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全國各行業均受衝擊,房地產行業也不例外。
今年1至2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大降四成,12個二線城市無成交;廣東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同比均降三成以上,房價比2019年全年下降4.5%;地產股方面,迄今已有房企股價跌超40%。
具體在這次疫情中,房地產行業所遭遇的影響有多大?這種局面還會持續多久?未來樓市走勢如何?南方都市報地特舉辦樓市「雲論壇」,邀行業協會、代理機構、中介機構的專業大咖,一起探討。
「雲論壇」嘉賓:
徐建平廣州中地行房產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趙卓文廣州市同創卓越房地產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
吳偉才經緯(中國)控股董事總經理
黎振偉世聯行首席技術官
廖俊平廣州市房地產中介協會會長
姚申廣東德誠行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營業董事
主持人:南方都市報記者邱永芬
精彩觀點——
徐建平:當前房價已經下降10%左右,但長三角、大灣區這些區域的調整是暫時的。
趙卓文:2020年,開發商首先要做到活下來,再去想如何發展。
吳偉才:最關鍵是人們的信心什麼時候恢復。
黎振偉:只要開發商願意降價,購買力還是有的,市場還是存在的。
廖俊平:疫情期間有租房者有家難回,給「租購併舉」帶來負面示範效應。
姚申:疫情下,住房消費升級的重心從關注數量變化到關注品質。
Q&A——
Q1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房地產行業的影響有多大?
徐建平:首先,房子會顯得越來越重要,在經濟中的地位會提升。此外行業會發生大量重組現象,強者恆強。而且區域會產生分化,長三角珠三角這些社會資源比較均衡的區域未來發展會更好,武漢等曾受疫情重傷的區域會有較長的蕭條期。
疫情後,地產業將來會更關注品牌、配套、物業服務,會加強健康理念,房地產政策、土地、營銷、稅務等預計也會相應調整。
趙卓文:一季度,房地產項目停工,售樓部停業是普遍現象。短期內,房地產行業將面臨以下挑戰:
1、投資下滑。第一季度,開發商買地意願下降,在建工程受影響,投資量同比將下降20%左右。
2、銷售量下降。預計第一季度銷售量同比將下降30%以上,全年下降15%左右。
3、新開工面積下降。由於疫情防控措施的影響,第一季度的項目新開工面積將受到影響。並將影響到全年的開發量。
4、樓價將穩中有降。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二手物業價格,將有10%左右的下調。
吳偉才:短期影響很大,現在慢慢恢復。
黎振偉:不能開盤,成交量價下降是必然。特別像廣州增城,有住宅出現降價10%。不過,如果開發商願意降價,購買力還是有的,市場還是存在的。商業、寫字樓的影響則會更大。
廖俊平:這次疫情給「租購併舉」帶來一個負面示範效應是,租房居民不能和自住居民同等對待(外地戶籍的租客無法進入小區,業主則可以)。未來一定要有強有力的法規配套來及時解決這個問題,真正使租房成為一個讓人放心的居住形式。同時還應該讓出租房屋的一方能夠持續經營,儘快出臺標準化的公開發行上市REITs產品。
姚申:疫情的影響是階段性、暫時性的,不會改變中國經濟繼續向好的基本面。地產行業短時間內線下銷售操作受到限制,很多家庭購房計劃延後、潛在購房需求擱置,從土地市場到一二級市場都呈現短期休眠的態勢。但被疫情壓抑的需求在積累,疫情結束後會集中釋放,樓市成交量會迅速企穩回升,全年將呈現先抑後揚的態勢。綜合來說,疫情對全年房地產行業影響程度為中等。
Q2
目前這種情況還會持續多久?
預計什麼時候可以恢復正常水平?
