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打卡挑戰賽 泉州俗語故事有朵橋富無朵橋厝有朵橋厝無朵橋富

2020-12-12 wumingdong

清代以來,泉州民間長期流傳著「有朵橋富無朵橋厝,有朵橋厝無朵橋富」的俗語,它生動地說明當時朵橋傅家兄弟的財富和民居極其有名,在本府轄內無與倫比。追溯其源卻有一則有趣的故事。

乾隆年間,傅方升和傅方進兄弟出生於南安金淘朵橋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由於長期的艱苦磨鍊,兄弟兩人都長得身材挺拔,虎背熊腰,很有力氣,且為人忠厚,不畏勞苦,被村人稱讚為好後生。為了生計,他倆終年拼死拼活地在幾塊瘦田薄地上耕耘。農閒時,他倆還幫助別人打雜,或替人肩挑運貨,掙些工錢來添貼家庭費用,日子過得很清苦。

一天下午,兄弟倆正在為建築石埕厝勤快地挖掘地基。忽然,鋤頭掘到一條長石板,他們感到很奇怪,就小心清理了長石板周邊的泥土,搬開長石板,意外發現一個古舊的地下銀庫,內有雪花花的白銀不計其數。兩人都高興地說:「這是土地公保庇,才讓我們得到這麼多的錢財!」他們坐下來商議如何處理這些白銀。傅方升說:「我們一定要嚴守秘密,絕對不能讓任何人知道此事,現在先用鬆土重新把銀庫封好,然後表現得若無其事地繼續在另一頭挖地基。」傅方進接著說:「待到夜深人靜時,我們才挑著竹籃來搬運白銀也不遲。」半夜時分,兄弟倆挑著竹籃來回往返不停地搬運著,直到黎明前才把白銀搬運完畢。一夜之間,兄弟倆就變成大富翁了。

最初,他倆害怕過早露富會惹禍,便在生活上儘量保持原狀。半年後,眼見沒有發生什麼麻煩的事,傅家兄弟就壯著膽子開始商量籌建新房屋的事,並一起到離村幾裡外的杉行去選購杉料。其時,杉行老闆正好與瓦窯頭家、朵橋財主圍著茶几一邊品嘗安溪茶,一邊講天捉皇帝(泉州方言,意即談天說地)。突然,杉行老闆看到兩個頭戴破草帽,身穿舊衣服肩背麻袋,腳上穿草鞋的窮漢來買杉問價,心裡實在不高興,就皮笑肉不笑地說:「你們是搭火灰寮還是修理破厝,竟然問起大杉料的價錢,簡直是『買四兩肉問船豬到幾隻』!真是小題大作不知羞恥!」

傅方升聽後,雖然感到遭受侮辱,但很快就鎮靜下來,毫不示弱地說:「我們是要修建一座大厝,實話告訴你,貴行的杉料我們還不夠用呢!」杉行老闆實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就叫傅方升再說一遍。傅方升加重語氣又將原話重說了一遍。為了當眾教訓這兩個窮漢,杉行老闆輕蔑地說:「如果你們有錢建新大厝,現在,只要能夠從身上拿出五十兩白銀,我整個杉行的杉料全部歸你們,什麼時候來搬都行!」傅方升聽後,暗自高興,便胸有成竹地說:「此話當真嗎?要不要問老闆娘?」杉行老闆顯然被激怒了,紅著臉大聲吼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豈需問什么女流之輩!你敢與我打賭嗎?」傅方升理直氣壯地說:「我若不能從身上拿出五十兩白銀就算輸了,情願為你杉行做十年苦工不取分文報酬,絕對沒有反悔」杉行老闆說:「好,就請瓦窯頭家和朵橋財主作證人吧!」

