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與不跑步的人,20年後差別太大!

2022-01-08 馬拉松助手

你跑過的路從來不會欺騙你,它們沉澱在你的精氣神中,你的改變誰都可以感受到。

2016年,美國一家醫學研究機構發布了一篇文章,發現了心肺適能與大腦之間的某種聯繫。

 

心肺適能指的是個人的心臟、肺、血管和組織細胞的有氧能力指標。經常跑步的人,心肺適能會維持在較高的水平。

 

研究人員在1979-83年四年裡,組織1500人參加了一項測試。讓他們在跑步機上從配速22分/公裡逐漸跑到配速7分鐘/公裡,一直跑到最高心率的85%或者跑不動為止。

 

大約20年後,讓他們再次測試,然後進行腦部掃描。第一次測試時,他們的平均最大攝氧量數據是39(高水平馬拉松選手能達到65)。

 

這項研究發現那些心肺適能水平較低,同時血壓和心跳都偏高的人,在20年後大腦萎縮的更快,也就是說他的大腦在20年後變得更小。

 

而那些經常參加鍛鍊的人,大腦要萎縮的慢一些,因為運動會讓血流速增加,能為大腦輸送更多的氧氣。

這意味著什麼呢?它意味著如果不運動,人到中年、老年之後,認知能力會下降,患痴呆症的可能性增加。

 

而經常跑步的人因為大腦萎縮的慢一些,所以會比同齡人看起來更年輕一些。當然,其他有氧運動也有類似的效果。

 

不妨看看自己身邊經常跑步的人,你會發現他們看起來確實要比同齡人年輕很多。

 

所以跑步與不跑步的人,在每天看來沒有任何區別;在每月看來差異也是微乎其微;在每年看來差距雖然明顯,但好像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但在每5年來看時,那就是身體的巨大差別;等到10年後,就是精神狀態的巨大分野;再到20年後,也許就是一種人生對另一種人生不可企及的鴻溝。

 

那麼,跑步與不跑步的人,究竟有哪些具體差別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研究結果。

 

01

堅持跑步的人:心情舒暢 VS 不跑步的人:情緒低落

 

當你跑步的時候,你的大腦會分泌出一種叫內啡肽的物質,它能讓你感到快樂。這有點像抽大麻時產生的快感;它能夠消除壓力,減少抑鬱。

 

所以如果你一旦停止跑步,那麼這些物質都沒法產生,情緒也就會變得低落。長久下去,你可能壓力會越來越大,抑鬱的症狀也可能越來越嚴重。

 

事實上,發表在《心理醫學》學報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當人們停止跑步兩周,經過情緒測試後發現,他們更沮喪,壓力更大,更易憤怒。

 

02

堅持跑步的人:記憶力增加 VS 不跑步的人:記憶力下降

 

美國馬裡蘭大學曾經做過這樣一項研究。他們讓一些運動員10天不跑步,然後掃描他們的腦部,發現血液流向海馬體的量減少,而這個區域與學習和記憶能力緊密相關,也和發生老年痴呆症緊密聯繫。

 

這項研究還發現,停止跑步一段時間,不僅是海馬體的血液供應量減少,而是整個腦袋的血液的供應量都會減少。

 

血液供應量減少意味著你學習的能力會下降,記憶力也會下降。除此之外,當你停止跑步的時候,你身體也會減少組織蛋白酶的產生,這個物質也與記憶力有關。

03

堅持跑步的人:專注度提高 VS 不跑步的人:注意力下降

 

《英國醫學雜誌》上曾發表過一項研究,顯示只是短短的進行10-40分鐘的運動,就能提高專注度。

 

為什麼專注度會提高呢?除了運動會增加大腦的的血液供應量之外,還因為血液中某些化學物質也會增加,比如內啡肽和某些激素,這會讓你的大腦時刻保持清醒狀態。

 

如果一旦你停止運動,血液供應量和血液中的某些化學物質都會下降,因此,你的注意力會降低。

 

那麼堅持跑步會帶來什麼好處呢?美國跑步名將蒂娜·卡斯託爾的親身經歷,也許是最好的例子。

 

04

你會遇到終生的朋友

 

對於一位堅持跑步的人來說,你一定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你為什麼要跑步?」

 

這些問題可能就來自你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卡斯託爾就從她的祖母那裡聽到了這個問題。

 

「你實在是跑得太多了!趕緊多長點肉。」而卡斯託爾每次聽到這樣「善意」的勸告,總是微微一笑。

 

事實上,如果你堅持跑步好多年,那你肯定會發現,當你「跑過」這些動搖你的聲音之後,你會遇到一群和你志同道合的人。

 

他們和你一樣熱愛跑步,和你一樣會為一件新裝備欣喜若狂,和你一樣會為了一場大賽奮力訓練。他們才是你在跑道上真正需要的人,他們會在你身邊義無反顧地為你加油打氣。

 

