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報社社長:疫情平息之後,將率臺灣藝術家前往大陸交流

2020-12-14 海峽導報

4月10日下午,「海萌藝術系列」2020年第一季青年藝術創作展開幕式在新北市廣修禪寺不二寮藝術空間舉行。活動由兩岸影像藝術文創協會與萌爵藝術共同發起,福建畫報社、海峽畫報等單位協辦。本次展出的作品主題為「真實的幻境」和「看著那些共存的時空」,由黃崇嘉、王柔茵與黃子傑、解翎等四位臺灣青年藝術家的共同創作。

四位青年藝術家目前均就讀於臺灣藝術大學書畫系碩士班,他們作品中除了展現水墨畫傳承千年的藝術技巧外,還融入了年輕人喜好科幻,關心自然生態乃至人性思想對話的筆觸,呈現出當下臺灣青年藝術家頗具現代感的藝術風格。《檳榔蟲vs忍者》的作者黃子傑表示,關於自然的描繪一直是傳統水墨藝術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在作品中,他將彩墨與科幻元素進行結合,希望試圖透過這樣的處理方式,打破人們對於水墨畫的固有印象,詮釋自然在新時代中的全新面貌。

作為此次藝術展的榮譽策展人,臺灣藝術大學書畫系主任李宗仁表示,當下的數字時代,民眾接收著大量的訊息,處於不斷追求新鮮事物,甚至尋找刺激和新奇的節奏中。創作者就必須思考在結合經典的同時,不斷的以實驗精神開發各種新的可能,從而找到具備個性化、獨特性甚至不可取代的自我繪畫藝術面貌。

本次展覽的發起人之一,臺灣《前鋒日報》社長郭慶璋表示,很遺憾因為疫情的關係,另一家協辦單位福建畫報社沒能派代表來到現場。「雖然疫情暫時讓人與人之間保持社交距離,但是兩岸同根同源的血脈之情是連接在一起的。成立海萌藝術平臺的初衷,是為了加強兩岸年輕藝術家之間的交流,等到疫情平息之後,就會陸續啟動兩岸藝術家聯展以及前往大陸地區的交流計劃。」

