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美國一家醫學研究機構發布了一篇文章,發現了心肺適能與大腦之間的某種聯繫。
心肺適能指的是個人的心臟、肺、血管和組織細胞的有氧能力指標。經常跑步的人,心肺適能會維持在較高的水平。
研究人員在1979-83年四年裡,組織1500人參加了一項測試。讓他們在跑步機上從配速22分/公裡逐漸跑到配速7分鐘/公裡,一直跑到最高心率的85%或者跑不動為止。
大約20年後,讓他們再次測試,然後進行腦部掃描。第一次測試時,他們的平均最大攝氧量數據是39(高水平馬拉松選手能達到65)。
這項研究發現那些心肺適能水平較低,同時血壓和心跳都偏高的人,在20年後大腦萎縮的更快,也就是說他的大腦在20年後變得更小。
而那些經常參加鍛鍊的人,大腦要萎縮的慢一些,因為運動會讓血流速增加,能為大腦輸送更多的氧氣。
這意味著什麼呢?它意味著如果不運動,人到中年、老年之後,認知能力會下降,患痴呆症的可能性增加。
而經常跑步的人因為大腦萎縮的慢一些,所以會比同齡人看起來更年輕一些。當然,其他有氧運動也有類似的效果。
不妨看看自己身邊經常跑步的人,你會發現他們看起來確實要比同齡人年輕很多。
所以跑步與不跑步的人,在每天看來沒有任何區別;在每月看來差異也是微乎其微;在每年看來差距雖然明顯,但好像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但在每5年來看時,那就是身體的巨大差別;等到10年後,就是精神狀態的巨大分野;再到20年後,也許就是一種人生對另一種人生不可企及的鴻溝。
那麼,跑步與不跑步的人,究竟有哪些具體差別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研究結果。
01
堅持跑步的人:心情舒暢 VS 不跑步的人:情緒低落
當你跑步的時候,你的大腦會分泌出一種叫內啡肽的物質,它能讓你感到快樂。這有點像抽大麻時產生的快感;它能夠消除壓力,減少抑鬱。
所以如果你一旦停止跑步,那麼這些物質都沒法產生,情緒也就會變得低落。長久下去,你可能壓力會越來越大,抑鬱的症狀也可能越來越嚴重。
事實上,發表在《心理醫學》學報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當人們停止跑步兩周,經過情緒測試後發現,他們更沮喪,壓力更大,更易憤怒。
02
堅持跑步的人:記憶力增加 VS 不跑步的人:記憶力下降
美國馬裡蘭大學曾經做過這樣一項研究。他們讓一些運動員10天不跑步,然後掃描他們的腦部,發現血液流向海馬體的量減少,而這個區域與學習和記憶能力緊密相關,也和發生老年痴呆症緊密聯繫。
這項研究還發現,停止跑步一段時間,不僅是海馬體的血液供應量減少,而是整個腦袋的血液的供應量都會減少。
血液供應量減少意味著你學習的能力會下降,記憶力也會下降。除此之外,當你停止跑步的時候,你身體也會減少組織蛋白酶的產生,這個物質也與記憶力有關。
03
堅持跑步的人:專注度提高 VS 不跑步的人:注意力下降
《英國醫學雜誌》上曾發表過一項研究,顯示只是短短的進行10-40分鐘的運動,就能提高專注度。
為什麼專注度會提高呢?除了運動會增加大腦的的血液供應量之外,還因為血液中某些化學物質也會增加,比如內啡肽和某些激素,這會讓你的大腦時刻保持清醒狀態。
如果一旦你停止運動,血液供應量和血液中的某些化學物質都會下降,因此,你的注意力會降低。
那麼堅持跑步會帶來什麼好處呢?美國跑步名將蒂娜·卡斯託爾的親身經歷,也許是最好的例子。
04
你會遇到終生的朋友
對於一位堅持跑步的人來說,你一定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你為什麼要跑步?」
這些問題可能就來自你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卡斯託爾就從她的祖母那裡聽到了這個問題。
「你實在是跑得太多了!趕緊多長點肉。」而卡斯託爾每次聽到這樣「善意」的勸告,總是微微一笑。
事實上,如果你堅持跑步好多年,那你肯定會發現,當你「跑過」這些動搖你的聲音之後,你會遇到一群和你志同道合的人。
