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世界載人航天精彩回顧

2021-01-20 騰訊網

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998期】

2020年世界載人航天亮點紛呈,「載人龍」飛船正式投入服務,美國重新具備乘員運輸能力;「貨運龍」飛船首飛,完成對第一代「龍」飛船的升級;美國推出《阿爾忒彌斯協定》,並先後與8個國家籤署,強化其載人航天話語權;俄羅斯方面著力發展「雄鷹」載人飛船,研製進展順利。整體上,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2020年世界主要航天國家繼續推動載人航天發展,既定乘員和貨物運輸任務有序推進,但部分新系統的研製進度受到影響。

一、航天強國加快制定戰略政策,為本國載人航天后續發展營造有利環境

2020年,航天強國高度重視載人航天發展,出臺多項戰略政策,牽引載人航天系統研製,並為後續發展構建良好軟環境。

2020年4月美國白宮發布了《關於鼓勵國際社會支持空間資源獲取和利用的行政命令》;2020年7月美國國家航天委員會發布了《深空探索和發展的新時代》;2020年12月美國白宮發布了《國家航天政策》和《空間核電源與核推進國家戰略》,美國國家航天委員會發布了《行星保護國家戰略》。與此同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出《阿爾忒彌斯協定》,明確月球開發利用的一系列行為準則,並先後與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義大利、盧森堡、日本、阿聯、烏克蘭等8個國家完成籤署。通過籤訂這項雙邊協定,美國將自身理念作為國際規範進行推廣,強化在世界航天中的話語權。

俄羅斯繼續將航天作為優先發展方向,強調保持載人航天的領先地位,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啟動未來20年航天探索路線圖研究,確定繼續開發近地軌道、開展載人登月、進行月球持續開發等多項目標。

二、持續開展近地軌道載人航天活動,正式開啟系統升級

2020年,世界共實施13次載人太空飛行器發射任務,其中包括1次發射逃逸試驗,2次軌道飛行試驗,10次「國際空間站」正式任務。整體看,繼「聯盟」飛船之後,載人飛船再添新成員,「載人龍」飛船正式投入服務;貨運飛船中,「貨運龍」飛船完成對「龍」飛船的升級換代,「進步MS」、HTV、「龍」飛船、「貨運龍」飛船、「天鵝座」飛船等5型飛船共完成7次「國際空間站」補給任務。

(一)「國際空間站」持續深化應用,陸續部署新艙段提升能力

「國際空間站」在2010年完成大規模建設,隨後,參與國家仍在持續補充重要設施,提升空間站的應用效能。2020年,「國際空間站」除了通過貨運補給任務運送科學儀器設備外,還先後安裝了「巴託洛梅奧」(Bartolomeo)商用試驗外部平臺、「象氣閘艙」(Bishop)。俄羅斯繼續推進「國際空間站」艙段研製工作,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於6月完成了科學號(Nauka)多功能實驗艙(MLM)的密封性、發動機加壓系統、外部液壓管路等全面檢查測試,並於7月運往拜科努爾航天中心,計劃2021年發射入軌。

(二)乘員運輸能力開啟升級,新型載人飛船迎來集中服役時期

2020年,俄羅斯利用「聯盟MS」飛船開展了2次「國際空間站」乘員運輸任務。在4月9日聯盟MS-16任務中,俄羅斯首次利用聯盟-2.1a火箭發射載人任務,實現了載人和貨運火箭的通用。在10月14日的聯盟MS-17任務中,俄羅斯首次驗證載人飛船的超快速(Ultrafast)交會對接模式,創造「聯盟MS」飛船與空間站的最短交會對接時間紀錄。

「聯盟MS」飛船

美國商業乘員運輸計劃取得重要成果,「載人龍」飛船分別於1月19日成功開展了發射逃逸試驗,於5月30日成功開展了載人飛行試驗,率先完成全部認證工作,於11月16日開啟首次正式商業乘員運輸服務。NASA和波音公司聯合組建的獨立審查組完成對「星際客船」無人軌道飛行試驗異常事件的初步調查,確認3項主要異常,並給出4大類、80條改進和防範措施。

