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聖像中的曼多拉光環(mandorla)

2021-02-06 奧妙聖祭

曼多拉(mandorla)在義大利語中特指「杏仁/杏仁狀」。而在基督宗教聖像藝術中,此詞是指:一個杏仁狀的光環,即一個光圈框架,圍繞著聖像中主角的整體。它也可能是橢圓形的,也可能僅僅是一個「囊狀結構」,形態比較多樣;至今為止,曼多拉光環的起源仍不清楚,是教會藝術中「無法追憶的傳統」。

在傳統的聖像學中,曼多拉(mandorla)經常環繞著耶穌基督和聖母瑪利亞的形象。它與光環的區別在於,曼多拉環繞整個身體,而不僅僅是頭部後面。在中世紀早期和羅馬式藝術中,以及在同一時期的拜佔庭聖像藝術中,它通常被用來描繪耶穌基督的莊嚴形象。曼多拉的形狀通常也用於中世紀的教會印章(紋章),常出現在教會文件、聖髑封印、聖石封印等情況中。而世俗印章一般是圓形的,很少使用曼多拉造型。

曼多拉光環的色彩由外向內逐級變暗,以突出光環中間的「神聖光芒」;

在東正教的聖像(ICON)中,曼多拉光環被用來描繪超越時間和空間的神聖時刻,比如:耶穌復活和顯聖容以及聖母安眠等時刻。這些曼多拉光環通常被塗上幾種不同顏色的同心條紋,這些條紋隨著mandorla中心顏色的加深而漸進加深。這符合教會的否定神學(apophatic theology),正如聖狄奧尼修斯(Dionysius the Areopagite)所描述的:隨著神聖性的增加,只有增加黑暗才能表達出神聖的亮度。

一項較有特點的例子是:著名的西班牙塔赫爾聖克肋孟教堂(Sant Climent de Taüll)中,天主教羅馬風格的《耶穌基督榮耀》壁畫中,「我是世界之光」(Ego Sum Lux Mundi)這一主題聖像被融入了曼多拉光環的設計中,它是一個典型的曼多拉使用案例;

西班牙塔赫爾聖克肋孟教堂(Sant Climent de Taüll)中的《耶穌基督榮耀》壁畫;無論東、西方教會,基督坐於曼多拉光環中都很常見,它代表一種威嚴與神聖感;

雖然這光圈的起源不清楚,但聖像學家們普遍認為,最早曼多拉光環在教堂中的使用是在公元5世紀的羅馬教區聖母雪地宗座特級聖殿(Santa Maria Maggiore)的壁畫中;到公元6世紀,曼多拉已經成為基督像的「標準附加物」,在顯聖容的場景中(基督向他的宗徒展示他的真容)和耶穌升天的場景中出現。後來,在涉及復活的或天上基督的其他場景中,或聖母安眠像(基督從天國降來站在聖母的床邊時),耶穌下降陰府或最後審判時,基督的威嚴形象都會伴隨曼多拉光環。

在中世紀後期,曼多拉偶爾也會在《最後的審判》和《聖母升天》的聖像中與聖母同時出現,這反映出它越來越受教友們歡迎。然而到了15世紀,隨著自然主義在藝術上的發展,曼多拉變得不那麼流行,在自然主義的背景下顯得極不協調,它因此被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拋棄。

兩個圓圈的重疊,也被稱為Piscis。代表了天國與世俗、精神與物質的緊密聯結,在重疊的部分二者緊密相連;它也是曼多拉最早出現的形態。

根據Biedermann(1994)的說法,杏仁(杏仁形狀)是一種古老象徵,象徵著在堅硬的、幾乎無法穿透的外殼中封閉著有價值的東西。這是一個神秘符號,專注於從內部發出的光芒。就像基督的真實本性被認為隱藏在肉體存在的表面之下。

在中世紀,杏仁圖案被解釋為:子宮內胚胎的象徵。杏仁的形狀暗示了一個比喻的女性陰戶(Biederman,1994)。它也可能是圍繞著聖人整個身體的光環變體(Bruce-Mitford,1996)。根據Fontana (1994),曼多拉象徵著力量和靈性,經常出現在基督的身體周圍,代表升天。

《基督魚》。早在十字架稱為教會信仰的符號之前,魚的造型被廣泛使用,它也是曼多拉的起源之一;

