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雲論壇」:今年樓市防跌勝於防漲,開發商首先要做到活下來

2020-12-16 騰訊網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全國各行業均受衝擊,房地產行業也不例外。

今年1至2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大降四成,12個二線城市無成交;廣東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同比均降三成以上,房價比2019年全年下降4.5%;地產股方面,迄今已有房企股價跌超40%。

具體在這次疫情中,房地產行業所遭遇的影響有多大?這種局面還會持續多久?未來樓市走勢如何?南方都市報地特舉辦樓市「雲論壇」,邀行業協會、代理機構、中介機構的專業大咖,一起探討。

「雲論壇」嘉賓:

徐建平廣州中地行房產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趙卓文廣州市同創卓越房地產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

吳偉才經緯(中國)控股董事總經理

黎振偉世聯行首席技術官

廖俊平廣州市房地產中介協會會長

姚申廣東德誠行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營業董事

主持人:南方都市報記者邱永芬

精彩觀點——

徐建平:當前房價已經下降10%左右,但長三角、大灣區這些區域的調整是暫時的。

趙卓文:2020年,開發商首先要做到活下來,再去想如何發展。

吳偉才:最關鍵是人們的信心什麼時候恢復。

黎振偉:只要開發商願意降價,購買力還是有的,市場還是存在的。

廖俊平:疫情期間有租房者有家難回,給「租購併舉」帶來負面示範效應。

姚申:疫情下,住房消費升級的重心從關注數量變化到關注品質。

Q&A——

Q1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房地產行業的影響有多大?

徐建平:首先,房子會顯得越來越重要,在經濟中的地位會提升。此外行業會發生大量重組現象,強者恆強。而且區域會產生分化,長三角珠三角這些社會資源比較均衡的區域未來發展會更好,武漢等曾受疫情重傷的區域會有較長的蕭條期。

疫情後,地產業將來會更關注品牌、配套、物業服務,會加強健康理念,房地產政策、土地、營銷、稅務等預計也會相應調整。

趙卓文:一季度,房地產項目停工,售樓部停業是普遍現象。短期內,房地產行業將面臨以下挑戰:

1、投資下滑。第一季度,開發商買地意願下降,在建工程受影響,投資量同比將下降20%左右。

2、銷售量下降。預計第一季度銷售量同比將下降30%以上,全年下降15%左右。

3、新開工面積下降。由於疫情防控措施的影響,第一季度的項目新開工面積將受到影響。並將影響到全年的開發量。

4、樓價將穩中有降。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二手物業價格,將有10%左右的下調。

吳偉才:短期影響很大,現在慢慢恢復。

黎振偉:不能開盤,成交量價下降是必然。特別像廣州增城,有住宅出現降價10%。不過,如果開發商願意降價,購買力還是有的,市場還是存在的。商業、寫字樓的影響則會更大。

廖俊平:這次疫情給「租購併舉」帶來一個負面示範效應是,租房居民不能和自住居民同等對待(外地戶籍的租客無法進入小區,業主則可以)。未來一定要有強有力的法規配套來及時解決這個問題,真正使租房成為一個讓人放心的居住形式。同時還應該讓出租房屋的一方能夠持續經營,儘快出臺標準化的公開發行上市REITs產品。

姚申:疫情的影響是階段性、暫時性的,不會改變中國經濟繼續向好的基本面。地產行業短時間內線下銷售操作受到限制,很多家庭購房計劃延後、潛在購房需求擱置,從土地市場到一二級市場都呈現短期休眠的態勢。但被疫情壓抑的需求在積累,疫情結束後會集中釋放,樓市成交量會迅速企穩回升,全年將呈現先抑後揚的態勢。綜合來說,疫情對全年房地產行業影響程度為中等。

Q2

目前這種情況還會持續多久?

預計什麼時候可以恢復正常水平?

徐建平:從國內疫情來看,現在逐步走向穩定,按此發展預計持續兩三個月,到下半年就會恢復正常水平。但如果國際疫情再不可控,對中國的經濟影響也會很大。

趙卓文:疫情在國內已經得到有效的控制,預計4月份全國房地產的工程和銷售將全面恢復正常。但國外疫情仍然有不確定性,如果國外疫情變成一個長期事件,可能會形成全球的經濟衰退,最終影響到中國的經濟面。

最令人擔心的是,由於疫情的發展和持續,造成消費和投資的下降,企業經營困難,城市居民收入下降,最終造成房地產的需求下降。2019年中國房地產年銷售16萬億,17億平方米,恐怕將是一個頂。從現在情況看,未來國內房地產的需求下降,將是大概率事件。

