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不能教寫字、數數,孩子到底學什麼?學齡前思維訓練是關鍵

2020-12-23 糖果媽媽愛孩子

經常聽到家長抱怨說,現在幼兒園不讓給孩子教知識,可是一上小學功課就馬上那麼難,孩子怎麼跟得上呢?

在學齡前不建議給孩子教寫字、算加減法,主要是孩子的認知發展和專注力還沒到坐下來進行抽象學習的時候,強迫學習只會透支孩子的學習動力,但我們可以讓孩子在遊戲中滲透思維訓練,為高效學習知識做好準備。

最近看到一套書《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正是專為3——8歲的孩子量身打造,可以邊遊戲邊訓練思維能力的「軟輔導書」。

這套書由後浪旗下的優質童書品牌浪花朵朵出品,是國際上知名度非常高的日本圖畫書作家五味太郎先生創作的。不愧是大師之作,初看似乎簡單童稚,可和我家兩個孩子反覆遊戲的過程中,越來越覺得其背後的設計意圖全面又巧妙,內容極其豐富,能有效訓練孩子思維,提高學習能力。

一、從數量、數序、給物品賦值等不同方面,深入挖掘「數」的用法。

「數」的學習是數學中的重點,貌似簡單,實則容量很大,既表示數量,也能表示順序,還可以給不同的物品賦值,對於尚未發展出抽象思維的孩子來說,要理解清楚,絕非易事。

比如我家丫頭從小聽哥哥數數耳濡目染,很早就能從1數到10了,可直到3歲時卻還不能把這些數字和具體的事物對上號。比如問她圖片上有幾朵花,她會數道「1、2、3、4、5、6、7、8——有6朵。」

孩子將數字和實物對應,需要通過反覆訓練,在抽象的數和具體的事物之間產生聯繫。

在這套書中,五味太郎先生通過很多小遊戲。將數的概念層層遞進滲透給孩子,比如有直接數不同顏色的花朵數量的。

有按數字順序前進的。

有表示順序,再配合方位進行坐標定位的。

還有一個給不同的物體賦值的。

甚至還有給不同的顏色和形狀賦值的遊戲,這和認識貨幣差不多,但還要更抽象一點,3歲的小寶還完全理解不了,但經過提示和引導,6歲的大寶成功地解出了密碼,成就感爆棚,嚷嚷著還要做這樣的題。

二、多角度的遊戲中拓展孩子的空間智能。

這本書中有很多找影子的題目,這要比常見的「找不同、找相同」遊戲更勝一籌,因為除了鍛鍊孩子的視覺敏感度之外,還涉及到形狀的學習。找出正確的影子,排除了顏色、細節等其他因素的幹擾,孩子直接聚焦於形狀,培養空間感。

還有找相同的方塊,可不僅是考眼力,因為涉及到方塊的轉動,所以孩子要在大腦中想像出旋轉的過程,也是對空間思維能力的訓練。

除了平面形狀,還有空間圖形。比如這個,我和大寶一起研究了很長時間,我從上中學時一直很逃避空間幾何的題目,現在陪著孩子硬著頭皮去做,發現空間思維的訓練題目也是很有意思的。

三、不同起點的比較。

「比較」也是數學中的一大難點。相比於一般的以相同起點比較長度的簡單題目,這本書做得妙趣橫生。比如這一頁:哪條蛇最長?這就需要孩子考慮到把彎曲的蛇拉直之後,再進行比較,可是圖片上的蛇怎樣才能拉直呢?這就激發孩子開動腦筋,為解決問題而想辦法。

還有身高各異,站在不同水平線上的孩子,頭戴高度不一的各種尖尖帽子,誰的帽子最高呢?顯然沒辦法直接目測進行比較,那麼需要用到什麼工具才可以呢?這就引入了藉助工具來解決問題的概念。

還有爬樓梯的遊戲,走哪一條路會更累呢?這都促使孩子在解決實際問題時用到數學思維。

四、整體與細節的對應。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整體與細節的應用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在《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中,有很多層次的關於整體和細節對應的遊戲。

比如要用一大堆零件拼出一個恐龍,讓孩子觀察是少了哪一部分零件。

一堆積木搭成機器人,哪幾塊積木是沒有用到的?