I esous  =Jesus(耶穌)                   

X hristos = Christ(基督,受傅者)

T heou = God(天主)

Y ios    = son(聖子)

S oter   = Saviour(救世者)

雖然這個符號可能在基督宗教出現之前就存在了,但早期的基督徒常用這個符號來描述天堂、塵世或靈魂與物質的結合。此外,早期的基督徒會在牆壁上畫上兩條弧線,表示一種抽象的「基督魚」,這也許就是曼多拉在教會中第一次使用的情況。在那時,一個教友在牆上畫一個弧線(或小圓圈),另一個教友從旁邊經過,畫出另一個稍微重疊的弧線(或圓圈),這實際就完成了一個曼多拉,他們彼此通過這個方式,來確定在教難時期內彼此隱秘不宣的信仰。

由於人類總在天堂與塵世之間的問題上做著克己與鬥爭,曼多拉的符號教導人們如何去調和這兩者的關係。它提醒我們,我們確實參與了救恩的計劃。天主教會給了女性地位一個美妙的肯定,在曼多拉光環中也極能體現出來,比如聖母瑪利亞(女性角色)像耶穌基督一樣莊嚴地坐在曼多拉的榮耀中。至今,人們仍然可以看到這個神聖的象徵在歐洲各大教堂的雕刻裡完美的呈現。

曼多拉(mandorla)對我們這個破碎的世界很重要。世俗生活的本質,就是把好的可能性與壞的對立起來,把壞的徹底驅逐出去,以至於我們往往會忘記它的存在。這些被放逐的元素構成了我們的影子,但它們不會永遠被放逐。到了中年,它們又回來了,就像《舊約》中的替罪羊從沙漠歸來一樣。曼多拉有促進癒合的功能。一個人是如此的疲憊、沮喪或被生活所打擊,以至於他不能再生活在對立的緊張狀態中,這個符號可以顯示它能做什麼。即使是最艱苦的努力和最好的紀律性也不能阻止生活中痛苦的矛盾,我們可以在曼多拉中找到解脫。研究曼多拉的意涵幫助我們將世俗生活轉移到宗教生活中。

下面我們將舉出一些隨意可以找到的例子,欣賞「曼多拉光環」在天主教內的實際應用:


法國沙特爾大教堂,其正門前的「基督大顯威能」浮雕聖像,祂坐在曼多拉中,被四聖獸包圍。在其外側則為天國諸聖;

教會封印中的曼多拉使用例子,如圖所示,其中18、20、24、42、43均為曼多拉光環紋章(印章),這類造型經常用於封印聖髑;同時,它也恰巧成為一種「防偽標識」,其印章形狀難以被盜版;

曼多拉形狀的木胎銅鍍金聖髑盒正面(內含聖骨碎屑),製作於公元12世紀,16.9 x 10.6 x 3.7釐米;

曼多拉形狀的木胎銅鍍金聖髑盒背面(內含聖骨碎屑),製作於公元12世紀,16.9 x 10.6 x 3.7釐米;

利摩日修道院中的棺材,製作於公元1250年;

描述「博俊古辣顯現」的哥德式彩窗,基督在空中被曼多拉包圍;

東正教聖像中的曼多拉光環更多是呈橢圓形,而非杏仁形;

《聖經》默示錄第12章:她身披太陽,腳踏月亮,頭戴十二顆星所做的冠冕;