「如果你還在動搖,那就加入一個跑團吧,或者去看一場馬拉松。因為這樣你就會見到不同能力、體型、身體狀況的人在跑道上展現運動之美。」

 

05

懂得如何平衡你的生活

 

如果你堅持跑步就會發現,在你跑步生涯裡,休息和不停奔跑是一樣重要的。

 

當卡斯託爾曾經是一位職業運動員時,她不停地跑,不停地衝擊自己的最好成績。在訓練時每月她都至少要跑230公裡以上。

 

除了跑步,她會花2個小時睡午覺,然後每天晚上保持10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如果你希望能跑上一輩子,有時候就不應該在乎一天是不是跑得夠遠。」卡斯託爾說道,「健康的身體才是跑步的關鍵。」

 

而在不斷奔跑間,隨著年齡越來越大,你也會逐漸放慢速度,降低跑量。這並不代表你會與跑道漸行漸遠,而是代表著你懂得如何平衡你的生活與跑步。

 

「現在我在工作和跑步之餘,會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這樣當你回到跑道上,你會更有動力。」

 

卡斯託爾說,「如果你慢下來,你會覺得缺少動力,但是真正重要的是你的身體和精神得到休息。」

 

06

學會如何均衡飲食和營養

 

對於長期跑步的人而言,均衡的飲食和營養無疑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對於卡斯託爾而言,吃得健康並不意味著對美食說「不」。

 

相反地,她也曾對甜點「肆無忌憚」,但她依然可以保持苗條的身形。「當我想吃巧克力的時候,我不會克制自己,因為我知道我會很規律地跑步。」

 

常年跑步的人一定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飲食。「當我休息不跑步的時候,我不會感到飢餓,所以我也會吃得少很多。」

 

卡斯託爾說道,「但是當我訓練量加大時,我也會增加進食量。」

 

07

你發現快樂是另一個重要補給品

 

如果你長期堅持跑步,你一定會意識到,能量棒和香蕉不是唯二支持你跑步的能量來源,另一個重要的能量來源是快樂。

 

「科學研究顯示,跑步會給你的身體帶來積極的變化,而且這個結果是超出你的預期的。」卡斯託爾說道。

 

當你開始跑步時,每一次你多跑一公裡,你都可以給自己一個小小的獎勵,一件新衣服,或者是一本新書;而當你跑過了5年或者10年之後,當你每次跑完一個馬拉松,你都可以給自己一個大大的獎勵,比如一次旅行。

 

這樣,你的表現不僅會越來越好,而且每當你開始跑步,你就會無比快樂。

 

08 

你將更加沉穩專注

 

當你跑過20年,意味著這條跑道陪你走過了一段重要的人生旅程。你會越變越成熟,你的速度也可能越變越慢,但是這不會影響你的目標。

 

「跑步雖然看過去競爭並不激烈,但是你不得不承認這也是一項讓人充滿野心的運動,你會不斷追求自己的紀錄。」卡斯託爾說道。

 

「當你的最快速度變慢,這並不意味著你就不能超越自己,你將越來越注意自己跑步的細節,然後通過小調整,讓新紀錄成為可能。」

 

不僅如此,當你跑步20年,跑步帶給你的幫助就已經超越了跑道了。它會幫助你對整個人生有新的認識。

 

「我相信跑步教會我成為一位更出色的人,一位更出色的媽媽。當因為工作而不跑步時,你會發現你變得更加沉穩,工作更專注,在遇到交通堵塞時也會更加平靜。」卡斯託爾說道。

跑步重在自強不息,速度距離只是表面,更重要的是鍛鍊人的意志力、自制力、承受力、自信心,以及一種堅韌不拔的人生態度。

 

跑步,是你一生的朋友,也是你一輩子的財富!

 

三毛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雲,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同樣地,你跑過的路從來不會欺騙你,它們沉澱在你的精氣神中,你的改變誰都可以感受到。

 

所以,如果你堅持跑步,你的人生會因為你的雙腳而煥然一新。

*我們尊重原創,文章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馬孔多常年法律顧問:北京市浩天信和律師事務所  宗柯濤 夏國榮 戴嘉鵬

