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腳肌力訓練,讓你和膝蓋運動傷害說拜拜,特別適用於愛運動群體

2021-02-18 膝蓋保護會

讓身體肌肉均衡、獨立運作,是避免運動傷害的要領之一。舉例,如果你跑步時過於依賴股四頭肌,那長久下來可能會因為肌力不均衡,造成退後肌群的拉傷。

其實,我們只要通過單腳訓練的方式,就能輕鬆鍛鍊,和傷害揮手再見了。今天膝蓋君推薦美國知名運動網站推薦的9個單腳訓練方式,一起來學學。

單腳深蹲

比起雙腳深蹲,單腳深蹲更強調身體、骨盆的平衡,並能均衡左右腳不平衡的肌力,也同時訓練了大腿前後肌群。單腳深蹲其實就是跑步移動過程中,雙腿轉換支撐的靜態練習。首先讓膝蓋與肩同寬,進行雙腳深蹲做為暖身,注意將你的背拉直、不要彎腰;接著,試著單腳蹲立,另一隻腳彎曲在後,左右腳各重複15次。 

單腿舉踵

找一面牆或是椅子維持平衡,慢慢地踮起你的腳尖,並慢慢地著地,左右腳各重複15次。這個動作能幫助你強化小腿、腳踝部分的肌群,相當簡單,且適合所有年齡層。 

單腿臀部運動

首先平躺在地,雙腿伸直,接著彎曲左腳膝蓋、不要超過90度,雙手平放身體兩側,以左腳支撐、將伸直的右腿緩慢抬起後放下,各持續20次。它能充分伸展髖部、下背部及臀部的肌肉群,並鍛鍊核心肌群。 

常聽到的「跑者膝」,成因往往是由於跑者缺乏臀部與股四頭肌的伸展,以及膝部周圍肌肉的訓練,因而產生髕股關節症候群,也就是膝蓋骨的傷害。 

單腳跳躍

在平坦的路面上,單腳站立,身體維持跑步的姿態,往前跳躍10米,左右腳輪替。這個動作可以訓練平衡感、協調性、敏捷度和速度感,是個基礎但有效的訓練,對於跑步、跳躍、落地、側向移動等都有幫助。 

單腳橫向跳躍

和單腳跳躍相當類似,但這次是橫向跳躍。用你的手臂來協助平衡,左右腳各跳躍30次。這個動作能訓練臀部、大腿後側、大腿前側和小腿平衡及協調,有助於提升速度練習時的穩定性,並避免受傷,是相當好的訓練。 

單腳星狀跳躍

準備一隻粉筆,在地上畫一個星星,開始單腳依序跳過五個頂點吧!手臂可以用來平衡身體,左右腳各跳躍數次即完成一輪。這個動作可以訓練下半身的穩定和平衡性,多用於體操選手的訓練上。 

單腳跳箱運動

找到一個60釐米高的平臺或箱子,雙手維持跑步時的自然姿態。左腳輕輕向後彎曲,用你的手臂帶動身體,向上同時向前跳躍,落到箱子或平臺上後穩住不動,左右腳各重複5次即完成一輪。單腳跳箱子運動可以整合下半身肌群的力量、平衡性,提升協調性與速度技巧,正確地練習,也可以提升垂直的跳躍能力。 

單腳翹翹板運動

首先,讓你的左手輕輕貼在身旁,左腳向後,接著慢慢向前傾,左腳向後伸展,同時維持平衡,將你的右手臂舉起,直到上半身與右手臂皆平行於地板,接著回到直立站姿;左右腳各15次即完成一輪。一開始不一定要在手上加啞鈴,當然,進階者可以試著增加負荷。 

單腳跳繩運動

很簡單!單腳跳繩,左右腳各30秒,重複3次,即完成一輪。單腳跳繩可以鍛鍊你的平衡感、速度感,多用於滑雪課程、健身、曲棍球等基本訓練。 

運動與健康,要靠持之以恆、長久不間斷的練習,才能避免傷害,並持續進步,而這也是讓運動不中止的不二法門。喜歡運動,籃球,羽毛球,跑步等等的朋友,不要忘記把這樣的單腿訓練,加入到自己平時的訓練菜單當中。

