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養蜂人這樣養蜜蜂,使用格子箱養殖,要用隔王板嗎

2021-01-09 閩南蜂哥

格子箱養蜜蜂,是一種改變傳統土養蜜蜂的新型養蜂法,它更接近土養蜜蜂的升級版而不是換代版,所以不適合便用隔王板,也沒必要使用隔王板。

隔王板的用途

蜜蜂活框養殖工具裡,隔王板是用來控制蜂王生活和產卵空間的工具。隔王板分為立式隔王板和平面隔王板,有木製和有塑料制。立式隔王板,是使用在平箱裡面的,主要是組織雙王群和分區養殖才需要使用到。

平面隔王板,是使用在續箱中間的,主要是產蜜時,控制蜂王,不上蜂王進入續箱裡產卵,當然也有其他的功能。如:續箱組織交尾群、續箱儲存多隻蜂王等等。總之隔王板就是活框養殖蜜蜂的一種控王工具。

格子箱為什麼不使用隔王板

格子箱本身的養殖原理就是讓中蜂蜜子分離,它是利用中蜂造脾快,有向下造脾,蜜在上面,子在下面的特點,而研究出來的養蜂工具。所以養蜂人給格子箱使用隔王板,本身就是多此一舉的行為。只要養蜂人及時加入格子,蜜蜂就會一直往下造脾,最上面的一格就永遠只存蜂蜜。等蜂蜜成熟了,再將整屋割下來,然後將裡面的蜂蜜切出來,再把空格子接到格子箱的下面,讓蜜蜂繼續使用。

其實隔王板的尺寸與格子箱的尺寸是不匹配的,就算養蜂人想使用也無法安裝上。格子箱每一層的標準尺寸是長25釐米,寬25釐米,高10釐米。活框蜂箱的尺寸可比這個大得多,配套工具都不法通用,所以還是別想著去使用隔王板了。