將一幅畫分解成很多塊拼圖,再加上一個非常相像,足以以假亂真的幹擾圖塊,然後讓孩子判斷哪一塊拼圖是多出來的。以此訓練細節觀察能力。

還有更精細的對應。比如仔細觀察這些碎片是鱷魚先生身體的什麼部位?這就要求還這麼迅速的抓住細節上的主要特徵,然後和整體進行對應。由於碎片還有可能進行的旋轉,所以這個過程中,孩子需要在腦海中還原細節和整體的關係,非常考驗眼力和腦力,有些我都是費了好大勁才看出來。

五、規律遊戲、逆向思維等多種訓練。

書中還有很多訓練各種思維能力的小遊戲。比如這一頁,讓孩子根據小朋友們在畫面上前行的方向來判斷,哪幾位可能會掉進洞裡,哪些會從洞邊經過卻不會掉下去,這涉及到方向判斷和對慣性的認識。

再比如,讓孩子給小朋友安排座位,這需要分解和統籌規劃能力。

還有逆向思維,說每個小朋友有5個甜甜圈,現在他們面前的盤子裡卻擺著數量不同的甜甜圈,問他們各自吃了幾個甜甜圈。

我問誰吃的最多,小寶不假思索地指著盤子裡有四個甜甜圈的小朋友,而大寶就能意識到是面前擺著空盤子的那個小朋友。

再比如這個題目,哪條路加起來總數最小?這個考察的不僅是加法的問題,還得把所有可能的路線都找出來,實際上是涉及到排列組合的知識點。

再比如找規律遊戲,根據箱子上的數字來判斷缺失的數字是幾,訓練邏輯思維能力。

高爾基說:「遊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

遊戲確實是最古老、也是孩子最不排斥的學習方法。而對於未來人工智慧越來越發達的時代,孩子們真正的競爭力在於思維能力,而不是具體的知識。學數學也是如此,比起數數加減法,培養數學思維更重要。

思維的訓練,卻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見效的,從孩子喜歡的遊戲方式,循序漸進,逐漸培養,才能為孩子打好一生學習的底子。如果你家也有3——8歲的孩子,千萬不要錯過享譽全球的童書大師五味太郎先生創作的這套《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在快樂遊戲中提升孩子的觀察力、判斷力、邏輯推理等重要的思維能力。

【更多精彩】2歲兒童不可錯過的早教童書,激發潛能拓展認知,培養出聰明孩子

孩子的思維訓練要比學具體的知識更重要,你覺得呢?在評論區留言,和我一起討論吧!