吳偉才:現在已在慢慢恢復。關鍵不是看國內,是看總的經濟信心才是一切。如果只是中國的疫情那就恢復很快,但現在全球都在崩潰。最關鍵是人們的信心什麼時候恢復。

黎振偉:樓市能否很快回暖還得看國內外的情況。起碼上半年不會恢復,最終得看下半年。

按過去的傳統方式,疫情後房地產不會像過去那麼簡單的恢復。國家還是要鼓勵實業,大家不再把房地產當做刺激經濟的主要手段,所以現在很多企業已關注不同的產業,採用新的經濟增長方式。

姚申:隨疫情高峰逐漸消退,業務也在逐步恢復,疫情與經濟呈負相關同步性。預計到可以摘口罩的那個月,市場成交能恢復到約八成水平,然後再在下一個月釋放壓抑,出現反彈性增長。因全球疫情交叉影響具不確定性,具體需聽鍾南山院士的,可能在六七月吧。

Q3

目前開發商、代理機構、中介怎麼應對的?

徐建平:疫情持續了這麼長時間,房企的資金壓力比較大。目前來說,環境好的、品牌好的產品去化還是好的。目前資金壓力大的企業,還會做一些促銷,手頭上壓的產品還是要處理好。

代理機構對線上推廣場景布置這一塊,現在做得不錯,讓人不用到現場也能感受到場景。中介機構方面,二手市場成交還是有所回落,二手樓市要保持成交量估計會有壓力。這個壓力,也是中介機構重新整合的機會。

趙卓文:面對疫情,思想上的革新和觀念上的改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

開發商需要做好三件事:第一,慎重投資,謹慎判斷投資項目的市場前景和盈利機會。第二,抓緊降低庫存,降低資產負債率。第三,全力抓好下半年的工程和銷售。2020年,開發商首先要做到活下來,再去想如何發展。

代理機構和中介公司,面臨的挑戰更大。裁員增效,是短期的現實選擇。營銷渠道的拓展、營銷方式的轉變,是貫穿2020年的任務。

吳偉才:從營銷來說,每家都有不同的做法。但我不認同現在積極做動作有什麼用,最核心的也不是做什麼動作,整體經濟就擺在那裡。

黎振偉:開發商方面,我認為以後要從運營的角度,從更生態的方式去發展,更注重長遠的目標,不能再簡單地用賣多少千億來衡量企業的發展。中介方面,未來要提供更多的多元化的服務。

如果還是按照目前這種簡單應對方式,行業不是今天有病就是未來有病。

姚申:當前形勢,對開發商來說去庫存增加銷售回款是第一要務,營銷創新與融資支持雙管齊下。對代理公司和中介企業來說,營銷創新是主要措施。主要是線上營銷,VR場景化營造,主播IP塑造,在線展示,在線諮詢,在線服務成為創新主流。但需要強調的是,線上營銷能幫助客戶前期中期的信息篩選,但不等於線上售房,線下實地看房決策、籤約付款等的面對面服務不可取代。

Q4

經此疫情,未來的樓市走勢會怎樣?

房地產行業會有哪些變化?

徐建平:未來的樓市是分化的。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區域在未來的走勢會更好,疫情重災區可能會有一段時間的下降。在沿海城市做文旅產品、改善型產品會更有利。以前對產品健康配套做得不好的,將來的銷售市場或會有下滑。

趙卓文:隨著疫情結束,下半年房地產市場將迎來強勁反彈。主要有三個理由:

1、2020年,在「六穩」的主基調下,保持經濟增長成為重點。房地產行業的穩定,對於中國經濟增長和地方財政收入意義重大。因城施策下,政策面有望迎來春風。

2、貨幣政策,在下半年有望更寬鬆。降息、降準周期有望到來。

3、房地產市場的剛性需求,在下半年將全面激活。供應充足的產品,貨幣政策的支持和有所回調的價格,將促進樓市的成交。

預計2020年全年的房地產市場的成交面積和成交金額,將略低於2019年的水平。但總體將呈平穩態勢,不會出現大跌。

房地產行業將迎來四個變化:行業新一輪整合,行業集聚度將進一步提高。前30的開發商,份額將進一步擴大;房地產的調控政策將發生重大改變,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主要方向是穩定市場,防跌勝於防漲;房地產的產品將發生改變,新業態、新空間將改變;政府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和重點工程的建設和發展,城市價值、區域價值和房地產價值,都將發生改變。