他們和你一樣熱愛跑步,和你一樣會為一件新裝備欣喜若狂,和你一樣會為了一場大賽奮力訓練。他們才是你在跑道上真正需要的人,他們會在你身邊義無反顧地為你加油打氣。
「如果你還在動搖,那就加入一個跑團吧,或者去看一場馬拉松。因為這樣你就會見到不同能力、體型、身體狀況的人在跑道上展現運動之美。」
05
懂得如何平衡你的生活
如果你堅持跑步就會發現,在你跑步生涯裡,休息和不停奔跑是一樣重要的。
當卡斯託爾曾經是一位職業運動員時,她不停地跑,不停地衝擊自己的最好成績。在訓練時每月她都至少要跑230公裡以上。
除了跑步,她會花2個小時睡午覺,然後每天晚上保持10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如果你希望能跑上一輩子,有時候就不應該在乎一天是不是跑得夠遠。」卡斯託爾說道,「健康的身體才是跑步的關鍵。」
而在不斷奔跑間,隨著年齡越來越大,你也會逐漸放慢速度,降低跑量。這並不代表你會與跑道漸行漸遠,而是代表著你懂得如何平衡你的生活與跑步。
「現在我在工作和跑步之餘,會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這樣當你回到跑道上,你會更有動力。」
卡斯託爾說,「如果你慢下來,你會覺得缺少動力,但是真正重要的是你的身體和精神得到休息。」
06
學會如何均衡飲食和營養
對於長期跑步的人而言,均衡的飲食和營養無疑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對於卡斯託爾而言,吃得健康並不意味著對美食說「不」。
相反地,她也曾對甜點「肆無忌憚」,但她依然可以保持苗條的身形。「當我想吃巧克力的時候,我不會克制自己,因為我知道我會很規律地跑步。」
常年跑步的人一定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飲食。「當我休息不跑步的時候,我不會感到飢餓,所以我也會吃得少很多。」
卡斯託爾說道,「但是當我訓練量加大時,我也會增加進食量。」
07
你發現快樂是另一個重要補給品
如果你長期堅持跑步,你一定會意識到,能量棒和香蕉不是唯二支持你跑步的能量來源,另一個重要的能量來源是快樂。
「科學研究顯示,跑步會給你的身體帶來積極的變化,而且這個結果是超出你的預期的。」卡斯託爾說道。
當你開始跑步時,每一次你多跑一公裡,你都可以給自己一個小小的獎勵,一件新衣服,或者是一本新書;而當你跑過了5年或者10年之後,當你每次跑完一個馬拉松,你都可以給自己一個大大的獎勵,比如一次旅行。
這樣,你的表現不僅會越來越好,而且每當你開始跑步,你就會無比快樂。
08
你將更加沉穩專注
當你跑過20年,意味著這條跑道陪你走過了一段重要的人生旅程。你會越變越成熟,你的速度也可能越變越慢,但是這不會影響你的目標。
「跑步雖然看過去競爭並不激烈,但是你不得不承認這也是一項讓人充滿野心的運動,你會不斷追求自己的紀錄。」卡斯託爾說道。
「當你的最快速度變慢,這並不意味著你就不能超越自己,你將越來越注意自己跑步的細節,然後通過小調整,讓新紀錄成為可能。」
不僅如此,當你跑步20年,跑步帶給你的幫助就已經超越了跑道了。它會幫助你對整個人生有新的認識。
「我相信跑步教會我成為一位更出色的人,一位更出色的媽媽。當因為工作而不跑步時,你會發現你變得更加沉穩,工作更專注,在遇到交通堵塞時也會更加平靜。」卡斯託爾說道。
跑步重在自強不息,速度距離只是表面,更重要的是鍛鍊人的意志力、自制力、承受力、自信心,以及一種堅韌不拔的人生態度。
跑步,是你一生的朋友,也是你一輩子的財富!
三毛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雲,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同樣地,你跑過的路從來不會欺騙你,它們沉澱在你的精氣神中,你的改變誰都可以感受到。
所以,如果你堅持跑步,你的人生會因為你的雙腳而煥然一新。
*我們尊重原創,文章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