相關焦點

  • 跑步和不跑步的人,10年後差別有多大?
    即使你的雙腿感到酸脹,但跑完後的心情卻會莫名的感覺舒服,因為跑步會讓腦垂體分泌快樂激素內啡肽——就像戀愛的感覺,跑步帶給你一天的好心情和更輕鬆的生活態度,讓你感受到沿途的風景不一樣。你應該已經減掉了不少身上的脂肪,一些衣服和褲子都已經感覺變大了一點。而你的生活習慣也在悄然改變,你會發現早睡早起不再難。
  • 堅持跑步與不跑步的差別
    堅持跑步的人:專注度提高VS不跑步的人:注意力下降環境與行為心理學發現,自然環境對人類有很多好處,最近幾十年來湧現的各種說法中,最有說服力的要屬史蒂芬卡普蘭的團隊的研究成果記得在悅跑日記中跑友是這樣寫的:是追尋跑步為身體帶來的有益改變,是解讀孤獨與堅持之後的暢快淋漓,是徵服馬拉松後所帶來的成就感,它是日以繼夜的堅持,是在汗水中的映射中看見新的自己,它是戰勝中的動搖,是在咬牙那一刻突破了所有的束縛,一次次的戰勝自己只為跑出更好的自己,不辜負這青春年華,這是跑步帶給我的感悟,也是我迷戀跑步的原因。
  • 長期跑步的人,與不運動的人,二者的身材差別有多大?
    而跑步訓練是大多數人能夠進行的運動,門檻比較低。你可以去戶外跑步,也可以選擇跑步機跑步,沒有場地跟器械的人,甚至可以在家進行原地跑,也能達到鍛鍊的目的。而跑步減肥的效果也是不錯的,1小時的跑步訓練,大概可以消耗600大卡以上的熱量,體重基數越大的人,負重跑步的壓力也就越大,熱量消耗也會越高。
  • 經常跑步的人,與從不跑步的人相比,三個月後,差別到底有多大?
    為了身體的健康著想,多鍛鍊是非常有必要的,常見的鍛鍊方式中,跑步是比較受人喜歡的一種。跑步不需要藉助什麼器材,只要找一個合適的地方就可以開始跑,堅持一段時間變化是比較明顯的。那麼從不跑步的人和經常跑步的人相比,三個月後身體會有哪些差別?
  • 不跑步的人,20年後大腦萎縮的更厲害?看完震驚了!
    但一周後跑鞋卻仍舊放在一年前的地方下載好的健身app也一次都沒有打開過健身卡用了幾次之後便轉了手所以跑步與不跑步的人到底有什麼不一樣?你以為真的是吃早餐與不吃早餐熬夜與按時休息變肥與保持體型的區別嗎?心肺適能不強的人,20年後大腦萎縮的更厲害。
  • 30歲後,跑步與不跑步的人,有這5點差別,你是哪種?
    來源:跑步指南(id:running_guide)前幾天,我和朋友們聊起這些年的變化,有很多人聊起畢業後的同學會,最讓人驚嘆的是那些老同學
  • 堅持跑步的人,與每天從不跑步的人相比,三個月後,有什麼差距?
    跑步作為最常見的鍛鍊身體方式,希望大家多堅持,通過跑步可以更好改善身體,或許你的身邊也有一些人,每天都會跑步,通過跑步,鍛鍊體格,當然,也存在一些人,每天從不跑步,那麼堅持每天跑步與從不跑步的人相比,三個月後,身體有哪些不同呢?
  • 20年跑步經驗的70後大叔的忠告:跑步前,一定要先熱身
    又或許一個人堅持了20年的跑步,我們聽到都會覺得震驚,跑步這麼麻煩的事情,怎麼會有人堅持了20年,那對他來說,跑步真的這麼輕鬆嗎?他是如何做到的?我想中間一定是遇到過許多的困難,也曾經有消極想放棄的念頭吧,但林奇這位70後的大叔,還是堅持了20年。20年是多久呢,可能是一個人生命的五分之一,可能是一段漫長的時光,但是因為跑步,讓生活變得不那麼平凡,變得美妙和溫馨。
  • 飯前跑步Vs飯後跑步,情況大不同
    不過要提醒各位,飯前跑步不要大運動量,建議最多進行10公裡左右的訓練,而對於體力比較弱,有低血糖症狀的人群不建議飯前跑步。當然,對於馬拉松比賽前的選手,要想順利完賽,賽前一定要補充好能量。很多人會把飯前跑步都認為是空腹運動,其實飯前跑步和空腹是有本質區別的,空腹指的是12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沒有進食,並且身體的各種能量儲備達到最低的時候,這才叫真正的空腹。
  • 長期不跑步的人,如何開始跑步?
    村上春樹所以,從一個長期不跑步的人到開始慢慢跑起來,多少都會有一個理由,以及期望通過跑步改變的/達到的目標。室外地面較硬,對於體重基數較大或者身體各肌群不發達的人來說,膝蓋和腳踝將會承受較大的壓力,這是需要注意的一點。
  • 跑步運動要注意,選擇正確的鞋子是關鍵,跑步鞋與運動鞋的差別