海峽導報駐臺記者 洪偉晟 圖/文

相關焦點

  • 大陸旅遊交流機構在臺辦展,憑這招吸引大批臺灣民眾圍觀
    海峽導報訊(駐臺記者 洪偉晟 文/圖)今天上午,臺灣今年首個旅遊展會「2020臺北夏季旅展」在臺北世貿展覽館開幕。雖受到疫情影響,今年大陸各地旅遊單位不能赴臺參展。但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臺北辦事處仍在展會中設立展區,通過AR等高科技手段,展現大陸旅遊產品特色,吸引了大批臺灣民眾圍觀。本次臺北旅展海旅會臺北辦展區面積共有225平方米,並以「美麗中華——雲·遊大陸」為主題,設置了AR體感互動拍照區、單車騎行體驗區、LED多媒體展示舞臺、好康產品販售區和文宣資料打卡區等。
  • 臺當局阻撓高雄等臺灣縣市與大陸交流 國臺辦回應
    海外網1月16日電16日上午,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就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有記者提問,有媒體報導,預計春節前後,前往高雄和臺中地區的大陸遊客將明顯增長至少兩成以上,尤其高雄會更加明顯,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 臺灣經濟成長率「傲世全球」?臺經濟部門打臉:靠大陸撐起來的
    尹啟銘說,2020年第三季臺灣出口成長率為6.0%,但對陸港的出口成長率高達19.4%,佔臺灣出口比重攀升到史無前例46%;如果扣掉對陸港出口,第3季的出口也是立即轉正為負。不只前任「經濟部長」跳出來質疑,隱藏在數據底下的真實,就連臺北市議員羅智強也抨擊,馬英九執政時,臺灣對大陸出口貿易額不到四成,蔡英文執政後臺灣對大陸出口的貿易額43.8%,創下史上新高,「照民進黨的邏輯,39%的馬英九叫賣臺,43.8%的蔡英文不是更賣臺…臺灣的經濟成長成績,不是因為脫離大陸,恰恰是蔡英文把臺灣的出口綁進大陸。」
  • 【2020年臺對大陸出口創新高 國臺辦: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國臺辦...
    文 / Becky2021-01-13 11:36:02來源:FX168 【2020年臺對大陸出口創新高 國臺辦: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國臺辦13日舉行例行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表示,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大陸持續發展進步是臺灣經濟發展的重大機遇
  • 臺灣旅遊業者:疫情再不平息,島內大型旅行社都要倒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擴散,境外、出境旅客全部歸零,重創全臺旅遊業。對此雲林縣旅行公會理事長楊於正接受中評網訪問時認為,預期今年3到4月旅遊產業還是沒有起色,如果到今年5月疫情仍未平息,恐怕全臺中、大型旅行社會面臨倒閉歇業潮。
  • 臺學者:臺灣經濟靠大陸才是常態
    全文摘編如下:日前媒體報導臺當局行政部門人士的話表示:「隨著臺灣投資規模擴增,以後除非基期因素等特殊狀態,否則臺灣經濟成長高於全球平均及居亞洲四小龍前段班將會是常態。」不禁讓人對該人士的大膽預測感到佩服,另一方面則對於他有關經濟成長動力的解讀,若不是外行就是在故意誤導社會大眾感到可悲。
  • 臺灣經濟成長率超過大陸的真相
    臺灣中國時報社論說,臺灣今年經濟表現出色,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主計總處」將成長率預測值由原來的1.56%調高到2.54%,顯著超越國際貨幣基金預測的1.9%,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更看好,估計將超過2%,可能是數十年來首次超越大陸。表面看來這是個好消息,深層觀察卻可能是一個大警訊,臺灣切勿自滿,更不可掉以輕心。
  • 蔡英文挑釁大陸,五角大樓親自「打臉」臺灣
    導讀:眾所周知,長期以來蔡當局為了鼓吹「臺美關係」盡心盡力,雖然美國大選結束後,川普無法接受自己敗選的事實。但是權力交接進程已經悄然啟動,即使川普無法接受,也只能在明年一月下臺。炒作美軍「赴臺」授課,事後被打臉惹爭議美國大選幾乎已經落下帷幕,臺灣本土開始諷刺民進黨「押錯寶」,就在這個敏感的時期,島內親綠媒體卻忽然大肆宣傳,聲稱美國海軍陸戰隊前往「臺灣授課」。這標誌著疫情之後,「臺美」雙方已經恢復正常的「往來」,而據報導,美軍來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教授突擊舟、快艇滲透作戰的相關課程。
  • 再給大陸穿小鞋,蔡英文是在逼大陸對臺失望
    導讀:近日,《旺報》刊登了一篇名為「政治防疫,兩岸媒法溝通」的文章,指責民進局當局藉助疫情之手,對大陸媒體穿小鞋,進而達到明年在臺的大陸記者自發離臺的局面。臺灣給大陸媒體穿小鞋據《旺報》的報導,因為疫情的原因,民進黨當局拒絕大陸記者「赴臺」輪替,為此大陸記者只能不斷的續籤籤證。雖然籤證問題有辦法解決,但由於大量的籤證也只能持續到明年1月,屆時將有可能形成大量大陸記者「自然清退」的局面。換句話說,明年1月,或將沒有大陸媒體在臺灣進行採訪。
  • 王金平將率團參加海峽論壇,港媒:他或成為蔡英文的兩岸窗口?
    因疫情影響,今年海峽論壇從過往按慣例6月舉辦延後到9月19日在福建廈門舉行,國民黨、親民黨、新黨都將派代表前往,王金平代表國民黨率團前往。國民黨內人士指出,能跟大陸建立起聯繫又不會被「抹紅」,還要在國民黨內有足夠份量,這樣的人選在黨內不容易找,而王金平是一個相對安全、進可攻退可守的人選。