瓦窯頭家聽罷,捧腹大笑,挖苦道:「你們兄弟不要雞蛋碰石頭,要知道只靠嘴硬沒有什麼用,還是趁早低頭向杉行老闆賠禮認錯為好,省得以後吃大虧!」傅方升聽後,更加不服氣地說:「我們不僅要買他的杉料,還要買你瓦窯的磚瓦哩!」瓦窯頭家又冷笑一下,諷刺地說:「四兩雞仔啄半斤芋粿——不自量力。不要講大空了(泉州方言說大話的意思)!你們若賭贏杉行老闆,我就將瓦窯裡及大埕上(即庭院上)全部磚瓦奉送,決不食言!如果你們賭輸怎麼辦?」傅方進說:「我情願到你瓦窯做十年白工,不要一分工錢,說到做到!」朵橋財主也幫腔道:「你們兩個窮漢說話想讓風吹去(說話不算話),我知道你們的家底如何,還是早早投降較好!如果不投降,還敢與我打賭嗎?」傅方進說:「打賭就打賭。」朵橋財主說:「你們若贏杉行老闆,我心甘情願將祖業石尖山上的大石頭坪,無償地給你們採石築牆,要多少給多少,絕不後悔!如若你們輸了,我只要你們兩個兄弟跪在我面前連叫三聲阿公就好了!因為我不缺錢財,也不欠長工,最需要的是鄉裡的威望。」傅家兄弟異口同聲說:「好!很好!但是口說無憑,咱們得立個字據才行!」這三個有錢人都覺得這兩個窮小子好對付,打賭一定穩操勝券,就很樂意地接受對方要求。不久,四張字據寫好了,各方都在上面籤字和蓋手印,並各執一份。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這時,傅方升從容不迫地用右手伸進麻袋取銀,當場將五十兩白銀交給杉行老闆。這三個有錢人平時最瞧不起窮漢,今天在事實面前,個個瞠目結舌,欲哭無淚,乖乖地低頭認輸。

事後,傅方升兄弟根據字據的規定,僱人搬回了應得的大量杉料和磚瓦,開採了石尖山上的無數石料,聘請能工巧匠,營造一座與眾不同的大厝。經過一兩年努力,終於建成了當時泉州府獨一無二、風格奇特、結構精巧、雄偉壯觀的方形大土樓,命名為「聚奎樓」。整座大土樓分為三層十間房屋,建造得非常堅固,防水防火又防盜,堪與閩西的土樓媲美。傅方升兄弟還利用雄厚的資金經營商業,發了大財,成為富甲一方的大員外,其子孫非常興旺發達,相繼建築了十多座富麗堂皇的三進五間大厝,建築群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大奇觀,令人嘆為觀止。

常言道:「福無雙至。」可是朵橋傅家兄弟竟「五福臨門」,一得地下銀庫,二得杉行木材,三得窯主磚瓦,四得財主石料,五得經商發財。「有朵橋富無朵橋厝,有朵橋厝無朵橋富」的俗語,便隨著這則故事在泉州民間中流傳著。