「載人龍」飛船

(三)貨運能力繼續增強,新型商業飛船將提供全新能力

2020年,SpaceX公司「龍」飛船順利實現升級換代,第一代「龍」飛船於3月7日執行最後一次貨運任務,該公司第一階段商業補給服務合同順利完成;第二代「龍」飛船的貨運型號——「貨運龍」飛船於12月6日首飛,開啟SpaceX公司第二階段商業補給服務合同。「貨運龍」飛船基於「載人龍」飛船改進而來,與第一代「龍」飛船相比,「貨運龍」飛船重點提升了運輸能力和重複使用效率,回收檢修後能夠快速重複使用。

俄羅斯「進步MS」飛船和美國「天鵝座」飛船各開展2次貨運任務,總共向「國際空間站」運送了12.4噸貨物。日本HTV飛船成功執行最後一次任務,2021年以後將啟用HTV-X型號飛船執行補給。

「進步MS」飛船

世界主要載人航天國家在近地軌道持續開展近地軌道載人航天活動,取得重要成果,加速載人深空探索系統研製,著力推進相關能力建設。

三、「阿爾忒彌斯」計劃研製工作加速,系統方案逐漸明朗

美國在2024年載人重返月球的目標驅動下,2020年加速推進「阿爾忒彌斯」計劃的實施。NASA公布了《NASA持續性月球探測與開發規劃》、《「阿爾忒彌斯」規劃——NASA月球探索計劃概述》等多份文件,闡述「阿爾忒彌斯」計劃的整體情況載人太空飛行器系統研製工作快速推進。「空間發射系統」、「獵戶座」飛船測試工作進入尾聲,計劃2021年執行「阿爾忒彌斯」計劃首次發射任務。藍色起源公司、航天動力公司、SpaceX公司等3家公司獲得NASA載人月球著陸器方案設計合同,NASA計劃在2021年選定最成熟的設計用於首次登月。針對「門戶」地月空間站的研製,NASA於2020年5月向麥克薩技術公司(Maxar)授出了電源和推進模塊(PPE)的研製合同,並於7月向諾格公司授出了居住和後勤艙(HALO)的研製合同,決定將兩個艙段合併發射。

四、「星艦」開展多次試驗,實現高空跳躍飛行

2020年,SpaceX公司快速推進「星艦」(Starship)試驗工作,開展了「星艦」150m和12.5km跳躍飛行試驗。SpaceX公司於2020年8月4日和9月3日分別利用SN5、SN6試驗飛行器成功開展150m跳躍飛行試驗;並於12月10日開展12.5km高度跳躍飛行試驗,試驗中,星艦SN-8成功發射並按計劃上升至最大高度,隨後翻轉90°以橫臥姿態下降,返回著陸平臺,接近地面時啟動發動機並恢復垂直狀態減速,但由於燃料箱壓力過低導致推力不足,SN-8以30m/s的速度撞向著陸平臺並發生爆炸。

星艦

五、「雄鷹」飛船研製工作正常推進,計劃2023年首飛

俄羅斯圍繞2030年載人登月發展目標,正在推進「雄鷹」(Orel)飛船的研製工作。2020年6月,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開展了「雄鷹」飛船繩索逃生裝置進行了測試,驗證飛船在海面著陸的情況下,航天員沿繩索逃生至船外的任務情況。「雄鷹」飛船具有可重複使用能力,在近地軌道任務中能夠使用10次,在月球軌道任務中能夠使用3次。在載人月球探測任務中,飛船將飛至地球磁場以外空間,在高輻射環境下運行,並以第二宇宙速度再入地球大氣層。

