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食人間煙火的凡塵,七情六慾之中,對於我而言,食慾為最,長久的旅居生活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玩得自由灑脫,唯美食與愛切不可辜負,美食不僅僅是味蕾的感受,它也可以是一段特別的回憶,這段美好的回憶在武漢尤為強烈。
武漢是一座歷史韻味厚重的城市,就連最平常的吃食,在這武漢文化底蘊的加持下,都能衍生出過早文化,過早文化是武漢當地的特色美食文化,也是當地的早餐文化,相比於廣州坐在茶樓的細嚼慢咽慢節奏不同,邊走邊吃是武漢早餐的一大亮點。
武漢的「過早文化」還很硬核,邊走邊吃的方式就能看出在武漢吃早餐足夠硬,長期生活在廣州的我,對於這樣的方式還是格外的好奇的,畢竟在茶樓中談笑風生是廣州地區的早餐主旋律,帶著對武漢「過早」的好奇和憧憬,我可不能錯過走進武漢這座城市的機會。
來武漢,看過這座城市繁華依舊,似乎2020整年大風大浪,已經在此時慢慢風平浪靜,整座城市一如既往的充滿了人間煙火,可能跟以往唯一不同的點,在於出門還是會隨身帶著口罩,在黃鶴樓與晨練的大爺交談中,在當地人看來現在的武漢「病好了」。
在黃鶴樓看遍武漢層林盡染後,來到了武漢前進四路,要來尋覓的美食是武漢過早文化中最必不可少的燒麥,位於武漢19中旁的嚴老么燒麥,就是朋友力推的來武漢必吃的店,這家門店不大的店鋪藏著武漢幾十年的過早文化精髓。
一大早來到這就看到店門大排長龍,好像所有人都在等第一龍新鮮出爐的燒麥,本來不想排隊的,無奈這家是在是太火爆了,在排隊途中,聽到很多人交談中的湖北方言,也慶幸沒來錯地方,能在本地圈子中受到歡迎的,想必是真材實料才能站得住腳。
看著嚴老么燒麥店大一早就忙碌的身影,伴著店裡掀開蒸籠那一刻,熱氣騰騰的香氣和出爐的煙霧縈繞,撲面而來的美味,讓原來還在排隊昏昏欲睡的人來了精神,看著快有掌心大小的燒麥,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比人總說武漢的早餐特別「硬核」。
我要了一兩份的,一份有四個,花了八塊錢,看著剛出爐帶著熱氣的新鮮燒麥,散發著香菇和大米麵皮混雜的香氣,「下胖上瘦」的體態,搭配上漏出的金黃色餡料,讓人忍不住想一口吃掉,還點了一份武漢「過早版」的灌湯包,湯汁飽滿,皮薄餡足,沾醋加上薑絲,香甜可口,吃完是滿滿的幸福。
最後吃了一份三鮮豆皮,說是豆皮,其實也是「碳水炸彈」,鮮嫩的豆皮下包裹的是糯米混合香菇、脆筍、肉粒製成的,一口咬下去口感非常豐富,糯米的柔嫩、脆筍的爽脆、香菇的鮮美,味道真的太棒了,關鍵是一份才9元,有兩塊,價格真的是實惠親民,難怪能深的本地人的喜愛,這三樣武漢早點,基本都帶點糯米,基本上早餐和正餐沒什麼區別。
雖說吃完「老三樣」已經有點飽意,但想到最具代表性的熱乾麵還沒吃,瞬間又有了食慾,我去的這家表面上看也是「蒼蠅館」,實際上卻大有來頭,名叫天天紅油趙師傅熱乾麵,先後被三十多家媒體採訪過,上過最著名的央視,就這家二三十來平的小店,藏著最地道的武漢味道。
果不其然,趙師傅家的熱乾麵也是高朋滿座,排隊的人不輸先前嚴老的燒麥店,原來不管在哪座城市地道的老字號依舊還是這麼受歡迎,趙師傅家的店採取了比較老牌的銷售方式,先買單拿票去排隊,看著手上的小票,就很有年代感,很符合老店的風格,一碗也才8塊,特色紙質小碗裝著,燙過的面有著重慶小面的嚼勁,配上芝麻醬、酸豆角、胡蘿蔔粒,再加上靈魂辣醬,嗦上一口,味道爽口香醇,回味無窮。
被當成城市名片的熱乾麵,確實名不虛傳,在這趟走街串巷的覓食之行中,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忙碌著各自的事,這座城市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時的困難不會輕易將這座城市擊垮,看到熙熙攘攘的熱鬧,我自己不僅沒有半點擔憂,反而看到這再平常不過的事,卻覺得如此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