徐建平:從國內疫情來看,現在逐步走向穩定,按此發展預計持續兩三個月,到下半年就會恢復正常水平。但如果國際疫情再不可控,對中國的經濟影響也會很大。
趙卓文:疫情在國內已經得到有效的控制,預計4月份全國房地產的工程和銷售將全面恢復正常。但國外疫情仍然有不確定性,如果國外疫情變成一個長期事件,可能會形成全球的經濟衰退,最終影響到中國的經濟面。
最令人擔心的是,由於疫情的發展和持續,造成消費和投資的下降,企業經營困難,城市居民收入下降,最終造成房地產的需求下降。2019年中國房地產年銷售16萬億,17億平方米,恐怕將是一個頂。從現在情況看,未來國內房地產的需求下降,將是大概率事件。
吳偉才:現在已在慢慢恢復。關鍵不是看國內,是看總的經濟信心才是一切。如果只是中國的疫情那就恢復很快,但現在全球都在崩潰。最關鍵是人們的信心什麼時候恢復。
黎振偉:樓市能否很快回暖還得看國內外的情況。起碼上半年不會恢復,最終得看下半年。
按過去的傳統方式,疫情後房地產不會像過去那麼簡單的恢復。國家還是要鼓勵實業,大家不再把房地產當做刺激經濟的主要手段,所以現在很多企業已關注不同的產業,採用新的經濟增長方式。
姚申:隨疫情高峰逐漸消退,業務也在逐步恢復,疫情與經濟呈負相關同步性。預計到可以摘口罩的那個月,市場成交能恢復到約八成水平,然後再在下一個月釋放壓抑,出現反彈性增長。因全球疫情交叉影響具不確定性,具體需聽鍾南山院士的,可能在六七月吧。
Q3
目前開發商、代理機構、中介怎麼應對的?
徐建平:疫情持續了這麼長時間,房企的資金壓力比較大。目前來說,環境好的、品牌好的產品去化還是好的。目前資金壓力大的企業,還會做一些促銷,手頭上壓的產品還是要處理好。
代理機構對線上推廣場景布置這一塊,現在做得不錯,讓人不用到現場也能感受到場景。中介機構方面,二手市場成交還是有所回落,二手樓市要保持成交量估計會有壓力。這個壓力,也是中介機構重新整合的機會。
趙卓文:面對疫情,思想上的革新和觀念上的改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
開發商需要做好三件事:第一,慎重投資,謹慎判斷投資項目的市場前景和盈利機會。第二,抓緊降低庫存,降低資產負債率。第三,全力抓好下半年的工程和銷售。2020年,開發商首先要做到活下來,再去想如何發展。
代理機構和中介公司,面臨的挑戰更大。裁員增效,是短期的現實選擇。營銷渠道的拓展、營銷方式的轉變,是貫穿2020年的任務。
吳偉才:從營銷來說,每家都有不同的做法。但我不認同現在積極做動作有什麼用,最核心的也不是做什麼動作,整體經濟就擺在那裡。
黎振偉:開發商方面,我認為以後要從運營的角度,從更生態的方式去發展,更注重長遠的目標,不能再簡單地用賣多少千億來衡量企業的發展。中介方面,未來要提供更多的多元化的服務。
如果還是按照目前這種簡單應對方式,行業不是今天有病就是未來有病。
姚申:當前形勢,對開發商來說去庫存增加銷售回款是第一要務,營銷創新與融資支持雙管齊下。對代理公司和中介企業來說,營銷創新是主要措施。主要是線上營銷,VR場景化營造,主播IP塑造,在線展示,在線諮詢,在線服務成為創新主流。但需要強調的是,線上營銷能幫助客戶前期中期的信息篩選,但不等於線上售房,線下實地看房決策、籤約付款等的面對面服務不可取代。
Q4
經此疫情,未來的樓市走勢會怎樣?
房地產行業會有哪些變化?