「雄鷹」飛船

相關焦點

  • 2020年國外載人航天發展綜述
    2020年世界載人航天亮點紛呈,「載人龍」飛船正式投入服務,美國重新具備乘員運輸能力;「貨運龍」飛船首飛,完成對第一代「龍」飛船的升級;美國推出《阿爾忒彌斯協定》,並先後與8個國家籤署,強化其載人航天話語權;俄羅斯方面著力發展「雄鷹」載人飛船,研製進展順利。
  • 載人航天:只有頭部玩家才有資格玩
    來源:瞭望環顧世界,提出過載人航天計劃的國家不少,但幾十年來,真正能夠實現獨立將人類送入太空的國家只有三個。特別是1975年,中國成功發射並回收了第一顆返回式衛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掌握了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為中國開展載人航天打下了堅實基礎。但即便如此,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到中國第一位航天員順利升空,也跨越了整整11年時間。這是一項複雜而艱巨的浩大工程。
  • 商業載人航天發射成功,誕生第9款載人入軌太空飛行器
    SpaceX載人龍飛船成為人類歷史上第9款載人入軌太空飛行器,也是繼美國水星號飛船、雙子座飛船、阿波羅飛船、太空梭後,第5款美國載人航天運輸工具。本次任務是人類首次商業載人航天發射。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表示,美國商業載人航天計劃採用官方發包、發射商承包的商業模式,它將為NASA節省大約200億-300億美元。
  • 商業載人航天飛行來了!
    這是自2011年以來美國首次使用國產火箭和飛船從本土將太空人送往空間站。此次飛行任務系人類歷史上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視頻來源:澎湃新聞49歲的太空人羅伯特·本肯和53歲的道格拉斯·赫爾利將在SpaceX的巨龍號載人太空艙內待上大約19個小時,跟隨著太空艙慢慢向國際空間站移動。他們將與空間站的其他太空人共同進行一系列實驗和研究任務。
  • 三戰三捷,「胖五」成就2020年中國航天發射「第一功臣」
    事實上,重溫2020年中國航天發射,「胖五」一掃2017年發射失利的陰影,三次出徵,都承接著我國重大航天發射任務,並且三次均告捷,是2020年中國航天發射名副其實的「第一功臣」,下面我們再來重溫這段歷程。
  • 馬斯克的SpaceX與美國載人航天的失落十年
    (本來裡根還拉了一堆盟友,但是大家都表示囊中羞澀棄坑了)所以,從1972年到2011年,是屬於美國太空梭的時代,5架太空梭,共完成 133次成功的飛行,承擔了從衛星部署、探測器發射、到空間站補給、載人航天的全部任務。而人財兩空,或許是導致太空梭退出歷史舞臺的兩大主因。
  • 「空間杯」2019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世界航天十大新聞出爐
    2019年12月31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協辦,張履謙、範本堯、楊寶奎等航天領域權威院士專家及國內新聞界知名媒體人士等共同評選的「空間杯」2019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 國際載人航天日|航天員在太空中如何生活?
    今年的4月12日是聯合國確定的第十個國際載人航天日,也是人類首次載人航天飛行59周年紀念日。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在完成繞地球飛行一圈後,乘坐返回艙成功返回地面,成為人類進入太空的第一人。這一歷史事件為人類的空間探索開闢了新途徑。2011年4月7日,第65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4月12日確定為國際載人航天日,以慶祝人類空間時代的開始。
  • 美國本土載人飛行的十年空白,宇宙航天領域發生了哪些大事?
    自從2011年最後一次太空梭發射以來,近10年時間裡,美國太空人一直都無法從美國本土進入國際空間站。即將從佛羅裡達州發射升空的載人龍飛船即將改變這一現狀,美國航天也將重新「獨立」起來。這一重要歷史時刻的到來離不開NASA和SpaceX的共同努力。
  • 今天,中國載人航天飛船首任總設計師帶孩子們一起學習探索宇宙的...
    11月27日上午,在鄭州四中實驗學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載人航天飛船首任總設計師、2020年中國最美教師戚發軔正在給孩子們講解「中國航天和航天精神」。戚發軔院士在講座中,給孩子們講解了中國載人航天的發展歷史,探索宇宙的意義。通過東方紅一號的研製歷史到嫦娥四號的成功發射,傳承的是中國航天人的精神。
