意義,告訴他們要懷揣對母親的感恩之心。隨後,手工老師帶領大家一起動手做禮物獻給自己的母親。
  • 晨讀|詩意鍋貼
    前提是要弘揚傳統,加上創新,越做越好,用地道的口味來吸粉百姓。這個發展空間很大。當下夜市經濟蓬勃興起,小吃無疑受到歡迎。搞直播帶貨,除了口才,關鍵貨要價廉物美。我先後買了4盒雞子餅。又到王家沙吃兩面黃,去沈大成嘗條頭糕,國際飯店買蝴蝶酥。一幫退休朋友也三五成群,鉚牢蟹殼黃、蔥油餅、開口笑、大雪藏、拿破崙、沙琪瑪等名小吃逛馬路,生活變得有滋有味。
  • 生態詩學的詩意——讀華海《一聲鳥鳴》
    文/程繼龍清遠的華海先生是以詩名世的,最近卻出了一部筆記體的新書《一聲鳥鳴》,記錄了自己的生態生活、思想。這部厚厚的「生態筆記」,流溢著真誠而清新的詩意。你也不能說他的詩意僅是「審美」的,他的「詩意」,有學問和理思的成分。華海自稱一個「生態主義詩人」,這些年流行的「生態學」哲學、美學構成了他學問的基礎。梭羅、斯奈德、利奧波德是他津津樂道的。他的「筆記」的片段、字裡行間點綴著這些哲人、思想者的言談、智慧的閃光。
  • 韋克丨新中式生活的詩意與趣致
    中國自古以來順應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因此採用借景抒情、寓情於景的方式來傳達中式美學以寧靜淡然的生活態度將身心隱匿於山的沉穩、水的明淨將美的意境融入新中式家居>設計師深挖業主對美好人居的憧憬與想像將光影、材質、色彩以自然的形態組合予以詩意的情緒語言將中式傳統美學融於現代生活演繹慢生活的詩意與趣致▼玄關HALLWAY
  • 人生,自有詩意
    現代的三毛唯美浪漫,隨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給人們留下了諸多精神財富……許多例子舉不勝舉,他們各有各的人生的詩意。人生怎麼可以沒有詩意?不要說為生活勞累,就放棄追求詩意的美好。實際上,現在的物質生活條件,輕易就越過了老子、陶淵明、李白,甚至三毛,但是,我們生活中的詩意卻早已蕩然無存。有的人一生都在忙忙碌碌,像一輛在高速行駛的汽車,除了加油,就是朝著一個目標疾駛,沒有去看沿途的風景。目標達到了,回過頭來,發現人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老了。
  • 詩詞中儒雅詩意的男孩名,一個名字,一種意境
    詩詞歌賦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不僅擁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蘊藏著中國文化的精髓,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同時,現在也越來越多人支持著古典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很多家長們也願意陪伴著孩子一起進入背誦詩詞的行列,所以,從詩詞中為寶寶起一個美名,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