每周一、三、五晚九點更新

你說你喜歡運動,但是你又害怕膝蓋受傷

你想要增強自己的膝蓋,但是信息紛雜又毫無頭緒

於是你想著索性不動,卻不知那樣更危險

你也可以想動就動,讓膝蓋健康耐用

這就是為什麼你要關注「膝蓋保護會」

與你分享運動健身知識、運動保健資訊、熱門健身視頻


快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啊

相關焦點

  • 【Garmin愛運動】如何預防跑步可能造成的運動傷害—膝蓋篇
    (註:例如跑步時腳踝著地習慣性往外偏斜,就容易引起膝蓋關節內側韌帶的扭傷)其他的研究也建議膝蓋痛可以被下肢的對稱性影響(腳踝關節運動量、髕骨內翻或彎曲的情形,和前腳掌的姿勢與功能性)。跑步特別容易發生的膝蓋運動傷害,會在下文中探討。
  • 核心訓練好 運動傷害不來找
    夏天,也是個跑者養精蓄銳,為秋冬將近的賽事儲備能量的時刻,但無論是氣溫還是訓練,這樣的溫度都容易使人大意而造成運動傷害,對於跑者來說,到底該如何預防呢?除了大家熟知的跑前熱身與跑後伸展以及夏天不能不注重的水分補給外,其實肌力訓練也可以預防運動傷害發生,因為透過肌力訓練可讓身體的不同部位的肌群功能穩定性增強,同時也增加跑者們在運動過程中的安全性。
  • 膝蓋總是緊緊的嗎?3招運動強化膝蓋
    類風溼性關節炎,一般認為與自體免疫系統有關肌力訓練對膝關節的好處強健的肌肉可以分擔膝關節的壓力,使關節更為穩定,同時肌力訓練也會帶來減重及增加血液循環與代謝,刺激骨骼強化,使自己更健康。幾個對於膝蓋功能改善的動作1.單腳直立抬腿兩腳伸直,一腳站穩地面,腳尖向前與身體同方向,身體保持直立。將另一腳向前、後、側邊依序抬腿,如果初期覺得太困難,可以找一張椅子扶著輔助支撐,單邊進行10次後換腿。
  • 【力量訓練專題一】病友之腿部肌力訓練總結(韌帶、半月板損傷都適用)
    首先說負重半蹲,怎麼樣才可以增加肌力的同時保護膝蓋?對不起,負重半蹲,對膝關節的壓力肯定是大的,但是這項力量舉運動為什麼是人類最原始的一種訓練方式並且被譽為力量訓練之王,肯定有他獨特的地方,腿部是人體的力量源泉,幾乎所有的跑跳運動員都會有著很好的深蹲數據。那我們怎麼取捨這種關係呢?
  • 保護膝蓋的秘訣與拉筋大全,做到運動不傷身!
    保護膝蓋最好的方法,並不是都不動,而是要做對的運動訓練,讓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後側大腿肌肉、小腿肌肉更強健,穩定膝蓋動作,即能減少膝蓋疼痛的狀況。我們之前分享過保護膝關節的肌力訓練,和強健大腿的運動訓練,這次我們來聊聊在運動過程中,你該如何保護膝關節?!洗腦廣告不是都說,吃藥要先講求不傷身嗎?講到運動其實也是要不傷身,我們確實要先想到如何避免運動傷害。
  • 靠牆靜蹲訓練,對你的膝蓋損傷是預防、恢復還是二次傷害?
    很多從事體育運動的人,或者熱愛健身的跑友、運動達人,都會受到膝蓋疼痛的困擾。如果問到什麼動作可以預防膝蓋受傷或促進膝蓋疼痛康復,不管你找醫生還是網上大神諮詢,他們都會推薦您一個「全能的膝蓋防護動作」----靠牆靜蹲。
  • TABATA運動,增強肌力,下半身加速瘦
    ☝今天,你健了嗎?減重時停滯期來了怎麼辦?減重停滯期多半是由於身體習慣了固定模式的熱量消耗,此時應提高肌肉含量,增加身體基礎代謝率,以此燃燒更多熱量。下面就教大家2組TABATA運動,專攻瘦下半身贅肉。每組動作全力以赴做20秒、再休息10秒,共做8組動作,一共4分鐘的訓練可有效提升肌力。
  • 關於跑步的五大常見下肢運動傷害
    跑步實際上是身體不斷向地面撞擊的運動,速度越快、騰空越高、時間越長,對身體產生的撞擊力就越大,沒有適當準備就貿然長跑,就會產生膝蓋和腳的運動傷害
  • 膝蓋、腳踝受傷了,應該如何繼續運動?
    肌肉骨骼系統很特別,並不是靜養半年、一年就會自己修復;如果你受傷後越不動,疤痕組織、結締組織越糾結,反而更難恢復、容易復發。只要受傷後「有技巧」地運動,改變運動的方式、姿勢,不但能讓傷處好得更快,還能維持身體運動的習慣。
  • 有氧運動+肌力鍛鍊,瘦腿瘦腰5分鐘搞定
    鍛鍊肌肉其實很省時,以下介紹3個簡單的肌力訓練運動,一周只要進行2次以上、一次5分鐘,就能讓身體由內而外回復青春,給你年輕時候的好體態!強化下半身 深蹲不少愛美女性為了恢復姣好體態,努力節食、按摩整脊,但稍有不慎就容易有營養失調和筋骨受傷的副作用。建議女性上班族可改做瘦身操以訓練核心肌群,更安心地與肥油、酸痛說再見。
  • 造成膝蓋疼痛的6種運動隱患