  • 2020年,重磅多多的「航天年」,胖五三次重大出徵,多款新火箭試飛
    2020年已經到來,對我國航天領域來說,這註定將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多項重大航天任務將在今年執行。 1.航天發射次數將超40次 近日新華社報導稱我國今年宇航發射次數將突破40次,超過2019年的34次,而且至少要多出6次,單從發射次數上來看,就是一個很大的提升。
  • 2021年全球航天發射序幕拉開,五大看點值得期待
    北京時間1月8日上午,美國SpaceX公司「獵鷹」9火箭成功發射土耳其通信衛星,這是該公司2021年的首次發射,也是全球今年的首次航天發射,這一年的航天發射序幕就此拉開。2020年是世界的航天大年,多國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奔向火星;美國恢復載人航天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從月球採樣返回,這些任務都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
  • 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即將開幕,這些事兒你應該知道!
    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即將開幕,這些事兒你應該知道!」期間 福建省成功舉辦了 2020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 而作為向來一起舉辦的兩場活動 本屆中國航天大會主會場也選在福州 有延續航天日活動的意味在裡面
  • 【中國新選拔18名預備航天員】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中國...
    文 / TIER2020-10-01 09:48:14來源:FX168 【中國新選拔18名預備航天員】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日前結束,共有18名預備航天員(含1名女性)最終入選,包括7名航天駕駛員、7名航天飛行工程師和4名載荷專家,他們將成為中國航天員隊伍的新成員。
  • 載人登月、月球旅遊還有多遠?月球樣品是否會和美國分享?國家航天...
    而對於中國在載人登月方面未來的規劃,吳豔華表示:「按照目前中國政府初步意向,先搞關鍵技術攻關,等我們近地軌道的空間站建成,我們再規劃論證是不是要搞載人登月。我們搞載人登月,一定是服務於科研,服務於探索未知。目前開展的月面起飛、軌道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都是未來載人返回的必要技術。這些技術通過驗證,也是為未來載人登月打基礎。」
  • SpaceX載人「龍」飛船順利升空
    與5月份時創造歷史的載人試航相比,本次任務意味著美國載人航天發射朝「常規化」邁進。這次太空之旅,可大致分為四個步驟。發射——美東時間11月15日19時27分,在甘迺迪航天中心,「龍」飛船搭乘由SpaceX研發的「獵鷹9號」火箭,發射升空。
  • 星辰大海,中國航天的高光時刻!
    於2020年7月下旬實施的中國火星探測任務舉世關注,不過,「十三五」期間,中國航天的亮點遠不僅如此。從2016年至2020年9月27日,我國共實施140次宇航發射任務,2018年和2019年航天發射次數連續居於世界首位。5年來,中國航天在重大工程推進、技術創新迭代、運營模式探索等多方面取得顯著進展,成績斐然。
  • ...平板 / SpaceX 推遲載人航天發射 / 郎平紀錄片將於 YouTube 首映
    原標題:早報|華為發布國內首款5G平板/SpaceX推遲載人航天發射/郎平紀錄片將於YouTube首映今日疫情數字截至5月28日8時,全球累計確診病例5778900例,累計死亡358771例,累計治癒2608375例。其中,海外確診病例較昨日+65158,累計死亡病例較昨日+3805,累計治癒病例較昨日+28789。
  • 一文速覽SpaceX首次載人商業發射 四名太空人在太空生活半年
    載人龍飛船堅韌號已經在世界標準時間2020年11月16日00:27:15(北京時間2020年11月16日08:27:15)搭乘獵鷹9號火箭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將遠徵64號任務的四名機組成員送往國際空間站。
  • 【精彩回顧】2020年度中國複合材料行業趨勢發展發布會
    【精彩回顧】2020年度中國複合材料行業趨勢發展發布會 2020-11-11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