相關焦點

  • 新手養殖蜜蜂,這樣管理蜜蜂才正確,這樣才能把蜜蜂養好
    有很多剛剛入門養殖蜜蜂的新手,不懂得管理蜜蜂,蜜蜂養的很差,小編也是新手養蜂人。養殖蜜蜂最忌諱以下幾點。那麼養殖蜜蜂怎樣管理蜜蜂呢?1.貪巢脾,有的新手養蜂人胡亂給蜜蜂加巢脾,蜂量不足也加巢脾,最後蜜蜂越養越弱,蜜蜂還容易得病,逃跑,甚至滅群。
  • 蜂箱是蜜蜂的家,需要設計透氣窗嗎?養蜂人這樣製作
    大多數養蜂人的動手能力都比較強,像是製作一些養蜂工具,都能夠自己動手製作。剛開始養蜜蜂,蜂箱是最主要的投資,所以許多新手養蜂人會選擇自己製作。那麼製作蜂箱要注意什麼呢?需要開透氣孔嗎?答案是肯定的,那要如何開透氣孔呢?接下來我們就來講一講蜂箱。
  • 蜜蜂傳統養殖方法,一共有幾種呢?這種才是升級版
    經過長時間的發展這種傳統的蜜蜂養殖方法,也分化出好幾種的養殖方法,其中有一種是真正的升級版,也許大家會認為現代活框蜜蜂養殖方法是傳統蜜蜂養殖方法的升級版,但是大家都錯了。傳統的養蜂方法有:臥式蜂桶養殖方法、臥式蜂箱養殖方法、豎式蜂桶養殖方法、豎式蜂箱養殖方法、圓形格子桶養殖方法、方形格子箱養殖方法等等。
  • 蜜蜂裝了防逃片,如何判斷蜜蜂是要飛逃​?養蜂人3招解決
    蜜蜂裝了防逃片,如何判斷蜜蜂是要飛逃?養蜂人3招解決巢門裝上隔王板(片),蜜蜂飛逃,怎麼總有來回飛逃不定的亂象?
  • 蜂頭領 格子箱養蜂 人工分蜂及割蜜管理
    幾分鐘後用細鐵絲或薄刀從格子中間拉斷成上下兩部分,上部分端離原位上下加底板和蓋板至新址;下部分保持原箱址不動,蓋上蓋板即可。原理:敲箱或煙霧驅趕時,工蜂上行,蜂王隨行,乘勢中間割取,原址以下部子脾為主,新址上部工蜂與蜜粉脾為主,上部端離後,外勤蜂回原箱位,原址下部有臺,無王並失去大部分易起分熱的幼蜂而不會分蜂。新址上部無外勤蜂,失去分蜂可能。此法快捷方便,操作簡單。
  • 養殖蜜蜂的蜂箱有多少種?都是怎麼來的?養蜂人全部告訴你
    ②格子箱:這是處在活框養殖與土法養殖中間的一種蜂箱,特點是中間沒有使用巢框,但是又使用了多箱體的養殖方式,嚴格來說屬於中蜂的土法養殖的一種改變。③木桶蜂箱:這種蜂箱就是比較原始的蜂箱了,比如我們常見的樹洞中的蜜蜂,把兩邊鋸了之後抱回家養殖,還有我們農村採用的什麼竹篾背簍之類的養殖的蜜蜂,實際上總結下來都是這種模式種類亂七八糟。
  • 新手養蜂人,怎樣養好蜜蜂呢?學好這幾步
    養蜜蜂是一項非常考驗耐心的工作,想要養好蜜蜂,就需要有一顆不斷學習不斷的去嘗試的心。急躁的人養不好蜜蜂,沒有學習之心的人也養不好蜜蜂。養蜜蜂可以磨練一個人的性格,養蜜蜂還可以為生活增添樂趣。說完思想上的覺悟後,我們再來聊一聊實際上的養蜂技術吧!
  • 曾經風靡一時的格子箱養殖緣何迅速退出養蜂舞臺?原因有三個
    在蜜蜂養殖中,很多業餘養蜂愛好者一般都會選擇技術難度小、平時管理省心,採用土養的格子箱來養中蜂。格子箱養蜂有取蜜不傷子,割蜜快速而簡單的優點,但是很多養蜂的朋友經過幾年飼養以後發現格子箱養蜂並不盡人意。在蜂部落看來,格子箱養中蜂具有局限性,適合大蜜源地區,一般蜜源地區可能一年連蜜都收不著。
  • 蜜蜂為什麼總愛飛逃,無子無蟲是一點,還有一點新手養蜂人不知道
    蜂群飛逃,是中華蜜蜂的一種抗逆性,特別是野外收回來的野生蜜蜂,很容易受外界影響而整群飛逃。在經過長年的養殖過程中,養蜂人發現中蜂具有很強的"戀子性",當巢脾內部有子脾的情況下,蜂群就不易飛逃。如果巢脾內部沒有子脾,一旦受到打擾蜂群便會遠走他鄉。
  • 茶花期暗室蜜蜂養殖
    其做法是:囚王斷子。將進入暗室前的蜂群離開茶花場地,過3-4天後,用木柵籠囚王,蜂群斷子後須保持蜜蜂安靜。2.幼蜂未釀蜜囚王以後,在大批新蜂出房前,抓緊補飼糖漿(糖水比例為1:0.7),使繼箱中蜜脾有1/2以上封蓋,每脾達1.5公斤左右。
  • 繼續探究土蜂土養,中蜂的養殖的情懷在土養,總有一次會落地