  • 臺灣出口商品的43.8%銷往大陸,港媒:疫情放大大陸對臺經濟重要性
    兩岸日趨緊密的經貿聯繫頗引人注目:據臺灣方面統計,今年1至11月臺對大陸(含港)貿易總額為1951.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2.9%,其中出口1367.4億美元,佔出口總額的43.8%。國臺辦新聞發言人朱鳳蓮表示,這些數據表明,如果沒有大陸,臺灣對外貿易將出現巨額貿易逆差,今年經濟將難以維持正增長。
  • 疫情擋不住兩岸情,大陸花燈點亮臺灣元宵節
    海峽導報訊(駐臺記者 洪偉晟)昨天是元宵佳節,受到疫情影響,大陸各城市的元宵燈會活動均被迫取消。然而在海峽另一端,臺北市與新北市的元宵燈會依然如期在開幕。兩地的燈會除了有不少臺灣本土團隊設計的彩燈外,由大陸團隊參與設計製作的也燈組成為了本次燈會的一大亮點。臺北市:上海花燈連續五年亮相 兩岸共同祈福在臺北市中心的北門展演區,絢麗又富科技感的大型花燈吸引了往來的市民駐足參觀。
  • 臺灣還有人情味嗎?抵臺被禁止入境,大陸遊客拿下口罩怒斥
    中國軍魂編輯:軍尚隨著武漢地區爆發的新型肺炎疫情不斷擴散,影響範圍向周邊城市不斷增加。位於大陸一旁的臺灣自然也擔心受到此次疫情的影響,所以臺當局宣布禁止大陸人士進入島內,一定程度上可以說這個決定是為了當地百姓著想。但是臺當局的這個決定卻非常的沒有人情味呀,因為這個決定是沒有任何的提前預警,而是突然決定,所以導致許多前往臺灣的遊客在落地之後才知道這一情況。臺當局一決定令人不滿!
  • 中國環境報社社長李瑞農
    非常歡迎各位領導和嘉賓參加今天的環境網際網路會議,今天我們聚集在成都這個天府之國,參加全國環境網際網路會議,共商網際網路大數據技術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保工作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代表中國環境報社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 臺陸委會嘴硬稱「大陸需要及依賴自臺灣進口」?
    抱著一貫「反中」「抗中」的目的,臺陸委會在9日晚間提出了兩點回應:一,依據臺財政部門統計及說明,今年1至11月臺灣對大陸(含香港)貿易總額為1951.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2.9%,其中11月出口金額144.6億美元,成長17.2%,主要為疫情發生後,宅經濟等新興科技興起,美國對華為禁令,大陸扶植半導體政策等,拉升對電子零組件、資通訊產品及機械設備等需求,加上正值大陸年底節慶採購旺季
  • 臺當局前「經濟部長「:蔡當局經濟成績都是大陸的貢獻,將成常態
    @銳看臺灣報導 臺當局前「經濟部長」、「經建會主委」尹啟銘昨日在中時電子報發表評論文章表示,臺灣經濟靠大陸是新常態,蔡當局所標榜的臺灣經濟成長率高於全球平均及居亞洲四小龍第一,幾乎都是來自大陸的貢獻。至於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貿帶來的衝擊更不在話下,國際貨幣基金預估去年經濟成長率從前年的2.8%掉到衰退4.4%,雖預期今年會達到5.2%,仍需視疫情狀況適時修正。展望未來,疫情正夯,美中對立仍將持續,世局動蕩,誰都不敢鐵口直斷;去年「主計長」已經幾度預估全年經濟成長率失靈,失去社會公信力,現在又勇於就未來常態作如此大膽預測,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氣。
  • 臺商大舉回臺,為何臺灣企業卻在大陸賺更多?
    美中貿易戰打了2 年,臺商紛紛回流臺灣地區設廠,但從數據看,臺灣企業2020 年出口大陸金額,以及從大陸取得的投資收益卻雙雙創下新高。為何兩者數字互相悖離?數據顯示,大陸大陸持續在狂吞臺灣供應鏈產能。2020 年臺灣出口傳來好消息,全年出口總金額為3,452.8 億美元,打破紀錄為歷年最高。
  • 臺灣商人慾到大陸接種疫苗,臺政客「恐嚇」民眾:會增加感染風險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2月17日報導,自從各國逐漸控制住新冠病毒之後,就開始著手研製疫苗了。最近,越來越多的國家都宣布會陸續向民眾接種新冠疫苗。而中國大陸也在近日宣布會持續推動新冠疫苗的接種工作,這讓很多臺灣民眾羨慕不已,紛紛表示想要組隊一起前往香港、澳門等地接種疫苗。
  • 島內學者聲稱:疫情爆發後,臺灣人對自己信心增強,對大陸下降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也讓兩岸對立氣氛更趨嚴重。臺「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分析認為,以前大家都認為大陸經濟發展前景比較看好,不看好臺灣,但這次疫情後,臺灣人對自己的信心增強,對大陸下降。王健全研判,大陸應該還不至於在經濟上制裁臺灣。但可以從疫情後,大陸觀光客會不會來,大小三通是否回復,以及ECFA會不會繼續這幾個指標可以觀察。 至於臺灣如果不要靠大陸,經濟發展是否可以維持?王健全說,這可能要打上一個問號,可能可以,但要看怎麼維持,是要高成長還是平庸成長,或者是低度成長。
  • 2020年津臺會與臺博會,「雲」上交流成新亮點
    每年的津臺會和臺博會都會追求辦出新意,辦出特色,今年也不例外,本屆活動有如下幾方面特點:首先,兩岸主辦單位攜手同心「戰」疫,促成了活動順利舉行,充分體現了中國大陸繼續踐行「兩岸一家親」重要理念,充分反映了兩岸各界人士希望繼續保持和擴大民間交流交往的強烈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