徐建平:未來的樓市是分化的。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區域在未來的走勢會更好,疫情重災區可能會有一段時間的下降。在沿海城市做文旅產品、改善型產品會更有利。以前對產品健康配套做得不好的,將來的銷售市場或會有下滑。
趙卓文:隨著疫情結束,下半年房地產市場將迎來強勁反彈。主要有三個理由:
1、2020年,在「六穩」的主基調下,保持經濟增長成為重點。房地產行業的穩定,對於中國經濟增長和地方財政收入意義重大。因城施策下,政策面有望迎來春風。
2、貨幣政策,在下半年有望更寬鬆。降息、降準周期有望到來。
3、房地產市場的剛性需求,在下半年將全面激活。供應充足的產品,貨幣政策的支持和有所回調的價格,將促進樓市的成交。
預計2020年全年的房地產市場的成交面積和成交金額,將略低於2019年的水平。但總體將呈平穩態勢,不會出現大跌。
房地產行業將迎來四個變化:行業新一輪整合,行業集聚度將進一步提高。前30的開發商,份額將進一步擴大;房地產的調控政策將發生重大改變,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主要方向是穩定市場,防跌勝於防漲;房地產的產品將發生改變,新業態、新空間將改變;政府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和重點工程的建設和發展,城市價值、區域價值和房地產價值,都將發生改變。
吳偉才:現在沒有哪個行業好過,但大家都有希望,都相信中國,也有這個信心。
黎振偉:這次疫情也讓行業有了各種應對能力。現在很多企業關注文旅、醫療等不同產業,找到新的經濟增長方式。現在老的房子不太「健康」,通風採光比較差,如何改造物業,這個市場前景是很大的。因為大家注重健康自然衛生,對房地產提了新的要求。
廖俊平:無論如何,不應該再走用房地產刺激經濟增長的老路,同時還要著力避免其他領域的投資轉向房地產。要把已經過度沉澱在房地產的財富逐步平穩釋放,轉化為居民的其他消費支出,完成這一步的一個重要切入點是和養老結合,把一部分居民的住房財富轉化成養老支出。
姚申:樓市預計會進一步區域分化,結構分化。這次疫情下的國情,讓「有房比沒房好,買房比租房好」的傳統消費觀念被進一步強化,所以一線城市的需求繼續保持強勁,聚集效應繼續。而住房消費升級的重心從關注數量變化到關注品質,街區管理與物業服務水平比疫情前更受關注,舒適的住宅與優質街區配套帶來更高的健康生活溢價能力,觀念的變化讓各樓盤價格進一步分化。
Q5
對購房人士有哪些建議和意見?
徐建平:通過這次疫情躲在家裡,明顯感到居家的重要。現在疫情發展已經很明朗,於購房人士也是選擇時機,購買產品要從品牌、物業服務、社區等方面均衡考慮。物業的價值還是會得到老百姓的重視,未來消費觀念會改變,改善性的需求會增加。當前房價已經下降10%左右,但在長三角、大灣區這些區域的調整是暫時的,以後還會漲上去。好的地區,各方面全面均衡發展的地區,未來還會有更多人來工作和生活。
趙卓文:受多種因素的影響,2020年樓價穩中有降的趨勢已經基本確定。2020年是產品選擇較多的一年,也是價格相對便宜的一年,購房者可以考慮積極入市。
購房要記住三句話:第一,中心、中心、還是中心。中心城市中心區的優質物業,最能保值增值。第二,購房要看規劃,關注城市和區域的未來發展。第三, 2020年,買什麼東西都要關注性價比,購房也不例外。
吳偉才:有需求的購房者,現在就是好的買房時機。
黎振偉:在目前這種市場情況下,市場一定會下跌。為了穩定,國家也會有很多措施,減少中國市場的波動。
投資需謹慎。不可能其他消費下降了,房地產還那麼旺盛。按過往習慣,房地產還是保值的,只不過大家更謹慎地購買,更注重產品品質健康。
現在房價相對穩定,真有剛性需求的,確實是個機會。有些供樓的人供不下去了,有些人之前預算緊的,收入一繃不住就得放出來賣,急著回籠資金,經濟不好時候都有這樣的機會。在房地行業,流動是第一位的,賺錢是第二位。所以這個時候還是有些機會的,但買房也要量力而行。
姚申:疫情讓居住觀念前所未有地清晰,產業業態高度豐富和市場自驅力強的龍頭城市,醫療教育等政府綜合能力完善的低風險城市,才有足夠的格局去承載家族的連綿發展。
廣州房屋價值基本面很堅實,對比全國,結構的確定性優勢非常明顯。環比世界格局,請相信中國未來,相信樓市穩健發展,確實有安居置業需要的市民,不要再等,疫情後必有反彈,現在是好的入市時機,尤其是配套齊全的優質物業。
主持人:南都記者 邱永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