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vel Daily
收到藍色預警了嗎朋友們?我不明白,寒潮它為什麼又要來了……(掐人中
再瞄一眼上海未來幾天的溫度,我已經看到冷空氣黑魔法在期待地搓手了,就還蠻害怕的。當冬天真正到來的時候,路上的每一個陌生人,忽然就和我有了最大的共同點——都「冷」。但細說起來,「冷」其實又分很多種,遠不是一句簡單的 It’s cold 就可以概括的。不止我們會爭乾冷、溼冷到底哪個更冷,外網也愛掰扯這個事兒。甚至還有科學家出來拉架說:都一樣冷。英文描述天氣乾燥的形容詞倒是沒什麼花樣,都是 dry,所以乾冷自然就是 dry cold。形容「潮溼」的詞稍多一點,常用的wet、humid、damp,你隨便選,自由組合成wet cold、humid cold、damp cold,就是平時說的魔法攻擊——溼冷了。在冬天,颳風的天氣,跟不颳風的天氣,帶來體感溫度的差別,就像西瓜和蘋果——就是 差 很 大。中文有沒有詞專門形容「颳風帶來的冷」,我不知道。但英文有一個,叫 wind chill!chill本身可以指 a feeling of coldness,一種冷的感覺,語文好的人會把它形容成「寒意」。舉倆例子:清晨的寒意,morning chill,春寒料峭,spring chill。所以 wind chill 就可以理解成「風帶來的寒意」。深受苦寒天氣困擾的美國North Dakota(北達科他州)人民,給他們那的風分了個類,基本就覆蓋到了 wind chill 的幾種類型:(*polar vortex 極地旋風一般指可以降溫10到20度不等的超級冷氣團)這幾種風的寒冷程度逐級遞增。我們熱烈歡迎經歷過以上任意一種的朋友,在評論說出你走在風中的心路歷程。如果氣溫低到,你出趟門能收集一臉的碎冰碴子,那毫無疑問,It’s freezingout there!freezing更像是「凍」,也就是零度以下,室外會結冰的那種天氣。在 freezing weather 裡出門溜達一圈,人會變成啥樣?睫毛變得沉重,鼻涕凍成冰坨,一夜白頭不是夢,all you need is 出去走一走。這種冷可以是非常兇殘的 brutal cold,把你凍得又紅又痛。任何一寸暴露的皮膚,都有可能會凍得像針扎一樣疼,stings like it was pierced with needles。但痛都還算好的,起碼有知覺。如果發現手已經感覺不到,when you start to lose feeling in your hands,嘴巴說話好像也不大利索,那麼你就進入 numbing cold,凍到發麻的階段了。這時候最要命的是長凍瘡,英文叫frostbite,也就是血液不循導致的皮膚發紅、腫痛。千萬別等到長凍瘡才想起來防寒!而冷的終極階段,凍的不是四肢,是你蒂心,and that’s mind numbing cold。Anyway吧,既然我們都不是Elsa,出門就還是老實裹好厚衣服,回家老實蓋好厚被子,再忍一忍,天氣一定會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暖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