相關焦點

  • 格倫· 莫斯特:卡拉瓦喬與聖像中的多馬
    卡拉瓦喬與聖像中的多馬(本文選自《懷疑者多馬》一書,題目為編者所加) | 格倫·莫斯特 著,趙畫 譯懷疑者多馬的圖像學傳統源遠流長且錯綜複雜。我們可以從米開朗基羅·梅裡西·德·卡拉瓦喬那幅令人印象深刻的重要畫入手(圖1)。
  • 葉羅麗第八季:孔雀的瞳孔一旦變成紫色,就正中曼多拉下懷
    孔雀和一般的仙子不一樣,她是一個擁有罕見「鏡子法術」的仙子,擁有這種體質的仙子我們還知道一個,那就是女王曼多拉。在仙境中,擁有鏡子法術的仙子能竊取他人的仙術,也正因為如此,此類仙子的體質被命名為「法術盜賊」。曾經,冰公主就表示,孔雀不管怎麼壓制這種體質都是行不通的。
  • 葉羅麗:為何曼多拉要復活辛靈?菲靈給出暗示,曼多拉簡直不是人
    辛靈仙子的妹妹就是邪惡的曼多拉女王,不過從葉羅麗第七季開始,曼多拉就想要復活辛靈。有人覺得曼多拉還不錯,雖說是反派,但是辛靈始終是自己的姐姐,關鍵時刻還是很不錯,還知道復活自己的姐姐。那麼問題來了,為何曼多拉要復活辛靈呢?其實菲靈給出了暗示,曼多拉簡直不是人,這傢伙太壞了。
  • 媽祖聖像臉部的顏色的意義~
    媽祖聖像臉部的顏色,最常看見的有粉色、紅色、金色、黑色和白色,為什麼一樣都是媽祖,聖像臉部的顏色卻有差別呢?媽祖是民間信仰中極具代表性的女神之一,每當信徒生活不順心、事業不順利,或是健康出了狀況,許多人都會選擇到廟裡找媽祖娘娘傾訴,承接了信眾各種心事的媽祖就像是臺灣的「全民母親」,總用其慈愛、慈悲的心溫暖我們。
  • 葉羅麗:仙子顏值排行榜,曼多拉上榜,靈公主第二,白光瑩很迷人
    近年來最有影響力的動漫很多,但是受到許多漫迷激烈討論的動漫也是屈指可數,但是《葉羅麗》就是其中的一部很有影響力的動漫作品,而且關於《葉羅麗》這部動漫作品裡討論最多的就是仙子們的顏值高低,因為這些仙子們都很有氣質,所以這個話題是經久不衰的,今天小物就為大家盤點《葉羅麗》裡仙子顏值排行榜,曼多拉上榜
  • 從2020年聖伯多祿廣場聖誕馬槽看教會與當代藝術(附音頻)
    太空人出現在聖伯多祿廣場的聖誕組像中?」「是的,千真萬確!還有那圓柱體外加圓球構成的人物,真是令人咋舌!」當看到此類對於今年聖伯多祿廣場搭建的聖誕馬槽的反應與評論時,我的腦海裡卻浮現出了曾於歷史碩士預科班學習的基督教藝術課程,且不禁反思:我們真的了解這組聖誕馬槽所要傳達的訊息嗎?身為基督徒,我們明白當代教會在藝術方面的訓導及態度嗎?
  • 龐尊才是真正的神醫,曼多拉辛靈和靈公主都失敗,只有他成功了
    那個時候白光瑩將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曼多拉的身上,為此白光瑩還不惜將自己的仙力送給了曼多拉,用以打開通往人類世界的大門。然而曼多拉女王不過是在忽悠白光瑩,她根本就沒有白髮徹底治療高泰明的心臟病,她僅僅能夠利用仙力將高泰明的病情壓下來,而且這種壓制還是有強烈的副作用的,進行了一次壓制之後,等到下一次病發就會更加嚴重。
  • 關公祖廟聖像將巡遊臺灣
    本報運城3月28日電(實習生宋潔 記者田國壘)今天上午,「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授牌暨關公祖廟聖像赴臺巡遊活動啟動儀式」在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關帝廟舉行。解州關帝廟的明代關帝聖像、大刀、轎子等珍貴文物將一併入島。
  • 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個,基督教也隨之分裂為東西兩派教會
    這兩派長期以來圍繞著教會的最高統治權不斷發生衝突,使雙方的裂痕一次次加深,終於導致公元1054年雙方徹底決裂。基督教有三大派別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新教出現較晚,是中世紀末期在宗教改革運動中產生的新派別,以後將會談到。天主教和東正教則出現較早,是隨著羅馬帝國的分裂而逐漸形成的。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個,基督教也隨之分裂為東西兩派教會。