    既然格子箱,秋二箱和隔王片在中蜂生產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就以此為出發點,結合他們的優勢,來個簡單易行的土養箱設想。先把設想構思作圖如下,供大家參考,多提意見和建議,以期完善。2、照「黑哥」所言,土蜂土養除了興趣群愛好、客戶選擇,更是一種傳統文化的傳承。但凡能與文化掛鈎,也就顯得有點層次了對吧。養蜂人也能與文化掛鈎,是多麼美好的事情。3、作為業餘愛好者,從05年養蜂到現在也是五年蜂齡了,深知養蜂養得好,除了要明白養蜂技術,更多是依賴天時地利人和。
  • 蜜蜂養殖,蜜蜂的天敵,金環胡蜂一定要認識
    每年立秋前後,養蜂人一定要注意防範這種蜂的入侵。它們會結伴守在蜜蜂巢門口,捕捉歸巢蜜蜂。也會攻入蜂箱內,捕食幼蟲,盜取蜂蜜。蜜蜂養殖,蜂箱被賊盯上了,這箱的命運如何?不知老鐵們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嗎?
  • 蛋群蜜蜂是否值得養蜂人飼養?養蜂人:養之不易,棄之可惜
    在蜜蜂養殖過程中,養蜂人常常會遇到弱群蜜蜂,養蜂人喜歡稱之為「蛋群蜜蜂」。所謂「蛋群蜜蜂」從字面上理解就是蜂群只有雞蛋或拳頭大小,但是在日常蜜蜂養殖中,雞蛋大小的蜂群幾乎是見不到的,所以在養蜂人眼裡,「蛋群蜜蜂」就本有成年人兩個拳頭大小的蜂量。
  • 抓一群採集蜂凍一凍,能夠組成一個無王群?蜜蜂轉場已經有了答案
    在蜜蜂養殖中,並不缺乏養蜂人的創意,其實很多關於蜜蜂的創意,還是一些蜜蜂養殖愛好者發明的,尤其是對蜜蜂生物學特點了解的朋友,可以說在蜜蜂養殖的探索上找到了各種各樣的方法,雖然很多並不成功,但是很多又對我們的養蜂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 養蜜蜂的正確方法:少打擾、懂檢查、多學習,成為養蜂大師第一步
    其實很多喜歡吃蜂蜜的人,都有養一群蜜蜂的想法,但苦於沒有養蜂技術和養蜂經驗,就放棄了這個美好的想法。今天閩南蜂哥就來分享一下,養蜜蜂的正確方法吧!了解了這些,養蜜蜂將不再是難事。少打擾蜜蜂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難養,也沒那麼容易飛逃,只是新手養蜂人,都有過度打擾蜜蜂的行為,總是想打開蜂箱看一看。
  • 3種蜂王儲存技術,讓蜜蜂主動餵養多隻蜂王,中蜂適用嗎
    蜜蜂儲存蜂王技術,向來都是養蜂人經常討論和研究的技術,特別是中蜂如何儲存多隻蜂王技術,更是業餘養蜂人夢寐以求的技術。由於中蜂對蜂王的保守性,導致中蜂很難接受其他蜂群裡的蜂王,尤其是同時接受多隻蜂王,所以中蜂儲存蜂王,要比西蜂儲存蜂王難得多。
  • 蜜蜂分蜂發生在幾點到幾點?都有哪些特徵?養蜂人全部告訴你
    蜜蜂發生自然分蜂的情形一般來說,蜜蜂發生自然分蜂的時間是在晴朗無風的溫暖或者悶熱的晴天,發生分蜂的時間一般在早上10點到下午3點之間,特點是久雨初晴最容易發生,發生分蜂的時候,大量的工蜂簇擁蜂王飛出巢門,然後在空中盤旋,最後落在蜂場附近的樹脂或者其他附著物上,一旦這樣的情況出現,我們要及時收捕,否則蜂群隨時可能飛走。
  • 蜜蜂"關王"採蜜,能高產蜂蜜嗎?
    在蜜源缺乏時,養蜂人需要給蜂群適當的補助餵養,特別是日常消耗大的西方蜂種,不僅在蜜源植物少時無法採收蜂蜜,在蜜源植物缺乏時,還需要大量的補助餵養。養蜂人為了彌補缺蜜時的支出,通常在蜜源植物豐富時,採用高產高效的"關王產蜜法"來進行採收蜂蜜。這個方法確實在西方蜂種養殖中,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也為養蜂人獲得了更多蜂蜜,但是這個方法真的適合中蜂使用嗎?
  • 土養蜜蜂如何割蜜,子脾怎麼處理,看看老蜂農的做法
    割蜜,是土養蜜蜂取蜂蜜的一個方法,由於土養蜜蜂,沒辦法像活框養蜜蜂,直接將蜜搖出來,所以只能破巢割蜜。其實這樣的取蜜方法,相當的損傷蜂群,許多新手養蜂者,常常割完蜂蜜後,第二天蜜蜂就飛逃了,因此採用割蜜方式取蜜,割完蜜以後,蜂群的處理,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