    跑步運動要注意,選擇正確的鞋子是關鍵,跑步鞋與運動鞋的差別。很多喜歡跑步的朋友,往往更加注重什麼時間去跑步,要跑多麼長的時間和多麼長的路。尤其是剛剛要參與到跑步運動的朋友,一般情況下對自己的跑步裝備都不是特別的注意,比如對於這項運動來說,最重要的裝備肯定就是一雙合適的跑步鞋,那麼我們今天主要就來說一下選擇跑步鞋經常有的一個誤區。
  • 女白領每天跑步,半年後走不動了!|跑步的9大誤區,你一定也中招了
    如果你也是一個跑步愛好者那麼請認真往下看幾個案例↓↓上海一男子每天堅持在跑步機上面奔跑,揮汗如雨,但堅持半年後左膝一彎就疼,完全不敢用力氣,近乎癱瘓,貼了膏藥也沒有任何好轉。到醫院檢查發現,他的半月板已經嚴重磨損,必須進行切除,如果再繼續跑步會導致癱瘓。
  • 跑步傷膝蓋?不跑步的人永遠不知道真相
    眾所周知,跑步是一項很好的健身運動,很多人都沉迷於跑步。然而一些從未接觸過跑步的人,一提到跑步就想到跑步傷膝蓋等跑步所帶來的壞處。事實真的如此嗎?跑步的確存在傷膝蓋的風險,但是科學的跑步往往能夠避免這些運動損傷帶來的風險。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跑步膝蓋受到損傷的原因。過於痴迷跑步。跑步的好處很多,所以就有跑友跑著跑著就上癮了,每天都花時間跑步,沒有給膝蓋休息恢復的時間,當然膝蓋就容易受傷了。
  • 65歲大爺堅持跑步14年,每天20公裡,你還有什麼理由不跑步?
    每日必跑20公裡,風雨無阻,就這樣,日復一日,堅持了14年。王洪濤說:「到什麼時候,人都得活出精氣神來。」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跑步呢?對於像王洪濤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90後的一對情侶「伊伊和僑北」因為一場馬拉松的相遇,讓兩人從相識、
  • 室內跑步和室外跑步的差別
    ,聊聊跑步的哪些事兒~首先是說室外效果好的,他們覺得室外空曠跑步無阻,更容易跑出成績,而且跑步機由於速度有時會跟人的節奏跟不上,很容易造成膝關節不同程度受傷,所以堅持戶外跑步好。而認為跑步機效果好的一方,他們覺得跑步機可以設置勻速,而在戶外跑步會由於自己因讓跑步速度降低,當然也就降低了跑步效果和減肥效果,還是跑步機好。雙方說的都很有道理,那麼到底哪個效果好?我們今天來做一個測試,看看到底哪個環境下跑步效果更好。
  • 愛跑步的人,簡直太優秀了……
    在這3億男性當中,長期有鍛鍊習慣的大約1千萬,每個地區堅持跑步的男性只有萬餘人,能堅持幾年以上的就更少了。 如果你身邊有一群堅韌、勤勉、活力四射的跑步男,請一定要好好珍惜。因為……
  • 跑步減肥法 跑步減肥法有效果嗎
    1、跑步減肥的最佳時間?在適合自己的時間跑步最好。喜歡早晨跑步的人可以在去公司上班前,而偏愛夜晚跑步的人則可以在回家之後。碧生源專家表示,比起選擇什麼時候跑步更重要的問題是:既不要在空腹時也不要在滿腹(吃飽飯)的時候跑步。空腹的話會使不上力氣,滿腹則會由於血液的消化管集中,劇烈運動會對健康不利。最佳時間是在飯後2到3小時。
  • 這是2015年最好的20款跑步鞋
    Brooks Ghost 82015年秋。這款跑鞋在穿上後會有更好的貼合性,流線型更加明顯,後跟與足中部更加緊貼,前掌更加寬鬆,營造專屬女性的跑步體驗。Brooks Glycerin 132015年秋。適合正常足弓和高足弓的大體重跑者。
  • 不跑步的人,為跑步的人操碎了心!2020年10款最佳公路跑步鞋
    然後根據專家的標準,從2019年10月至今年,我們測試了近100種用於步行,跑步,遠足,舉重和交叉訓練的最新鞋子,您可以根據專家的標準進行評估。經過測試人員的審查,平均每隻鞋的分數,並剔除沒有晉級的鞋,我們最終得到了25雙獲獎者。這些是我們今年最佳運動鞋發布的精選。
  • 跑步怎麼跑得快又不累?跑步小竅門的介紹
    2.跑步不需要過快跑步不需要過快過劇烈,除了能讓燃脂更持久,另一個目的就是避免對身體帶來過大的負擔,而標準就是要保持穩定的心跳數。3.跑步需持續20分鐘以上燃脂更有效脂肪的燃燒,一般是在持續做有氧運動越20分鐘後開始,但你也無需一口氣跑很多的路,或者一下子就跑得很快,這樣只會過早消耗掉體力,很快你就會覺得很累,想要休息,無法讓脂肪持續地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