    建議同一種課程不要安排連續3天,最好可以每天選擇不同課程,強度低和高的搭配,能夠避免不斷使用同個部位,避免長期的慢性傷害。跑山路可以增加肌力,但也帶給膝蓋較大負擔,建議喜愛山徑路跑的人平時也要加強大腿前側和臀部的肌力,可以加強膝蓋的保護力,至於山徑路跑的次數也是量力而為。
  • 跑步常見五大下肢運動傷害
    ,就會產生膝蓋和腳的運動傷害。跑步著地產生的地面反作用力是走路的3-5倍,大多數的傷害都是勞損類,下肢肌肉變得越緊繃,就會干擾到跑步時大小腿的活動功能和力學,也會影響骨盆、下背部和臀部的姿勢,都會降低跑步的效率,並增加受傷的機率,若沒有適當的復健和休息,將損傷降到最低,根據統計有50-70%的復發機會,以下將介紹跑步常見五大下肢運動傷害。
  • 絕佳的單腿訓練動作推薦,提升訓練效果!
    大多數人會想到深蹲、弓箭步…等動作,但你有沒有發現,這些都是雙腳運動,一段時間下來肌力表現可能會停滯,這時候可以加入單腳的訓練動作來突破瓶頸!大家有沒有發現,生活中很多動作都不是雙腳一起發力,而是單腳,例如:爬樓梯、打籃球、跑步…等,所以不想樓梯爬幾層就腿酸、打球有足夠的爆發力蓋人家火鍋,那在訓練菜單中增加單腳動作,會讓你在運動或是日常生活用到腿部肌肉更加舒適又不容易受傷喔!
  • 自行車運動和膝蓋損傷(關於預防及康復)
    自行車是一項健康又安全的有氧運動,從事自行車運動而造成運動傷害的患者並不多,且絕大多數都是髕骨軟骨發炎;如果你也曾經在運動過程中感到膝關節疼痛,那就很可能也是髕骨發炎了。要預防髕骨軟骨發炎的第一步就是將座墊調到適當的位置,一般座墊高度的計算公式為:跨下長╳0.885=座墊高度(中軸中心至座墊),再依自己的騎乘感覺微調;由公式估算出的高度,約是踩踏到底時,大腿保持在80%伸直的狀態。鍛鍊有力而柔軟的肌肉要預防膝關節的運動傷害,可以長期做伸展運動與重量訓練來鍛鍊四頭肌`大腿後側的彎曲肌肉,如果四頭肌有力,膝蓋會較強壯,也就不容易受傷。
  • 《完全跑步聖經 - 輕鬆持久跑,運動傷害OUT》
    事實上,單邊腳部碰觸地面時,受到的衝擊力道可能高達體重的3~5倍。因此維持強健的承重肌肉非常重要,如小腿肌、腿後肌(hamstrings)、股四頭肌、臀部肌肉等,如此你不僅可以跑得更久,也能避免這些衝擊力造成的常見傷害,像是壓力性骨折、肌肉拉傷、肌腱炎等。以下幾個專門設計的下肢運動,能減輕這些衝擊力道對身體的影響。
  • 單腳硬拉——提升你的平衡性!
    我們的身體有三個內部控制系統來幫助我們在運動的動作中保持平衡和穩定。
  • 最棒的俏臀運動:三個單腳硬拉的變化式——練了你就懂!
    而且強壯且具有功能性的臀大肌能幫助你更有力量的推蹬,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強壯的臀肌和背闊肌一起共同牽拉腰椎和骶骨,增加腰椎的穩定性。這邊要提到一個簡單的生物力學:當你在做RDL時最大負荷的點,是當你軀幹彎成90度(身體平行地面)時(這時重量會最重是因為力臂最長)。RDL是甚麼?
  • 有規律做有氧運動+肌力訓練,死亡風險大降40%!
    我們都知道運動能保持身體健康,但哪些運動可以實質幫你延年益壽、免於早死呢?今年7月最新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BMJ)》的研究指出,規律進行有氧運動和肌力訓練的人,死於八種主要致死原因的風險大幅降低40%,遠比只做有氧運動或只做肌力訓練有效許多。
  • 運動傷害發生的主因與預防對策
    至於肌力與受傷的關連性,若是膝關節周邊受傷與大腿前側肌力,而腰部受傷則與腹肌力之間具有緊密關連性。此外,多數地面運動的基本動作,都是以雙腳支撐本身體重、一邊移動。雙腳在支撐體重時,用力踏地所使用的主要肌肉是股四頭肌。這部分的肌肉主司膝蓋伸展、抬腳等動作,並能在身體著地時吸收衝擊。人體在跑步或跳躍時,膝關節會承受本身體重數倍的力量,運動速度越快、負擔越大。
  • 下肢訓練,千萬千萬不能忽視單腿訓練動作,沒練的趕緊加進去
    而常見的腿部訓練計劃,不外乎有深蹲、硬拉、倒蹬、坐姿腿屈伸等等動作,說到這裡,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這些訓練都是以「雙腳一起發力」的方式在刺激下肢肌群。 不過,也有一些人在練習深蹲,硬拉的一段時間後遇到瓶頸,感覺到雙腿的肌力卡住了,怎麼練都長不了太多力量,這個時候不妨考慮加入「單腿動作」,個別提升單腿的肌力,建立單腳的運動模式及其相關的神經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