吳偉才:現在沒有哪個行業好過,但大家都有希望,都相信中國,也有這個信心。

黎振偉:這次疫情也讓行業有了各種應對能力。現在很多企業關注文旅、醫療等不同產業,找到新的經濟增長方式。現在老的房子不太「健康」,通風採光比較差,如何改造物業,這個市場前景是很大的。因為大家注重健康自然衛生,對房地產提了新的要求。

廖俊平:無論如何,不應該再走用房地產刺激經濟增長的老路,同時還要著力避免其他領域的投資轉向房地產。要把已經過度沉澱在房地產的財富逐步平穩釋放,轉化為居民的其他消費支出,完成這一步的一個重要切入點是和養老結合,把一部分居民的住房財富轉化成養老支出。

姚申:樓市預計會進一步區域分化,結構分化。這次疫情下的國情,讓「有房比沒房好,買房比租房好」的傳統消費觀念被進一步強化,所以一線城市的需求繼續保持強勁,聚集效應繼續。而住房消費升級的重心從關注數量變化到關注品質,街區管理與物業服務水平比疫情前更受關注,舒適的住宅與優質街區配套帶來更高的健康生活溢價能力,觀念的變化讓各樓盤價格進一步分化。

Q5

對購房人士有哪些建議和意見?

徐建平:通過這次疫情躲在家裡,明顯感到居家的重要。現在疫情發展已經很明朗,於購房人士也是選擇時機,購買產品要從品牌、物業服務、社區等方面均衡考慮。物業的價值還是會得到老百姓的重視,未來消費觀念會改變,改善性的需求會增加。當前房價已經下降10%左右,但在長三角、大灣區這些區域的調整是暫時的,以後還會漲上去。好的地區,各方面全面均衡發展的地區,未來還會有更多人來工作和生活。

趙卓文:受多種因素的影響,2020年樓價穩中有降的趨勢已經基本確定。2020年是產品選擇較多的一年,也是價格相對便宜的一年,購房者可以考慮積極入市。

購房要記住三句話:第一,中心、中心、還是中心。中心城市中心區的優質物業,最能保值增值。第二,購房要看規劃,關注城市和區域的未來發展。第三, 2020年,買什麼東西都要關注性價比,購房也不例外。

吳偉才:有需求的購房者,現在就是好的買房時機。

黎振偉:在目前這種市場情況下,市場一定會下跌。為了穩定,國家也會有很多措施,減少中國市場的波動。

投資需謹慎。不可能其他消費下降了,房地產還那麼旺盛。按過往習慣,房地產還是保值的,只不過大家更謹慎地購買,更注重產品品質健康。

現在房價相對穩定,真有剛性需求的,確實是個機會。有些供樓的人供不下去了,有些人之前預算緊的,收入一繃不住就得放出來賣,急著回籠資金,經濟不好時候都有這樣的機會。在房地行業,流動是第一位的,賺錢是第二位。所以這個時候還是有些機會的,但買房也要量力而行。

姚申:疫情讓居住觀念前所未有地清晰,產業業態高度豐富和市場自驅力強的龍頭城市,醫療教育等政府綜合能力完善的低風險城市,才有足夠的格局去承載家族的連綿發展。

廣州房屋價值基本面很堅實,對比全國,結構的確定性優勢非常明顯。環比世界格局,請相信中國未來,相信樓市穩健發展,確實有安居置業需要的市民,不要再等,疫情後必有反彈,現在是好的入市時機,尤其是配套齊全的優質物業。

