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本土載人飛行的十年空白,宇宙航天領域發生了哪些大事?

2020-12-21 IT之家

自從2011年最後一次太空梭發射以來,近10年時間裡,美國太空人一直都無法從美國本土進入國際空間站。即將從佛羅裡達州發射升空的載人龍飛船即將改變這一現狀,美國航天也將重新「獨立」起來。

這一重要歷史時刻的到來離不開NASA和SpaceX的共同努力。這些年NASA並未停下探索宇宙的腳步,SpaceX和NASA甚至多次出現在新聞頭條。那麼十年來,宇宙航天領域發生了哪些大事呢?

克裡斯·哈德菲爾德讓載人航天再次變酷

2012年,一位並不出名的加拿大人前往國際空間站,接管了這個複雜的軌道系統。他的科學傳播力和毀滅性氨洩漏的快速反應能力,讓他的任務贏得了專家們的一片讚譽。但實際上,我們記住他是因為他迷人的科學推文。

▲ 太空人克裡斯·哈德菲爾德。

他在軌道上與《星際迷航》中的加拿大明星威廉·夏特納聊天,在太空中用毛巾展示了水的古怪行為,他還翻拍了大衛·鮑伊的《太空怪人》,為他自己的太空之旅量身定製了歌詞,堪稱迄今為止最史詩級的翻拍。哈德菲爾德的表現讓太空人再次進入公眾視野,並展示了推特和其它社交媒體在太空中的價值。

載人航天的商業化

2014年9月16日,NASA宣布選擇波音和SpaceX籤署價值68億美元的合同,在2017年年底之前開發、測試並發射載人飛船,運送美國太空人往返國際空間站。兩家公司將開發不同的飛船,有能力將最多7名太空人運送到近地軌道。

▲ 波音的星際線飛船和SpaceX的龍飛船。

波音研發的是CST-100飛船,後改名為星際線飛船,SpaceX研發的則是龍太空船。SpaceX的載人龍飛船在2019年3月完成了首次試飛。然而波音卻遭遇失敗。2019年年底,星際線飛船在試飛時出現問題,未能與國際空間站成功進行對接。SpaceX計劃在美國東部時間 5 月 27 日下午 16 點 33 分(北京時間 28 日凌晨 4 點 33 分),從佛羅裡達州發射人類歷史上首次商業載人飛行。

被重新點燃的冥王星身份之爭

2015年,當NASA的「新視野號」飛船首次飛越冥王星後,有關「冥王星是一顆行星」的爭論再次升溫。冥王星離我們的太陽非常遠,新視野號的到訪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非常遙遠的奇特世界。

▲ 從行星名單中除名的冥王星。

2005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冥王星從行星行列中除名,就是因為在太陽系中發現了許多與冥王星大小相當的冰冷天體,甚至還有一些小型星球並未統計在內。以新視野號首席研究員艾倫·斯特恩為首的一群人,要求天文學家們重新考慮如何劃分太陽系中的那些小行星世界。

SpaceX將一輛特斯拉跑車送往火星

當美國最後一架太空梭發射升空時,SpaceX還是一家非常年輕的公司,但它很快就成長起來並獲得了公眾的信任。它開始向國際空間站運送貨物,研發自動著陸的火箭技術,並開始建造更大的火箭。如果馬斯克得償夙願,那麼最終它甚至有可能將人類送上火星。

▲ SpaceX將一輛特斯拉跑車送往火星。

雖然目前還沒有完成探訪火星的任務,但2018年2月的獵鷹重型火箭第一次發射時,確實將一輛特斯拉跑車和一個名為「Starman」的假人送入了地球軌道。最終SpaceX將這輛跑車送入了前往火星的軌道。

以科學的名義讓卡西尼號葬身土星

在對土星進行了大約15年的探索之後,NASA決定讓卡西尼號飛船故意進入土星。卡西尼號的成績斐然,15年裡它不僅在土衛二上發現了噴水,還對土星上奇怪的「六邊形」進行了研究。

▲ 為科學犧牲的卡西尼號飛船。

然而卡西尼號任務的結局看起來似乎有點奇怪,但NASA有一個合理的理由。卡西尼號飛船已經燃料不足,它有可能撞擊並汙染一個可能存在生命的外星世界。除此之外,卡西尼號投身土星還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有關土星大氣層和土星環的信息。令人驚嘆的是,自2017年9月卡西尼號隕落以來的近三年時間裡,科學家們仍在接收它的數據。

女性在太空中取得了裡程碑式的成就

十年時間裡,NASA實現了第一次全女性太空人的太空行走,任命了第一位空間站女指揮官,還出現了第一位在太空呆了近一年的女性。這些都表明了NASA對太空探索變得更加包容。

▲ 女性在航天領域創下多個裡程碑。

可以肯定的是,NASA也曾遭到各種非議。例如,非洲裔美國女性珍妮特·埃普斯在訓練中被取消任務,由於太空衣尺寸問題第一次女性太空行走被推遲等等。但爭議也掩蓋不了進步,NASA不僅僱傭了很多年輕的女太空人,它還承諾在2024年讓一名女性成為第一批重返月球的太空人。

