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努力的孩子不一定成績好,有一類學生才可能突然成「學霸」!

2020-12-15 希言學堂

無論是我們小時候,還是現在的孩子,父母囑咐最多的是「上課認真聽講,努力學習」。

「努力學習」就能學習好嗎?這或許是最大的誤解。很多時候,恰恰是那些「最會偷懶」但成績一直平平的孩子,才更有可能突然變成「學霸」。

俞敏洪高考考了三次,兩次落榜,最後一次才考上北大;馬雲畢業於杭州師範,如果沒有他,可能很多人對這個學校都不太了解;比爾·蓋茨和扎克伯格同為哈佛有名的輟學生。

為什麼他們可以實現人生的逆襲,是因為他們「最努力」嗎?

當然,一個人想成功,努力是必不可少的。但比他們更努力的人,比比皆是,為什麼這些「最努力」的人,卻沒有成功逆襲呢?

「最努力」和「會努力」是有差別的。如果你去採訪那些真正優秀的孩子,尤其是各大學的「學霸」,你得到的答案一定不是他們有多努力。

正如俞敏洪在評價他那些優秀的大學同學一樣,他發現自己無論多麼努力,也沒辦法像他們學習那樣好。他的同學可以僅用很少的時間複習,就能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

其實,這些優秀的人並非「最努力」的人,往往都是「最會偷懶」的人,又是「最會努力」的人,他們會把自己的努力,用在自己想要努力的地方。

因此,他們絕對不會在所有內容上都死學,如果他們想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就會在自己薄弱的地方下功夫,而不是一遍一遍地做無用功。因為不想讓自己太累,所以他們「最會偷懶」,把有限的精力用到有用的地方。

或許他們之前成績平平,但如果他們想學,就會很快成為「學霸」。在受到某件事的刺激或激勵時,他們會立刻反省,找準自己努力的突破口,有效率地學。

由此可見,「最努力」和「會努力」之間的差別,關鍵在於學習效率

如果我們回顧人類發展的歷史,會發現,很多科技的進步,都是「偷懶」的結果。比如,由人力到機械,再到今天的人工智慧,就是因為我們發現,很多由人力做的事,效率太低,而依靠科技可以讓人「偷懶」,還可以提高效率。

因此,我們很多時候不應該鼓勵孩子成為「最努力」的人,而應該讓他們學會「偷懶」,學會怎樣「努力」。這也是特別優秀的孩子與普通孩子之間最大的不同。

當然,如果你認為,讓孩子「會努力」就是讓他「不努力」。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會努力」不等同於「懶惰」,懶惰的孩子是沒辦法逆襲的。

比如,有些孩子從小學開始,每天作業都需要老師或家長督促,作業量稍大或稍難,他們就不願意完成;又或者做什麼事都沒有長性,即使是玩,玩一會兒就覺得累,稍遇困難就放棄,這樣是沒有可能逆襲的。

這種狀態,從積極心理學上講,就屬於「習得性無助」,是「懶惰」的表現。久而久之,他們對學習、對其他事都會缺乏興趣,逐漸會缺乏應對能力,甚至長大成人後亦是如此。只要一遇到困難,就想退縮,好讓自己覺得「舒適」。

還有一類孩子,學習很刻苦,父母盯得也很緊,但卻沒有什麼興趣愛好,這類孩子同樣沒辦法逆襲,因為他們不會「偷懶」,不懂「努力」

其實,很多主科的學習與興趣愛好是相通的。許多優秀的孩子,不僅學習好,「玩」也特別擅長,因而能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和積極樂觀的心態,他們不會被學習重擔壓得透不氣來。他們懂得如何調節,懂得如何「偷懶」,懂得如何「努力」。所以,學習效率也更高

而過於刻苦,死摳書本的孩子,就如同一根被壓彎的彈簧,長久的壓力已經耗盡了他們的「彈性」。當面臨重大考試,尤其是中高考,他們已經沒辦法再更加努力了,因為所有的時間和精力,早就被佔滿了。

正因如此,我們不建議中小學生,尤其是小學生,按應試的方式去刷題學習。應該鼓勵他們培養更多的興趣愛好,鍛鍊和活躍他們的思維,當面臨中高考等重大考試時,他們才能釋放出在興趣愛好中,培養和積累的能力,從而實現逆襲。

同樣,我們也不鼓勵孩子超前學習。除了個別極其優秀的孩子外,絕大多數孩子還是應該打牢基礎,通過課本的知識來提高能力、鍛鍊思維,利用剩餘的時間和精力多玩一些有助於身心健康和益智的遊戲,讓他們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學習心態,學習能力會自然得到提升。