我是一名中學教師,兩個孩子的媽媽,親子閱讀踐行者,喜歡讀書,喜歡分享兒童教育知識,歡迎關注 @糖果媽媽愛孩子 。

相關焦點

  • 幼兒園的娃要學寫字嗎?幾歲握筆合適?園長的建議來了!
    幼升小就在眼前,我跟不少老母親一樣,開始重視孩子的學習。幼升小準備,除了提前接觸學科知識之外,老母親最關心的就是娃的書寫問題,幾歲適合開始學寫字?什麼時候應該給娃訓練正確的握筆姿勢?在很多家長和長輩的認知裡,字就是要靠多練,如果孩子小時候不練,以後上小學寫得慢、寫得不規範端正、掌握的字少,肯定會比別人落後。然而,真的是這樣嗎?孩子什麼時候開始學寫字?不少家長都有疑問,孩子上小學前,真的要學會寫字和訓練正確的握筆姿勢嗎?
  • 讓孩子大聲思考 何秋光數學思維訓練大講堂在寧開講
    何秋光是我國著名學前教育專家,「兒童數學思維訓練」課程的創始人,現任中國數字圖書館學前教育數字圖書館專家委員會專家、北京師範大學實驗幼兒園專家。從業40餘年來,何秋光始終活躍在教學一線,成為國內為數不多既有完整兒童數學思維教育理論體系,又極具兒童數學教學實踐經驗的學前教育專家。
  • 幼兒園教孩子寫字嗎引發的思考
    「老師,你們教孩子寫字嗎?馬上就要讀小學了,再不教娃娃讀小學怎麼跟得上。」我微笑著說:「成程媽媽,其實幼兒園語言領域從小班起,就開始培養幼兒的早期書寫行為習慣。分析成因其實我們幼兒園有許多家長同成程媽媽一樣,每天都有問老師,咱們園有沒有開設拼音、寫字等課程,如果園所不開設幼小銜接課程,就寧願轉園或退園上培訓班。孩子到底該不該迎合家長這樣去培養,該怎樣去培養,其實歸根結底就是幼小銜接應怎樣去做的問題。
  • 幼兒園不教孩子寫字和算術的話,上了一年級真的會學得很吃力嗎?
    幼兒園有學過和沒學過的確有區別我們孩子上的是私立幼兒園,現在不允許提前教育,他們幼兒園大班的時候通過遊戲的方式教會小朋友十位數的加減,基本的拼音拼讀,還有學會寫自己的名字。他上一年級後,因為有幼兒園打下的基礎,所以能跟上老師的教學。聽說他們班上大部分的孩子都提前學過,所以大部分都能跟上,只有幾個小朋友因為沒學過,學習有點吃力。上了小學會非常悲催!1、幼兒園不教寫字和算術,自己在家也不教,孩子上了小學會非常悲催!
  • 怎麼教幼兒數數?只需這4步,孩子理解數字的意義,擁有數學思維
    很多家長在孩子剛2歲左右就開始教一些簡單的數字了,讓孩子開始數數,比如教他們從1數到10,或者有更厲害的小孩可以從1數到100,但是隨著時間的增加,家長們發現孩子雖然會數數了,但是並不知道這些數字意味著什麼,比如讓孩子去拿兩個草莓,但是孩子並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 孩子學寫字,應從這裡開始抓起
    1 孩子學寫字前,家長需要知道這三點第一、寫字屬於精細動作技能人類的動作技能可分為一般和精細動作技能。一般動作技能包括抬頭、翻身、坐起、平衡、爬行和行走。一般動作發展來自於模仿。總體上大肌肉發展較小肌肉早。因此,一般動作技能發展是高級動作技能發展的基礎。
  • 幼兒園不教拼音,一年級又一帶而過:孩子到底要不要提前學拼音?
    2018年7月教育部印發《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堅決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自從幼兒園不能教拼音之後,不少家長都擔心孩子上小學後學習跟不上。因為只有公立幼兒園不教拼音,大部分私立幼兒園還是會教,還有一些孩子會上拼音補習班。
  • 學齡前的培訓班到底該怎麼選?學什麼好?學了有效果嗎?
    家長們抱著絕對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心態,花費大量金錢讓孩子參加課外培訓班。教育機構們也花費各種心思來搶佔低齡兒童的教育市場。六歲以前的兒童本該是享受快樂時光,無憂無慮玩的耍時期,但現在卻不得不在家長的帶領下奔波於各個培訓機構。
  • 學齡前練字影響身體健康?正確展開寫字練習,上學前就能把字寫好
    常有朋友問我:是不是太早讓孩子寫字不好?專家都說,孩子太小,手部發育不完全,筆控練習不利於手部的發育。練字練得太早了,還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反正小孩子也沒什麼耐心,寫幾個字,筆一扔就去玩別的了。家長到底要怎麼輔導孩子練字呢?圖省事的家長,就會把孩子送到幼小銜接班去,讓老師盯著練字。
  • 又一市宣布幼兒園開學,幼小銜接需要注意,教孩子認字和寫字嗎