相關焦點

  • 「石頭厝」,一種被忽略的福建主流民居!
    福建石頭厝是一種極富粗獷之美的實用型民居。從平潭、福清、莆田,經泉州的泉港、惠安、南安至廈門的翔安、同安,漳州的長泰,也就是在戴雲山脈的東南山麓地帶存在一條長長的「石頭厝民居飄帶」。這條「石頭厝民居飄帶」的西北,是閩中的「幹欄(木厝)民居分布區」,其東南則是閩南的「紅磚厝民居分布區」。在「石頭厝民居飄帶」與「紅磚厝民居地帶」之間則存在著大量過渡性建築。石頭厝的出現,可能不僅僅是資源與成本的原因,也有善治石的習慣或傳統。
  • 這裡有座「彩虹」橋,居民都去打卡啦!
    這裡有座「彩虹」橋,居民都去打卡啦!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們也喜歡把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看作是阻隔道路的河水,而把到達彼岸的願望具象化成橋。唐鎮瀚盛家園小區,在黨建引領、居民自治下,也有了一座聯繫居民百姓的彩 虹 橋一起去看看!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仁壽縣福隆橋與富隆橋的傳說
    仁壽縣福隆橋與富隆橋的傳說 在仁壽縣天峨鄉中合村一社,有一座四墩三孔的全石建築石橋,名叫福隆橋,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此橋總長四丈一尺,高五尺,寬四尺,橋板厚一尺五寸。東連威遠,南接井研,西達資中,北走仁壽。現在看來不很起眼,當年卻是一座名橋。特別是它的名字「福隆橋」與「富隆橋」之爭,就是一個很好的傳說故事。
  • 紅星橋 被一座橋改變的地方
    這片地域有居住在牛崗排山坡上的十幾戶農戶,有龍渣衛生院,有養路工班,工班搬遷到橋頭的營房裡,房屋便被改建成了一棟四層樓的大酒樓,名曰「紅星橋壹號酒店」,有酒店樓房土坎下的紅星橋供銷社的門市部(現名為「紅星橋飯店」),有「紅星橋農貿市場」。
  • 罕見的橋中有橋,千奇百怪,引人入勝!
    9.菩薩的內心別無選擇,例如大月輪,完全的寂靜就是涅rv。? 10.所有的煩惱和業障本來都是虛無的,所有的因果關係都像夢,沒有三個領域可以出現,也沒有菩提可以被問到。人類與非人類在性別上是平等的,道路是空虛的,沒有思想的。? 11.在善與惡之間總有思想。如果您認為錯誤,則將失去全部。? 12.忠於此事,不要有所作為。? 13.不要對別人不滿意,應該經常檢查自己。不滿意的人正在遭受痛苦。?
  • 在邯鄲有一座明代古橋 二柏擔一孔橋
    在永年、武安、復興三區(市)交界處,有個焦窯村,村西頭有座明清時期的單孔石橋,名叫「二柏擔一孔橋」。古橋長18米,寬約3.2米,是由塊石、片石砌築的單孔石拱橋。橋身北側的橋孔兩邊分別長有一棵古柏樹,就像時刻在擔抬著它,「二柏擔一孔橋」即由此得名。
  • 隱喻故事:「真愛之橋」
    故事的開始:從前有個年輕人,很愛一個姑娘,這位姑娘住在一個小島上。他們約定好了某一個時間年輕人去島上看她。可是年輕人出發的時候發現河裡漲水了,通往小島的橋被淹掉了。只有河邊的一個老巫婆有一條小船。年輕人問老巫婆借船,老巫婆說,我可以把船借給你,但是你要答應我一個要求。年輕人問,什麼要求?老巫婆說,你要陪我一個晚上。
  • 「品長春」發出「通緝令」,尋找便當達人 | 橋橋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兩位擅長做便當的達人同時,「品長春」也發出「通緝令」尋找此類大神如果您身邊有便當達人請介紹給我們吧加橋橋微信:qiaoqiaogu123便當是最近幾年流行起來的詞彙在我們小時候還叫「飯盒」或是「盒飯」那時帶飯都是那種鋁製的飯盒
  • 一腳踏兩省,這橋要「紅」,走~上魔都金澤看橋去!
    橋上有樹,樹下有花,中央綠化隔離帶將橋面橫向三等分,一邊為步行道路,另一邊為騎行道。「我們就住在岸邊金澤建國村,今天特地帶著老伴上橋來看看。」登上小電動三輪車,81歲的徐大爺約上隔壁的陳大爺穿戴整齊,帶上各自的老伴來看橋。
  • 一起走進阮厝這座特色民俗文化村——蟳埔