主持人:南都記者 邱永芬

相關焦點

  • 4月後房價是漲是跌?懂行人「7字」揭開謎底,買不起房也不怕了?
    日子到底好不好過,其實開發商自己心裡最清楚。說白了,即使開發商家裡已經揭不開鍋了,他們也肯定要面帶微笑,佯裝淡定。為什麼?一方面,要穩定投資者情緒,另一方面,中國老百姓買房的唯一邏輯就是「買漲不買跌」,如果他們自己都大肆宣揚「撐不住」,購房者必然跟著恐慌,如此一來情況只會更糟。
  • 一個「特立獨行」的城市:在跌跌不休的北方樓市,它是最後的火種?
    江文華 黃大大樓市黃大大今年的北方,跌跌不休,尤其是京津冀,連北京、天津這樣的特大城市,房價也在連續下跌。唯有一枝獨秀的它,擺脫環京樓市下跌魔咒,房價一路高歌猛進。它是北方樓市最後的火種嗎?抑或一場終將落幕的虛火?京津冀城市群房價「跌跌不休」,連北京和天津都無法倖免。
  • 地產內參|「茶水費」亂象下的東莞樓市:成交量漲五成,住宅庫存創新低
    《地產內參》欄目由騰訊房產運營出品,旨在復盤房地產行業內每天的要點資訊信息,成為勤勞的地產人人手一份的資訊參考。今日熱點速覽:「茶水費」亂象下的東莞樓市:成交量漲五成,住宅庫存創新低 房企年度目標完成率分化加劇 有頭部企業率先調低明年增速大降溫!
  • 盤點2019年眉山樓市十大關鍵詞
    回首2019年眉山樓市房價屢變更迭,消費者與房地產商持續的拉鋸戰,開發商之間的良性競爭,風起雲湧間讓眉山樓市的趨勢發展變得明晰。「幾多歡喜幾多愁」便是2019年購房者與開發商真實的寫照。總結回顧:房價、房企、渠道、土地……熱搜關鍵詞與你一同撥開當下形勢眉山樓市的真容。
  • 安陽高鐵圈黃金地段土拍未成交,地產大佬集體看衰樓市?
    從位置上來講,05號地塊是絕對富有潛力的一宗地,周邊住宅項目眾多,恆大、建業、昌建等地產項目均在此拿地,甚至相比之下,05號地塊位置更為優越。要知道地段決定價值,開發商拿地永遠跟著城市的發展進程走,該區域的熱門程度更是不言而喻。此次未成交確實不可思議,不知道05地塊的流拍,周邊項目會作何感想。安陽樓市市場是否受影響?土地是影響樓市的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
  • 鄭州樓市:房價跌回兩年前 開發商苦盼調控放鬆
    2019年3月21日,這條傳言如一枚巨石砸入死水,引得鄭州房地產市場漣漪片片——銷售顧問們轉頭告誡購房者,開發商即將取消優惠,「房價要漲了」。不過,上述三區限購取消的傳言遭到鄭州市房管局的官方否認。  自2016年10月,這座二線城市重啟限購,樓市沸湯一度冷卻,直至2017年11月人才落戶新政又續上薪火。
  • 過去這一年,全國樓市南漲北跌,深圳二手房漲幅15%一騎絕塵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東中西部地區樓市熱度差異明顯。東部地區一騎絕塵,商品房銷售額同比增長12.6%,西部地區緊隨其後,漲幅為4.4%,中部和東北則相對落寞,商品房銷售額轉跌。根據上海中原地產的成交數據來看,上海現在成交二手房中,90平米以上的改善性戶型比例開始上升。調控逐步穩定,疫情積壓的需求正逐步釋放,特別是改善性需求加速釋放,帶動了上海樓市上行。眼下,上海二手房市場已逐漸轉變為賣方市場。而在新一線城市中,房價表現差異就更大了。
  • 今年再不買房,5年後房價是漲還是跌?兩個樓市現狀給出答案
    每到「金九銀十」,關於房價的話題熱度就一直不減,尤其是今年,恆大幾乎可以說是放出了一條爆炸式新聞,全國樓盤7折促銷,還有網上交2000抵20000,尾盤88折等等額外的優惠,恆大史無前例的優惠背後,說明房企的銷售和資金壓力很大,而恆大作為上半年銷售完成情況超過50%的房企,已經率先開始降價搶佔市場
  • 樓市大消息,鼓勵開發商打折,什麼信號?
    這份文件最大的亮點是「(政府)鼓勵開發商讓利給購房群眾,甚至還有獎勵」,說得白更直接一點那就是鼓勵開發商降價。眾所周知,在官方的提法裡很少聽到鼓勵降價,聽得最多的是抑制房價過快上漲,意思是房價上漲是容許的,但是房價不能過快上漲。
  • 地產大家_新華房產_新華網
    2015下半年房價漲不漲?新華房產廣西頻道隆重推出的全新欄目《圖觀樓市》,通過圖片和數字說話,告訴你一個通俗易懂的地產世界。李實認為,經濟社會無論如何發展,理應首先關注社會最底層人群,且從目前收入差距的主要矛盾來看,消除貧困人口、提高農民收入應當成為縮小差距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廣州住宅二手價格跌勢難收(記者 王荔珏)日前,滿堂紅鏈家發布市場研究報告,10月廣州總體二手住宅均價跌穿2萬元/m2,回到今年3月的水平,這充分反映出客戶在與業主的博弈過程中略佔優勢。