    妹妹說:終於盼到開學了,因為孩子今年大班面臨著「幼升小」,非常著急。雖然在家老師每天30分鐘的網上視頻直播課,但是孩子的學習效果很差,父母上班,孩子主要有奶奶照看,有時候玩的就錯過了直播課,老師讓寫字的時候,孩子也完成作業了,但是筆順寫錯了,奶奶不知道,也不會給孩子糾正。到底幼兒園孩子要不要認字和寫字啊?
  • 幼兒園不教拼音和算術,孩子去了學什麼?選園前就該清楚
    文|淘媽記得淘媽當初在給孩子選幼兒園的時候,碰到一位家長。我向她打聽她家孩子所在幼兒園的情況,這位媽媽說「千萬不要去那個幼兒園,我家孩子上了一年,花了好幾萬,老師什麼都不教。出去了人們問1+1等於幾都不知道,拼音也不學,簡直就是白花錢,我們今年轉去別的幼兒園了。」後來我去幼兒園具體諮詢,發現這所幼兒園確實不是傳統的教學模式,他們更注重的是孩子綜合能力的發展。而我想給孩子找的就是這種幼兒園,後來看各方面都很符合我們的要求就果斷給孩子報了名。
  • 幼兒園大班開始教孩子寫字,作為家長,你能接受嗎?
    大班的孩子已經5歲以上了,這個時候開始教孩子寫字,作為家長我完全可以接受。我家孩子也是從幼兒園大班開始,園裡開始教寫字的,這一點我不但能接受,還有點小開心。至少不用去外邊報昂貴的幼小銜接班了,也不用擔心孩子0基礎進入小學一年級,然後開始著急忙慌地追趕人家了。那種一年級之前不能教寫字,也不能教簡單的計算之類的論調,好像教了之後就毀了孩子的童年一樣,這種論調我根本就不信。
  • 孩子一學數學就頭疼?家長要用對方式,讓小孩告別談「數」色變
    我也聽到很多讀初中高中的學生說,自己數學成績不好,從小時候就是學不好數學的,所以一直以來就對數學沒有什麼興趣,也沒有去進一步加強數學的學習了。像這樣的做法其實就是"破罐子破摔"了。數學這條路還長,學好數學其實很重要的。
  • 【家園共育】孩子上小學前幼兒園到底應該學什麼?
    8、誘導孩子對開瓶器、鐵錘、指甲刀、鉗子、削鉛筆機和開罐器等的使用方法感到好奇。9、培養孩子對顯微鏡、磁鐵的興趣。10、告訴孩子電器的種類及用途。數字和形狀1、將象棋或跳棋排好,教孩子一個一個數。2、將四個橘子平均分給兩個人。
  • 讀幼兒園該不該讀書寫字,寶爸經驗分享
    而現在,可以選擇上幼兒園或等年齡滿6周歲就可以上一年級,不同的地區可能不一樣。這6周歲是指在秋季上學前滿6周歲,簡單的說,開學時間都是定在9月1日的,只要在8月31日前滿6周歲,就可以在今年上小學。如果你的孩子是在9月1日滿6周歲,則不能在今年上一年級。當然,事無絕對的,這個要看地方教育局的規定,有些地方可能會放寬一些。
  • 學齡前兒童 學齡前兒童是什麼意思
    學齡前兒童9月份了,又是一年開學季,很多小朋友都要進去學校學習知識了,3-6歲兒童教育是很重要的階段,一般是在幼兒園度過的,學齡前兒童教育當然也是很重要的了,那麼,學齡前兒童是幾歲?來了解一下吧。學齡前兒童是幾歲學齡前兒童指:尚未達到入學年齡的兒童。
  • 運筆連點畫線,鍛鍊孩子的控筆能力,讓寫字、畫畫更得心應手
    網友「一憐憂夢」家的孩子最近剛開始學寫字,她發現孩子寫字很困難,手把手地教還是不太會,導致孩子自己也很有挫敗感,還問她:「媽媽,我不會寫是不是笨蛋?」她想盡力教孩子,但是不知道該怎麼教。其實,剛學寫字畫畫的孩子,尤其是學齡前過早學寫字畫畫的孩子,他們寫不好、畫不好是很正常的,家長不要過於著急,更不要強求孩子一定要達到什麼標準。因為低齡兒童的手腕力量不夠,小肌肉的靈活度也不夠,孩子的控筆能力有限,導致寫字畫畫的時候無法做到「指哪打哪」,這樣寫出來的字,畫出來的畫,肯定歪扭七八,不會好看。
  • 我是計算機專業的,身邊沒有一個是在三年級前讓孩子學編程的……
    前陣子知乎上有個熱門話題,在2020世界機器人大賽總決賽上,一群幼兒園的小朋友走上了領獎臺。機器人教育如火如荼,各種線上編程的廣告隨處可見。但是幼兒園就開始學編程打比賽真的能讓孩子真正理解編程嗎?知乎一位網友,自己是計算專業畢業的,結合自己學習編程的經歷,聊了聊自家小孩是怎麼學編程…順便文末說說你怎麼看,你會讓孩子幼兒園就開始學編程嗎?
  • 德國幼兒園的「傻玩」教育,看似什麼都沒教,但孩子自己就學會了
    我之前在網絡上看過一篇文章,說老人眼中的德國幼兒園,又髒又亂又危險。事實上與我們的幼兒園相比,德國幼兒園確實如此。德國是禁止學前教育,所以德國幼兒園孩子每天的任務就是玩,而且是沒啥限制地玩,他們不怕孩子衣服髒、也不怕孩子磕碰。 但就是這種「傻玩」教育,看似什麼都沒教,但孩子自己就學會了!
  • 幼兒園「超前學」危害大,三年級大爆發,父母親歷不學這些真不行
    這幾年教育部提倡幼兒園去小學化,不讓幼兒園孩子提前學習過多的小學知識,很多家長對孩子實行快樂教育,幼兒園什麼也不教。開開心心地玩了三年,上小學卻傻了眼,孩子坐不住,學習跟不上,一二年級父母輔導起來真的要崩潰,所以幼兒園超前學不行,啥也不學真的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