只要興趣愛好廣泛的孩子,知識面才更寬,思維才更活躍,心態才更積極,學習能力才更強,當面對如中高考等重大考試時,才能更有效率地學習,才能更遊刃有餘地應對。

相關焦點

  • 遺傳學家:50%的學生學習成績是由於遺傳,而不是後天的努力
    交友是為了孩子的學習,可以省吃儉用,把個人的享受完全拋之腦後。因為有人誇耀私立學校好,教育設施好,她一直在存錢,準備為自己的孩子轉學。她認為,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在學業上出類拔萃,改變命運。可是,最近朋友們卻改過自新,說把孩子的學業成績看得順其自然,有些事是基因已經決定的。
  • 到高中才知道:小學成績好,可能是假象,具備一個因素,才是關鍵
    其實,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小學成績優秀,初高中成績都不一定還繼續優秀,只是小學階段,女孩常常「霸榜」,所以,這種下滑,發生在女孩身上更大一些。小學三年級之前,孩子考90分以上,甚至是「雙百」,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考不到這些,才不正常;到了小學高年級,差距慢慢擴大,有些孩子已經成了「學霸」,但是,這些學霸也未必是「真學霸」,到了高中,見過學霸沉浮,才知道:真正的學霸,具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習能力!一、什麼是學習能力?
  • 高中努力學習,但成績卻倒數的學生,是智商原因嗎?聽老師怎麼說
    有人問:高中時期有沒有見到過每天努力學習但成績下滑直至倒數的同學?這個問題,其實在高中很具有普遍性,可以說高中階段,幾乎每個人都見過這種類型的同學,很多同學最後都不明白:那個班級裡最努力的學生,為什麼成了考得最差的學生?
  • 有一類學生,看起來很努力,但成績卻不見起色,原因何在?
    在上學期間,我們常常可以聽到老師或者是家長的告誡:「努力學習才能取得好成績。」在學習方面,成績優秀的同學在學習上幾乎都非常努力,而努力學習的同學也多半能夠取得好成績。其實,推薦官也碰到過個別看起來很努力,卻一直成績平平的人。學習努力卻成績平平推薦官有一位高中同學,他是全班公認的學習努力的學生,在學校裡,除了吃飯和上廁所之外,他上課下課幾乎很少離開座位,晚自習下課後,其他同學都是趕著回家,而他總是要留下來看一會兒書再走。
  • 孩子越努力成績越差,避開這個學習誤區,3招助他成為學霸
    「張老師,我家孩子小學的時候,學習成績挺好的,可是上了初中之後,成績就不行了。為這個事情,他老是哭,我們真擔心孩子有點什麼問題!」媽媽一邊說一邊紅了眼睛,小嬌的眼淚也是撲簌簌就沒有斷過。她痛苦的說:「我很用功了,為什麼我就是學不好呢?李林天天玩,可是考試的時候成績還那麼好!我真的是沒有辦法了!我盡力了!」
  • 103位清華北大學霸親身學習方法總結,孩子學習高效,家長省心
    可能每個北大和清華的同學都被問過同樣一類問題:「你這麼優秀,有啥訣竅嗎?能不能給我家孩子分享一下?」浙江高一常考倒數第一男生考入清華的新聞登上熱搜。從全班倒數第一到全校第二。逆襲的背後足以說明努力與勤奮的重要。
  • 在班級中這三類學生,即使成績好是個學霸,老師也不喜歡
    在上學的歲月中,班級的同學們都是獨特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同之處。有活潑的,有安靜的,也有調皮搗蛋的,這些同學們給大家留下著深刻的印象,也給大家的上學的生活中,增添了不少色彩。但對於學生來說,每個人都想做招老師喜歡的學生,有的學生雖然成績不是最好的,但是性格很好,還是會受到老師的歡迎,有的學生成績好,老師也會喜歡。
  • 那麼努力成績還是中等?看到這組「學霸筆記圖」後,大開眼界了!
    班上總有一類人,他們明明上課時回答老師問題不多,下課也是到處瞎逛或者靠著課桌休息,不像班上其他同學,上個廁所都要卡著時間,生怕少記了一個單詞。可是,每次測試成績一出來,那些到處玩的同學,反而成了我們人人羨慕的學霸,實在是令人佩服。
  • 學習很努力,成績卻差強人意?學會把握目標四要素,執行才有依據
    本節是專欄的第六節,從本節開始講高效的學習方法,也是關鍵的點,掌握學習方法、有成體系學習習慣的孩子學習成績不會差,學習方法也是逐漸拉開學習差距的關鍵點。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幫孩子養成習慣。很多學生小學階段學習成績還不錯,進入初高中以後迅速淪為學渣,為什麼?----偽學霸。小學知識點少,只要稍微努力,就能輕鬆考100分。初高中後,知識點成倍增加,難度加大,而且還要組合運用,這個時候,沒有目標和規劃的偽學霸就露餡了,腦袋裡面一團亂。
  • 高中那些看起來不努力學習的學生,為何卻能考上頂尖985大學?
