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專業攝影師常說新手拍出的照片很平,他的意思是什麼呢?
照片很平指的是照片沒有層次感,也沒有空間感。
單獨一個層次就像是一張白紙,這就是第一層,如果用黑色的鉛筆在白紙上寫字黑字,黑字就是第二個層次,字在白色背景的上面,白色背景在字的下面,所以,必須要有兩個層次才能構成影像,當層次越多,內容越豐富,但不是層次越多就越好,會顯得太亂。
照片是平面的、二維的,如果照片有了空間感,就有了三維立體的感覺。
層次是影調和色調的簡稱,具體表現在主體的明暗、色彩上,它是畫面構成的基本因素,對情感表達有著重要的影響。
比如近實遠虛, 在相機上可以控制景深來調整虛實,不重要的元素就可以虛化掉,只讓重要的主體表現出來,這樣的畫面就有了主次之分、 層次鮮明的感覺,讓觀眾看到照片後瞬間就明白了誰是主要的、誰是次要的,這就是層次的體現。
當看到一張照片後,它帶給你的視覺感受是非常清晰、色彩豐富、畫質細膩、主次分明,那這張照片的層次感就非常好,反之,如果模糊不清、色彩渾濁、畫質粗糙、背景雜亂,這樣的照片就很平,缺乏空間感和層次感。
用一個常見的例子來說明,在拍一張花朵的特寫時,如果用小光圈拍攝,花朵在花叢中沒有被凸現出來,觀眾很難區分主體花朵,這張照片就顯得缺乏層次感。
如果用大光圈拍攝,將主體後面的背景虛化後,突出主體與背景的距離,照片就很有空間感,顯得有層次。
風光攝影同樣如此,如果只拍攝一做大山,大山就像是一張白紙,缺少「黑色畫筆的層次」就很難突出山的壯美,所以,在拍攝時可以在大山前面加入前景和中景以襯託遠處大山,例如可以在大山前加入一條河、前景加入一棵樹等,這樣布局後就能將層次感表現出來。
下面我有4個增強層次感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