  • 為什麼要給開發商劃三條紅線?樓市玩法或生變,下半年買房窗口打開?
    今年以來的土拍市場,暗流湧動 其他不看,我們就看今年一年以來,全國很多城市都頻出地王,單是上海,整個7月份土地的平均溢價率已經達到了31.7% 大家知道20%的土地溢價率頻發是在什麼?
  • 香港樓市入冬,一個時代結束了!
    過去十多年,反映香港私人住宅物業價格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由2003年8月的31.77點,上升到今年7月的393.5點,漲了10倍不止。但現在,在這個房價坐著火箭上躥的城市,竟然有不少人在買房成交前夕毀約,連定金都不要,就像要擺脫一個燙手的山芋。
  • 被妖魔化的樓市,催生了多少人格分裂案例?
    他不可救藥的是樓市裡的堅定看多派。每每有唱多文章,總要發給我分享。在他眼裡,是絕對不允許有人說樓市半個不字的。即使在當下有跌下行,會看自我安慰道,如果有閒錢,還會再出手買一套。這也是一種分裂。已經有點偏執,但未失理性。因為他始終相信,沒有什麼比房產更保值增值。順便多說一句,這位老弟在股市裡的錢也在牢牢套著,像不動產一樣,十分「安全」。
  • 地產內參|天津樓市現狀:售樓處截客、新房折上再折,二手房庫存壓頂
    《地產內參》欄目由騰訊房產運營出品,旨在復盤房地產行業內每天的要點資訊信息,成為勤勞的地產人人手一份的資訊參考。今日熱點速覽:天津樓市現狀:售樓處截客、新房折上再折,二手房庫存壓頂 11城土地收入超千億!一線城市地價漲了,房價怎麼走?
  • 國家首次對樓市「下重手」,馬雲預判或成真
    而從開發商傳統3年拿地、3年建房的規律來看,未來市場必然存在一定真空期,當然這隻局限於長期布局。但有一句話需要大家明白,那就是商品的價值在於資本的流通。在過去20年裡,房價為何能快速上漲,這和去庫存、棚改有著必然聯繫,簡而言之房子容易賣出去促進大家內心「買漲不買跌」的思維。越來越多的人買房的背後房價水漲船高,而在增值的背後卻有進一步推進市場前進。
  • 最新南京樓市數據出爐,南京房價三連跌,南京樓市降溫
    南京樓市近一年多的二手房掛牌價、成交價出爐,南京樓市從2019年7月到2020年的11月的二手房掛牌價32537元降到了31822元,降了715元,降幅為2.2%。南京樓市的二手房成交價從28729元降到了28555元,跌了174元,跌幅為0.6%。
  • 27城房價下跌,你以為樓市要完?下半年永清是漲是跌?
    禧泰數據整理了7月北京二手房房價變化,總結如下:1、7月北京房價同比下跌2.17%,用90平算,一年跌了12.5萬,不過環比微漲0.63%2、西城連續兩月下跌,接近731前房價水平全國來看,7月的樓市並不太平,全國迎來一輪樓市調控政策收緊潮。7月全國住宅出售市場二手房總價中位數為135萬元,較上月上漲3萬元;全國二手房市場新增供給153萬套,較去年同期減少16.4%。樓市走向如何?會涼涼嗎?
  • 被壓抑的蘇州樓市:上海投資客套現離場、降價甩賣
    數據顯示,蘇州2019年5月的二手房價與2018年相比,房價最高的工業園區平均漲幅54.48%,漲幅最低的半月灣漲了26%,漲幅最高的金玥望湖漲幅高達83%。2020年疫情雖然使房地產市場陷入暫時的停擺,復工復產後,經濟實力強的長三角樓市很快恢復,並引領了全國樓市的復甦。
  • 三年時間,二手房價格不漲反跌!合肥這些小區有點慘
    就在合肥二手房穩步上升的大環境下,有不少業主卻哭了:自家的房子不漲就算了,幾年下來還跌了不少……NO. 1|壹哭了!這些房子不漲反跌根據安居客數據,小編統計了2017年9月至今,跌幅最狠的幾個小區。數據來源於安居客,僅供參考,具體價格以實際成交為準看到這裡,可能會有不少買房人忍不住碎碎念:不漲就已經不能忍了,怎麼還跌了?縱觀以上跌幅較大的樓盤
  • 鹽城成交實現4連漲!樓市復甦!
    據統計,復工第一周,瀋陽賣出578套房;復工第二周,廣州新房成交大漲172%;疫情之下北京樓市逐步回暖,上周新房成交環比上漲32.9%! 那麼,鹽城樓市近期表現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