    老師只是客套客套,家長和學生們卻當了真。如果老師告訴學生和家長,成績不頂尖的原因是沒天賦,那不是太傷人了嗎?所以,大多數人願意以不夠努力來安慰自己。但其實,自己的天花板已經擺在那裡了,很難突破。有時候兩個學霸之間只相差幾分或者十幾分,但這幾分或者十幾分的距離,一直都在。所以,很多高分復讀的,最後拿到的分可能並不太好。
  • 那些學霸看似不努力,考試卻常考高分?原來是在堅持這「三不做」
    1、從來不熬夜學霸之所以能夠成為學霸,重要的一點是有好的學習習慣,作為學霸,每天都會及時地上床睡覺,能夠休息好,才能夠保證第2天聽課的時候比較有精神,而不是晚上熬到很晚,等到第2天的時候感覺特別的困,老師上課的時候根本集中不起精力,導致上課老師講的什麼完全聽不明白。
  • 學習用功卻成績一般?班主任:意識不到這些問題,再努力也白搭!
    大家都知道只有努力學習,才能有高分回報,付出就有收穫。相信大部分都堅信這句話是對的,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努力不再是你取勝的唯一法寶,現實生活讓我們多了一些思考。當然,努力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方向,如果你方向錯了,即使學習再用功,也不會考出好成績。
  • 學霸「養成記」,需要有良好的習慣,不只是表面成績而已
    將所學運用到實踐中去,這才是學習的最終目的。即便學生時代成績再好,缺少實戰經驗,最終會影響日後發展。學習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以學習知識為主。個人發展與學習能力有關,不一定與學習成績相連,「學霸」與「學渣」不是靠成績決定未來的。
  • 不要把熬夜學習當刻苦,看似很努力,未必能提升學習成績
    社會不斷的發展進步,教育也在與時俱進,不斷的更新改革,為了減輕孩子的學習壓力,教育部一直在提倡為學生減負,為了孩子能夠全面身心健康的發展,將體育科目增設到中考的科目當中,希望孩子們能夠勞逸結合,學習的過程中注重健康。
  • 那些買學霸筆記的同學,你們的成績怎麼樣了?
    無論是學習方法還是學霸筆記都是別人的學習經驗,同學們可以借鑑但是不能照搬照抄。每個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思維訓練程度不同,因此不可能有普遍適用的學習方法或學習筆記。學霸們的方法和筆記不是不可借鑑但是這些方法不具備普遍適用性,所以很多購買學霸筆記的同學由於沒有將筆記和學習方法結合自身學習狀況改進,最終是學了個四不像,不倫不類。
  • 看完哈佛學霸的一天才知道:學習好的人,都把這件事做到了極致
    文|秘籍君孩子成為「學霸」,是很多家長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孩子如何才能成為學習中的佼佼者,在學業方面獲得成就呢?是勤奮,是較高的智力?看完哈佛學霸的一天,我才知道,學習好的人,都把這件事情做到了極致。
  • 孩子小學初中成績好,高中卻一落千丈,是智商問題?聽老師怎麼說
    小學和初中成績好,到了高中成績就一定好嗎?對於多數學生來說,這是沒用問題的,但是作為一名重點高中的老師,我也見過很多學生小學和初中是學霸,高中變學渣的例子。我能理解這些學生家長焦慮的心情,畢竟已經到了十年的「學霸家長」,誰也不能接受孩子高中變差的現實,更接受不了「贏在起跑線」卻「輸在重點線」這種殘酷的現實。
  • 成績總是不穩定?專家:可能是學習力不足。可用這3個方法克服
    她說:「老師,姐姐上高中後,一直特別佛系,她認為自己成績還可以,也可以考上大學,平時學習也就只上課聽老師講課,覺得上課聽了就可以了,所以她才會成績不穩定。」聽完她的話後,我提醒到: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學習要有學習力,簡單來說就是要有競爭力和自主學習的意識,才可以讓成績持續增長。
  • 英語「成績差」的學生,基本都有這四個特徵,學生:我真的努力了
    不管哪一門學科,未來成績都可能成為助力的幫手,作為學生要重視英語方面的學習,沒有捷徑可尋。英語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具備這四個特徵詞彙量過少,詞彙是基本內容作為語言類的學科,記憶的內容自然不會少。如同語文的學習一樣,需要積累大量的詞彙。詞、句、段都是逐步增加的過程,單詞的儲備量充足,才能保證英語文段的學習。首先要理解文章內容,才能順利解答出題目。
  • 學霸從小學成績就很好?初中開始發力可不可以逆襲成為學霸?
    第二種:這些學霸不顯山不露水,他們在小學時期成績平平,但是上了初中卻突然發力,成功逆襲成為學霸行列的一員,此後遙遙領先,一路考上重點大學,這些學霸的佔比大約在一半以上。第三種:小學階段成績優秀,但是到了初中,學霸光環就開始褪色了,成績有所下滑。