  • 葉羅麗:當初曼多拉救活辛靈,目的終於被揭曉,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在前面的劇情裡可以看到曼多拉女王的"巧言令色",能用這種方法迷惑所有人,竊取了所有人的魔法力量,真的是讓人"佩服不已",其中最讓人心動的莫過於生命仙子的"生息稱"技能,當時還沒有意識到曼多拉的意圖,在後面的劇情中,曼多拉的陰謀展現在大家眼前。
  • 在葉羅麗漫畫中曼多拉不僅吸收了植物法術,還拿到了龐尊的雷電術
    在葉羅麗第一季的開篇中我們看到了辛靈仙子和曼多拉的爭鬥,但是這個初期的劇情製作卻並沒有太大的爭鬥場景,我們甚至也不了解當時具體發生了什麼,只是看著兩個人相互使用封印術,我們也並不知道曼多拉在當時的威力究竟是多麼強大,因為在清溪峽辛靈和冰公主的一戰實在太精彩了,如果是全盛時期的辛靈,能力一定不止是像最初表達的那樣簡單,當我們看了葉羅麗漫畫的時候,瞬間你就會明白為什麼曼多拉會變得如此強大了
  • 《大哉孔子-聖像•聖跡圖展》在高雄空中大學繼續展出
    圖展中珍貴的展品,由山東博物館、孔府文物檔案館提供,通過《聖跡之圖》帶領觀眾回首2500多年前的歷史時空,走進孔子,走進這位孤獨的哲人、智慧的導師,了解孔子一生為人、為學、為師、為政之風範,感悟孔子的個人魅力,領悟孔子思想的精華所在。
  • 葉羅麗:曼多拉可複製他人的魔法,孔雀會成為第二個曼多拉嗎?
    曼多拉女王對人類世界非常憎惡,她一直都想著統治人類世界。其實,曼多拉本性並不壞,她多次向我們展露出她的內心世界,在辛靈仙子死亡之後,曼多拉也嘗試著想要復活辛靈,她的內心依然深愛著自己的姐姐,只不過姐妹兩人的信念不同。說實話,曼多拉也是一個可憐人,仙境中的仙子基本上都被她得罪光了。
  • 淺談葉羅麗動漫中曼多拉女王的意志,她真的想要拯救仙境嗎?
    還有漫迷覺得曼多拉女王比較有個性,所以很喜歡她這個人物設定,所以才會願意看這部動漫。當然,還有其他的原因了!問題:淺談葉羅麗動漫中曼多拉女王的意志,她真的想要拯救仙境嗎?01.曼多拉女王想要摧毀人類世界在葉羅麗仙境中,女王曼多拉一直想要摧毀人類世界。
  • 波提切利肖像巨作《手持圓形聖像的年輕男子》
    ——《手持圓形聖像的年輕男子》。上述這些肖像畫應出自 1470 年代末至 1480 年代初,當時的波提切利事業得意,並開始著手繪製以神話和寓言為題的巨幅油畫, 它們而今已成為西方主流藝術中最耳熟能詳、最廣為人知的史詩級巨作,當中又以藏於烏菲茲美術館的《春》(1470 年代末至 1480 年代初)和《維納斯的誕生》(1480 年代中期)最為家喻戶曉。
  • 勒多曼因的西山脊(一)
    _勒多曼因Mt.Reddomain8.24日由西山脊登頂勒多曼因_     八月底從成都回到北京,徹底地睡了幾天後,匆忙進入到校園生活中,在勒多曼因的幾天仿佛被遺忘了。前幾天在白河攀巖,又聽到些勒多曼因不好的消息,強迫自己回憶那座高山的稜與角,終於想要落筆,記錄一下。01.緣起
  • 《光環:無限》究竟哪裡拉胯了?
    在微軟的XSX遊戲發布會開始之前,其實有很多《光環》的粉絲根本就不期待《光環:無限》的演示。特別是「黑樓教父」Quin,他很明確地在微博上說,自己就想看343究竟還能怎麼拉胯。
  • [新華]#(銳視角)(3)山西關公祖廟聖像巡遊到臺北
    #(銳視角)(3)山西關公祖廟聖像
  • 葉羅麗:鏡像孔雀能使用鏡之力,同時還有曼多拉偷竊的一切法術
    葉羅麗第八季正在熱播中,在葉羅麗第15集中,鏡像孔雀的表現還是很驚豔的。
  • 有人分裂教會,這位聖人卻推動了教會的合一
    新聖人是:英國的若望·亨利·紐曼(John Henry Newman)樞機、義大利的若瑟比納·萬尼尼(Giuseppina Vannini)修女、印度的曼其迪揚(Maria Teresa Chiramel Mankidiyan)修女、巴西的杜思·洛佩斯·龐特斯(Dulce Lopes Pontes)修女,以及瑞士的在俗奉獻生活者(Margarita B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