    這習俗有三大特徵:(一)帶有顯著特色的海洋文化印記。據考證,蟳埔女頭飾中常用的素馨花、含笑花、粗糠花,是宋元時期由阿拉伯人蒲壽晟移植而來的,洋溢著異域文化的氣息;蟳埔蚵殼厝的大蚵殼並非泉州原產,而是宋元時期古刺桐港的遠洋商船返航時轉載而來的。由此可見,「簪花圍」及蚵殼厝都體現出海洋文化特色。(二)保留原汁原味的閩南傳統風情習俗。
  • 新加坡白橋的故事
    診所在白橋熟食中心邊上。下了車,四姐忍著背上的痛,嘟著嘴說話:「那天大雨來得無聲息,在急忙中收衣服扳竹槓時,閃到了背。」走在身邊聽她說話,我轉頭看去,平視線高於她發梢許多,她本是廋小的身型,這一看覺得她突然間短了半截。病真是折騰人來的呀!
  • 靈感來自北盤江第一橋!有山有橋有隧道,小夥在自家菜地裡修了條...
    近日,河南省沈丘縣大學生張亞東,利用空閒時間,在自家菜地裡搭建起屬於自己的「火車王國」實景微縮模型,並拍攝「高鐵」飛馳、穿「山」跨「橋」等短視頻迅速走紅。他說,這一靈感來自雲南和貴州交界處的北盤江第一橋,「學習研究不一定非要在實驗室裡進行。」
  • 橋斷了
    1 故事要從2003年講起。 那一年,北京地鐵13號線剛剛開通,五道口還不是宇宙中心。來自密西根州的美國留學生康為(Brian)想在北京開一家咖啡館,他騎著自行車滿世界找店面,找到五道口華清嘉園東門的這條街,他不走了。
  • 打卡臨家閩南菜,紅磚瓦厝的格調,是不是能代表傳統的泉州味道?
    而我想說的是,臨家確實充滿閩南味道,但憑藉著紅磚瓦厝的格調,是不是能代表傳統的泉州味道?暫且不說能不能代表泉州味道,衝其打出的閩南招牌,我作為一名本土吃貨,好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去打卡,好像有點不像話,於是這個疫情即將遠去的初秋,相約三位好姐妹一同前往。
  • 胭脂扣人行橋、百吉橋……景觀橋怎麼設計最創意?
    東南大學景觀橋梁研究團隊在多年創作設計積累的基礎上,逐漸提出景觀橋慢行系統設計要有文化性、協調性和舒適性。在此基礎上,也創作了如南京浦口胭脂扣人行橋、江蘇南通百吉橋、浙江湖州城北大橋和風荷橋、深圳前海橋梁群等一系列符合社會需求的作品。
  • 小時人物|古橋擺攤修鞋48年!沒想到,紹興這位橋婆婆這麼有故事
    最近,人們才了解到,48年鞋攤背後,是一個平凡女子努力生活的故事。中年喪夫,老來喪女,一身疾病。俞珠囡用擺攤修鞋,撐起了自己的全部。和那座宋代古橋一樣,她就是一個堅強的存在。一、小江橋俞珠囡今年75歲,她的大半生和一座橋有關。紹興是著名的橋鄉,小江橋是其中的一座。古橋,小河,江南水鄉的標配。小江橋始建於宋朝。
  • 每天100個臀橋,沒想到一個月之後……
    哪怕你不是健身小白,即便你的臀已經夠翹了,臀橋也能讓你的臀變得更翹!澳大利亞一位健身博主就曾參加過臀橋挑戰,挑戰之前,她的臀圍大概是34英寸(約86cm)多一點。*左:打卡前 右:打卡後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國外一個博主一個月臀圍從35.5英寸變成了36.5英寸,足足漲了3cm那麼多!
  • 《泉州爽》陳藝仁單曲
    千辛萬苦為著腹肚 有吃有行氣有燒香有保庇 問路是靠嘴水行路靠腳腿 好某娶會著卡親像吃到補藥 站了親像東西塔 倒了親像洛陽橋 東瓜大粒也是菜 做人卡秤彩
  • 一腳踏兩省,這橋要「紅」,走~~~上金澤看橋去!
    打卡了省界點,慢行於橋上,細品此橋,「此橋真是別具一格」的想法暗上心頭。橋上有樹,樹下有花,中央綠化隔離帶將橋面橫向三等分,一邊為步行道路,另一邊為騎行道。「橋橋有廟,廟廟有橋。」七座古橋,年代不同,形態各異,最古有萬安,最美有普濟,若論最奇,非迎祥橋莫屬。
  • 為民辦實事 泉州南安今年擬改造5座危橋
    在泉州南安市碼頭鎮大庭村福洋橋施工現場,一臺挖掘機正在作業,工人們在抓緊最後一個蓋梁和臺帽模版施工。  據了解,福洋橋危橋改造項目是今年南安5座「為民辦實事」危橋改造項目之一,該項目將爭取在6月完工。  福洋橋全長71米,橋面寬6米,車行道寬5.2米,由當地居民於上世紀70年代修建,是連通詩溪大庭村段兩岸村民出行的一座農村公路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