NASA計劃在2024年重返月球

川普政府不久前要求NASA在2024年完成重返月球的目標。但在此之前,NASA還有接下來幾件裡程碑式的事情要做。NASA需要為月球表面行走研發新的太空服,需要能夠發射一路飛往月球的新飛船,還需要選擇一組太空人來承擔這個危險而令人興奮的任務。

▲ 重返月球NASA還需要做很多準備。

如果NASA成功,這將是自1972年以來人類首次實現登陸月球。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阿波羅計劃的部分太空人甚至還能親眼見證這一裡程碑。

尋找火星上的生命

火星的夏天即將來臨,當它接近地球時,NASA和其它機構將開始向這顆紅色星球發射太空飛行器。其中最著名的任務是「毅力號」火星車,它將在「好奇號」成就的基礎上繼續探索。

▲ 毅力號火星車即將前往火星。

NASA希望能夠在火星找到遠古生命存活的跡象,並收集最有希望的樣本儲存起來,以便在10年後的返回任務中帶回地球。與此同時,歐洲航天局和俄羅斯計劃在2022年將火星車羅莎琳德·富蘭克林送往火星。

相關焦點

  • 馬斯克的SpaceX與美國載人航天的失落十年
    也就是說,只能等到美國下一款載人太空飛行器把太空人從美國本土送上國際空間站時,這面美國國旗才能重返地球。現在這面國旗已經在太空中漂了將近10年,因為沒人帶它回家,而今天的文章就要從這裡說起。NASA的十年遺憾有人注意到一個細節,NASA局長發射前比馬斯克還緊張?因為上一次有太空人從美國本土出發前往太空,已經是十年前太空梭的絕唱了。在冷戰激戰正酣的60年代,送人類「上天」是最激烈比拼。
  • 商業載人航天飛行來了!
    美國航天局29日早些時候稱,這一時間發射的可能性是50%。據美國媒體報導,當天發射前天氣狀況「良好」。這是自2011年以來美國首次使用國產火箭和飛船從本土將太空人送往空間站。此次飛行任務系人類歷史上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
  • 載人航天:只有頭部玩家才有資格玩
    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飛船進行了人類首次太空飛行。同年5月5日,美國航天員謝潑德乘坐「自由7號」宇宙飛船,在太空停留了15分鐘,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二個太空人。面對「兩強」在太空領域取得的成就,毛澤東主席為之震驚,他問道:「我們怎麼能算是強國呢?我們甚至無法把一顆土豆送上太空。」
  • 商業載人航天發射成功,誕生第9款載人入軌太空飛行器
    SpaceX載人龍飛船成為人類歷史上第9款載人入軌太空飛行器,也是繼美國水星號飛船、雙子座飛船、阿波羅飛船、太空梭後,第5款美國載人航天運輸工具。本次任務是人類首次商業載人航天發射。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表示,美國商業載人航天計劃採用官方發包、發射商承包的商業模式,它將為NASA節省大約200億-300億美元。
  • 2020年國外載人航天發展綜述
    2020年世界載人航天亮點紛呈,「載人龍」飛船正式投入服務,美國重新具備乘員運輸能力;「貨運龍」飛船首飛,完成對第一代「龍」飛船的升級;美國推出《阿爾忒彌斯協定》,並先後與8個國家籤署,強化其載人航天話語權;俄羅斯方面著力發展「雄鷹」載人飛船,研製進展順利。
  • 2020年世界載人航天精彩回顧
    ,「載人龍」飛船正式投入服務,美國重新具備乘員運輸能力;「貨運龍」飛船首飛,完成對第一代「龍」飛船的升級;美國推出《阿爾忒彌斯協定》,並先後與8個國家籤署,強化其載人航天話語權;俄羅斯方面著力發展「雄鷹」載人飛船,研製進展順利。
  • 在軌64天後龍飛船返地球,最早9月底發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龍飛船首次載人試飛成功為SpaceX首次載人飛行任務Crew-1的開展奠定基礎。Crew-1計劃最早在9月底發射,將攜帶3名NASA太空人和1名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這是由美國私營企業建造和運營的飛船首次運送美國太空人從美國本土往返空間站,飛船於5月31日抵達國際空間站。NASA稱,兩名太空人在軌64天,完成1024次繞地球軌道飛行,在國際空間站的62天裡參加了大量科學實驗和太空行走,用100多個小時支持軌道實驗室的研究。
  • 美國「龍」飛船首次執行商業載人飛行任務 太空人成功進入國際空間站
    這是SpaceX為美國宇航局(NASA)首次執行商業載人飛行任務(Crew-1)。 據外媒報導,美國東部時間16日晚11時許,在經歷了27個小時飛行後,搭載4名太空人的SpaceX「龍」飛船和國際空間站完成對接。圖為飛船正在接近國際空間站。
  • 飛天「神助攻」——國外載人運載火箭一覽
    1961年4月12日,人類實現首次太空載人飛行。蘇聯航天員尤裡·加加林乘坐東方號火箭發射的東方號飛船進入太空並安全返回地面。從1961年至今的近60年裡,已經有俄羅斯、美國和中國這三個國家邁入世界載人航天俱樂部,誕生了多款舉世矚目的載人火箭。
  • 載人登月、月球旅遊還有多遠?月球樣品是否會和美國分享?國家航天...
    吳豔華介紹,在嫦娥五號任務實施中,我國與歐空局、阿根廷、納米比亞、巴基斯坦等國家和國際組織開展了測控領域協同合作,邀請多國駐華使節和國際組織官員到文昌現場觀摩發射,一些國家領導人,航天機構和部分國際組織負責人,以及很多國際同行和友人,都以不同方式表示祝賀和讚譽,期待進一步合作。
  • 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列鞋靴首次展出 太空行走須穿高科技出艙靴
    昨日,在6號展館的軍需品展區,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道,新興際華集團研發製造的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列鞋靴填補了我國航天裝備的空白,本屆航展上是首次展現。 昨日上午,記者在軍需品展區看到,一名「模特」身上穿著航天服,腳下穿著一雙漆黑閃亮的靴子。靴子為皮質,上面還有拉鏈等設計。靴子一側,一個載人航天的標誌表明了它的與眾不同之處。「這是出徵靴,前不久神九的三名航天員,出徵前穿的就是這款靴子。」
  • SpaceX首次正式商業載人發射升空!一文詳解來龍去脈
    圖註:SpaceX獵鷹9火箭和載人龍飛船矗立在發射臺上。 說到這次首次正式載人航天飛行,要提一下早在今年5月31日SpaceX進行的首次載人飛行,那是一次試驗性質的測試飛行。
  • SpaceX載人「龍」飛船順利升空
    中新網11月16日電 (陳爽) 當地時間15日晚19時27分,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的夜色中,伴隨著巨大的轟鳴聲,4名太空人搭載由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研發的載人「龍」飛船,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
  • 國際載人航天日|航天員在太空中如何生活?
    今年的4月12日是聯合國確定的第十個國際載人航天日,也是人類首次載人航天飛行59周年紀念日。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在完成繞地球飛行一圈後,乘坐返回艙成功返回地面,成為人類進入太空的第一人。這一歷史事件為人類的空間探索開闢了新途徑。2011年4月7日,第65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4月12日確定為國際載人航天日,以慶祝人類空間時代的開始。
  • 美國SpaceX載人飛船成功返航!落入大海,用的是60年前的老技術
    美國又一次成為焦點,但並不是其強橫無理的外交,也不是其政治高官骯髒政治鬥爭,這次是一次美國乃至人類的喜悅。據了解,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與2日返回地球,成功搭載兩名美國太空人落入大海,完成了首次載人試飛任務。
  • SpaceX載人龍飛船太空人的新坐騎,騎在銀龍的背上飛向浩瀚宇宙
    當貝肯和赫利於周六(5月30日)從NASA甘迺迪航天中心乘坐SpaceX Falcon 9火箭成功升空時,他們成為了這架嶄新的Crew Dragon宇宙飛船搭載的首批飛行的太空人,也成為了近十年來首批從美國出發的NASA太空人。這項名為Demo-2的任務是繼去年無人駕駛的Demo-1任務之後,該類宇宙飛船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
  • 受惡劣天氣影響 美國商業載人試航推遲
    當地時間5月27日,美國宇航局(NASA)商業載人航空計劃(CPP)的首次載人試航因天氣原因被推遲。發射計劃臨時調整前,太空人已進入船艙,相關準備工作現頗多看點。當日,兩名美國太空人登上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載人「龍」飛船,等待著「獵鷹9」火箭於美東時間下午4時33分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將其送入太空。然而,在發射前10分鐘,美國宇航局在社交網站推特上表示,受惡劣天氣影響,發射計劃推遲至美東時間5月30日下午3時22分。
  • 天公不作美,SpaceX載人龍飛船發射被迫取消延期,川普白跑一趟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馮茵倫 據美媒報導,當地時間5月27日下午,受惡劣天氣影響,美國宇航局(NASA)和美國太空技術探索公司(SpaceX)最終取消了原定的載人航天發射任務。乘坐空軍一號親臨現場的美國總統川普,這回也無計可施。
  • 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嫦娥五號幾乎匯聚了目前中國航天所有最頂級的技術,而這次發射也將是中國載人登月的一次超前預演,為十年後的載人登月進行技術驗證。4 個月前發射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 3 億公裡,嫦娥五號讓中國航天再次開啟了一個全新的篇章。
  • 「龍」飛船首次商業載人飛行的背後:政治正確和總統博弈
    一個「政治正確」的任務團隊美國東部時間11月15日,SpaceX 公司在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使用「獵鷹9」火箭,成功將搭載了4名航天員的載人「龍」飛船(Crew-1任務)發射升空,飛行約12分鐘後,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前往距離地面400公裡高的國際空間站。按計劃,飛船將在美國東部時間16日11時左右與空間站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